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

衆人都是不敢相信,宣慰司升格爲衛,那自己這些人不就都可以原地晉升,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啊!

秦良玉聽到聖旨中,當朝皇帝對自己秦、馬兩家的讚譽,頓時眼中閃出晶瑩淚珠,心道這長久以來對大明忠貞不渝,兩家男丁大部戰死,得到這滿門忠烈的殊榮,也真是值了。

並且在這聖旨中有一點,足以令秦良玉可以放開手腳在四川大幹一場,那就是新增設的四川總督之職。

按理來說,這總督比巡撫還要更高一級,位列巡撫之上,監管整個四川各州府道的軍政大事,這更體現了皇帝對她的絕對信任。

“恭喜秦總督!”曾英羨慕不已,但卻丁點不嫉恨。

因爲他和許多人心思都一樣,秦良玉做到整個位置上,簡直是實至名歸,朝廷總算開始在四川有了大動作,而且一來就是如此的疾風驟雨!

高時明晃了晃有了酸的手腕,又掏出一份聖旨,高聲道:“四川副總兵曾英接旨!”

曾英趕緊上前,喊道:“臣在!”

“奉天承運皇帝,制約:

......

四川副總兵、右都督曾英,收復重慶一戰,敘定首功,勇絕川東,朕心甚慰。茲擢升爲朝廷正選四川總兵,加封五軍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另加武騎尉榮勳。

......”

曾英哈哈大笑,其實他早就覺得那趙光遠不是個領兵的料,在他的帶領下,四川官軍逢戰必敗,幾乎是到了望西賊而逃的地步。

四川副總兵和四川總兵,雖然相隔只一個字,但是職權卻差了半邊天,又是一省正選總兵,曾英能做到如今這個地步,那是往常想都不敢想的。

如今承蒙皇帝信任,終於到了自己掌管四川兵事的這天,定要扭轉四川剿賊局勢,讓朝廷的大旗再次插在成都的城頭。

曾英想着,立即喜滋滋的道:“臣接旨,謝皇上!”

這次數年以來與大西苦戰的一衆將領全部得到應有的升賞,朝廷積欠的軍餉也都一次性發齊,各人正在高興,卻見高時明探了探頭,似乎還有旨意要說。

果不其然,他再掏出聖旨,喊道: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

四川巡撫馬乾、四川布政使韓瑋陽等,剿定不力,濫用職權,縱容下屬,侵吞軍餉,私毀軍械,罪行甚多不能並述,宜諸罪並罰。

朕意,川督秦良玉監斬馬乾、韓瑋陽於市,傳首全川,以正法理,即命都察院御史陳良謨兼領四川巡撫。

陳良謨與曾英同輔川督秦良玉,專剿西賊,另巡行天下,撫境安民。

又,四川總兵趙光遠,屢戰屢敗,私通西賊,驕橫跋扈,縱容下屬,肆意擾民,禍害朝廷聲譽,命即斬于軍,明正典刑,以儆效尤。欽此!”

衆人聽完,紛紛高喊接旨,都是喜笑顏開。

這聖旨不來還好,一來就是一連串的罷免和升任,原本的四川巡撫和四川總兵,兩名封疆大吏全都要被敘罪斬首,並且還來了一批官員,充實重慶府和石柱衛等地的官僚系統。

這樣一來,令秦良玉更有把握對抗張獻忠。

除此之外,這一連串的聖旨,讓所有人都對朝廷有了新的希望,傳聞果真不是空穴來風,這位皇帝手段凌厲,真是將各個方面都考慮好了。

不過想到“各個方面”,秦良玉卻是皺起眉頭。

處斬馬乾和韓瑋陽倒還好,畢竟二人都是文官,權利是朝廷給的,皇帝一句話拿回去,他們就成了孤家寡人,但那趙光遠可是實權四川總兵,手下有不少兵馬,將他即斬于軍,就不怕將他逼反嗎。

“這一路過來,真算得上是山高水遠,可把雜家累壞了!”高時明齜牙咧嘴的將聖旨交託到秦良玉、曾英等人的手上,笑着道:

“雜家還得恭賀忠貞候高升川督,這下可以放開手腳,在四川大行剿賊之事了吧?”

“公公說的哪裡話,都是皇上信任,老婦纔能有今天。”秦良玉靦腆的笑了笑,轉念詢問道:“四川比起山東,更稱險地,怎麼勞煩公公親自前來,這些番子又是何意?”

高時明“哦”了一聲,前半句沒有回答,只說道:“他們都是鄭千戶帶領的東廠廠役,來四川就是爲了在重慶府設立分廠,一切都是爲了更好的爲皇上辦事。”

“既如此,老婦就不多問了,相信皇上自有聖意。”

秦良玉聽出高時明話中的推諉之意,加之其實也明白個大概,便不再追問。

衆人正聊着,卻忽然跑來一個小兵,遠遠喊道:“不好了,趙光遠反了,在保寧府打着大西旗號,要投奔獻賊呢!”

“去,反得好!”

餘者還沒說話,剛上任的四川總兵曾英卻是跳了起來,見秦良玉和高時明目光後卻嘿嘿一樂,急忙解釋道:

“川督和公公不要誤會,末將與這趙光遠還有些陳年舊賬未算,剛好末將這四川總兵新官上任,正愁沒處燒火,就拿他燒這三把火!”

“曾總兵,有把握嗎?”高時明畢竟不是本地人,猶豫不已,生怕犯了大事。

秦良玉卻比曾英都有把握,她笑着衝高時明說道:“公公放心,曾總兵川東一帶威名赫赫,對付區區趙光遠,當是手到擒來。”

“哈哈哈,公公和川督等着末將的好消息!”

......

崇禎二十年三月,四川總兵趙光遠不法事泄,帝命斬于軍中,即反。

趙部叛軍裹挾數萬饑民,數日內攻克保定府城,風捲全府,打出大西旗號,欲迎接張獻忠。

身在成都的張獻忠聞訊,即派都督張廣才領大西兵五萬去收保寧府。

新四川總兵曾英,聞趙光遠反明,震怒,即率本部兩萬餘兵馬由石柱出發,造舟數百,順江而上,在通江一帶遭遇趙部叛軍,原分守保寧府參將葛奇率部阻截。

曾英沉穩有度,遇襲不慌不亂,督水師逆戰上岸,命焚燬全部舟船,全軍振奮,由此而一戰擊破葛奇所部。

葛奇本人不知所蹤,曾英此戰斬首一千有餘。

三月十四日,曾英由通江整兵西進,八戰八捷,連復南江、巴州、西丈關等地,威名遍播全川,並於十六日晚收復保寧府城,斬趙光遠於軍中,傳首三日。

大西都督張廣才領兵五萬,聞曾英已收保定大半,遂急攻鐵山關,意欲趁人之危,曾英不顧衆人勸阻,決意領兵往援。

張廣才見曾英帶傷上陣,急衝而去,曾英不甘示弱,猛吼一聲,兩人戰至一處,戰中,張廣才逐漸不敵,被曾英一刀劈中面門。

張廣才懾曾英虎威,肝膽俱裂,即轉馬易衣而逃,餘者驚慌潰散。

鐵山關一戰,曾英領川軍兩萬不到,出關迎擊張廣才部大西軍五萬餘衆,重挫其銳,斬首三千,史稱“鐵山關大捷”。

此戰之後,大西軍全數退出保定府,趙光遠部將殷武率部歸順朝廷,獻廣元,曾英隨之收復保寧全境,勇武一時冠絕全川。

時川人稱:“曾公子若在,我等皆不懼西賊也。”

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
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