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

幾百步這個距離對戰場上的軍隊來說,並不是什麼短距離,很多人就是因爲小看了兩軍之間的這個距離,而吃到了慘痛的教訓。

遠的不提,就從近的來說,眼下宣大這兩支官軍當中絕對精銳部隊的總兵高傑和白廣恩,當年就曾吃過不少這個虧。

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崇禎皇帝曾讓報社刊印下發全軍,讓每個基層將官都能讀到,在這裡面更是着重講了這個問題:

“戰場之上的行軍,要緩步走,最多十步就要停下,整理陣型,然後繼續向前行進,這樣才能從容應對。”

要知道,每一支建制齊全的軍隊,內部不僅有臨陣的兵士,更有大量的後勤輜重兵,鼓號手和標兵營,也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本來闖軍拉起了這麼大的陣勢,李自成自信滿滿,還等着官軍如往常那樣,主動潰敗下去。

誰想到在大約兩百五十步左右距離的時候,對方就這麼大搖大擺的停在了他們面前,不知道在幹什麼。

不過這些官兵雖然停了下來,後方的鼓聲還是在敲,這聲音他們都習以爲常,但是聽在流賊的耳中卻是那麼的刺耳。

流賊們剛剛衝了幾步,只見到官軍的前陣忽然刀盾手忽然蹲下,從他們盾牌的上方,露出了無數黑洞洞的銃口。

沒有任何預兆,幾乎是頃刻間,熟悉中炒豆般的爆響突然出現,而下一刻,李自成身邊的流賊們割麥子一般倒下了一大片。

面對着彈丸飛射,鮮少有人能繼續鼓起勇氣向前衝。

官軍如今的鉛彈,就連環身重甲的八旗軍都頂不住,遑論這些幾乎沒有什麼護甲的流寇。

因而,每一顆彈丸幾乎都能連續貫穿幾個人,纔會失去力道,最終停留在一個人體內。

剛纔闖營這邊還真是有些騎術精湛,又有些馬上經驗的老營準備上前斬將奪旗的,這一輪連射下來,留下了滿地自己人的屍體,直叫他們目瞪口呆,不敢過多動作。

後方許多野戰營的兵士已經有些駐足不前,有些畏畏縮縮,不過前隊李自成親自率領下的老營們腳步沒有停下,還是瘋狂向前衝。

畢竟還是老卒勁旅,心理素質並非那些剛從軍不久的流民可比。

沒有多久,走在第一排的老營們看見明軍陣前再度舉起的火槍,心中下意識有些驚懼,不過還是強壓了下來。

李自成指揮速度也很快,方纔第一輪下來,他已經讓老營儘可能的分散以減少傷亡,並且派人去催促吳汝義和後陣繼續跟進。

兩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步......

保持着這樣的頻率,闖軍差不多每前進五十步,就要遭受一輪官軍前陣釋放的齊射排銃打擊,便是老營,都覺得有些吃不消。

官軍的火槍隊,每二十名火銃兵之間就有一名手持指揮刀的基層軍官,他們都不斷向兩側去望,在令旗揮起的剎那同時下令,造成連環殺傷。

令旗一揮,就是總陣傳來開火的命令。

漫長的陣線同時迸發出連環的巨響和硝煙,即便前陣的老營們已經有了略精良的甲冑,但仍舊是沒有任何懸念的倒下一片。

很快,闖軍硬着頭皮衝到了一百步以內。

前陣的高傑看了一眼,這個距離,依舊沒到短促衝鋒的點,他沒有制止火器營的下一輪排銃,但已經在不斷轉身注意令旗的方向。

第三、四輪的齊射很快如約而至。

流賊們雖然聽了李自成的命令,已經儘可能讓部下之間的距離鬆散,但畢竟人數在那擺着,幾萬人規模的衝鋒,一旦亂起來,根本不是那麼好控制的。

在官軍有條不紊的一輪又一輪齊射之下,肩負穩定軍心重擔的老營們還未接戰,就已經損傷近半。

老卒終歸還是老卒,在如此打擊之下,就算是關外的韃子們都要抖上三抖,可他們腳步沒有任何停頓,依舊是向這邊亂叫衝來。

他們這樣做,並不是比辮子兵還不怕死,恰恰是因爲他們知道官兵的火器犀利,眼下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儘快和對方廝殺到一起。

換句話來說,這邊要是慢了一步,對方就多有一分裝填彈藥的機會,那他們就要多死一名弟兄。

來到大約六十步的距離,流賊們明顯能見到,官軍陣前的那些火槍手這次沒有裝填彈藥,紛紛豎起手中火銃,小跑着去到陣後。

眼下這樣的情況,不能不衝了,張世澤沉下心來,對旗牌營的坐營官點了點頭。

在旗牌營兵士們的合力之下,一杆烈陽旗升起到半空中,取代了之前所有號令各火器營開火的令旗,迎着呼嘯的大風烈烈作響。

見狀,幾乎是所有軍陣的官軍部隊都在同一時間動作起來,先是宣大軍,而後是正面的禁軍,再是其餘明軍。

這些官軍將士們在一瞬間發出了撕心裂肺的嚎叫,舉起手中的武器,朝着幾十步之外的流賊們,狂呼衝了上去。

現在驚訝的輪到那些流寇了,對方不動則已,就算衝鋒起來也非同尋常,這近乎整齊不亂的陣型,好像是一連串黑色的山脈一般向他們壓了過來。

看着這一幕,就算是不懼死的老營們,心中也增添了一股無形之中的壓力,不由自主地就把腳步慢了下來。

閃耀的槍尖搭着沉重盾牌,人人都是渾身漆黑的甲冑,整齊動作起來,讓人遠遠的望而生畏。

接近到二十幾步距離的時候,幾乎不用什麼命令,從最右側開始,一個個官兵把手中的長槍高舉了起來,用穩守又不失進取的姿態,緩緩向前。

這個時候,後方鼓號手的鼓點節奏更快,後陣山坡上,架起的大鼓也“砰砰砰”敲得更加激烈。

肉搏,流寇沒有什麼好怕的,這樣的廝殺戰和大明其它地官兵不知道進行了多少場。

在他們看來,敢於拼命的一向是他們這些流賊,官兵卻從沒有這覺悟。

可是到了跟前,老營們才發現自己先前的想法,究竟是有多麼的大錯特錯。

宣大兩軍和禁軍的那些官兵,表情和眼神中雖然沒有他們的狂熱,但卻有如同磐石一般的堅定。

沒什麼多想的空餘功夫,雙方終究還是猛烈地碰撞在了一起,在這電光火石的剎那間,喊殺聲和慘叫同時高昂起來。

戰場之中,最爲慘烈的白刃戰往往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到處火花四濺,無數殘肢斷臂在半空中飛舞。

面對平舉向前的長矛,流賊們只能無助的用自己那一副血肉之軀硬撞上去,即便是對對面的鋼鐵叢林有所畏懼,想要後退,也要被身後的‘戰友們’再擠上去。

布衣甚至是皮甲,既無法抵抗住先前的排銃,也無法在他們受到各方面襲擊時護住他們的身體。

很快流寇們發現,即便是在這種短兵相接的白刃戰當中,官軍的陣型還是沒亂,數萬流寇的衝鋒,如今看來,就好像是巨浪一樣,不斷拍打過來。

可官軍卻像是海中的礁石,不管海浪滔天,如何地拍打,終究要在礁石上撞個粉身碎骨。

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
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