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

李如鬆,當今遼東總兵官李成樑的長子,年三十二,武進士出身,少而武勇,十餘歲就跟隨其父李成樑征戰沙場,屢立戰功,曾任都督僉事,神機營右副將,當然,這是京營虛職,李家雖然勢大,在京營也是玩不轉的。

李如鬆真正發揮其高超的指揮才能和能力還是在山西任上,在山西與蒙古接壤的戰場上,其屢立殊勳,斬首無算,加上父蔭,武職是一路飆升。

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上,李如鬆要到萬曆十年之後會升任山西總兵官,然後被給事中上書彈劾,言父子同列重鎮太過危險,因此被調入朝中,任僉書右府,總督京城巡捕事,拿奸捕盜。

在京城任上,李如鬆因爲邊將的桀驁不馴,加上世家子弟的紈絝脾氣,在任上得罪了不少人,特別是京城權貴被他得罪了不少,因此在萬曆十五年奉命出外,爲宣府總兵,後來又被召回,任僉書中府的閒職。

到萬曆二十年,寧夏叛亂,明軍連敗,李如鬆臨危受命爲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這也是大明罕見的將“提督”這個官職授給一個純粹的武將,萬曆對李家和李如鬆的信任及寵愛,可見一斑。

現在歷史發生了一點點小小的變化……在惟功的光芒之下,李如鬆也就不那麼耀眼和危險了,而且在很多有心人的眼中,這位年及而立,不論是家世還是本人的能力,還有實戰的戰功勞績都在惟功之上,調他入京,足可壓制英國公府雄心勃勃,一心要整頓京營的張惟功,最少,能在氣勢上將惟功壓制下去也好。

李如鬆也是天不怕地不怕,心高氣傲的主,他的脾氣,後人的評價就是大明版的霍去病,也是少年勳貴,也是心比天高,也是戰功卓著,也是在對異族的戰場上屢建殊勳,霍去病暴疾而亡,李如鬆是在突擊土蠻部族的戰場上被埋伏遇襲而死,都是暴亡,李如鬆更是死得其所了。

其驕狂,不恤下,傲視同僚,甚至不甩文官經略的紈絝脾氣,也是與霍去病如出一轍。

此次入京,李如松明知道是可能被人當槍來使,任命是僉書右府,神機營右副將,提督京城巡捕諸事,如果沒有最後的職位,那就是閒職閒差,有了最後的加職差遣,李如鬆這樣的人進京,又是在這種特殊的關頭,自然是攪風攪雨,不會天下太平。

一代名將,正當盛年,此番前來,卻是與惟功非有善意,一見面就是刀光劍影,惟功思之,也是惟有苦笑而已。

但他的性格,也不會因爲對方是遼鎮的土皇帝之子就委屈自己,順字行在遼鎮的生意是和祖家合作爲主,李家獲得的好處也不少,如果因爲京城的爭鬥影響到順字行在遼東的生意,只怕祖家頭一個就不答應!

一念及此,惟功倒也並不是太介意李如鬆的身份,最少以現在看來,李如鬆這位大爺的行事風格和他完全不兼容。

“既然如此,”惟功笑笑,笑容之中,也是藏着深不可測的驕傲與自豪

,“道不同,不相爲謀,李兄,再會。”

李如鬆眼神銳利之極,整個身軀似乎藏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力量。他的武功,來自家傳與實戰,十五歲不到,他就已經砍下土蠻部族武士的人頭,今晚的戰敗,對他的影響並不算大,畢竟近身格鬥,原非他所長。

如果改成馬戰廝殺,以命相搏,李如鬆不覺得自己毫無機會!

而且對惟功的那幾個伴當,李如鬆並不算看好。

他帶二十個家丁,惟功帶二十個護衛,最後的結果肯定是惟功和其部下被斬殺乾淨,李如鬆這邊有絕對的信心獲得勝利,並且,所付出的代價並不會太大!

“如此,就和張大人少會了。”

李如鬆笑笑,一臉強者的自信和對弱小者的同情,對面的這些人,他根本就是漠視,只有張惟功因爲身份和功績,加上自身的實力還能叫他拱手而別,其餘的人,在他眼中,與草木無異。

“這位伴當是李府的家丁吧?”惟功看看被自己一掌裂骨的中年大漢退後,笑着發問。

“是。”

因爲沒家主的話,那個大漢很謹慎的不多話,只是點了點頭,應了聲是。

“這是我父親身邊的老人,我李家有正式家丁身份加銜遊擊,是我的老哥哥,李有升。”

“如雷貫耳。”

惟功的話並不是應酬,遼東的軍頭是現在大明將領中擁有家丁數量最多的武將集團,在大明中期,一個總兵轉遷能帶着百多家丁就算是有實力了,現在的遼系將領,中層左右,參將到遊擊一級,最少也有百多精銳家丁了,象祖家和李家這樣的大強藩,家丁數字最少是過千,但與後人的印象不同,家丁們並不是時時刻刻跟隨主家左右,也不是每次做戰都全部跟着,家丁的待遇是和普通的營兵們不同的,平時的餉銀名義上是一兩八錢,還有布匹鞋子和豆料加鹽菜銀子補貼,這就已經是不小的負擔,在戰時,賞賜和撫卹也是遠在營兵之上,所以不是有大油水的戰事和行動,一般的將領都不會將家丁全部召集,在平時,家丁們自己有土地和佃戶,在主家規定的地方生活和訓練,只有主家召集時,家丁們纔會雲集在主家身邊,爲自己的主子博取軍功,自己也獲得極高的利益。

因爲如此,家丁們擁有正式軍籍的寥寥無已,擁有軍籍貫還是武官身份的,更是鳳毛麟角,不是有強大的實力和逆天的戰功者絕不會到如此地位。

李成樑的成功之處不僅是自己封爵,而且鎮守遼東超過四十年,在他在位時,遼東如同李家的私產,生而封伯,死後以公爵禮儀祭葬,還在於其九個兒子,有五個任總兵官,四個任參將,還在於其門生故舊,包括十餘家丁,個個都成爲鎮守一方的大將,其中李平胡,李寧,李興,秦得倚,孫守廉等人,全部成爲一方名將,這些人,都是李府的正式家丁出身!

眼前的這位李有升也是其中一個,也是

有正式軍籍的李家家丁之一,在強手如林,家丁人數最多達四千人,全部都是彪悍精銳騎兵的李府家丁中能成爲一個知名人物,李有升的實力,可想而知。

惟功並沒有因爲對方被自己一擊而傷就小視對方,從剛剛李有升襲擊羅二虎的動作來看,對方不象李如鬆那樣肆無忌憚,惟功能感覺到其動作雖然如毒蛇一般陰毒狠辣,是戰場上殺敵無數錘鍊出來的殺人之術,但李有升留有餘地,否則的話,羅二虎第一個照面就已經被人刺死了。

並不是說李有升的武功比羅二虎強出那麼多,只是一個是二十年來一直在沙場上搏殺的職業軍人,一個是在京城之中任護衛的青年,兩者之間的經驗有如鴻溝那麼界限分明,不是一下子能彌補上的。

在這一刻,惟功也是迫切的想出鎮了!

只有在邊關上真正廝殺過,搏鬥過,他的這些部下才會產生驚人的蛻變,不象現在,雖然也有相當多有實戰經驗的精銳,但畢竟多數人沒有見過血,沒有在戰場上生死一線,千均一發!

“還帶着一個奴子?”

“不是北虜,看這辮髮,是個女直。”

李如鬆已經在頭前離開,驕傲萬分,李有升等老成的家丁也是趕緊跟上了,李家的這一隊人雖然人數不多,但給人強悍之極的威壓感,在家丁的隊伍之中,有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個頭十分高大,肌肉盤結,顯示着強悍的力量,眼神凌厲中帶着十足的野性,與人對視之時,有着強迫的威壓之感。

跟隨在李如鬆這樣的大將和世家子的隊伍之中,這個青年仍然是有顧盼自雄,在家丁隊中有鶴立雞羣之感。

要知道,李府的家丁全部是人傑,後來放出來的幾乎都能做到參將或遊擊一層,在文官眼中,這些武將職份並不值錢,但遼東的將門能到參將和遊擊一級,最少也有百多家丁,數萬畝土地,而且武職是世襲,等於是某地的土皇帝一般無二。

能在這樣的隊列之中,仍然是這麼光彩奪目,這個二十來歲,穿着與李府家丁一樣的灰袍,頭上卻是剃的趣青精光,只有在後腦勺地方留着一撮極細極小的辮髮,細的可用銅錢孔穿過,這樣的打扮,與留着幾十根小辮,只剃光頭頂心的蒙古人是截然不同,很多明眼人一看就看的出來,這是素有東虜與女直,女真等諸多稱呼的遼東蠻夷!

“你是女真人?”

惟功一看此人,心中便是生出勃勃殺機!

數十年後的慘痛歷史,中華文明的倒退,毫無疑問就是與眼前這個青年蠻夷的部族有關,這種辮髮,還有這種箭衣,都是強加在華夏文明頭上,爲了這一身打扮,不知道有多少人死難,多少人qi離子難,多少家庭被殺戮,整個華夏,都是倒在了血泊之中。

雖然華夏文明自己出了問題,但眼前這一身裝扮的青年,還有其身後的部族,其兇殘暴虐加諸在華夏身上的創痛,也是難辭其咎!

(本章完)

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二百五十九章 蹊蹺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十二章 寶刀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三十章 講官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四百五十一章 甩脫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六百八十九章 報復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三百章 緩急第二百一十四章 獵物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四百九十一章 獵騎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四百一十八章 論力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祭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七百二十五章 了凡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
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二百五十九章 蹊蹺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十二章 寶刀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三十章 講官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四百五十一章 甩脫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六百八十九章 報復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三百章 緩急第二百一十四章 獵物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四百九十一章 獵騎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四百一十八章 論力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祭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七百二十五章 了凡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