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

待家丁走出門外,姜襄皺眉道:

“白廣恩可不是好相與的角色,在諸邊鎮還有些威望,這次忽然來大同是路過,還是你我出迎闖王的事出了紕漏?”

“應該不會。”姜讓搖頭,說道:“出迎闖王的事只有你我極爲親信之人才知情,那白廣恩怎麼會知情?”

“依愚兄之見,白廣恩應該是被朝廷安排到其它地方任職,此番經過咱們這裡修整,爲避免猜忌,還是出城迎一迎。”

姜襄覺得有理,‘嗯’了一聲,道:

“那便依兄長所言,也只好如此。”

不多時,姜襄和姜讓兩人來到東門外迎接,見到白廣恩身邊的李鳳翔和京師緹騎後對視一眼,都沒想到會發生這種事。

白廣恩自己忽然來也就算了,京師緹騎和欽差跟着前來是什麼意思,看後面拉着不少東西,難道是專程來發餉銀的?

這個想法在姜襄腦海中一經出現便立即被他否定,朝廷多少年都沒發餉銀下來了,想讓崇禎發銀子,做夢去吧。

幾人在門外寒暄一陣,皆是並轡入城。

白廣恩看着大同鎮城內蕭條的樣子,邊走邊有意無意的道:

“姜大帥鎮守這些年,大同可真是愈發的殘破了,不知都做了些什麼,本帥知道了,也好避免錯事。”

姜讓一聽,立即就要爲弟弟辯駁,這時候白廣恩轉頭凌厲的目光掃過去,說道:

“本帥在問姜襄,不是問你!”

姜襄覺得白廣恩態度不太對勁,按理說就算白廣恩看不起自己,那也不該如此不給面子,難道是有所依仗。

想到這裡,他看到後面那些大紅袍錦衣衛,倒是不敢有絲毫的怒意,笑道:

“白大帥這話是什麼意思?”

白廣恩哈哈一笑,說道:

“姜襄,你知不知道你犯了大罪!?”

姜襄大吃一驚,額頭逐漸滲出汗珠,不過他沒有任何動作,強裝鎮靜,又笑道:

“白大帥如此說話,小人實是冤哉,那王樸鎮守大同多年,姜某到任時確係如此。數年以來,朝廷沒有一枚銅板發下來,各地小賊多如牛毛,如今又有闖賊圍攻寧武,姜某也是回天乏術。”

白廣恩看了他一眼,心道還真是個自以爲是的傻子,爲了避免打草驚蛇也不再多說,呵呵笑道:

“既如此,校場現在何處?”

姜襄擦擦汗,也顧不得白廣恩要去校場幹什麼,趕緊側身道:

“白大帥請隨我來。”

言談間,白廣恩、姜襄一行人過了護城河吊橋進入東門,剛到一街角,忽逢姜襄部下不知名百總攔住隊伍,此人撲倒在地上,厲聲喊道:

“白帥,姜家二賊要謀你!”

“什麼?”白廣恩怎麼說也是見識過不少大陣仗的人,聞言反應倒也飛快,‘噌’地一聲抽出佩刀飛快從姜襄脖頸之間劃過。

任憑鮮血噴濺滿身,白廣恩卻是連擦都不擦,走上前淫笑着道:

“姜家小賊,敢謀本帥,怕是不知‘死’字如何寫。來呀,拿下姜讓,讓姜家知道知道,背叛大明是個什麼下場!”

白廣恩說這話的時候好像自己就是忠義的一方,壓根就沒有做過投降那種事一樣,單論臉皮厚度絕對不輸於崇禎皇帝。

方纔還是言笑晏晏的兩人陡然間翻臉,本來姜襄和姜讓以爲絕密的一件事,現在居然連路邊蹦出來不知姓名的百戶都知道。

而且白廣恩不按常理出牌,走路的時候一手就已經悄悄按着刀,百戶話音剛落,姜襄還沒等反應過來,白廣恩轉手就是毫不猶豫的一刀。

此種鉅變使得姜讓毫無反應餘地,聽到白廣恩下令,他面色大驚,這才抽刀喊道:

“弟兄們,朝廷待我等寡義,軍餉拖欠了多久,難道你們都忘了嗎?”

“姜帥盡忠爲國,多次自掏腰包爲我等謀求福祉,不得重任,枉遭殺害,此賊降於李闖卻在作威作福,爲姜帥報仇血恨阿!”

姜襄被毫不猶豫的斬殺,單單白廣恩自己,是絕對不敢這麼做的,而朝廷欽差和緹騎在一旁看戲,都是不爲所動。

這意思已經再明顯不過,是崇禎皇帝欲滅姜氏。

姜襄突然死了,起初家丁們一樣沒有反應過來,震驚之餘也不知如何是好,聽到姜讓的喊話後趕緊抽出刀槍圍上去,其餘的兵士們雖然目光猶豫,但還是步步緊逼過來。

就在這時,遠遠又跑來一隊兵丁,

“且慢,本官看誰敢動!”

衆人轉身一看,居然是大同巡撫衛景瑗被幾個僕人攙着趕來,他遠遠的匍匐跪在地上,山呼道:

“下官見過天使,因故未曾出迎,還望恕罪!”

李鳳翔雖然是個太監,但是在這時候卻不會縮在後面,帶着兩名錦衣衛百戶出列將衛景瑗扶起來,殷切說道:

“衛撫臺言重了,聽聞撫臺腳疾不能出門,皇上臨行前還說要不是京內事務繁雜,定要親自來大同探望。今日見到您這身子骨依然健碩、硬朗,想必皇上也能寬心了。”

衛景瑗聽到李鳳翔的話,激動的難以言表,幾度哽咽,皇上終究還是沒有忘記自己這些臣子,那麼看來,一切都是值得的。

說着,李鳳翔咳咳幾聲,在半空中鋪開金黃色卷軸。

......

待李鳳翔隆重的唸完聖旨,衛景瑗眼眶都溼潤了,兵士們迷茫的神色消失,孃的,有餉銀還造什麼反,沒事閒的?

現在來看,姜家是不是真的會造反對他們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次朝廷發餉了,發了一百萬兩!

這可是少見的大手筆,一百萬兩雖然不夠整個大同欠餉軍士的兵餉,但鎮城周邊這些衛所和屯堡的卻可以一次性發齊,這就是希望啊!

第一批餉銀到了,下一批還會遠嗎?

想着這個問題,兵士們互相看了幾眼,紛紛後退回去,用敵視的目光看着姜讓,似乎在說:你個逆賊還不快快束手就擒。

姜讓蹭蹭後退幾步,滿臉都是驚恐,他怎麼都沒想到會發生這種事。

首先,獻城這事算上姜襄和自己根本沒幾個人知道,知道的全都是跟隨多年的心腹,但現在居然全城都知道了!

其次,姜家在大同經營了這些年,對屬下兵士的忠心程度自信滿滿,尤其是那幾百個家丁,甚至都可以跟着自己死戰。

但崇禎皇帝甚至沒有出京城,一道聖旨外加一百萬兩餉銀就徹底擺平。

兩名身着大紅飛魚服的錦衣衛上前擒住姜讓,根本不給他多說話的機會,抽出繡春刀,當場就是手起刀落。

看着錦衣衛熟練的模樣,所有兵士都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京師’在所有外地兵將的眼中,一直都是個遙遠又響亮的名字,眼前這些錦衣衛動手砍頭的動作非常熟練,而且身上的制式裝備就和傳說中的一樣,華麗又威嚴。

從這些衣裝華麗的錦衣衛身上,大同的兵士們似乎看見一個無比強大的大明京師坐落在自己身後。

更何況,新任的鎮守總兵官是白廣恩,雖然有投降李自成的污點,但論起戰功卻不知比姜襄高出多少,如今倖存的九邊諸將中,可稱‘驍勇’者委實不多,白廣恩便是其中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誰會再冒着誅九族的風險跟姜家謀反作亂。

實際上,造反這兩個字在大部分人眼中還是禁忌,只要日子能稍微過得去,當兵能拿到些餉銀貼補家用,誰閒命活的長會去造反。

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
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