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

劉老爺前後鮮明的態度,正代表着如今廠衛在大明的地位,周圍的權貴食客們也盡是噤聲,許久未在人前露過面的王承恩斜倪一眼,淡淡道:

“二位,怎麼辦你們說句話定了吧,老夫有些乏累,先上去了。”

待王承恩帶着東廠幾名檔頭上樓,方正化也是看了一眼李若鏈,沒說一句,同樣直接帶着內廠幾名檔頭走了上去。

剩下不斷對後者磕頭求饒的劉老爺,周圍一片寂靜。

“掌使大人,要不要小的將他——”已經升爲千戶的齊昊上前幾步,低聲問道,面上顯露出狠色。

李若鏈四顧一望,見到周圍不少權貴在看着,心道也是算了,自己錦衣衛畢竟不能和番子行事一樣,要有個度。

想到這裡,他便低聲喝道:“滾吧,至於那些謝金,就不必送了,有多遠滾多遠!”

劉老爺如蒙大赦,連再磕了幾個頭,這纔是拉着小妾忙不迭的要下樓,看見他們忙亂的身影,齊昊與周圍幾個錦衣衛千戶冷笑數聲,向周圍道:

“各位老爺們,下次都記着點兒,在這京師可一向不是權貴說了算的,行事太過乖張,沒了身家性命找誰說理?”

“是是是,我們知道了。”

權貴們也聽見齊昊方纔那句“掌使”尊稱了,皆對這三人身份有了些認知,更不敢忤逆,都是連連點頭。

李若鏈他們都上樓去,下面這纔是又嗡嗡的議論開來。

“兩位,說說吧,皇上這個口諭究竟是什麼意思?”

等李若鏈走進頂層雅間,見王承恩正負手站在窗邊靜靜看着外頭街上車水馬龍的風景,方正化則就這麼坐在桌上,手指“嗒嗒嗒”的不斷敲打着桌面,這話便是由前者問出來。

此時那些檔頭和千戶們也均在周圍雅間落座,又有守在門口的,整個頂層都已是無人,畢竟這麼大的事,三個領頭的沒個頭緒是不行的。

他們三個都是廠公、掌印指揮使之尊,但是三人之中,又要以東廠提督太監王承恩地位最高,且不說如今東廠的權柄,只說這姓王的和當今皇帝關係,那便是無人能出其右。

李若鏈做到方正化的另一邊兒,見對方看着自己,想想說道:“皇上口諭說的很明白了,是要讓咱們三廠一衛合力,徹底除掉白蓮教。”

“嗯。”王承恩轉過頭,面上見不出任何變化,見他站在原地又道:“皇上話中的確說得很明白,不管了,二位可是明白這三個字,其中的含義?”

“還請廠公解惑。”別管明不明白,既是王承恩問出來了,方正化也不好駁了他的面子,直接詢問道。

“皇上設立咱們三廠一衛是要做什麼用的,去年許榮秀那場大變,皇上可對咱們東廠和內行廠有些不滿,若再沒個實事兒辦出來,皇上不免要出什麼新的班臺,好將咱們取而代之。”

“所以本督說,出於忠君愛國,咱們要把這事兒辦妥,出於自己的考量,更要將這件事兒辦成漂漂亮亮的。”

方正化點點頭,道:“嗯,這樣才能讓皇上見到咱們三廠一衛的用處。”

“我們內行廠只是看着大內,您方纔說的,其實在下早就擔心過了,這件事正是救命稻草,廠公您就說該怎麼辦!!”

“白蓮教二位都知道,這是顆自宋朝就遺留下來的毒瘤,要是能徹底將它剷除,咱們三個,不失爲名留青史。”

李若鏈和方正化聞言對視一眼,都從各自眼中看出了火熱之色,這時候又聽王承恩繼續說道:

“不過這顆毒瘤要想剷除,那可要花些功夫才行。”

......

王承恩、方正化和李若鏈三人接連商議了兩日,而後以三人共同名義發出一份文書,傳給正在南京的西廠提督曹化淳。

老曹對於這種事兒自沒有理由推脫,表示全力配合其餘兩廠一衛行動,還說他們負責中原和京師,西廠便負責南京和江南。

三個人聯合順着劉猛這茬一調查,很快發現了很多不爲人之的隱匿情報。

三廠一衛的情報網遍佈兩京十三省,不僅查出了白蓮教在山西行運龍使王自仁,順帶着將山東聞香教的新教主林大海以及不少高級別的教徒都挖了出來。

可這時候就發現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這些人都是白蓮教設在明面兒上的人,說白了,那就是隨時可以棄卒保車的。

他們個個都擁有極好的名聲,輕易處置了不禁打草驚蛇,還容易起到反效果。

本來三廠一衛名聲就不怎麼樣,若這麼一鬧,豈不全天下都喊打了,他們要考慮到崇禎皇帝那邊兒的態度。

況且要是將這些明處的人輕易都抓起來,剩下那些隱匿在暗處的,便是三廠一衛合力,也難全部挖出來。

指不定什麼時候,這些人就又給你來一次規模浩大的造反。

這就是如今白蓮教主韓子元的聰明之處,他深深明白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的道理,只要教中人有了這麼一層身份在,官府就不可能將懷疑的目光落到他們的身上。

就算三廠一衛查到了頭上,無論動還是不動這批人,實際上都不會對韓子元起到什麼太大影響。

相反,韓子元還可以利用輿論輕而易舉的瓦解掉人人畏懼的這三廠一衛,讓他們繼續內鬥,或者促使皇帝將它們再次革掉,都未嘗不可。

另外,通過這些年來的行善積德,以及和道觀、寺廟的互相利用,他已經爭取到了不少的信徒,就算是勳戚和官宦、大戶之中,信徒數量也十分可觀。

當然,這一切現在都還只是在暗中進行着,在吸取了數百年來無數次的起義失敗之後,如今的這位白蓮教主,已經不能不謹慎再謹慎了。

靠着韓子元的辛苦經營,在去年的時候白蓮教終於看到了一個不錯的機會,他派遣王自仁,帶領教衆趁着陳奇瑜收復失地的機會打入百廢俱興的各地。

就像來自東北的曹家一樣,白蓮教迅速在山西打開了局面。

不過韓子元的目的不僅僅是滲透山西,他要讓天下一直這麼大亂下去,這樣纔有利於自己白蓮信徒的發展和壯大。

最後再達到白蓮教數百年以來一直在追求的終極目標,稱帝建國。

但人算不如天算,就當事情正一步步地朝着他們所想的那樣前進的時候,他們碰到了穿越過來的崇禎皇帝。

這位皇帝先是召還正在戍邊的陳奇瑜,以後者爲五省總督,擊潰了聲勢浩大的農民軍,接着在朝中大亂之時穩定局面,雷厲風行的決定堵胤錫繼任。

堵胤錫的名聲雖說那些粗鄙軍將不怎麼聽說,但韓子元卻是非常忌憚。

果不其然,前者到任的第二天,就發現了一直隱藏非常深的白蓮教,直接將白蓮教滲透入軍的第一步,總兵劉猛除掉。

堵胤錫除掉劉猛,可以說在客觀上擊碎了韓子元想要滲透到軍中的野心,暫時壓制了白蓮教的勢力擴張。

不過十天左右的功夫,這個消息傳到京師,崇禎皇帝當即就定下了徹底剷除白蓮教的聖諭。

而他們的對手,正是令天下人威風喪膽的大明廠衛。

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
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