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

“啓奏陛下,駱養性圖謀不軌,今雖伏法,然駱氏黨羽甚重,臣爲大明計,請陛下降旨調換南北鎮撫司錦衣戍衛。”

第二天的朝議上,內閣首輔、武英殿大學士魏藻德噙頭出班,說出了讓羣臣震驚不已的一番話。

“好!閣老所言甚合朕意,承恩,擬旨吧。”

其餘人看不懂魏藻德,這些年來崇禎皇帝是什麼樣的一個人,難道他心裡還不明白嗎,前內閣首輔陳演爲大明兢兢業業,如今卻落得誅殺九族的下場。

這還不是個例,每每遇到重大事件,崇禎總是把他們這些大臣推到幕前唱戲,戲唱好了,便可以歸功於自己的“天聰聖明、沉機獨斷”。

萬一戲唱砸了,他便翻臉無情,將奉命行事的大臣一巴掌打下去,甚至不惜殺人滅口。

前車之鑑,歷歷在目啊。

就在崇禎十五年崇禎皇帝秘遣兵部尚書陳新甲與韃清商談合議之事,不知爲何,此事無故泄密,使得朝廷內外一片譁然。

崇禎皇帝惱羞成怒,不顧廖國遴、楊枝起、周延儒、陳演等人建言,毫不遲疑地殺掉了兵部尚書陳新甲,此番魏藻德主動背鍋,難道想做下一個陳新甲不成。

“啓奏陛下,此事萬萬不可!”

忽然間,吏部侍郎鄭文軒出班奏道:

“南司察衛所軍紀,北司專理詔獄,人手忽然間調換,不僅有違祖制,亦必致朝政大亂,諸司官吏惶然,豈可混爲一談?”

不等崇禎皇帝回話,魏藻德便是回頭斥道:

“陛下已經降旨,哪裡有你說話的份,還不快回去!”

“哼。”鄭文軒不以爲意,輕蔑的拱手道:

“原來是朝野皆聞是背師棄友的魏閣老,失敬失敬!”

鄭文軒這話引得滿堂臣工鬨堂大笑,魏藻德臉上青白陣陣,一時間倒也說不出什麼反駁的話來,畢竟自己最近的事情也該遭人唾罵。

崇禎皇帝見一向以口齒伶俐著稱的魏藻德居然啞口無言,便說道:“吏部侍郎咆哮朝堂,成何體統!來人,給朕打入詔獄!”

“這這這......”

鄭文軒立刻瞪大了眼睛,怎麼都想不到崇禎皇帝竟然如此強橫,“暴君!昏君,你這——”

不待他把這話說完,立時從殿外走進來兩名新換到任的大漢將軍,直接一左一右的把他從朝堂上架出去。

“還有人要說什麼嗎?”

崇禎皇帝虎目掃視階下羣臣,目光所及之初,臣子們無不是狼狽不堪的低下頭,縱使心中不甘,卻也無人敢發出半丁點聲響。

“傳詔,吏部侍郎鄭文軒咆哮朝堂,誅三族,東廠、西廠聯合抄家,退朝!”

看着崇禎皇帝拂袖而去,魏藻德面上仍然有些不敢相信,這還是那個畏首畏尾,顧及臉面的崇禎嗎?

......

京營演武場,旌旗飄揚,兵士們一改往日慵懶之狀,手持新式刀槍不斷的跑動揮舞,周圍的鎮南、鎮北二關之上,又各自站着一排兵士放哨。

“殺!”

一排長搶手聽到喝令,立即大喊一聲將手中長槍狠狠刺出。

董琦緊皺眉頭,嘆道:

“還是沒啥變化啊。”

英國公張世澤受命提督京營以來,除了遇到重大事宜入宮稟奏以外,幾乎時時刻刻都待在演武場操訓新兵,聽到董琦的話後,他並沒什麼意外,微笑說道:

“畢竟京營沒有上過戰場的老底子,半個月練成這樣已經不錯了,我大明兩百餘年至今,打到京城的敵軍不少,卻沒有一個能攻得下來。”

“放心,大明不滅,流賊算個什麼!”

董琦點點頭,沒有吭聲。

說實在的,他是真心佩服張世澤的豁達和樂觀,前陣子從國丈府中抄出來的銀子幾乎都撥給京營,如今已經不是缺銀子的事兒,是沒有人肯進來找死。

包括董琦在內,其實並不太看好固收北京,不過崇禎皇帝最近如此強硬的做派,倒是讓董琦這些決意爲朝廷效死的將領們安慰不少。

若剛即位時便是如此,大明又何至於今日這般地步,朝堂上也就不會是那些東林黨掌控了。

“皇上駕到!”

忽然間,演武場熱鬧起來,遠遠走來一隊敲鑼打鼓的人馬,當先是二十名穿着華麗衣甲的大漢將軍,崇禎皇帝居然親自來了。

“皇上駕到,臣未曾出迎,罪該萬死!”

張世澤之前沒接到任何消息,趕緊和董琦帶着幾名將官上前請罪,崇禎皇帝擺擺手,說道:

“愛卿於國有大功,何罪之有,朕此番前來,是想看看我大明的將士英姿!”

隨崇禎皇帝前來的,還有滿滿十幾車的銀子,看見這些東西,演武場內‘嗡’的一聲就炸開了鍋,人人都是不敢置信,自己居然親眼見到了大明的皇帝,看樣子還會有賞賜發下來。

更加不敢相信的還在後面,崇禎皇帝揮手示意大漢將軍和其他人留在原地,自己孤身走到京營兵士的中間。

崇禎皇帝拍了拍幾名兵士的肩膀,邊走邊道:

“京營的將士們,大明如今已經到了危難存亡的關頭,你們也見到了,那些文人士子不堪重用,巴不得朕駕崩。如今,朕只有靠你們保衛京師了!”

張世澤放心不下,和董琦一左一右緊緊跟在身側,並且手緊緊攥着刀柄,目光不斷在兵士們身上巡視,似乎只要一有異動就會抽刀護衛上前。

走在這些人中間,崇禎皇帝起初非常緊張,甚至能聽到自己‘砰砰’響起的心跳聲。

越是走,崇禎皇帝越是平靜下來,這些新招募的京營兵士和原本那些不同,大部分人握着刀槍的手都比較粗糙,看得出來是經常幹粗活。

在這些人中間,崇禎皇帝同樣能感受到他們的心理變化,有的基層軍官擔憂會有人對自己不利,便用身體攔在前面。

有的人面色激動,渾身顫抖,還有的舉止浮誇,甚至已經跪在地上不斷磕頭,崇禎皇帝在下面轉了一圈,走回將臺上喊道:

“朕不會忘了你們無私的付出,大明不會忘了你們的英勇無畏!將士們,來的是流賊,周總兵和山西兵正在代州前線浴血奮戰!咱們要未雨綢繆,爲將來做準備!”

“這些打着大順旗號的流賊,就是一羣走到哪吃到哪的蝗蟲!若是讓他們進了京,你們的家人怎麼辦,城中百姓的安寧怎麼辦?”

“那些在京城內到處乞討要飯的流民你們還沒見到嗎,難道你們想自己的家人流離失所,今後也變成他們這般模樣嗎?”

聽着下面的嗡嗡聲,崇禎皇帝猛然喊道:

“朕不想,大明的子民本性純良,不該有如此結果!朕向你們保證,向全天下的將士保證,從今以後,朝廷將會盡力補足從前虧錢的餉銀!並且很快就會有一套章程,每一名爲大明奮戰的將士及其家人,都會得到應有的補償!”

“現在,也請將士們給朕一個承諾,你們能爲朕效死,爲大明死戰嗎?”

那些隨行前來的大漢將軍齊聲喊出崇禎皇帝的話,回聲嘹亮,演武場上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包括張世澤和董琦在內,觸目所見的都是面色動容,目光呆滯,甚至有人喜極而泣。

“皇上還記得我們!”

“天哪,皇上剛纔就在我眼前走過去!”

“哥...俺不是聽錯了吧...俺是不是眼花了...皇上居然能走到俺身邊,還拍了拍俺的肩膀...是不是眼花了...”

兩名兵士緊緊相擁,另外一人大聲哭喊着:

“老弟,你沒有眼花,是皇上來了,皇上還記得俺們!”

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
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