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陶謙祖三讓徐州

趙雲見公孫瓚剛愎自用、又攻殺了上司幽州牧劉虞,自感公孫瓚不是成大事之人,便以回鄉探視生病的兄長爲由辭別了公孫瓚回到家鄉,他本想看望兄長之後去投奔劉備,可不想兄長病危,他也只得在家照顧兄長。而此時在小沛屯駐的劉備三兄弟每日都閒如遊雲野鶴,小沛相比平原縣地方更小,老百姓都安分守己,很少有打架鬥毆之事,劉備每每吃罷飯沒事便到縣府的小院裡慢悠悠地舞劍,關張二兄弟習練刀槍,有時也會觀看劉備練劍,看劉備練劍的那動作張飛總忍不住要笑。

而關羽卻不同,看的津津有味。他倒想拿把劍和大哥繞着圈子對練一下,但想到自己身體太過高大,那樣對練實在不雅觀,於是乎就打消了這主意,只專心注注地抱着雙臂觀看。

這一天劉備又在舞劍,張飛忍不住了,便道,“大哥,你舞得能不能快點,這樣多沒勁!”

“你不懂,”劉備的眼跟隨着劍尖,道,“大哥我這不是在練劍。”

一句話把張飛糊住了,“你這不是在練劍?那你,這是在幹啥?”

“練耐心,”劉備道,“無論做什麼事你必須有耐心,知道嗎?哦,雲長對這方面還是比較有悟性的,你翼德還不行。”

張飛道,“大哥,我在這待煩了,咱還是走吧,到外面撞一撞,那多有意思,你看,我們在這吃了玩玩了吃,我這都長膘了,再這樣下去,那馬我也騎不上去了。”

“看看,你還是這個老毛病,你得學的有耐麼點,”劉備停止了練劍,把雙股劍遞給張飛,“來,翼德,你來練一下。”

“我纔不練這玩意呢,我拿矛去。”張飛轉身就走。剛走到門口,不想和一個匆匆進門的人撞了個滿懷,直接把那人撞倒了。

張飛剛要生氣,見是糜竺,趕忙將他扶起。

“劉使君在麼?”糜竺急急地問。

“在,怎麼了,有兵打來了?”

“不是,是陶謙快不行了。”糜竺邊說邊往裡走。

張飛一愣,“快不行了?快死啦!”

劉備見糜竺匆匆走來,將雙股劍收起。

“劉使君,陶謙快不行了,他讓你趕快過去!”糜竺道。

劉備一驚,竟說了一句,“真的?……”

“當真無假,劉使君,你趕緊去吧。”糜竺道。

劉備急忙招呼張飛,“翼德,趕快把戰馬牽來!”

“你看看,說不慌也是你,說急也是你,真拿你沒辦法。”張飛嘟囔着去牽戰馬。

劉備急匆匆走出府門,剛待上戰馬,糜竺拉了他的胳膊一下,對他說道,“劉使君,今番去見陶謙祖,陶謙祖定會將徐州牧讓於使君,使君萬不可再推辭,否則陶謙祖歸天,徐州將成他人之物也!”

劉備愣了一下,當即明白,點頭道,“多謝糜先生提醒,備定不負厚望。”說罷翻身上馬,兄弟三人與糜竺往徐州而去。

兄弟三人騎馬跟着糜竺趕到徐州,劉備匆忙來到陶謙的府邸,但見府邸內的人來去匆匆,面色都異常沉重。

劉備進到陶謙的臥室,文臣大將及陶謙的二位公子都在裡面,陶謙仰面躺在牀上,雙眼緊閉,面色蒼白。

陳登貼近陶謙的耳邊說道,“主公,劉備來了。”

陶謙緩緩地睜開眼睛,望着劉備,許久,纔有氣無力地說道,“劉備,我,快不行了,徐州事物,我權衡再三,還是,交給你,我比較放心。劉備,請你可憐一下徐州的百姓,接了這綬印,我,死也瞑目了。”

劉備一下跪倒在牀前,眼淚嘩嘩地流了下來,劉備道,“陶將軍,徐州乃是你的食邑,你還有兩位公子,你怎麼可以把徐州交給我呢,我劉備萬萬不能接受!”髒陶謙猛然一張嘴,差點背過氣去,衆人圍在牀前便叫,陶謙又緩過來,望着劉備,兩行眼淚流了下來,聲音很低弱地道,“我二子,難成大器,不可以勝任,劉使君莫再相推……”

陶謙的兩個兒子一起跪在劉備面前,道,“請伯父就收下這印綬吧。”

屋內的所有徐州官員也齊聲道,“請劉使君收下印綬。”

劉備很感激地望着大家,道,“那好,那我就暫且代理行使刺史之權。”

陶謙臉上有了些光彩,微微笑着,用手向糜竺、陳登、陳圭、曹豹招了招,幾個人走到近前,陶謙對劉備道,“玄德,這幾個人是我的得力謀士及戰將,他們都很忠勇,我走後,這些人就都交付給你了……”

劉備望了他們一眼,拱手道,“是,玄德尊命。”

陶謙的目光又轉向糜竺他們,“你們,要好好輔佐劉備,劉備是當世英雄……”

幾個人垂淚道,“是,主公。”

陶謙吩咐完後事便於世長辭了。

於是,劉備便接受了這徐州牧之職。

劉備盡取小沛軍馬入城,出榜安民,一面安排喪事。

劉備與大小軍士盡皆披孝,大設祭奠,奠畢,葬於黃河之源。

自此,劉備便任命孫乾、糜竺爲軍師,陳登爲幕僚,大小官員,皆有升遷。

再說曹操在鄄城,聽聞陶謙已死,劉備接管徐州,大怒,道,“我費了多少兵力錢力也沒取得徐州,這賣席小耳不費吹灰之力就坐擁徐州,實在可恨。”

於是,曹操要下令攻打徐州。

荀彧連忙攔住,道,“主公,萬萬不可。昔日高祖保漢中,光武帝據河內,都是爲了鞏固基業以制天下,進可以攻,退可以守,今若取徐州,多留兵而不夠用,少留兵則呂布會趁機襲擊,若呂布再襲擊了鄄城,徐州又得不到,那主公還能上哪兒去呢?當今之計應先取呂布,我們取呂布,劉備新得徐州兵力不足不會發兵攻打我們,況且我們的敵人袁術已經被我們打跑了,我們可以放心地去攻打呂布,這是個大好時機啊,不能錯過了。”

曹操喜道,“文若此言猶如讓我如撥雲霧,言之有理,好,我們就攻打呂布,奪回兗州與東郡。”

程昱道,“現在防守兗州的是呂布部將薛蘭和李封,兵力較弱,我們可以出其不意,不等呂布來救便迅速將兗州拿下,然後再攻取濮陽。”

曹操同意,於是曹操令許褚、典韋爲先鋒,夏侯惇、夏侯淵爲左軍,曹洪、于禁爲右軍,曹操自領中軍,起兵十萬,殺向兗州。

許褚、典韋領一軍先到兗州,薛蘭、李封欺他們兵少便開城門迎戰。

許褚當先出馬,薛蘭迎上,交馬不三合,許褚刀劈薛蘭,李封大驚,剛待回馬,早被典韋飛馬趕來,手起一戟,將李封刺死,餘者皆散,許褚、典韋乘機殺進城去,佔領了兗州。

曹操大喜,即刻揮軍殺向濮陽。

當時正值麥熟時節,濮陽城內張遼、高順等衆將出城收麥,城內只剩呂布及陳宮,曹操大軍忽然殺到,陳宮大驚,呂布要出城迎戰,陳宮忙勸道,“現在張遼等將出城收麥還沒回來,曹軍勢大,不可出戰。”

呂布笑道,“量曹操手下大將能耐我何,我先出去殺殺他們的威風!”

於是,呂布不聽陳宮勸言,引軍殺出城去。

呂布匹馬在陣前往來馳騁,手揮方天畫戟,大叫,“誰敢來戰!”

典韋出馬,揮雙戟便砍,呂布揮戟相迎,兩人戰了有三十回合不分勝負。

曹操道,“呂布英勇,不是一人所能戰勝他的,許褚、夏侯淵你們幾個一塊上!”

於是許褚、夏侯淵、夏侯惇三人飛馬齊上,將呂布圍在覈心,呂布遮攔不住,撥馬回城。

剛到城下,卻見吊橋拽起,城門關閉,田氏站在城樓之上對呂布大喊道,“呂布匹夫,我已將城獻給曹將軍了,還不下馬受降!”

呂布大怒,正要叫罵,背後許褚等衆將趕來,呂布只得棄城率殘軍奔定陶去了。

陳宮在城內見大勢已去,急帶上呂布的家小從北門逃出。

曹操遂得濮陽城。

曹操入城安民,田氏下城樓伏於道旁請罪。曹操免去前些日田氏投詐降書的罪過。

曹操讓于禁與劉曄守濮城,率大軍殺向定陶。

呂布與陳宮到了定陶,見着張邈,訴說經過,張邈大驚,遂緊閉四門。張遼、高順等將在外收麥聽聞濮陽已失,便丟下小麥,火速趕往定陶,於曹操到達之前進到城內。

曹操的大軍開到定陶,離定陶四十里下寨。

此時定陶四周小麥已熟,曹操下令收麥,以充軍需。

呂布在定陶城內,聽聞曹操在四外收麥,便引一騎兵隊出來巡視,將至曹操大營,見大營旁有一密林,恐有埋伏,便引軍退回。

曹操見呂布退走,便對衆將道,“呂布是懷疑這林中我們埋伏大軍,故而退回,明日他定會來燒林,到那時我們可把軍隊埋伏在溝底,待呂布來燒林,我們可截住他的去路,定陶必破。”

於是,曹操於次日凌晨伏兵於密林附近的深溝之中。

卻說呂布巡視回來,對衆將說曹營附近有一密林,曹兵必然埋伏在裡面,想明日去燒林,大破曹操,陳宮阻攔道,“曹操詭計多端,將軍不可上他的當。”

呂布道,“如果我們縮頭縮尾地只待在城裡,曹操圍城數月,城內斷糧會不攻而破,不如見機殺出去!”

遂不聽陳宮勸言,次日凌晨,便引軍出了定陶城。

曹操見呂布出城,便命人在林中跑馬揚起塵土,又教軍士於林中擂鼓,而大營內安靜無聲,以引誘呂布。

呂布遠遠聽到林中鼓響,笑道,“曹操以疑兵之計想迷惑我,此林中定有伏兵,快快前進。”

呂布大軍衝到林邊,盡行放火,看着大火往林中燒去,呂布正在高興,背後忽然炮響,喊殺聲震天,曹操大軍從背後殺來,左有夏侯淵、夏侯惇,右有典韋、許褚,呂布欲往前去不能,只得拼命往回殺。

曹操越來越多,呂布難以突圍回城,只得引張遼等將住東竄去。

陳宮在城內忽聽曹軍殺來,知道呂布中計,城將不保,便與高順保護着呂布家小逃出城去。

張邈見大勢已去,投奔袁紹而去,在路上卻被隨行士兵所殺,將首級獻於曹操。定陶被破,張超自殺,曹操遂得定陶。

曹操將張邈、張超二人家人大小一百餘口押赴菜市口進行斬首,曹操走到張邈老母面前俯下身去對她道,“伯母啊,我與張邈素來要好,不想張邈背叛於與我與呂布聯合奪了我的兗州,不是我對不起張邈,是他張邈對不起我,您老人家是受你兒子所害,不要怪我。”

“呸!奸佞小人,曹賊!你爲了報己仇攻打陶謙沿路屠城,殺害了多少無辜,我兒反你是對的,我感到很榮幸!”張邈老母罵道。

張邈之子哭道,“奶奶,奶奶……”

張邈老母道,“孩子莫哭,你父親是個英雄,你也要個有骨氣的男子漢!”

曹操見張邈老母死不悔心,便轉身衝刀斧手道,“斬!”

片刻間,張邈族人一百餘口皆被斬於市槽。

自此,山東兗州一地,豫州陳留一帶皆被曹操所得。

呂布逃至海濱,聚集衆將,想再回來與曹操決戰,陳宮勸道,“今曹軍勢大,不可與之交鋒,應先尋一安身之地,待我們發展壯大了,再與曹操報仇不遲。”

呂布滿臉愁悵,神情沮喪到了極點。他無力地看了看這殘存下來的一千餘人的隊伍,又看了看身邊的幾位大將和貂蟬、杜夫人及女兒,他簡直不敢去面對他們,特別是貂蟬,呂布的目光刻意地躲閃着她,他覺得,實在對不還貂蟬。

自呂布把貂蟬從董卓手裡搶回來後,貂蟬先是在京師洛陽經歷過李傕郭汜之亂,差點沒被李傕郭汜捉住,好容易到了兗州有了個安穩的生活,現又被曹操給趕了出來,貂蟬自跟着呂布就一直過着這漂泊而充滿着兇險的生活,呂布想想便過意不去,真是對不住她。

現在以他的火氣他想立刻便殺回東郡,可是,這根本不可能。

呂布嘆了口氣,道,“可我們不殺回去又能去哪兒呢?難不成,再回袁紹處?”

陳宮道,“將軍上次投袁紹,袁紹差點謀害了將軍,今若再去,是投羊到老虎洞穴,斷斷不能去。”

呂布道,“要麼我們去投袁術?”

陳宮道,“袁術遠在壽春,我們現在又都疲憊不堪,還缺少軍糧,不宜投遠處去。”

呂布道,“那該去哪兒?”

陳宮道,“現徐州牧陶謙已死,把徐州讓給了劉備,徐州離我們很近,我們不如去投劉備。”

呂布點頭,一邊差人去劉備那兒請求,一邊起兵趕往徐州。

第116章,官渡之戰(1)第149章,諸葛亮下江東第16章,收許褚(2)第85章,孫策稱霸(4)第153章,劉備借荊州(2)第114章,東征劉備(1)第87章,孫策稱霸(6)第76章,獻帝東歸第56章,長安事變(5)第170章,馬超避難第19章,關羽紅臉的由來第71章,收失地曹操伐呂布第98章,公孫瓚之死(3)第157章,周瑜之死第16章,收許褚(2)第32章,國舅之難第69章,陳宮獻兗州第164章,魏國的建立第13章,張角,黃巾起義第86章,孫策稱霸(5)第89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2)第165章,曹操嫁女第37章,曹孟德獻寶刀第143章,銅雀臺(5)第87章,孫策稱霸(6)第41章,孫堅討伐董卓,劉表謀取荊州第128章,劉備投荊州(2)第141章,銅雀臺(3)第20章,黃巾早的覆滅(1)第66章,幽州易主(3)第174章,劉備取西川(4)第109章,收張繡第97章,公孫瓚之死(2)第152章,劉備借荊州第15章,收許褚(1)第132章,曹操平定冀州(2)第52章,長安事變(1)第49章,趙子龍出山(2)第31章,十常侍之亂第115章,東征劉備(2)第170章,馬超避難第29章,許攸的計謀第33章,董卓進京(1)第73章,陶謙祖三讓徐州第182章,魏王冕第41章,孫堅討伐董卓,劉表謀取荊州第170章,馬超避難第75章,李傕、郭氾之亂第7章,漢靈帝第146章,銅雀臺(8)第68章,劉備救孔融(2)第6章,初露鋒芒第95章,袁術稱帝第93章,劉備計斬楊奉第168章,第一次合肥之戰(1)第77章,獻帝東歸(2)第181章,逍遙津之戰第170章,馬超避難第133章,曹操平定冀州(3)第90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3)第146章,銅雀臺(8)第25章,西園八校尉第33章,董卓進京(1)第153章,劉備借荊州(2)第141章,銅雀臺(3)第85章,孫策稱霸(4)第165章,曹操嫁女第19章,關羽紅臉的由來第109章,收張繡第71章,收失地曹操伐呂布第129章,劉備投荊州(3)第164章,魏國的建立第55章,長安事變(4)第182章,魏王冕第123章,孫策之死第150章,赤壁之戰(1)第36章,董卓進京(4)第133章,曹操平定冀州(3)第108章,定河內(2)第147章,長阪坡(1)第25章,西園八校尉第109章,收張繡第88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1)第46章,英雄的初鳴(5)第97章,公孫瓚之死(2)第157章,周瑜之死第24章,張繡首秀第168章,第一次合肥之戰(1)第24章,張繡首秀第89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2)第129章,劉備投荊州(3)第82章,孫策稱霸(1)第161章,冀城之戰(2)第73章,陶謙祖三讓徐州第70章,劉備救徐州第157章,周瑜之死第50章,趙子龍出山(3)第182章,魏王冕第164章,魏國的建立
第116章,官渡之戰(1)第149章,諸葛亮下江東第16章,收許褚(2)第85章,孫策稱霸(4)第153章,劉備借荊州(2)第114章,東征劉備(1)第87章,孫策稱霸(6)第76章,獻帝東歸第56章,長安事變(5)第170章,馬超避難第19章,關羽紅臉的由來第71章,收失地曹操伐呂布第98章,公孫瓚之死(3)第157章,周瑜之死第16章,收許褚(2)第32章,國舅之難第69章,陳宮獻兗州第164章,魏國的建立第13章,張角,黃巾起義第86章,孫策稱霸(5)第89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2)第165章,曹操嫁女第37章,曹孟德獻寶刀第143章,銅雀臺(5)第87章,孫策稱霸(6)第41章,孫堅討伐董卓,劉表謀取荊州第128章,劉備投荊州(2)第141章,銅雀臺(3)第20章,黃巾早的覆滅(1)第66章,幽州易主(3)第174章,劉備取西川(4)第109章,收張繡第97章,公孫瓚之死(2)第152章,劉備借荊州第15章,收許褚(1)第132章,曹操平定冀州(2)第52章,長安事變(1)第49章,趙子龍出山(2)第31章,十常侍之亂第115章,東征劉備(2)第170章,馬超避難第29章,許攸的計謀第33章,董卓進京(1)第73章,陶謙祖三讓徐州第182章,魏王冕第41章,孫堅討伐董卓,劉表謀取荊州第170章,馬超避難第75章,李傕、郭氾之亂第7章,漢靈帝第146章,銅雀臺(8)第68章,劉備救孔融(2)第6章,初露鋒芒第95章,袁術稱帝第93章,劉備計斬楊奉第168章,第一次合肥之戰(1)第77章,獻帝東歸(2)第181章,逍遙津之戰第170章,馬超避難第133章,曹操平定冀州(3)第90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3)第146章,銅雀臺(8)第25章,西園八校尉第33章,董卓進京(1)第153章,劉備借荊州(2)第141章,銅雀臺(3)第85章,孫策稱霸(4)第165章,曹操嫁女第19章,關羽紅臉的由來第109章,收張繡第71章,收失地曹操伐呂布第129章,劉備投荊州(3)第164章,魏國的建立第55章,長安事變(4)第182章,魏王冕第123章,孫策之死第150章,赤壁之戰(1)第36章,董卓進京(4)第133章,曹操平定冀州(3)第108章,定河內(2)第147章,長阪坡(1)第25章,西園八校尉第109章,收張繡第88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1)第46章,英雄的初鳴(5)第97章,公孫瓚之死(2)第157章,周瑜之死第24章,張繡首秀第168章,第一次合肥之戰(1)第24章,張繡首秀第89章,呂布:我是厚道之人(2)第129章,劉備投荊州(3)第82章,孫策稱霸(1)第161章,冀城之戰(2)第73章,陶謙祖三讓徐州第70章,劉備救徐州第157章,周瑜之死第50章,趙子龍出山(3)第182章,魏王冕第164章,魏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