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

心裡罵歸罵,這寧完我畢竟還是攝政王多爾袞極其信任的漢臣,哈爾泰悶嗯一聲,儘量讓自己語氣更顯得正常,問道:

“那你說,該怎麼辦?”

“兀良哈本部距大營較遠,倒是那烏齊葉特距離較近,與其死追烏爾邁,卻不如兵分兩路。現如今那烏爾邁怕是早都跑到喜風口去了,追是追不到的,所以都統便沒有必要去趟這趟渾水了。”

寧完我說話的時候,就像一條討喜的哈巴狗,實在讓哈爾泰覺得惡寒,可你就算是如此噁心一個人,爲了上面的意思,還就得好言好語的待着。

寧完我自是注意到哈爾泰的表情變化,其實他這些年來奴才也當慣了,就算對方當頭去罵,他也是斷不敢忤逆一句的。

要知道,在韃清這邊的漢臣不比建奴,建奴就算是一個小小的牛錄,也要比一般的漢軍旗都統要強,若兩人真犯了什麼死罪,最後被懲處的都會是漢人。

“都統可派一個無干之人去追,您自己則可以兵分二路直奔烏齊葉特,料定那烏齊葉特也沒怎麼跑遠,這樣一來,罪過全都由那人背,這功勞嘛,自然全都由都統您來拿。”

哈爾泰斜眼看了看寧完我,這時候也是有些理解多爾袞的意思了,這漢人奴才用起來順心順意,尤其是寧完我、范文程這些人,還真是有點花花腸子。

若是自己,怕就直接帶着兵去追了,要是真的沒追到,又免不得被攝政王遷怒,若是此時照他所說,起碼也會落得一個功過相抵,自己還能繼續在這都統的位子上作威作福。

念及此處,哈爾泰便是笑了笑說道:“大學士果真不同於常人,我明白了。”

他也不屑於寧完我多說什麼,起身拿起虎頭大刀便是走出大帳,放聲喊道:

“召集兵馬,隨本都統截殺烏齊葉特,至於那烏爾邁,叫遜度棱去帶人去追,就說本都統給他加派一個牛錄的八旗,若是追不到,拿他試問!”

隨着哈爾泰的一聲令下,清營之中便是不斷響起人喊馬嘶之聲。

不多時,人數足有兩千餘的滿洲正白旗騎兵和哈爾泰直奔西側,另一批三百左右的騎兵則是前往北側通知尚且效忠於韃清的翁牛特部。

......

“快跑,跑進關內就沒事了!”

“你們快跑我去擋着建州人!”

烏齊葉特這邊剛聽到消息便是趕緊收整行裝,一大批部衆哭哭啼啼,又要帶着牛羊和老幼,自然跑不了多遠就被哈爾泰的正白旗騎兵追上。

遠遠的,烏齊葉特部的一個探子快馬趕回來,邊喘氣邊說道:“頭領,建州人快上來了,足有兩千多騎,前頭那幾百個巴牙喇個個都是一人雙馬,個個都凶神惡煞的!”

聞言,這名烏齊葉特的頭領心道真是晦氣,自己聽到消息就帶人趕緊跑,沒想到還是被這些快馬的建州韃子咬上來了。

他也知道沒什麼時間好耽擱,便是抽出彎刀回頭喊道:

“建州人來了,老幼和女人靠後,能拿刀上馬的勇士,都跟着我上馬去斷後!”

過了半晌,從人羣之中斷斷續續分離出五千餘名身披皮甲的烏齊葉特人,那頭領看了看人數,點頭說道:

“好!我烏齊葉特的勇士足足多出建州人兩倍!怕什麼,讓他們見識見識烏齊葉特勇士的厲害!”

“和這些建州人拼了!”

後面追上來的滿洲正白旗都統哈爾泰是爲了自己的前程拼命,對那些騷擾的烏齊葉特探馬根本沒有在意,只是不斷催促身邊的巴牙喇兵加大馬力。

不多時,哈爾泰卻是猛地了勒停坐騎,看着眼前正在等待自己的烏齊葉特騎兵,冷笑一聲說道:“好啊,這幫蒙古人膽子倒是不小。”

見狀,另一側的巴牙喇牛錄也是獰笑道:“待會可要早些解決了他們,烏齊葉特的男丁都在這兒了,後邊的,可都是女人和牛羊。”

“不急,她們一個也跑不了。”哈爾泰絲毫未見擔心,也是哈哈大笑。

眼前的高坡上聽着一大片烏齊葉特輕騎,爲首的幾個頭領各個也是馬背上的好手,前面幾排都是跟着他們常年作戰的騎兵,披掛着皮甲,手中和腰間各自懸着一把亮閃閃的彎刀,可後面那些就不敢恭維了。

最小的是十幾歲剛會騎馬的孩子,最老的則是晃晃悠悠揮刀都費勁的老頭,就連這些人都提了出來,可見這曾經是成吉思汗時代大族的烏齊葉特,如今已經走到了何等山窮水盡的地步。

相比烏齊葉特那邊的人多勢衆,建奴這邊就顯得勢弱很多,人數只有兩千左右,但若是仔細去看,兩邊質量上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打頭那些巴牙喇兵背上揹着精鋼虎槍,手裡提着鋸齒虎頭大刀,環身三層重甲,就連馬背都披着亮閃閃的白甲,不少人小腿間還插着精鋼短匕,真真是武裝到了牙齒。

建奴之中有些熟練的馬手在這個時候,已經在用軍中發下來的馬眼罩給坐騎戴上,看樣子是待會準備大殺四方。

烏齊葉特人數雖然多,但士氣卻不如建奴,看着眼前純白一片的建奴騎兵,其中有不少人甚至都在發抖。

烏齊葉特里面,好一些的也就是列在前面那些常年作戰的騎兵,就算是他們,不過只是披着一副草原皮甲而已,後面那大部分人作戰用的工具,除了手上那把彎刀,實際上就只有一身稍厚實些的衣裳。

建奴之中跑出兩名巴牙喇兵,各自手中舉着正白旗龍旗喊叫着從陣前跑過,他們跑的時候,每經過一個建奴,那個建奴都是立馬抽出手中鋼刀,眼眸中閃着殘忍之色。

待這兩名巴牙喇兵會合在陣正中間,後面蓄勢多時的建奴騎兵便是喊叫着衝了上去。

陣前的三名烏齊葉特頭領看見眼前建奴衝鋒這個陣勢也是嚇了一跳,對視一眼,舉起手中彎刀高聲喊道:

“烏齊葉特,成吉思汗的子孫們,再先祖先榮光的時候到了,長生天會庇佑我們的,殺了這些建州人!!”

“殺!!”

烏齊葉特部和建奴正白旗的騎兵衝撞在一起,喊殺聲響徹天際,轉瞬之間,殘肢到處飛舞,不斷有人慘嚎着栽落下馬。

前面一個牛錄的巴牙喇兵在這個時候,就像是一個個殺神,在烏齊葉特騎兵之中大殺四方,沒有任何人能抵擋。

幾乎是衝撞的一瞬間,三個烏齊葉特頭領中的兩名便是在同一時間被巴牙喇兵砍落下馬,最後一個苦苦支撐,也是在一炷香不到的功夫被哈爾泰砍死,就連頭顱都被舉到空中炫耀。

接觸不到一炷香的功夫,烏齊葉特三名頭領全部被殺,士氣大落,沒多久便是全線崩潰,漫山遍野都是建奴在追殺烏齊葉特的騎兵。

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
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