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

“御醫,皇上龍體究竟如何?”

大明京師,紫禁城坤寧宮內,一名身穿蟒袍,嗓音尖細的太監詢問出聲,衆人也將目光薈聚到那位御醫身上。

紅燭高展,一位身着龍袍的青年閉目躺在金碧輝煌的寢宮裡,呼吸時斷時續,按照常理來看,顯然是就快嚥氣了。

坐在一旁的御醫發須花白,雖然年過花甲,但仍然盡心盡力的替龍牀上那青年診脈,也許是周圍人身份的原因,使得他十分緊張,額頭上逐漸滲出細密的汗珠。

周圍的各色男女不知御醫心中所想,只是屏住心神,靜靜等待下文。

坐在龍牀上的女子緊緊握着青年的另一隻手,鳳冠霞帔,丹眼鳳眉,臉蛋俏麗白淨,渾身上下透着幾分清冷,彷彿拒旁人於千里之外。

但她此時焦心難耐,非常關心青年的安危,儀態萬千之時卻也在不經意間流露出女人的柔弱一面。

“翁御醫,皇上究竟是怎麼了,爲何今日一早就昏迷不醒?”

這個女子微微皺起鳳眉,縱然心亂如麻,舉手投足間仍顯雍容端莊,活脫脫一位受過正經禮教的皇家女子。

女子問完話好像是打破了寧靜的水面,其他人雖然滿臉擔憂,但也沒有多說一句,至於他們心中究竟都是如何去想,那自然無人可知。

很顯然,這位女子的地位,在周圍一衆人中是非常高的,姓翁的御醫渾身一顫,心道還是來了。

他不敢不回話,只好故作盡力而爲的樣子,睜開眼睛,深吸口氣,直將腰彎到了地上。

“回皇后的話,下官才疏學淺,不解其中緣由,實是罪該萬死...”

他說完,周皇后果真是紅顏震怒。

“好你個翁炳實,身爲太醫院御醫,卻連皇上得了什麼病症都不知道,要你何用,來人!”

皇后震怒,說完這番話,頓時從門外走進來兩名魁梧侍衛,熟練的一左一右站在御醫身邊,似乎只等一聲令下就會架人出去。

那翁炳實面色惶恐,鬍子都驚的發顫,“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只是苦苦的告罪求饒,身子如同篩糠般抖動,卻說不出任何有營養的話來。

“皇后饒命......”

天可憐見,他是真不知道皇上生了什麼怪病。

說起來,皇上昨日還好端端的,今日忽然昏迷不醒,難道是中了什麼邪不成,不過這話他也只能在心底想想,那是萬萬不能說出來的,因爲說出來只能死的更快。

“皇后恕罪,皇后恕罪啊……”

“哼。”周皇后鳳眼一瞥,冷哼一聲,正待再說,卻忽然發覺身旁那人的手好像動了動。

幾乎是下意識的,周皇后一把握住崇禎皇帝的手,又驚又喜。

“手,皇上的手......!”

此情此景,翁炳實儘管心中驚訝,卻也知道自己不能再趴着,那就是真的是在等死了,趕緊擦擦汗,從地上爬起來爲崇禎診脈。

這次他的臉色不再像方纔那般難看,從憂轉喜,喜形於色的拱手道:

“天佑大明,天佑大明,皇上安然無恙了!”

其實翁柄實不是在爲崇禎皇帝有起色開心,卻是在爲自己保住一條命高興,起碼不會在流賊打過來之前就死在這裡了。

聽到御醫都這麼說了,況且看他的樣子根本不似作假,龍牀邊圍着的男女們都是鬆了口氣,崇禎皇帝還沒死,這下有頂樑柱了。

那身穿蟒袍的太監就是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也只有皇帝最爲親信的中人,纔能有賜穿蟒袍的殊榮。

王承恩鬆了口氣,揮揮手將衆人摒退,自己也是躬身下去,低聲的說道:

“皇上無恙奴婢就放心了,皇后,奴婢這便告退了——”

王承恩不愧是崇禎皇帝最爲信任的內官,總能在關鍵的時候做出適宜選擇,周皇后細眉鬆了鬆,輕輕的嗯了一聲,點頭准許。

聽到雜亂的步子聲逐漸遠去,她這才擡起頭柔情似水的看着龍牀上那青年,話中帶着哭腔:

“皇上,你我患難多年,妾身離不開你,大明離不開你,可千萬不要出什麼事情啊~”

說到這裡,周皇后的未施粉黛的俏臉上陡然滑落幾滴香淚,將崇禎皇帝仍顯得略爲疲憊的手放在自己臉上,不無責備的說道:

“十七年過去了,妾身眼睜睜看着你日夜的交勞,大明卻一日不如一日,難道這真是那建奴所謂的天命嗎?”

突然間,龍牀上那青年睜開眼睛,先是暢快的舒了口氣,用手替周皇后擦拭淚珠,強自微笑說道:

“即便有天命,也定屬我大明,皇后你多慮了!”

周皇后驚呆住,繼而迫不及待的與崇禎抱在一起,哭泣道:

“皇上,你總算醒過來了,妾身好害怕。”

……

三日後,崇禎皇帝走在金碧輝煌的大內宮廷,還是感覺有些不真實,但凡一個正常人忽然穿越了,無論成了什麼身份,最開始也沒有誰會直接適應下來吧。

前世自己不過是個寫歷史小說的,窮的差點當褲子,長相不行,更沒車沒房沒存款,不過最喜歡的就是鑽研明末清初的歷史。

就算不是什麼大學叫獸,閒着沒事就在網絡上查,再加上不斷的買書看,正史野史都有涉獵,幾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這樣學習下來,也應當是小有所成。

當然了,這所有的一切,都源於心中對明朝這個華夏最後的正統王朝的嘆惋。

那時候,儘管生活不如意,但是最起碼不會有性命之憂。

有一次從路邊攤吃了頓廉價的串子出來,路過彩票投注站的時候身上正好剩倆子兒,便聊勝於無的買了張彩票,選號也沒怎麼仔細研究過。

誰成想,這輩子第一次買彩票竟然直接敲了個金蛋,那可是兩百萬大獎啊,現在回想起來還覺得有些可惜。

“這該死的黃毛,怎麼就不能讓我花完了再撞呢?”

回想起來崇禎皇帝還覺得實在可惜,自己就是太高興喝多了,過馬路時被一個行色匆匆的黃毛開摩托撞飛,迷迷糊糊根本什麼都不知道,醒來就在皇宮裡看一羣人圍着自己哭的稀里嘩啦。

其實說實話,起初確定自己穿越成皇帝還挺開心的,美滋滋的想着,就算不是強漢盛唐,南北宋也行,起碼能好好享受一把。

體驗體驗當皇帝,三宮六院,左擁右抱的感覺。

後來聽周圍人談話,就有些感覺不對勁,這些人的服飾好像不是辮子戲裡的韃清啊!

直到現在崇禎皇帝終於是明白過來自己在什麼朝代,此刻他欲哭無淚,根本沒有什麼其它的想法,只想着保命。

沒錯,就是保命。

“就算穿越到三國去和劉大耳編草鞋,到處編瞎話感動關羽張飛也行啊,爲什麼留在明朝當皇帝?”

明朝的皇帝除了最開始洪武、永樂那兩個文治武功樣樣都行的,其餘由於內閣制度幾乎沒幾個是自由的,就連花銀子都要編個好點的理由,不然就要被各種諷刺,這皇帝當起來什麼意思。

看看人家韃清,皇帝出遊浩蕩的場面,那可真是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殺你還得樂呵呵說着菌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奴性教育之下出“忠臣”啊,想想都覺得刺激。

崇禎皇帝恨恨的一腳踹在白石柱子上,自言自語道:

“就算是明朝,來個好點的時候不行嗎,非得穿到崇禎十七年一月,還有不到三個月李自成就打進來了,這他嗎不馬上就玩完了?”

當然了,踹是不敢用力的,因爲皇宮大內的白石柱別說你用腳踹,就算用刀去砍一時都不能有什麼損毀,質量非常好,氣大傷身啊!

崇禎皇帝擡起頭一看,不知不覺竟然走到了東暖閣。

說來有些可笑,門前幾個太監見到皇帝來了,立時驚喜的很,其中一個立馬機靈的道:

“參見皇上,東暖閣的摺子,奴婢已經爲皇上備好了!”

“……”

這叫李春的小太監心思鬼精,一句話就引起崇禎注意。

不過崇禎皇帝聽到後一腦門子的黑線,自己心亂如麻,就是碰巧路過,根本沒什麼批閱奏摺的心思。

不過看這幾個太監開心成這個模樣,就連門都給自己開好了,當下也不好意思拒絕,崇禎皇帝咳咳兩聲,故作端莊之態,揹着手一腳邁了進去。

當看見御案上堆積如山的摺子和奏疏,崇禎皇帝步子一頓,立馬就生出調掉頭走出去的心思。

“不就是看個摺子嗎,又不會死人,就當小學老師批作業了。”

猶豫半晌,最後崇禎總算是硬着頭皮坐了下來,古人摺子上繁體倒豎的字儘管仔細看能明白,但卻比較費勁,怎麼都感覺非常彆扭。

只是看了一眼,崇禎皇帝的眼睛便離不開這些塘報,頓時感覺自己脖子涼颼颼的,菊花都在隱隱作痛。

“闖賊於西安建國大順,改元永昌,竟甚稱帝,正月二日,號稱百萬東進……”

“山西陽曲各州、縣,官民無不迎降,闖賊聲勢浩大,直逼汾州...汾州若失,太原危矣...祈切聖聞...”

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四發章推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一些相關通知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一些相關通知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完結感言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隨便說說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
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四發章推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一些相關通知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一些相關通知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完結感言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隨便說說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