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

崇禎皇帝和斐迪南三世是心照不宣的。

後者知道前者這麼處心積慮的想把自己幫起來是什麼心態,不是那些蠢貨口口聲聲的閒着沒事兒幹,這正是富有遠見的表現。

斐迪南三世雖然貴爲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但他心裡明白,憑大明的勢力,要是真想對付神羅,不出三個月,自己就得退位讓賢。

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壟斷了帝國皇位,在東方,朱家在大明更是人人都知道的正統存在。

哈布斯堡家族主動提出和朱家結盟,就像斐迪南三世和崇禎在說,大哥,你只要同意,從今以後我就是你小弟了。

要知道,埃利諾和朱慈烺結婚,是要入贅大明的,也就是說,神羅在這場聯姻上是處於下層的。

崇禎點頭同意以後,神羅與大明就形成了一東一西“雙雄並立”的這樣一個局面,絕不會讓世界上再出現第三個強權。

說是雙雄並立,實際上神羅只能位居二線,但這對於曾經搖搖欲墜的帝國統治而言,這已經是天賜的恩典了。

斐迪南三世很知足,他不會再去向大明苛求其它的好處。

但是反過來說,世界第二的神羅會心甘情願的當大明小弟,但他能讓世界上再多出幾個和自己一樣的小弟嗎?

不可能。

這就和後世崇禎穿越來的格局一樣,老美是超級大國,歐洲還有英法等強國,世界上的大事小情,總少不得他們來分一杯羹。

可這些“一超多強”能再讓其餘的國家崛起嗎,這就好比現在華爲搞出5G,被老美瘋狂打壓是一個道理。

格局已經定型了,無論歐美之間怎麼爭鬥,歸根結底都屬於爭奪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利益,鐵定是會有好處拿的。

可要是再多出個華夏呢,這不確定因素可就多了。

所以崇禎強行搞出來的這個格局,其實也沒什麼遠見之名,無非是把後世格局搬過來,然後學洪武爺朱元璋那一套而已。

把多餘可能管不過來的領土分封給皇室,就算版圖內因爲太大亂起來,那也是大明自己的事兒。

說到底,後世要是有什麼國家敢於跳出來挑戰大明的世界霸權,第一個不同意的鐵定會是神羅和西班牙。

神羅和西班牙跟着大明拿好處已經有點拿到手軟的意思了,哈布斯堡家族不可能讓其他人搶自己吃飯的傢伙。

只要大明的霸權地位穩定,神羅世界老二的地位也就穩如磐石,萬年老二不好聽,但利益和好處卻是實打實的。

另一方面,作爲大哥,大明這邊也不可能讓世界上出現一個無法控制的國家。

神羅作爲小弟,目前來說是忠心耿耿的,這樣一個可控的小弟,要比收那些名義上的藩屬國有用得多。

有些時候,聯合神羅和西班牙,甚至是全世界的藩國、屬國,去打壓那一個跳起來的國家,都成了後世皇帝的必要之舉。

崇禎已經把這一條放到《皇命崇禎大帝遺訓》之中,給後世皇帝在某些可能的問題上出點主意。

奧斯曼帝國說是已經步入衰落,但這貨絕對不是什麼善茬,甚至有可能成爲崇禎消滅滿清以後遇到最棘手的敵人。

穆罕默德四世是現任的奧斯曼帝國蘇丹,放在大明,就是和崇禎皇帝一個級別的存在。

早在數年以前,整個奧斯曼帝國的大權都還握在一個女人的手上,便是——“皇太后”柯塞姆蘇丹。

柯塞姆是希臘人,被認爲是最危險最聰明的蘇丹皇太后。

雖然是女人,但她卻對帝國的統治權尤爲上心,柯塞姆通過控制她的兒子穆拉德四世、易卜拉欣一世、和她的孫子穆罕默德四世來維持她漫長的統治。

爲了確保自己的兒子成爲蘇丹,柯塞姆使用過各種陰謀詭計,也因此爲人們所熟知。

在崇禎二十一年,柯塞姆暴死,取而代之掌管後宮的皇太后是圖爾汗蘇丹。

圖爾汗是烏克蘭人,該讓默罕默德四世感到幸運的是,這位新的帝國皇太后對政治事務並不感興趣,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到建設工程項目中。

至今多年以來,圖爾汗在伊斯坦布爾城外艾米諾努金角灣一帶建成了耶尼清真寺。

因爲圖爾汗的刻意放權,奧斯曼的蘇丹默罕默德四世總算開始一步步抓起了帝國的權柄,開始施行自己的統治。

作爲封建王朝的長者,蘇丹皇太后必須確保有一個男性繼承人來執掌這個寶座以確保王朝的連續性,因此她會通過教育來培養合適的候選人。

儘管在傳統上,土耳其男人是一家之主,但是由於一些蘇丹的無能或年幼,各種爭奪皇位的鬥爭必須有一些強者來負責,這就催生出了許多幹預國家事務的女強人。

回望奧斯曼帝國曆史,最重要的角色其實就是一個女人,那便是蘇丹皇太后。

大明則與之截然相反,大明歷史上,還從未有任何一個皇后、皇太后因皇帝的年幼而執掌整個帝國。

作爲帝國皇帝,崇禎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統治權,這一點,即便是已經親政多年的默罕默德四世都無法與之相比。

......

伊斯坦布爾,這座曾名爲“君士坦丁堡”的千年古都,上空正飄揚着奧斯曼的星月旗幟。

宮殿之中,現今奧斯曼帝國的蘇丹默罕默德四世臉上正露出難以名狀的陰暗,在他面前,正擺放着幾份來自各行省的戰報。

今年三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三世忽然宣戰,率領神羅帝國軍、德意志、法蘭西及波蘭聯軍向維也納推進。

到上個月,中歐聯軍已經兵困維也納,迫不得己,默罕默德四世派出一直五萬人的奧斯曼軍隊前去救援。

但這份桌上的戰報卻稱,三天前,奧斯曼帝國的五萬大軍在維也納被以神羅爲主的多國聯軍擊潰,喪生同三萬多人。

默罕默德陰着臉無可奈何這個時候,神羅聯軍正在無法阻擋地向這裡前進。

然而壞事總是一件接着一件,相對於神羅,讓默罕默德四世感到大勢已去的,還是大明帝國對奧斯曼突如其來的宣戰。

那份維也納之戰的戰報旁邊擺着的,正是大明的崇禎皇帝向奧斯曼宣戰的詔書,而明軍的推進速度甚至比神羅聯軍還要快。

在戰書送達皇宮的這個時候,他們的軍隊和艦隊已經由不列顛和法蘭西爲跳板,從意大利境內登錄巴爾幹半島。

大明的那支大軍據稱人數至少有三十萬,他們海陸並進,直插向奧斯曼帝國的心臟“伊斯坦布爾”而來,沿途的各個國家要麼選擇臣服,要麼就會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與此同時,亞洲方向也有無數明軍開始向中東壓迫進軍,不斷蠶食着奧斯曼帝國龐大的版圖。

很快,默罕默德四世發現,這就是一場有預謀的世界大戰,神羅和大明,根本就是妄圖統治整個世界的兩個瘋子!

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四發章推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
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四發章推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