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

趙雷回來這一天,一隊塘馬從遼陽出發,經在城驛,牛莊驛,西平驛,盤山驛,寧遠衛,沙河驛,高嶺驛,廣寧中前所,兩天時間,抵達山海關城。

出了關城,當然也是一路急行,抵達通州驛時,用時四天。

這樣的速度,是用的四百里加急,大明最快的驛傳就是如此,到清季,有六百里加急,最快是日行八百,從廣州到京師,數千裡之遙遠,幾日之內必須趕到,換馬換人,一路急行。

這幾個塘馬,身負重任,但事情不算太急,然而速度也不算慢,待他們趕到兵部,由兵部提塘官將塘報接下來之後,一切就都瞭然了。

又是捷報。

旬月之內,兩次大捷,而且,這一次並不遜於上一次。

上次是斬了速把亥,是一樁天大的功勞,到現在賞賜還沒有定下來,論說起來,封爵當然很難,李成樑是擁有強勁的實力,加上十幾年的戰功,斬首好幾千級,這才授的寧遠伯,大明三等爵中的最低一等,張惟功才立了這一功,火候還早的很。

另外還有一個很紮實的理由,張惟功是未來的英國公,難道公爵不要,反去封伯或封侯?這太好笑了一些。

但前賞未定,後功又至,這就頗爲叫人爲難了。

“怎麼辦?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兵部正堂曾省吾底氣倒是很足,他與許國都算是張惟功幕後的人,惟功在前方立功越多,他兵部正堂的印把子就抓的更穩,他的心裡當然毫無負擔,只是高興而已。

一個兵部司官建議道:“曹簠要叫送到京師,餘者不問,如何?”

“這是正辦。”

“不宜驚擾地方太甚,遼陽初穩,凡事當然以安靜爲先。”

大明的官員,一切事物的最高評價就是兩個字:無事。

當初某曾姓大吏,主導收回河套,結果就死在了這“有事”兩字上。動手的是嘉靖皇帝,但底下一羣推波助瀾的官員,原本無事,他偏生事,那便是厭人厭事。

遼陽初定,大功一樁接一樁,底下就應該無事了,那纔是最好的結果。

曾省吾也覺得惟功的風頭出的夠了,點了點頭,笑道:“我們上報吧,反正有人去頭疼,我們就不必替別人擔心了。”

……

……

內閣之中,申時行的臉色特別難看,沉鬱鬱的,簡直能滴下水來。

他就是曾省吾所說的頭疼的那位,上次惟功的功勞便是他一手壓了下來,他對萬曆的心理有足夠的瞭解,不用多試探就知道萬曆對惟功也起了提防和嫉妒的心思,這種心思,對帝王來說只要一起就很難消除……除非惟功在京。

憑他們君臣自小相識,惟功多次立功的過往,如果現在惟功還在京師,那麼申時行倒不好用力太猛,但這位英國公府的少主就是吃虧在不知道收力,鋒芒太甚,叫申時行抓着不少痛腳,現在人遠在遼陽,立功再多又如何?

只要皇帝心裡厭棄了你,立

上天大功勞,你只能在外兜兜轉轉,永遠進不了權力的核心,永遠都是外圍。

申時行倒不是對惟功有什麼討厭的心理或是舊仇,只是單純的提防武人的文臣心思罷了。

哦,如果說有怨,倒是有一些。

當初惟功支持張居正的清理整頓丈田之事,在京畿與當時的大宗伯禮部尚書馬自強家起了嚴重的衝突,申時行聽到消息之後,沒有表態,沒有表態不代表沒有態度,申時行的態度就是十分不滿,可能就是這麼一件事,在他心裡種了因,現在開始花花結果。

江南大家族出來的,哪怕小時貧困被人收養,連姓氏都改過,但幾十年過來,申家也好,徐家也罷,又是根深蒂固的大家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申時行的立場,當然也是在張居正的對面。

“奏給皇上知道吧。”

申時行少有的沉聲嘆氣,將兵部呈上來的奏報,簡略的寫了票擬,將應辦的流程寫在上,當然,是能簡則簡,能省則省,而兩件功勞,一件正,一件奇,一起擺在案上,前功未賞,後功已至,想來今天一直到晚上,估計會很難入眠了。

“閣老,遼東有信來。”

“是不是王叔平的信?”

“是,閣老……是派專門的信差送過來的。”

申時行微露驚疑,低聲道:“那還不趕緊拿來。”

信是從廣寧發過來的,當然不可能用塘馬,也沒有用官家的驛站,私人私信,只能派自己家人,沿着官道,自己打尖住店。

這樣的送信法,一般的官員都沒有辦法承擔,除非是有急事,或是要緊的大事,否則的話,當時的人寫信送信,都是託人捎帶,替人帶信,原本也是一種極爲重要的社交手腕和辦法。

王叔平是山東按察司的分巡道,名政和,申時行的任副主考和房師時取中的門生,十年時間從二甲吊尾的進士巴結到了正四品的按察副使,分巡遼陽,就他的資歷來說,申時行這個座師肯定也是出了不小的力氣。

出了力,當然就要有回報。

以申時行現在的地位,六部正堂,他無力扶持,也插不進手,那是張居正的地盤。侍郎一級,也是很難着手。

郎中,員外,主事,還有寺監之中,已經儘可設法,想辦法安插自己人了。

和後世大佬愛用自己的秘書是一樣的道理,當世大佬,多喜歡用自己的門生,相當的位置上用同年,提攜的後進,十個有九個倒是自己的門生。再下來就是同鄉,姻親一類。不過用這兩種,當然沒有用同年或門生來的光明正大。官僚集團之中,人人如此,是以理直氣壯。

王政和的信,隔一陣子會經由塘報夾帶,象這樣專門送來,這還是頭一回。

展信之後,申時行先是皺眉,接着便是眉目舒展。

王政和這個人,器小無行,不過在做這樣的事情上,還是要專門的人才做起來才得心應手,這王某人,看來就是專門人才了。

完之後,申時行取來一張信紙,持筆濡墨,想了想,便開始寫道:“前次所云藥方,思之再三,依叔平兄所言之法爲是,其間添減,當以斟酌爲要,務使藥到病除也……”

他當然不會直言不諱,王政和信中,提起來的便是林紹勇與他溝通的大事,聽到此事後,王政和便急使到京,請示機宜,只要申時行不反對,或是有片紙隻字到遼東,他行事就有了倚仗。

申時行自然不會將白紙黑字落入人手,話語之隱諱,絕不會落下隻字把柄到人手中。

寫完之後,吹乾封套,當然交給原來的信使帶回。

處理這一樁事,申時行才微微一笑,將精神又投到遼陽鎮的軍功上去,這一件事,更加的叫他頭疼。

……

……

“皇后,吾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萬曆不象他的孫子崇禎,崇禎對防止後宮干政還是有很強的警惕心理,絕不會將朝政說於後宮知道,最寵愛的田妃有干政跡象,立貶入冷宮,絕不寬貸。萬曆則不同,他的鄭貴妃就對朝局有足夠的影響力,福王奪嫡之事,當然就是後宮發力,外廷有志同者合謀,終於衍生出萬曆朝的三大案出來,成爲明末最著名的事件之一。

此時的萬曆還不知道鄭貴妃在哪兒,不過現在就算鄭妃出來,估計也得不到同等的寵愛了。萬曆對鄭妃,包括成化皇帝對萬貴妃,應該都是天子這種生物尋找世俗感覺做爲寄託的一種表現,不然的話,天子後宮美人無數,又何必吊死在一顆樹上?天子亦是凡人,也有心靈寂寞尋找知已良朋的想法,所謂的寵冠六宮,無非就是天子拿對方當平等的家人,寄託一點凡人的情感罷了。

現在的萬曆,已經將這種情感寄託在王皇后身上了,患難夫妻,關鍵時刻皇后挺了他一把,足見皇后對的起自己頭頂的那頂鳳冠和懷中的金印,帝后原爲敵體,現在相處,就更加融洽和隨意,萬曆對這種感覺,也更爲歡喜。

現在他躺在暖閣的榻上,兩個都人在一側替他切着新橙,這是打江西貢過來,剛到京不久的新鮮東西,昂貴之處,連皇后亦不大舍得多吃。

聽到萬曆的話,皇后微笑道:“是不是張惟功又立奇功的事?”

“嗯,可不是……”皇帝道:“前功尚未賞,又來這麼一個奇功,叫吾怎麼辦是好?”

“皇上,臣妾有話要直說了……”

“你說,你說。”

“還是上次那話,張惟功再能耐,他也是你的臣子,做什麼都是替你,替大明效力,這是他臣子應做的本份。他家自永樂年間到如今,世代簪纓,享盡榮華富貴,祖宗的功勞情份福及子孫,皇家並未虧他,現在立些功勞,皇上反似有些不安似的,臣妾期期不以爲然……”

“吾懂了……”

萬曆握住皇后的手,都人在場,皇后不免一臉嬌羞,萬曆卻是神采飛揚,顧盼自雄的道:“吾知道了,但憑吾的本心去做,榮辱富貴,皆是君恩!”

(本章完)

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一百三十五章 遲到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五十八章 擊掌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六百零五章 六科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四章 途中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三百四十五章 鎮東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七十九章 訓皇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爺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八百七十六章 聯手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四百四十八章 議題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三百六十八章 未來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躕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細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房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
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一百三十五章 遲到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五十八章 擊掌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六百零五章 六科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四章 途中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三百四十五章 鎮東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七十九章 訓皇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爺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八百七十六章 聯手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四百四十八章 議題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三百六十八章 未來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躕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細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房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