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

崇禎皇帝的船隊,比幾百年前整合下西洋的船隊規模更大,但意義卻截然不同。

當時永樂讓鄭和去,是宣揚國威,帶着和平去的,這次是崇禎自己親征,用炮火犁遍法蘭西的土地。

莫臥兒帝國,是波斯突厥人種建立的國家,沙賈汗還曾加入了華盟,但是現在,他們國內的局勢已經動盪不安。

兩年前,沙賈汗病重。

本來處於擴張期的莫臥兒一下陷入停滯,沙賈汗不能理政,這給了其餘本就蠢蠢欲動的敵人可乘之機。

當然,就算不是敵人,他的三個兒子也並不都是懷着好心。

莫臥兒的皇室好像和原本在大明明關外的滿清是一個基因,沙賈汗當年就是帶兵搶奪他爹的皇位。

這種兒子弒父試圖奪取皇位的舉動,在莫臥兒有限的歷史中,這種事情一直都是屢見不鮮。

如今這種境況似乎也落到年邁的沙賈汗身上,他的第二個兒子迫不及待的率先在孟加拉稱帝,割據一方。

緊隨其後的,就是早有野心取而代之的三兒子奧郎則布,在這之後,皇儲達羅·悉喬不得不率領還忠於皇室的軍隊與之奮戰。

實際上,儘管沙賈汗在明滅清之戰中,刻意讓達羅·悉喬率領軍隊累積聲望,但是如今仍能忠於皇室的力量已經所剩無幾。

達羅·悉喬的軍事能力還是可圈可點,在和多鐸的戰役中,他就充分展現出了自己的指揮才能。

在自己的二弟在孟加拉稱帝以後沒多久,達羅·悉喬就率領帝國軍隊包圍了他的首府,將孟加拉的地區收入囊中,並且獲得了該地總督的支持。

但是在這之後,奧郎則布聯合了南方反對莫臥兒的勢力,用登基後允許他們自治的條件,獲得了這些勢力的支持。

接下來的戰爭中,面對奧郎則布的步步緊逼,達羅·悉喬力有不逮,接連喪失土地,只能退守到阿格拉地區。

皇儲的退敗,使得莫臥兒國內更多勢力倒向了奧郎則布一方。

與此同時,西面的強敵波斯薩法維帝國也開始集結軍隊,意圖重新奪取被沙賈汗侵吞的巴達赫尚和巴爾赫地區。

這樣的局勢下,即便是沙賈汗大病初癒,全力表示對自己大兒子達羅·悉喬的支持,也是於事無補。

奧郎則布,似乎要成爲第一個興兵奪取帝位而成功的按例。

在這個時候,沙賈汗不得不將目光轉向於東方新興的龐大強權,那就是崇禎皇帝執政下的大明帝國。

正在大城的崇禎皇帝,接到了來自沙賈汗的求援申請,看似莫臥兒國內的局勢已經到了最後關頭。

歷史上的奧郎則布,沒有外人的干預,的確是獲得了這場皇室爭鬥的勝利,並且在此後開疆擴土,將莫臥兒的國土面積帶向了極盛。

面對沙賈汗的求援,崇禎皇帝沒有多做考慮,直接回信稱將爲自己的盟友出一份力。

不提沙賈汗收到回信事的熱淚盈眶,接到消息說明軍海陸並進由大城和各個港口展開攻勢的奧郎則布卻是震驚得無以復加。

看着手中的天子詔書,奧郎則布的面色變得十分難看。

自己馬上就要打敗自己的那個皇太子哥哥,將老不死的東西捏在手裡,獲取全國的統治權了。

這個時候要自己罷兵休戰,放棄兵權和土地,這大明皇上是腦子進水了麼?

不過很顯然,崇禎皇帝如今的功績堪比開國的洪武和後來的永樂,就是漢武和光武那也不相上下。

這樣一個皇帝會腦子進水?實在不可能。

那麼唯一的可能就是一個,他在故技重施,先禮後兵似的提出一個自己絕無可能接受的條件,然後心安理得的開戰!

若這份詔書真的讓自己罷兵也就算了,自己還要交出兵權和土地,那豈不是和待宰的羔羊一般無二了麼。

真到那個地步,倒還不如拼上一拼了。

經過短暫的商議,不出所料,奧郎則布不僅沒有奉詔,還登基稱帝,號稱是全印度的皇帝。

這無疑激怒了沙賈汗這個還活着的印度皇帝,也給了各地早就屯兵已久的明軍一個開戰藉口。

崇禎二十四年八月,明軍開始向印度國內的奧郎則佈勢力進攻,並且海上艦隊也包圍了各個要塞港口。

大約是一個多月的時間,勢如破竹的明軍在陸地上就打到了加爾格達,在用極快的速度吞噬着莫臥兒的領土。

聽見孟加拉地區全部被大明拿下以後,來不及驚訝的奧郎則布又接到消息,說是泰米爾納德邦和喀拉拉邦的各個主要港口,都已經被大明的艦隊攻破。

失去了港口並不和失去土地一樣,張名振、施琅、施大瑄等人按照計劃,只拿那些值得拿的港口。

泰米爾納德邦和喀拉拉邦的各個主要港口其實就是入海口,一旦失去,莫臥兒國內就徹底被圍堵在陸地上。

除此之外,這些海上貿易極其繁盛的港口落入明軍手中,對莫臥兒的損失也是極爲巨大的。

奧郎則布恍然大悟,原來結盟直到現在這一步,一直都是一個巨大的圈套。

大明的軍隊這是在利用盟友的“友好”身份作爲幌子,高舉爲自己父親沙賈汗和大哥達羅·悉喬恢復領土的大旗在侵略莫臥兒。

現在在整個印度,他奧郎則布都成了意弒君父的罪人,而堂而皇之入侵的明軍,卻能得到各地平民和軍隊的支持,從容拿下一個又一個城市。

不過奧郎則布想不通,難道大明的皇帝早就知道自己父親會病種,而自己會試圖奪權嗎?

這個問題他永遠得不到解答了。

奧郎則布想通的第一時間就派一隊士兵護衛着信使向阿格拉傳遞一封書信,不過這封書信卻在到達印多爾的時候遭到攔截。

收起滿是鮮血的繡春刀,領頭的錦衣衛百戶面容毫無波動,拿起那封信,冷笑着將其燒成灰燼,道:

“果真如皇上所料,這封信應該就是去議和的,可惜啊,可惜他們永遠都看不見了。”

說完,他命人扒下這些信使的衣服,處理好屍體,向一旁的密林中招了招手,對着聞訊出來的幾人用波斯語說道:

“你們僞裝成這些傳信的人,只要這件事能順利完成,你們的親人我會全部接到大明境內,過上安穩富足的生活。”

“明白了嗎?”

那幾個波斯人趕緊點點頭,換上衣服,騎着馬直奔往阿格拉。

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
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