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

“給老子把尖頭砍斷!”

看着自己人被一個個戳死,許多闖軍頭領都是憤怒了,下意識就喊出口令,可流寇們在執行的時候,卻遇到了問題。

陣前火星四濺,正是那些有臨陣經驗的老卒們在用以往遇到官軍長槍陣時最簡單的辦法,來儘快脫離眼下這個被動挨打的局面。

以往的時候,官軍制式長槍都是木製槍桿,也就是和一人差不多的長度,奔着槍頭去,有些力氣的人想要一下子砍斷還是很容易的。

這批官兵用的長槍和他們印象中的不同,長杆子上的槍套起碼延伸了將近半尺長,又都用鐵套箍着,想要砍斷,談何容易。

宣大和禁軍三支隊伍,甚至用的都是虎槍。

這種長槍是關外滿洲八旗步甲的制式兵器之一,以精鋼所制,有些是繳獲自關外,有些則是六局按樣本打製。

這種虎槍的防備能力和穿透力都是極強,流寇們奮力想要砍斷,便是某些人將大刀砍捲了刃,看見火星四濺,這槍也是根本沒有半點變化。

一名老營小頭目,看自己手下老卒兄弟們一個個無力的倒在官軍陣前,手中拿着杆大刀,怒吼一聲,直接跳了上去。

他踩着官軍陣前刀盾手的巨盾,在半空中猛地飛躍起來,大刀衝下,就來了一招從天而降的襲擊。

但擋在他面前的禁軍,同樣是多次跟隨崇禎皇帝親征的百戰精銳,沒有過多遲疑,站在小頭目下方的官兵一下子將手中長槍舉起來。

這小頭目方纔忽然躍起,也是一時惱羞成怒,面對下方陡然間升起的槍林,心中後悔不已,但爲時已晚。

一人之力實難與整個陣型相抗衡,幾乎是轉瞬之間,這小頭目就在半空中被活活刺死,禁軍長槍手喊了一句號子,將他的屍體衝外頭的流寇軍中又扔了回去。

小頭目躍上去之後,至少有三五名老營和一批流寇跟着他衝上前,想要對官軍的陣型攻破。

這些人眼下或是衝到跟前被長槍刺死,或是直接被刀盾手砍死,要麼半吊子一樣掛在盾牌上,要麼就是成了禁軍兵士腳下諸多屍體中的一具。

戰場之上,生死搏殺,是這些底層兵士搏個前程的絕佳時機。

出身本就低賤的他們,在起點就已落人一等,也只能從這樣的屍山血海中摸爬滾打,才能爲自己和後世搏一個好出身。

幸運的是,他們趕上了一位不吝敘功升賞的皇帝。

從甲申年開始,已經有無數曾在歷史上籍籍無名的英勇兵卒,靠自己的努力,在歷史中踏出了屬於自己的一個專屬腳印。

忠烈祠、兵部驗功簿、地方武備志的上面,已經寫了密密麻麻數之不清的名字,還有他們曾立下的赫赫功績。

這些人,都是爲如今大明中興戰死的鐵血將士。

今日這一戰,乃是大明與大順的決戰,必當名垂青史,他們只要在這一戰中脫穎而出,也會走上人生巔峰。

而這一切,都需要用流寇的命作爲鋪墊!

可以說,如今崇禎皇帝走過來的每一步,都是數不清的將士用性命拼出來的,也是用無數異端者腦袋堆積出來的一條大路。

即便是禁軍中久經訓練的精銳,也不是能一直恆定的做出編訓動作,有的人會在陣前畏縮,也有的人會在疲倦中被對方抓住機會,命喪黃泉。

這些人之常情,人言中的精銳同樣會犯,但戰場之上,這樣一個小小失誤,就足以令你和你所奮鬥的一切,瞬間化做煙雲消散。

打鬥已經進行到白熱化,最先波瀾不驚的官軍方陣,顯然也已經出現了一絲動搖,即便宣大和禁軍三陣,也成了搖搖欲墜的強弩之末。

遠處的河間府方陣中,一名長槍手剛剛刺死一個流寇,但此時此刻,他渾身實在是不剩下半點力氣。

這名長槍手只好迅速地喘息幾下,可那些瘋狂的流寇卻不會人人都休息,有些精力依舊充沛的,合力將他猛然間拽出了方陣。

失去了方陣的保護,區區一名官軍長槍手是那樣渺小,甚至連慘叫都沒傳出幾句,轉瞬間就湮滅在其中。

這不是個例,他們也是人,並非是機器。

同樣是河間府的方陣,幾名官軍長槍手,將長槍從流寇身體中抽出的不及時,因而紛紛被拽出了方陣,就連前面盾牌手也被順了出去。

起初出現這種情況時,這個方陣的官軍很快就派人後續頂上,填補了空虛,但是很快,更多的失誤因戰爭的持續不斷出現。

有的長槍手刺出的槍尖不再那麼沉穩有力,都被流寇輕易隔開,也有些刀盾手在換位時跑慢了幾步,因而造成一個小陣的波動。

起初出現問題最多的是河間府方陣,空隙愈來愈多,就連軍將們都不得不親自頂到前陣。

但這於事無補,更多的空隙在陣中漸漸出現,而流寇的浪潮依舊沒停,見到官軍露出失誤,反倒進攻的更加猛烈。

這些失誤不斷彙集,當到達一個點時候,整個河間府的官軍方陣,幾乎在同一個時刻全盤崩潰,再也無法穩住陣型。

官軍失去陣型,軍將們卻毫不驚慌,各揮舞着鋼刀,這個時候他們也不再喊什麼穩住,全力朝對方迎上去就是。

負責進攻此處的流寇頭領見狀哈哈大笑,手中的大刀也是前伸,直接當成短槍和木棍來用,這可是天賜良機!

他朝前衝了幾步,大刀左右亂砍,砍退了幾名上前來擋的長槍手,又是撥開第二排刺來的長槍,眼見是來到了本陣官軍將官的眼前。

似乎這位明軍將官也沒想到前陣會忽然間崩潰,瞪大了眼睛,直直看着那流寇頭領將刀刺進了自己的胸間。

“狗官兵,去死吧!!”流寇頭領似乎爲這一刻等待了很久,雙目赤紅,喊話的同時,口水也不斷飛濺到那軍將的臉上。

可是很快,他面上的瘋狂換成了驚恐,“你鬆手,你鬆手啊!”

“老子就算是死,也要拉上你墊背!”這朝廷軍將眼見自己活不成,扔下鋼刀,雙手緊緊握住對方刺進來的刀,用盡了最後一點力氣。

“將軍!”

見到上官被殺,餘的家丁們紛紛瞪圓雙目,趕上前去,至少兩三杆長槍都被一股腦刺進那流寇頭領體內。

“你...你行!”這流寇頭領無奈的喊出最後一句,便和那軍將雙雙軟倒在了血泊之中。

......

“那是哪裡的隊伍?”

“稟總兵大人,那是河間府周參將的隊伍!”

遠遠的山頭上,吳啓華帶着火槍騎兵等在這裡。

聽李世遙回話後,他也是沉默下去,餘的各將全都靜默無聲,他們分明見到,此時河間府的整個方陣,都被黑壓壓的流賊徹底包了進去。

“總兵,我們等了這麼久,到底什麼時候才能上!”

“就是啊,眼睜睜看着兄弟們被流寇殺死,我不甘心!”

聽下面騎兵的喊聲,吳啓華面有動容,可他還是沒有任何回答,只選擇獨自握緊拳頭。

就在後方請戰聲愈演愈烈的時候,遠遠傳來一陣馬蹄聲,衆人趕忙擡頭看過去,只見是一名身後插着小旗的標兵不知從何處跑來。

這標兵人還沒到,堅定的聲音卻先到了。

“吳總兵,各軍都已集結完畢,督師有令,立即對流寇本陣展開合圍!”

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一些相關通知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
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一些相關通知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