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

幾年前,朝廷還有扶植遼陽來扼制遼鎮的用意,現在,時勢已經倒轉了。

甚至李如鬆能在宣府總兵的位子上坐的十分安穩,其中是不是也有遼陽發揮的作用,亦屬未知。

總之,七叔七嬸是朝廷感覺惟一能牽制惟功的籌碼,朝廷絕不可能放這兩位到遼東來……就算惟功不反,獨立王國和藩鎮的跡象也太明顯了!

下人們起身,整個府裡很快被各種聲音填滿,活力慢慢呈現,而洞房之中,一對新人也醒轉過來。

“我得起來了。”

李成瑛受了驚嚇一樣,趕緊將自己的衣物抱在懷中,再勒令惟功轉過頭去,喝令他不準看。

“昨天晚上不見你這麼矜持。”

“少廢話。”李成瑛惡狠狠的道:“昨晚是我喝醉了。”

噗嗤……這一回是惟功笑了,而且接着是哈哈大笑起來。

在這個新娘子身上,他找到了久違的樂趣。

大丫很好,有另外一種叫惟功舒服的感覺,可眼前的這個娖娘,也真是叫他感覺陌生之中,帶有無比熟悉的感覺呢。

待女主人起來,由着自己從京裡帶出來的貼身丫鬟服侍着換了衣服出門之後,外頭幾十個丫鬟僕婦帶小廝,插秧似的齊齊行下禮去。

男子鞠躬,女子蹲福,倒是沒有人嗑頭。

惟功不喜歡這一套,這是誰都知道的。

“妹妹,你別給我行禮了。”

李成瑛眼尖,一眼看到人羣中的大丫。款款上前,拉着大丫的手,仔細看了一看,說道:“這以前,辛苦你了。打今日起,我們一起照顧他,可好?”

大丫微笑道:“一切都聽夫人的。”

“我初來乍到,當然還要你提點。要不然,怕有不妥。”

“他起居簡單,夫人和他青梅竹馬,斷然不會有什麼。”

兩個女子,一個眉目如畫,一個明眸皓齒,都是豔光四射,說笑之時,院中寂寂無聲,惟有兩人清脆的話語之聲,充滿了整個院子。

惟功鬆了口氣,眼前的情形,似乎還有點兒爭風的感覺,不過,總比見面就烏眼雞似的鬥起來好的多……妻妾之間,相處如親姐妹,這似乎是不敢想象的事情,能這樣和氣致祥,已經是阿迷陀佛!

現在想的,便是這兩年似乎沒有什麼要緊的事了,剩下的,似乎就是和這兩個青春可人美豔之極的女孩子,多生幾個娃兒?

想到這兒,連惟功的表情,亦是變的有些異樣了。

正好,彷彿心靈感應似的,兩個女孩子正好扭頭看這邊,一看到惟功的表情,兩人沒來由的臉一紅,一起啐了一聲,這一下之後,竟是相視一笑,剛剛有些僵硬的氣氛,一下子便是和緩了下來。

“謝天謝地。”惟功兩手合什,也不知道向誰祝禱着!

……

……

一晃眼,便是四五年年的時光匆匆而過,轉眼間,已經是萬曆十七年。

這幾年,遼陽是一直在修練內力,地方富了再富,修了再修,連往寬甸這樣大山綿延的地方都是修了好幾條足容車馬經

行的大道,往中左所,復州,金州,各地的道路修的平滑堅實,光是這些道路,所費肯定是在百萬以上,只是究竟花費了多少,任是誰也不知道。

中左所的船隊,更是規模驚人!

現在不僅遼陽的軍糧是海漕,連遼鎮,薊鎮這兩鎮的軍糧大半也是海運了。

石星任職工部,別的事情不管不顧,就是這一件事,特別上心。

以他太子少保和尚書之尊,只要不將漕運徹底廢除,一部份糧食由河改海,牴觸和反對的勢力都不算太大。

一年超過百萬石的糧食改爲海運,官府也並沒有自造多少船隻,而是和順字行簽了包運合同,由順字行代運。

這是一個全新的模式,朝中開始反對之聲頗衆,經過幾年很順當的海運之後,特別是順字行的船大而堅實,不象王宗沐主持海運時面對小小風浪都有沉船死人的不良記錄,朝野間的爭執,無形中也是平息了下去。

順字行的各項生意,進展的如火如荼,哪怕是廣寧和寧遠地區,亦是有不少人暗中從遼陽進貨,官府不能禁止。

瀋陽等地,則輻射更加厲害,除了沒有大規模的興修屯堡外,遼瀋之間的道路,亦是由遼陽興修,瀋陽到撫順和開、鐵一帶的生員,幾乎全部在遼陽進修學習,富戶以搬住遼陽爲榮,受迫害的佃農軍戶,亦是將往遼陽爲第一選擇。

四海商行的生意,也是十分興旺,鹽、鐵兩樣,都是必須品,而且是易消耗需不斷補充的物品。鐵犁已經算是堅實,用上幾年,也需更換了,家中的鍋竈等物,時間都用不長。這年頭的鐵和後世的鐵是兩回事,就算是遼鐵也不可能用制兵器的精力來制民間用鐵,鐵的純度不高,易鏽易折易破,幾年功夫,都得重新再來買過。

所以鹽鐵生意,一本萬利,這幾年功夫,到底賺了多少,很多人都對此十分關切,但知道具體數字的,當然只有遼陽鎮的高層。

倒是中高層的軍官,這些年因爲四海商行的鹽鐵之利的股息分紅,日子都過的十分愜意舒服,每家都起了大宅子,在城外買了花園,除了不能大肆購地當地主之外,高層軍官的日子,已經不在普通的勳貴之下了。

遼陽鎮的變化,十分鮮明顯然,而從整個國家來說,這幾年當然亦是有事發生,不過,基本上都是往下坡走了。

萬曆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到十五年,十六,幾乎年年都有兵變。

最厲害的是十三年的四川兵變,建武所的士兵月糧被總兵沈思學裁減,建武所的士兵原本就彪悍難制,驟然被減月糧,士兵不服鼓譟生事,圍攻總兵衙門,將沈思學毆傷,四川巡撫亦彈壓不住,後來萬曆派兵鎮壓,斬殺數十爲首鬧事的士兵,將總兵官除名爲民,將這件事壓了下去。

十一年是廣西兵變,十二年勳陽兵變,十三年四川兵變,十四年甘肅兵變,十六年劉汝國起義,數萬人隨之而起,縱橫數府,調集大兵才彈壓下去。民變演化爲起義,規模越來越大,範圍亦是極廣,都是後來載入史冊的大事。

兵變,加上民變,農民起義的苗頭亦是呈現出來。

另外,人事變更基本完成,現在內閣首輔張四維病死,晉黨失了領袖人物,氣焰大減,同時也影響到了順字行在宣大山西一帶的佈局,使之更加順利。

申時行遞補爲首輔,但他的作用,也就是調和內外,對萬曆陰爲柔順,以承旨爲主,只是不象“萬歲閣老”萬安那麼明顯而已。

李植和羊可立,江東之三人後意欲陰附王錫爵,並且以萬歲山陵選址不當有石爲由,攻訐申時行。

但王錫爵關鍵時反戈一擊,與申時行、許國三位閣老通力合作,將李植等人,悉數趕出了朝堂,分別貶到地方爲官。

李植一去,引發吳中行,趙用誠等人一併求去,用慣烏紗帽的辦法,替李植鳴冤。

此事,其實開啓了萬曆一朝黨爭的濫觴。

災異,兵變,民變不止,特別是天災嚴重,萬曆十三年時,皇帝最寵愛的貴妃鄭氏,象徵性的拿出了五千兩白銀賑濟災區。萬曆因此而下旨,極言貴妃之賢。

而當年一年,萬曆一次就不顧兵部反對,支取太僕寺等各項用銀三十萬兩,連申時行都上疏請求萬曆減免,皇帝仍然不聽,照取不誤。

萬曆十年超支五十四萬兩。

萬曆十一年超支一百七十六萬兩。

到萬曆十五年,戶部歲入本折錢糧總一千四百六十一萬有奇,其折色入內庫者六百餘萬,入太倉者三百六十八萬有奇。

國家正賦,三分之二被搬運到內廷,萬曆的貪婪毫無節制,毫無節操可言,就算這樣,後世因爲對文官集團,特別是東林和浙黨的反感,故意爲萬曆翻案的人,亦大有所在。

至於金銀珠寶,異品珍物,陶瓷,香料,魚膠,採買大木興修山陵,大量的財富珍品,萬曆幾乎無所不愛,需索無度,大量苛求之餘,還務求質量精美,湖廣佈政使因爲“楚貢粗惡”的罪名,被皇帝直接手詔罷官,罷爲黔首。

整個王朝,在這個不合格的馭手帶領下,已經往懸崖義無反顧的馳去了!

……

……

“此船命名爲……遼陽號。”

惟功已經是二十來歲的年紀,爲官卻已經超過十年了。

身爲鎮帥,亦是有七八年的時間,他的氣質,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但喜好簡單,不事奢華的本性,仍然沒有絲毫變化。

其實,有了一妻一妾後,惟功身邊伺候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但對古董器玩,上品的陶瓷,織物,比如南京的雲錦之類的昂貴金錢刺鏽卻是敬而遠之,並沒有追求的意思。

勳貴所好的家戲班子,一養幾十個姬妾,好聲色犬馬之事,這些事,在他身上,也沒有出現過。

李成樑功成名就後,十年時間,置地數十萬畝,李家個個打扮堪比公侯,李府堪比王府,相形之下,惟功過的連李成樑麾下的參將亦不如,他的品格,自然爲人所敬重。

有些東西,或許是渾然天授,或許亦是惟功自己壓制心中的慾望,這自然不爲外人所知,別人看到的,卻是他如山巒一般的穩重,高大,令人覺得高山仰止,不覺就心生敬佩!

(本章完)

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隊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七百二十九章 請客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三百一十六章 違心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七百二十五章 了凡第四百一十一章 總爺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二百四十章 會議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二百八十二章 組織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四十二章 鋪子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二百八十九章 強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將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三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三百零八章 練總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五十章 賜金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一百三十五章 遲到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
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隊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七百二十九章 請客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三百一十六章 違心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七百二十五章 了凡第四百一十一章 總爺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二百四十章 會議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二百八十二章 組織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夷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四十二章 鋪子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二百八十九章 強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將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三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三百零八章 練總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五十章 賜金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一百三十五章 遲到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