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

捕獲了代帝出征的朝廷大學士,起初劉芳亮還挺高興的,畢竟他的身份還不是一般的大學士可比,但誰知道這貨居然是個吃白飯啥也不會的!

抓到之後,劉芳亮怕他逃跑還特意派幾個人看着,後來京營投降的中軍將領郭中傑來告訴他,說這李建泰非常怕死,就算不看他也壓根不會跑。

再者說了,李建泰出京之後沒多久就被各種消息嚇出病來了,想殉國又怕疼,現在躺在榻上動彈不得,讓人看他,那不是浪費資源麼。

劉芳亮想想也是,可這就很尷尬了,這李建泰成了雞肋,放了可惜,不放了留着又屁用沒用,是進退兩難。

後來劉芳亮決定還是不帶着他們,把李建泰和郭中傑以及一小部分兵馬留在保定,自己則是帶着大部分的兵馬按原計劃進入京畿。

這事兒剛回來不久的陳奇瑜也是最近走到保定府境內才知道,不過這並不影響他想把府城重新拿下的心思。

陳奇瑜根據李建泰的傳聞,在路上寫了個摺子遞送京師,總的來說就是建議崇禎皇帝把李建泰革職抄家,摺子遞上去之後,陳奇瑜緊跟着馬不停蹄的趕往保定。

......

“臣李建泰,恭迎督師入城!”

陳奇瑜在門前看着滿臉堆笑的李建泰是滿頭黑線,心道這廝不是病重了麼,怎麼現在看來卻和沒事人一樣。

聽聞朝廷良鄉大捷的時候,李建泰和郭中傑便是意氣相投,在城內打算背叛大順復歸朝廷。

你看那白廣恩和自己一樣,甚至行爲比自己更加惡劣,就這種擔色現在不也是受到重用了麼,自己投過去想必也還是官復原職。

要是有可能的話,皇帝還會批准自己奉太子南行的摺子,然後自己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爲大明權臣。

李建泰正在美滋滋的想着,但當他看見來人居然是陳奇瑜的時候也嚇了一跳,根本沒想到會發生這種事。

他和一旁神色大變的中軍郭中傑對視一眼,心道事已至此,現在不投降想跑也晚了。

陳奇瑜身旁站着董琦,看見面色陰晴不定的李建泰等人也是相識一笑,都知道這幫賊子心中在想些什麼,董琦雙手緊繃,但卻一句話不說,在郭中傑的注視之下帶人進入府城。

所幸,郭中傑這賊子還沒有敢在入城的時候動什麼手腳。

入城之後,團營兵馬迅速在董琦的命令下控制了城中各個營房,陳奇瑜在李建泰和郭中傑等人的陪伴下來到公衙,臉色卻是猛地一變,大聲喝道:

“來呀,把這兩個賊人給本督綁了!”

李建泰大驚失色,當場雙腿顫抖,腳下流出一攤濃黃色的液體,趴在地上瑟瑟發抖道:“督師大人,在下不知犯了何錯要殺我?”

聞言,陳奇瑜一拍桌案,“你還有臉來問本督,自己做了什麼大逆不道之事,自己心裡難道還不清楚嗎?”

“來人,拉下去當街處斬,首級就掛在城樑上!”

“等等!”李建泰怕得要命說話都費勁,郭中傑面色卻是毫無變化,伸手道:“督師大人,要殺李大學士,可有陛下聖旨?”

“呵呵。”不待陳奇瑜說話,董琦上前直視郭中傑,冷笑道:“陳總督離京前陛下已經在平臺交代過:除寧武關防務以外,無論外地官員職權,陳總督查明實情後皆可先斬後奏。”

“這話當今的宰輔魏大人也是親耳聽到,你還有何話可說?”

郭中傑仔細看了一眼董琦,倒是沒什麼害怕的意思,“董琦,想當年老子在京營當副將的時候,你還是個大頭兵!什麼時候輪到你和我在這大呼小叫了?”

“不敢當不敢當。”董琦聞言彷彿聽到了天大的笑話,進逼幾步上前,抖了抖身上的盔甲,笑道:“這身盔甲還沒見過吧?”

見郭中傑上下打量自己,董琦冷笑道:“實話告訴你,當今陛下聖明,英國公整改京營,早已將你們這些尸位素餐的勳戚掃地出門。”

“我董琦承蒙陛下厚愛,現在乃是團甲子營總督,郭中傑,你還有什麼話說?”

看郭中傑大驚失色,陳奇瑜也是冷哼一聲,道:“到了這個時候,你們二人竟然還想着矇混過關,真是該死,拉下去!”

“你不能殺我,你不能殺我!”

郭中傑面有不甘,想要頑抗卻三下五除二就被董琦制服當場,看着一左一右的兩名團營兵士,更是開始大呼小叫。

“我郭家在京師的勢力——”

然而不待他喊完,甲子營的兵士們便是蠻橫的將他生拉硬拽下去,沒過多久,便聽郭中傑的喊話聲戛然而止。

一名甲子營兵士走進大堂,抱拳說道:“啓稟兩位總督,賊犯李建泰與郭中傑二人均已處斬,其餘舊京營兵如何處置?”

“陳總督,這些人數量不少,足有八百多人,若是全部殺了,怕是會激起兵變,不好辦啊。”董琦在一旁提醒道。

陳奇瑜點點頭,朝那兵士揮手道:“你先下去吧。”

“這保定府已經不再是原來的保定府了,街市殘破不堪,這些京營兵無論留在這裡還是放回京師都是個禍害。”

“是啊,這些人能投順賊一次,難保不會再有下次。”聽見陳奇瑜的話,董琦點點頭,忽然想起什麼似的,面色動容的道:“陳總督的意思是...?”

陳奇瑜心道和明白人說話就是省力氣,當下不動聲色的點點頭,繼續道:“處理了這批人之後,同知邵宗元之子邵從文與鄉紳羅文友在本地頗有威望,可令他們暫行軍政之事。”

“保定本地賊兵已所剩無幾,其餘州縣可先傳檄聖諭以安定其心,許諾地方官員官復原職。”

“你我今夜便要動身,率兵日夜兼程奪回固關,爲京師形成西北藩屏,進而形成關門打狗之勢,再逐一肅清真定、保定等地的賊寇。”

“若是有可能,在來年更可以趁勢南下前往順德,而山東總兵牟文綬屯駐曹州,拿下順德以後,便可與山東連成一片,屆時便是大事可期。”

說到這裡,陳奇瑜又是爲崇禎皇帝的遠見卓識深深驚歎一把,難道當今皇帝早就知道自己的想法,所以才讓牟文綬屯駐在曹州?

不得不說,牟文綬屯駐在曹州,的的確確是讓陳奇瑜安心不少。

董琦點點頭,又有些猶豫,“逆賊劉芳亮仍是在逃,各地州府未曾抓獲,這是一個麻煩,要不要先安定了保定再逐步向前,步步爲營。”

“這還要看劉芳亮在哪。”陳奇瑜先是嘆了口氣,緊跟着搖頭說道:“若是他先你我一步到達固關,那即便奪回真定、保定等那也是轉眼既沒。”

“可若是你我先拿下固關,即便他李自成放棄寧武想要從固關東出,那也是人困馬乏,你我說不定還可以再次埋伏,打他一個大勝仗!固關拿下之後,收復真定、保定一帶也便是大勢所趨。”

“陳總督所言極是,末將這就去辦。”董琦恍然大悟,當下也明白固關在附近的重要性,趕緊走出大堂準備去了。

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
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