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

正當張世澤和堵胤錫的西路官軍連戰連捷,不斷將流賊打成抱頭鼠竄的時候,董琦的東路軍卻是陷入停頓。

十一月十二日的時候,張世澤率領第一批京軍自宣大而下,由於距離原因,董琦的東路軍比他晚走了五天。

最開始的時候,也還是挺順利的,紫荊關守將馬科本就是着急立功,因爲去年他剛收到了兵部的勒令,再沒表現,可就要被撤職了。

可能有的人很奇怪,馬科不是在歷史上投了李闖嗎,怎麼現在還是朝廷將領,而且就在紫荊關駐紮?

這事說起來話長。

馬科也是將門世家,起初跟從晚明名將李卑剿匪,後來臨洮總兵官李卑卒於任上,他便是跟了當時的五省總督洪承疇,奔走與剿匪前線。

說起馬科這個人,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人,那便是另一位名將曹變蛟,這位和他舅曹文昭可都是單獨立傳的名將,一門兩名將,世屬罕見。

當時邊軍有個關於馬科的傳說,說“其人之勇,僅次於小曹將軍”,小曹將軍也便是兵卒對曹變蛟的尊稱。

事實上,馬科以敢戰著稱,早年便於延水關大破流賊,斬首六百二十級,賊首混天猴的首級也被上呈京師。

崇禎十一年二月,南原之戰爆發,馬科與曹變蛟擊敗李自成,窮追將其逼入潼關,不少人都說,在此戰當中馬科之勇亦不輸後者。

馬科在崇禎十五年之前,都是屢立戰功,聲名赫赫,但自那年追隨洪承疇參與鬆錦之戰潰歸之後,失敗的陰影便一直籠罩在他頭上。

起先閣臣議定是要治馬科的罪,後來發現王樸這貨還不如馬科,後者起碼功勳不少,都是力戰而敗,前者是想跑都沒跑了,帶動大軍連環崩潰。

就算鬆錦戰敗逃過一劫,馬科的人生也沒有迎來曙光,接踵而至的卻是無盡的黑暗,在崇禎十五年之後,馬科轉戰各地,但幾乎都是一連串的戰敗和丟盔棄甲。

他先是率部迎擊入寇清軍,被阿濟格擊敗,再是立下軍令狀,率部北進遭遇濟爾哈朗率領的清軍,又敗,而且這次是一觸即潰。

歷史上的崇禎皇帝念其勇猛,沒有采納兵部定罪削職之議,讓他跟着李建泰出征剿闖。

李建泰這個人都知道,崇禎皇帝御駕親征也是遇見過這廝的,馬科跟着他以後便銷聲匿影,再無大功。

究其原因,自是李建泰逢戰避敵,自相殘殺,馬科無用武之地,只能跟着李建泰到處漂泊。

後來李建泰被彈劾,崇禎皇帝將其革除閣臣名列,御駕親征路過又看見他的時候,準其在城中養老,不再任職。

馬科隨之解放,追敘累敗之罪,由總兵降爲參將,率部移鎮紫荊關,直到如今董琦率東路軍南下,這才找到機會再立戰功。

東路軍沿途自紫荊關而下,先後與紫荊關參將馬科、真定遊擊戚元弼、山東總兵牟文綬、副將邱磊等部會合,進入順德府境內。

崇禎二十一年十一月李自成臨汾戰敗,逃回西安之前,留綿候袁宗第督戰廣平、順德、大名三地,其本部便有五萬。

袁宗第其人,長期自領一軍,脫離順軍主力獨自在順德一帶與牟文綬所部山東軍作戰,乃是闖營中少有的能征慣戰之才。

他早年便隨李自成轉戰各地,留守順德的左果毅將軍白鳴鶴與留守大名的右果毅將軍劉體純,皆是其部猛將。

東路軍第一戰,便遭遇了不小的阻礙。

白鳴鶴死守順德,在官軍到來之前已經堅壁清野,將城中所有士紳不分良莠全部處死。

他用搶奪來的金銀髮給兵士,迅速激振軍心,並且開倉放糧,散播官軍謠言,致使輿論一邊倒向順軍。

東路官軍近十萬之衆,又有牟文綬、馬科、戚元弼等不少善戰將領,圍攻順德三日,損兵折將卻毫無戰果。

第四日,新河參將吳又被引入甕城,所部被白鳴鶴全殲;第五日,欒城守備王大勇登城時被白鳴鶴砍死,餘部潰敗。

第六日,白鳴鶴率順軍出城突然襲擊,一舉擊潰戚元弼所部戚家軍一千餘人,重創山東副將邱磊本部,其本人亦受重傷。

據說官軍攻城時,因城內百姓懼怕破城之後屠城,老幼婦孺皆爭相幫助順軍守城,“登城便遭棍打,入城就見百姓一擁而上,口足並用”。

第七日,朝廷奮武大將軍董琦親率驍勇善戰的三萬禁軍壓陣,這批禁軍在京師編訓已久,身上穿的,手裡拿的,全都是最新的軍械裝備。

他們使用最新的西方線列陣型,在順德城外環繞三列成陣,火器輪番齊射,晝夜轟鳴,對城中百姓和順軍進行無差別打擊。

十一月二十八日,禁軍環城兩日之後,馬科手刃數賊,一馬當先,登上城頭,三刀斬殺白鳴鶴。

董琦也於此時親率禁軍突破城門,官軍這才終於收復順德。

不過好景不長,東路軍修整五日後整軍進入廣平府境內,在林洛鎮遭遇袁宗第伏擊,兩員總兵陣亡,五名參將戰死,失散遊擊、守備更是不計其數,狼狽退回順德。

陣亡這兩員總兵,其中就有禁軍三大總兵之一的常世隆。

敗退回順德之後,東路軍已是士氣衰退,損兵折將,就是三萬禁軍也已經摺損近萬,根本難以再攻,而此時西路軍正連戰連捷,董琦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正此時,馮銓來了。

馮銓督建歸化城回京之後不久即被提拔爲武英殿大學士,入參機要,受命主持招撫順軍文武之事。

感念於崇禎皇帝的“知人善用”,六十多歲的馮銓爲表忠心,不顧年邁體弱,每日奔波在各處,親自出面招撫,成效顯著。

湊巧的是,馮銓與袁宗第部下劉體純乃是舊識,在十二月中旬的某一日,馮銓喬裝來到劉體純駐守的大名府城。

“別來無恙啊,馮閣老!”

劉體純一見來者,大約六十四五歲的年紀,一撇山羊鬍須,走路間賊眉鼠眼又頗顯得有力,便知是馮銓沒錯了。

馮銓擡頭一看,劉體純身上披着輕甲,內罩紅色的順制官袍,手中捧着一頂鑌鐵盔,濃眉細眼,一丁點不像一般流寇的粗俗面容。

若非要找出什麼,只是在劉體純右臉頰的顴骨邊有一道寸許長的刀疤,看起來倒是頗顯憨厚的樣貌。

“不敢當不敢當,前不久奉旨在塞外督建歸化城,可累死老夫了喲!”馮銓說話間,有意無意看着對方神情。

果然,消息閉塞的劉體純並沒有聽見過這個消息,輕笑一聲,“馮閣老怕是在說笑,朝廷三年前還被韃子們打到京畿附近劫掠,去塞外建城,難不成是認了那些韃子做乾爹?”

馮銓一副吃驚模樣,連忙起身,“難道劉都督還不知道。”

“知道什麼?”劉體純沒想太多,卻是有些好奇。

馮銓在廳內轉了轉,“當今的大明皇帝,如今已被那些蒙古蠻子們奉爲天可汗,這些蒙古蠻子皆是歸附,向我大明朝貢稱臣,便是連建奴,也已經損兵折將跑回遼東去了。”

“還有那賣國賊吳三桂的關寧軍,大部分被我朝廷收編,夏國相和胡國柱就在西路軍當中,若老夫所料不錯的話,朝廷大軍如今怕是已經收復山西了。”

“你說什麼,這怎麼可能?”劉體純一下站起來,又恍然若失般坐下,“你還有什麼話,一次說完!”

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完結感言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一些相關通知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
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完結感言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一些相關通知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