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

經筳按例由重臣加講官身份,輪班開講,張居正和申時行等人都是講官之一,今天輪着禮部左侍郎王錫爵主講,幾個翰林官當輔助,旁聽的有幾家國公和侯爵,讀書官剛剛將今日要講的經義讀完,兵部的急奏就送了進來。

一聽到這樣的壞消息,經筳當然就停止了,萬曆少了一次折磨,不過遼鎮的爛攤子也是夠他頭疼的。

“本兵張學顏何在?”萬曆猛然想起兵部尚書張學顏來,這樣的慘敗,肯定要有人出來頂罪,如果曹簠不死或是不曾被俘,直接逮問就是,現在曹簠被俘,又不可能怪罪到幾百裡外的李成樑和遼東巡撫身上,那麼直接責任人就是張學顏了。

張居正道:“本兵張學顏未曾奉命參加經筳,臣已經派人宣召他前來文華殿。”

“不必了!”

萬曆爆發道:“此人任本兵十分不堪,乃有遼陽之敗,罷他的職,着他回家冠帶閒住去吧。”

如果不是日前有廣寧之勝,萬曆又想到張學顏是張居正的人,格外留了幾分情面的話,可能張學顏就得下詔獄了。

現在剝職回家,還留着官員的身份和體面,冠帶閒住算是官員下臺後最好的結局了,張居正嘴脣蠕動,想要替張學顏再爭一爭,轉念一想,此次慘敗確實要有人負責,別外張學顏已經改換門庭,正好借這個機會給申時行一個打擊……申時行總體來說還算聽話,但身爲閣老構築勢力也是難免之事,可張居正覺得自己最少還能任十年首輔,申時行現在就搞這樣的小動作,令他情緒上有些難以接受。相較而言,張四維這個次輔就很知趣,不論朝政或是私人勢力上,只攏住自己西商背景的基本盤,不進也不退,很讓張居正欣賞。

張居正動這些念頭不過是眨眼功夫,萬曆話音猶未落,他便躬身答應道:“是,臣遵旨。”

首輔遵旨,原本還想上前求情的申時行頓覺尷尬。

萬曆沒有顧及自己老師的臉面,說明了他這個先生的地位還遠不及張居正,如果剛剛張居正真心替張學顏說話,結果可能就不同了。

這對申時行的威望是一個打擊,他的臉有些發白,他再三猶豫,要不要挺身而出,護住自己的同黨,可無論如何,他的腳都邁不出去,這一步,走起來實在是太難。

“遼陽要緊。”萬曆成功的貶了一個兵部尚書,心裡十分得意,環顧殿中諸人,沉聲道:“諸卿有什麼獻議?”

“臣請速度遼鎮總兵官李成樑率精騎趕赴遼陽。”

“那廣寧如何?”這個提議立刻被知兵者反駁:“廣寧之外,黃臺吉撤了,速把亥可還在!”

“速把亥……”

提起這個名字,彷彿是帶有魔咒一樣,很多人面色變的很難看。

如果說嘉靖中期之前是小王子最囂張,中期之後到隆慶年間,俺答這個名字變的響亮起來,現在俺答受撫多年,從甘肅

到大同,宣府,再到薊鎮,整個邊境只有小打小鬧式的偶發性的衝突,再也沒有大規模的戰鬥,在俺答之後,就是以其子黃臺吉和泰寧部的速把亥爲主,這兩人,經常合夥犯邊,對義州衛和廣寧的威脅十分巨大,這十年來,可以說是欠下了遼東人民累累血債,死在這廝手中的遼東漢人邊民,數不勝數。不知道多少村落被他夷平,多少家庭因他而破碎,又有多少漢人男女被他掠到草原之上成爲苦役,最終被虐待至死。

在大明中樞,黃臺吉,都昆,炒花,速把亥,這幾個名字,可是十分響亮,比起控弦數十萬的察哈爾部落的大汗扎薩克圖汗,也就是圖門汗,明朝俗稱的土蠻汗甚至都要大的多了。

在黑炭石部進攻遼陽之前,大量的北虜可是雲集在廣寧城外,雖然被李成樑勝了一陣,不少部落驚逃,但北虜實力並未受損,和標準的李成樑式的戰果一樣,斬首數百,破敵陣,但沒有辦法真正的追亡逐北,擴大戰果,給北虜部落真正的打擊。

黃臺吉這幾個,幾乎年年犯邊,雖然沒事就給遼鎮貢獻幾百首級,但他們殺傷的漢人邊民肯定是十倍以上,搶掠到的財富也肯定值回那幾百顆腦袋,否則的話,誰這麼賤骨頭,沒事將自己的部落族人的首級送給李成樑當戰果?

可想而知,遼鎮現在的危機並沒有解除!

曾省吾是兵部左侍郎,張學顏被解職後,也算是朝廷的最後軍事負責人,當下責無旁貸的上前道:“廣寧不可輕動,黑炭石部在遼陽的行動,很有可能是與廣寧北虜互相配合。遼陽城高險深,不比尋常軍堡,北虜攻城乏術,短期內可保無事。”

禮部左侍郎王錫爵道:“可慮者有二,一者城外軍民必遭慘禍,二者,遼陽之敗,可能會被女真各部所見,近幾年女真部落漸漸有不穩之態,若遼陽之危短期內不能解,必定會生出很多事非來。”

女真部落在明初時實力很弱,但發展至今,其分爲數十個部落,其中強大的有建州左衛和建州右衛,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黑龍江女真,鴨綠江女真,哈達部,烏拉部,渾河部,蘇克素護河部,這些部落,有的是有好些個城寨爲核心,有些是以一兩個大城寨爲核心,這些民族生活在由鴨綠江到黑龍江再到草原和遼河河套,再北上的大興安嶺的莽莽雪原之中,皆是由大大小小的生熟女真部落所組成,再有鄂倫春人,赫哲人,索倫人等各族人民,皆是以打獵捕魚爲生,輔以少量的耕作,越是靠近明朝統治區域的,其相對的文明程度就越高,比如建州部,此時已經會打鐵,制兵器,皮甲,也會種地,聚集區域相對發達,部落人數當然就越來越多,在當時的嚴酷的自然環境下能生育和成長的成年的女真男子,無不是射術精良,後世的人很難想象,從出生到成年,始終在冰天雪地嚴酷的自然環境下生長,經常要食生肉,睡在地下的地窩子裡,飢寒交迫,能站立時就得開始拿着弓箭去射獵,否

則很有可能會被餓死,這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男子,天生就是無比精銳的戰士。

這是異族在惡劣環境下生長的代價,同時,也成了他們的優勢。

萬曆二年時,建州右衛指揮王杲謀反,李成樑斷然處置,將建州右衛幾乎夷平,斬首甚多,女真各部因此安穩了不少年,但謀叛之心肯定不熄,畢竟是從明初至今,反叛又平服的女真部落太多了,遼陽城就是爲了鎮服女真而興建,這座城池從開始的十六裡周長到二十二里,後興建的北城原本的目的就是安置投順的女真降人。

女真各部的問題,永遠是大明的嚴重邊患之一。

曾省吾一說,文華殿中的嗡嗡聲越來越響亮了。

速把亥,遼陽,女真各部,這些東西好象一根絞索,將大明的遼東鎮緊緊的勒住了,叫人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開始只是一場小小邊患,在曹簠的浪戰和輕敵下,有演變成一場崩潰的災難的可能。

張居正一錘定音,環顧左右,沉聲道:“當務之急,是要調精兵強將,充實遼東。”

從瀋陽到遼陽,再到廣寧,寧遠,山海關,這是大的戰略要點,然後就是撫順關,開原,鐵嶺,遼南四衛,再下來是鳳凰城,義州,連山關,再下來是沿河套各堡,從西平堡到奉集堡,再下來是各寨,臺,火路墩。

從城市到軍臺,火路墩,這是大明在遼東的防禦體系,但再好的防禦體系也要得人,殿中之人都明白,僅憑遼陽的幾萬軍戶,無非就是在人數上恐嚇敵人,真想打仗,幾十萬軍戶也是白給。

和統計丁口人數就是戰士人數的遊牧民族或漁獵民族不同,漢人這個農耕民族的優勢就在於濃厚的國力和組織性,如果有好的組織,比如任何一個王朝的國初,虐這些遊牧和漁獵民族就跟玩兒一樣,但到了王朝中後期,農耕民族失去了良好的組織後,很容易成爲被宰割的魚肉。

萬曆初年的明廷因爲張居正,因爲萬曆還沒有荒怠政務,總算是保留了相當的應變能力,在張居正決斷之後,曾省吾先道:“若充實遼陽,有選擇三。一,調薊鎮,保定精兵,擇一大將至遼陽。”

這第一法幾乎沒有人會贊同,薊鎮保定的兵馬戚繼光系的色彩太濃重了,再派上一個南兵將領,等於把遼鎮這個重鎮也給了一半給戚繼光,現在這個戚帥已經夠位高權重,手中的兵馬實力也足夠強了,再充實薊鎮的實力,除了張居正以外,怕是有很多人睡不着覺。

至於調宣大山西兵馬,更不會納入考量之中。

“第二法,”曾省吾今天有意要展現自己的才幹,第一法受挫在他的預料之中,他聲色不動,繼續道:“調寧遠兵馬充實遼陽,由祖仁或祖承訓爲領軍將領。”

這個辦法叫不少人爲之意動,祖家實力強勁,家丁數量和實力只在李家之下,調祖家入遼陽,這不失是一個好辦法。

(本章完)

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二百四十章 會議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軟磨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二百五十五章 藩士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令第一百一十五章 號牌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九百零九章 選將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十三章 苦練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十四章 寶和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九百零一章 左右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五百四十二章 步伐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六百九十九章 禍害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六百一十二章 飛馳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
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二百四十章 會議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軟磨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二百五十五章 藩士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令第一百一十五章 號牌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九百零九章 選將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十三章 苦練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十四章 寶和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九百零一章 左右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五百四十二章 步伐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六百九十九章 禍害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六百一十二章 飛馳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