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

“自江陵柄國,以刑名一切痛繩海內,其治若束溼,人心囂然。既沒,其親信用事之人尚據要地,以權鐺爲表裡,相與墨守其成法,閣中議多齟齬不行,海內厭苦操切久矣。若以示意四方中丞直指,稍以寬大從事,而吾輩無深求刻責,宜可少安人心。”

張四維的內書房中,只有他與申時行二人。

他的兩個兒子,泰徵,甲徵,親自擔任守護的重責,在書房之外站班,連最親信的長隨伴當也被攆的遠遠的,不敢靠近。

連泰徵和甲徵二人,也只能站的遠遠的,不準旁聽。

書房中燈火通明,兩個現在大明的頂尖人物,俱是青衣角帶,打扮從容,而在燈影燭火之下,商議的卻是天底下第一等的大事。

張四維朗讀的,是申時行給自己在山東的一位親信寫的密信。

這樣的密信,他寫了數十封之多,除了啓頭和結尾有不同之外,內容是幾乎是一樣的。

無非就是說明,張居正的大政,已經到了改變的時候。並且,是內閣已經達成了一致,是他,和張四維,還有許國三人,在最近的內閣三人衆中,已經是完全一致!

在這個閣權隱隱與皇權並重的時代,這已經算是成案,定憲,任你是親王,國公,也沒有辦法推翻的定案!

張居正的爲政之策要改,而且隱隱透露,會清除張黨在朝中的勢力!

政策之改,是要改張居正的“刑名一切痛繩海內”,無非就是說的張居正在清丈田畝一事上的苛責,另外,就是用考成法約束地方,使地方官徵收賦稅必須達到九成以上,否則,輕則痛責,重則降調,在考成法等諸多法度的約束下,這十年來,地方官員和京官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惟恐落入法度約束之中。

而因爲考成法對賦稅徵收額度的要求,大量的地方士紳以前用的辦法,俱不得用。比如隱田,隱戶,優免,飛灑,詭寄等等,這些手段,無非就是官不求真,一旦求真,則無所遁形。

爲了達到徵收額度,連官紳和生員這樣的特權階層都不得幸免,自然就是天下苦苛政久矣,人心囂然。

現在麼,申時行開宗明義,就是要“以寬爲政”了。

這個寬,當然不是對小民百姓,是對官紳階層。這一點,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驛傳的嚴厲管束,還有對力役僉募的規範使用,這些有損官府和特權階層的舉措,當然是不必再進行下去。

其餘的禁燬學校,鉗制人言,倒是也不妨取消,反正以申時行江南的背景,輿論勢力越大,對他們江南籍貫的官員利益就越大。

總之,每一條,都是取消了張居正十餘年來改革的成果,將這些改革的措施,視爲無用之物,苦民殘民之物。

最大的宗旨,便是以寬爲政,與國休息,大家和光同塵,一起安享太平富貴之福。

這麼一封信,申時行要發出幾十封,不到十天,就會傳遍半個中國,不到一個月,就會舉國皆知。

在正式攻擊張黨之前,先有一個大的宗旨方針,這幾

個月,申時行和張四維一直在此事上密切商量,到了今日,終於是正式出臺了。

這正如申時行早年暗中同人說過的一樣:“苦寒之後,必有陽春。”在他看來,現在就是陽春天抵達的時候了。

“汝默兄,寫的真好。”

看了良久,還邊看邊讀,張四維終於將這一份重要的政治文件給讀完了。他用手指輕輕拂打着信紙,發出悠長而滿足的長嘆聲,看着申時行,張四維長嘆道:“將來,我死之後,神道碑上,就以汝默所寫的這信當成碑文吧。”

張四維近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自己常常說將不久於人世。申時行看他的臉色,也是神色十分枯槁,一舉一動,都如風中之燭,隨時有熄滅的感覺。

雖然如此,申時行也不能答應,只微笑着道:“僕的神道碑,也要請元輔來寫呢。”

“也好。”張四維無所謂的道:“僕與汝默,請立今日之約,誰見故去,則後去者替先行者寫神道碑,如何?”

“既然如此,恭敬不如從命了。”

“哈哈,如此最好。”

兩人相視而笑,過了一陣之後,申時行纔對張四維又道:“既然可以着手更改大政,元輔以爲可以先從哪裡具體着手?”

“先打這個人,雖然是死老虎了,但亦要先除而後快!”

“愚意與公相同!”

申時行眼中露出冷意,悠然道:“當日江陵柄國時,此人亦爲禍不淺,今雖黜退,只是消除其勢,並沒有追其責,其黨羽亦在鑽營活動,爲防死虎翻身,不得不窮追猛打。”

“有理,既然如此,就由此人身上發動吧。”

兩人雖然沒有明言,但毫無疑問,都是明白對方說的是誰,說妥此事,申時行便起身告辭,絕不多留。

他今日前來,乃是青衣小帽,秘密至此,近來錦衣衛活動猖獗,經常可以看到街面上到處都是打事件的旗校,明裡很多,暗裡不知道有多少。如他們這樣的閣老級別的人物,盯着的自然是更多。

張四維送行之時,也特別笑道:“近來旗校多事,不過聽說張惟賢對汝默還算尊敬,想來是無事的。”

申時行微笑道:“僕只是經常約束於他,旗校爲天子耳目,我等想盡行罷去恐無可能,不過稍加約束,似乎是可以辦到的事情。”

“嗯,但願大政風潮平息之後,對旗校復起之勢,能夠稍做壓制。”

“呵呵,此事容易。”

兩人都心照不宣,張四維和申時行是打算在將來做一點政治交易,把錦衣衛的迅猛發展勢頭給壓服下去。

錦衣衛勢力現在是申時行的勢力外延,申閣老當然不可能承認這是自己罩着的小弟,對他的形象實在沒有什麼正面的幫助。大學士的勢力來自於對內閣的掌控,票擬權,對司禮監的關係,還有對皇帝的影響力。

在如此種種權力之下,再談對六部九卿的影響和控制,還有對地方督撫的關係。

把這些全理順了,再能影響到都察院,不使大政受到臺諫過多的影響和幹

涉,就是一個成功的閣老了。

從夏言到嚴嵩,再到徐階和高拱,無不是這樣的路數。

張居正是做的最成功的一個,申時行卻打算把事情做的更隱秘一些。畢竟,不經正式公文流轉,將權力以信函和私交的形式確定下來,也是張居正遭遇彈劾和敵視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申某人親眼看到的教訓,絕不可再犯。

正因如此,申時行纔有和張四維做交易的可能,閣老的權力體系裡頭,錦衣衛絕對是最不重要的一環。

事實上如果不是這種特殊的關口,張惟賢再靠過來,申時行也不可能接受。

……

……

“父親,和申閣老談妥了?”

“是啊,什麼時候對付張惟功啊?”

張泰徵和張甲徵眼見申時行離開,立刻便是圍了過來。

在此之前,張系晉黨的各道御史集中火力攻張惟功,但收效甚微,朝廷只是不疼不癢的表示要調查,然後就沒有了下文,連人員都沒有派出。

這樣一來,暗中受了大票晉商請託的張氏兄弟,自然急的熱鍋上螞蟻一般。

“兩個混帳東西。”

張四維突然光火,指着兩個兒子怒罵道:“一個兩個都快抱孫子的人了,一點兒腦子也沒有。爲父能和申汝默關在屋裡談怎麼對付一個鎮帥?還爲的是你們那點子齷齪烏糟事情?晉商中人有不少急功近利的,不去想學人家的長處,卻只想把人打死,老人們也是這樣做生意和爲人的?你們倆,不管收了多少好處,告訴他們,這事情是一盤棋,沒有我的允准之前,誰也不準再動彈了。”

“是,父親。”

兩個兒子已經邁入中年,不過在暴怒的張四維面前,說話的份也沒有,只得唯唯諾諾的一迭聲答應着。

待張四維返回書房之時,三個久候的心腹已經等候多時了。

“元輔,申閣老寫的這個,倒是將你和他二人都囊括進去,這人也算有心。”

江東之還是一貫的那副狂生模樣,輕輕抖着申時行剛剛拿出來的信件,臉上帶着一抹嘲諷的笑容,嬉笑着說道。

“不知道元輔與申閣老計較定了沒有?”

相比江東之,羊可立就深沉的多,而李植是最爲熱衷的一個。

他們三人已經說定了,以李植的文才和筆法,最適合打響頭一炮,這也是李植十分急切的原因所在。

真的說妥了,他就要立刻回去準備彈章,只是不知道這第一炮,到底打向哪一方。

“徐爵,掃一掃遊七。”

雖然身爲元輔,多年的養氣功夫使張四維不擅長說太直白的話,但今夜他有些疲乏了。和張惟功的糾彈,多年的隱忍使他當了十年的受氣包和小媳婦,近來的猛攻毫無效應,最終還是要與申時行合作,藉助錦衣衛和一些特殊的手段,才能把戰火攻到遼陽一方。

這毫無疑問是使他有嚴重的挫敗感,加上身體的不適,張四維頹然倒在書房的榻上,對李植的疑問,只能是以這樣直白的方式進行答覆了。

(本章完)

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六百零五章 六科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第八百零三章 鬥氣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投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四百章 意外第五百八十三章 快馬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動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四百七十四章 伏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戰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四十章 官店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四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房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六十九章 心術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九十章 說古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三百八十八章 三段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躕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九百章 糧價第三百零一章 殺戮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府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閣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八百章 工廠
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六百零五章 六科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第八百零三章 鬥氣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投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四百章 意外第五百八十三章 快馬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動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四百七十四章 伏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戰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四十章 官店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四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房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六十九章 心術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九十章 說古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三百八十八章 三段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躕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九百章 糧價第三百零一章 殺戮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府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閣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八百章 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