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

向前大約跑了二三裡,後面跟着的老營都逐漸被甩開,也就只剩李錦與十幾騎。

“怎麼辦?”一個官兵氣喘吁吁地問道,還回頭看了一眼,見到那些賊人雖被自己遠遠甩開,卻仍是穩穩跟在後面。

“前面有個破廟,就在那和他們拼了,這麼逃下去也沒頭!”徐勇也有些發累,此時坐騎也累的哈赤哈赤開始大喘氣。

各人馬匹差不多都這樣,按理來說,往常騎兵出征要準備齊全,乾糧和水都是必備,可左營畢竟不是一般官軍。

人數衆多也就造成了上下分配不均,再加上出征前爲了挽回民心,左良玉曾將軍糧發放給百姓,這也就造成了便是徐勇這個軍將,所能攜帶的乾草也是不多。

連日下來,這點東西早就用光了,莫說馬,便是上頭的十幾名官兵此時也都是又餓又累,能撐下來都是奇蹟。

這個地方四處無水,除了這個破廟也沒有什麼村鎮,要是繼續跑,遲早要讓這些賊人追上。

徐勇說完,周圍十幾人也都是點頭,總歸不能一直這麼逃下去,長久如此,人心都也逃沒了,那時他們可就真成了一幫見人就潰的鼠輩了。

想到這裡,剛好打前入眼一個土地廟,徐勇將心一橫,便帶着人將馬拴在外頭,徑直鑽了進去。

這破廟也不知道是何時所建,入眼所見,盡是一副凋敝殘破的場景,便是上面供奉着的土地公與土地婆,都被幾根黑草皮蓋住,一副蓬頭垢面的模樣。

大堂牆體倒了一邊,餘幾處牆上還有幾個破洞,就連棚頂都沒了一半,但卻四下敞亮,一些桌椅雖然還在,卻也是一推就倒。?

點了點人數,也就還剩下十二個人,不過他們都是多年跟隨左良玉的家丁,各自拳腳功夫自也不差了那些大順老營。

徐勇正在安排部署,方纔走到後屋去查探的一個家丁跑回來,面色驚喜:“徐爺,你們看我找到了什麼。”

衆人聞言回頭看過去,卻見到是一小把稻米,跟着還拽出來一男一女兩個大約只有十幾歲的小孩子,看樣子他們躲在這個破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鬆手,誰叫你抓百姓的,把稻米還給他們。”徐勇面色一變,上去直接抽了這家丁一下,蹲下來將稻米還給小男孩,“你們一直在這嗎?”

被打這家丁捂着通紅的臉,直接傻站在那裡,餘下幾人上前站到他身旁,都是好言相勸。

在他們看來,往常在這種時候,就算把這倆孩子給燉了,也算不上什麼大事兒了,畢竟自己得先活下去。

小男孩沒有回話,只是將小女孩警惕的護在自己身後,徐勇也知道官軍現在名聲不好,他只是將稻米放到男孩手裡,轉身就去繼續佈置。

沒說幾句,不知怎麼想的,小男孩忽然跑上來,端來一口破鍋放在地上,又向身後破屋指了指。

“井...井......”

“有井?有井就有水源!”徐勇大喜過望,趕緊踹碎半耷拉着的破木門,跑到小男孩和小女孩先前待着的破屋後面。

果然,屋子後面有一口清澈的水井,屋子中還有不少尋常埋鍋造飯的用具,只是還躺着一男一女兩具屍體。

方纔被打那名家丁上前探了探,轉身道,“徐爺,看樣子是這幾日才死的,他們能撐到現在,不容易。”

“徐爺,這後面還有不少野菜,看樣子咱們可以吃上一頓了!”忽然,又一個家丁蹲在地上,驚喜地道。

聞言,幾名家丁紛紛聚攏過去。

徐勇哈哈笑了起來,他一手一個,將兩個小孩子抱在懷裡,“你們可真是我的救星,來人,殺馬,今晚咱們兄弟好好吃一頓!”

“殺馬怎麼行,徐爺,馬可是咱們兄弟的命根子。”家丁們頓時有些不願意,畢竟日後到處行走,都是要靠這些馬的。

“你們不願意,那就殺我的,能讓咱們好好吃上一頓就行!”徐勇來到廟外,將刀架到一旁,大手靜靜在馬頭上撫摸。

都說馬是有靈性的動物,此時這匹老馬似乎知道了自己的命運,就那麼靜靜的站在那裡,一點也不鬧騰。

不經意間,徐勇的眼眶溼潤了。

看見這一幕,小女孩不知所措,小男孩若有所思,十二名家丁個個都是無話可說,既期待又有些愧疚。

很奇怪,家丁們在殺馬的時候,徐勇那匹老馬沒有絲毫反抗,就這麼等着被宰殺。

站在一旁,徐勇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居然落下了斗大顆淚珠,這讓家丁們更是人人對他敬佩,自己能有肉吃,都要靠這位徐爺啊!

傷感只是暫時的,很快衆人就讓即將來到的美餐給吸引過去,餵馬的人開始從井中提來水讓馬匹喝。?

餘的人則從屋內取出鐵鍋鐵壺,將馬肉分成一塊一塊的,又快手快腳劈了傢俱,在破廟裡撘了火塘,架上鐵鍋,裝入水,直接將一大塊馬肉扔了進去。?

除此之外,他們又另架出一鍋,專門去煮那對夫婦寧死都沒敢吃的一小撮稻米,小男孩和小女孩坐在一起,此時倒也不害怕這些兇巴巴的兵叔叔了。

很快,久違的米香和肉香就出現了。?

徐勇雖然很餓,但他怔怔看着在鍋內翻騰的肉塊,卻是無心享用,兩個孩子似乎也明白,都向他緊緊依偎着。?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香氣慢慢瀰漫,火塘中的柴木“噼裡啪啦”燃燒得越來越旺。

“終於又吃上肉了,還有米,這倆孩子命可真好。”最開始被打那個家丁此時早已忘卻了那件事,笑嘿嘿地道。

“要不,徐爺,你乾脆收他們做兒子女兒算了,看這小子鎮定得很,是個大將之才,女娃也是美人胚子,將來都錯不了!”

“是啊,徐爺收了這一雙兒女吧,不然這倆小娃子可就再遇不見咱們這樣的官兵嘍!”餘的家丁紛紛哈哈笑起來。

“趁着肉還沒熟,你們說說,若這次咱們能殺了出去,最想做什麼?”一個大約二十餘歲的家丁問道。

“哈哈,我要先請徐爺吃一個月的馬肉,再去投奔新軍!”起先是一個張着絡腮鬍子的家丁大手大腳的回話。

“我也要去,據說那些新軍,個個都是嶄新的衣甲,戰死了能入忠烈祠,便是尋常操練的時候,每隔上幾日,全軍都要吃上一次肉。”

“吃肉算什麼,那些新軍個頂個的精銳,隨便一個拿出去,那都是比咱們這種爛了底子的家丁強多了!”

徐勇笑了幾聲,忽然問道,“哎,你們聽說了嗎,有個叫殷雙選的,原來只是個通州衛的小兵,東征賣國賊吳三桂的時候立了一次頭功,現在都是禁軍的千總了!”

“這事兒誰不知道,軍中都傳開了,在新軍立功,那才叫真正的立功啊,起碼皇上看得着!”

幾個家丁說到盡興處,都是手舞足蹈的比劃起來,天南海北的聊,徐勇和兩個孩子坐在一旁看着,不經意忘卻了先前的憂愁。

或許,在這亂世之中,也就這個時候能讓人體驗到一絲溫暖。

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完結感言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三章:親巡京營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
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完結感言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三章:親巡京營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