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

薩爾滸之戰,明軍看似人多,實際心思五花八門,韃子那邊儘管人少,但從上到下全都是一心抵抗。

說起來也是可笑至極,指揮官楊鎬其實是個不識兵事的無能官員,此人剛剛指揮援朝明軍在朝鮮境內慘敗,陣亡無數,卻緊接着又來指揮如此重大的薩爾滸之戰。

這多方面促成的結果,便是薩爾滸之戰明廷失敗的必然結果。

總體基礎龐大的軍戶當時毫無戰心,這也是爲什麼他們逃亡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

一丁出征,一家以至一伍、一里都要受累,若一家僉兩三丁,則又分當兩三處軍役,更屬重役,甚至能拖累全族。

對於這些處在帝國最底層的軍戶來說,日常雜稅尚無法維持,一旦大軍出征,無數雜項和盤費更接踵而至,簡直絕望至極。

除此之外,各級官吏甚至一普通生員都可以任意役使軍丁,剋扣月糧,逼人至死。

有明一代,軍戶逃亡的現象十分嚴重,只有洪武、永樂二朝尚還好些,就連仁宣兩朝,都曾發生過軍戶的大規模逃亡。

明廷曾多次派人勾補逃軍,甚至專門設有清軍御史處理軍戶逃亡及勾補軍伍事宜,但礙於某些不可抗力量,總是虎頭蛇尾,清軍御史也是時設時裁。

大軍浩浩蕩蕩出征,造成後方親人全家死難的,自萬曆朝以來實不在少數。

不過崇禎十七年,崇禎皇帝下旨廢弛軍戶屯田制度,當時還未退休的內閣首輔魏藻德主動擬票蓋印,下發了一連串的相應政策。

其中之一,便是恢復上述張居正時期的這項定規,將其正式簽署出臺,成爲大明律法之一。

本地豪強一向是地方上的真正主宰者,每一任地方官要是不和他們搞好關係,那就不要想有什麼執行力,要是得罪了他們,莫說仕途不如意,可能連身家性命都保不住。

這些豪強們信奉的道理是“強龍不壓地頭蛇”,他們便是地頭蛇,就算來了什麼高官顯貴,也常不會費力和自己作對。

但是他們沒想到,如今來的是皇帝,他還帶着近十萬朝廷大軍,一番殺伐之後,人頭滾滾之下,他們總算知道了如今說話管用的人到底是誰。

不是他們這些所謂的“地頭蛇”,無論天上還是地方,全國最大的惡霸豪強都是崇禎皇帝朱由檢。

他們這些人,在手握絕對權利的皇帝面前,實際上就和一隻活蹦亂跳的爬蟲沒有任何區別。

崇禎皇帝用幾場震懾天下的大捷和數之不及的豪強們的人頭,徹底證明了這一點。

大明的天下就只能有一個說話真正管用的,那就是朕,你們的皇帝。

......

崇禎帶着朝廷大軍在臨榆一帶待了快五日,宣佈了一系列政令之後,總算是下旨大軍開拔,這前進也是有講究的。

禁軍和崇禎待在一起,大約三四萬人的樣子,戰時崇禎一般不會對戰鬥指手畫腳,指揮官仍是英國公張世澤,這便是中軍。

其餘各地兵馬往往在禁軍拔營前一兩個時辰開始向北和南轉移,形成北軍和南軍。

北軍多半是直隸延慶衛、昌平府、密雲、薊鎮和三屯營一帶調集來的官軍,南軍則是以天津三衛、樑城所、保定府一帶調集而來的官軍。

至於被授爲前鋒的撫寧衛指揮使、永平總兵張鼐,則是在昨夜尋到了本地支持官軍的百姓帶路,率部向東羅關城挺進。

他們永平本處的兵馬立下了軍令狀,剋期三日之內拿下東羅關城。

張鼐打了一輩子的仗,此前都是跟着李自成和官軍打,現在又是跟着朝廷征剿山海關,其實心中也沒太當回事,畢竟自己手下的兵馬可不再是流賊了,是建制齊全,軍餉充足的官兵。

這其中的精銳又是與自己歸順朝廷的老營兵,這些人都打了老仗,不比那吳三桂的嫡系關寧兵差。

實際上,從臨榆縣到東羅城之間只有幾裡的距離,張鼐率部連夜出發,在本地百姓帶路之下速度更快,天亮前就趕到城外的小樹林。

看着對方城頭晃動的燈籠,張鼐心中估算了一下時間,說道:“這個時候,想必後方大營的通州各地兵馬也是出發了,順子,你在城內的親舊有沒有消息傳出來?”

“總兵大人,小人那哥哥早就傳出話了,說是吳軍在城中四處抓捕壯丁,讓他們守城,小人的哥哥就被安排在東面的城門。”

“好,若是能直接打開城門,裡面的吳軍便都是土雞瓦狗,本將給你掛一功!”

那順子聞言大喜過望,連聲道:“小人謝過將軍!”

張鼐示意順子先下去,找來各營的將官,那個吳軍降兵組建的撼山營營官姜朗華也在後頭蹲着。

“咱們若是在天亮前就能拿下此關,聖上日後敘功,永平府定是功勞不小,你們的想法都來說說看,有用就行!”

說着,張鼐摸了摸被自己擦得鋥亮的頭盔,半開玩笑似的道:“那姓唐的知府說的本將也覺得甚是有理,爲將的要集思廣益,不能一味猛衝胡打。”

後頭永平參將呂威說道:“總兵所言極是,聖上給了咱們三天時間拿下東羅,要是一個晚上就拿下了,定是叫他老人家開心,這一開心,沒準敘功的時候,你我兄弟們就都能多拿到點好處。”

“總兵大人,末將有個法子,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說,這個時候就不要藏着掖着了。”張鼐點點頭,這呂威是他新提拔上來的,自然信得過。

“城中吳軍有正兵五千,壯丁分散各門,但這些人多半都是被迫,可以打打主意,咱們來的倉促沒帶重炮,那就只有智取。”

“既是東門已有內應,何不將免罪書信箭射入西門?如此做來,定叫其軍心不穩。屆時再由末將去做出主攻西門的假象,待城中吳軍將防備兵馬調往西門,再一擁而上,攻破東門!”

“末將覺得可行,我們撼山營中不少都曾是本地子弟,血親連着血親,由我們去攻,城內父老定是抵抗稀微。”

這時,那撼山營的營官姜朗華說道。

張鼐轉頭看了一眼他,想了想,最後還是點頭道:“既是聖上欽賜你部撼山營,又交由本將統轄,那便都是兄弟。”

“姜營官,待會兒呂參將率部佯攻西門,你就悄悄摸到東門去和內應接頭,一旦控制大門,立即引火爲號,本將帶着大軍就會一舉攻入城中。”

“總兵放心,撼山營的弟兄早都等着立功正名的時候,朝廷不棄,我等又豈會逆天而行?”

“這便去了!”

姜朗華點點頭,抱拳接令,見他眼中冒着興奮和激動,轉頭就去清點人馬。

待他離開以後,一個遊擊問道::“總兵,此人從前可是吳軍叛逆,能信得過嗎?”

呂威聽見這話,直接回頭瞪了問話這遊擊一眼,那遊擊也是忽然間想到什麼,趕緊請罪道:

“總兵恕罪,末將不是有意.....”

張鼐其實早都不再注意這些,誰叫自己本來就是從賊的流寇出身,這倒是也怪不得別人,便揮手示意無妨。

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二章沒了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一些相關通知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
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二章沒了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一些相關通知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