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

廣寧門外真空寺的歡迎陣仗不算大。

所謂的“張黨”還只是一個雛形,官做的最大的就是奉召回來當工部尚書的石星了。其次,還是若即若離的張夢鯉。

許國這樣的大佬,對惟功只是一種提攜和看重的心理,私下裡怕是以恩主自居,想叫許國說是張黨成員,那是絕無可能,甚至要惹出笑話或是禍事出來的。

曾省吾,改換門庭成功,兵部尚書得以留任,以此人的權位來說,當然也不可能是什麼張黨。

所以今日真空寺的聚會,在有心人眼裡張惟功**已經漸次成型,成爲朝野漸漸有影響力的黨派,但在整個朝廷來說,這樣的一個小黨派實在是看不過眼……晉黨有首輔還不是那麼回事?

鄒元標在這一小羣官員之中,算是異類。

他今日前來當然和黨派無關,事實上他對石星是純粹的因爲政務探討而熟悉,雖然對石星的某些理念並不贊同,卻並不妨礙鄒元標與這位前輩成爲知交好友。

“讀老前輩前次來信,感觸良多。”

雖然不少人在側,鄒元標的脾氣便是有話直說,石星已經是紅袍玉帶,官拜二品,也並不影響到鄒元標的態度……他看着石星,坦然道:“老前輩所說的今古之制大有不同,尚未聞具體議論,實在心癢難熬,還請老前輩釋疑啊。”

鄒元標是萬曆八年進士,石星的科名最少比他早三四科,叫聲老前輩也是理所當然。他的態度又是恭謹的很,原本盧洪春等人暗中覺得此人過於不識相,打擾了他們,此時倒是一起搖頭微笑起來:和一個書呆子有什麼好計較的?

石星沉吟一會兒,鄭重答道:“漢制最重地方之權,兵、財、律,都有可取之道,乃至唐時,猶有古之遺風,至宋,則權歸中央,地方漸漸淪爲附庸,到今日,地方官卑,凡高官顯爵,必加中樞朝官以鎮地方,比如總督加本兵銜,巡撫加都御史銜,再如各道,亦是由上而下,監督地方,任職地方,上頭層層疊疊,束手束腳,身爲知府,想修條路,就得跟十幾個衙門打交道,盤查往復,縱是熱心也涼了。再如,地方有盜,地方很難自理,總得上報,公文往返,小盜還好,大盜就出大事了。總之,現在的大明地方官員,既受制於上,亦受制於下,身在中間,想做事的,不免憋氣,除非和光同塵,吃喝玩樂,吟風弄月,討好地方有力士紳大族,細事交給胥吏去做,這樣任你風災雨雪,好官我自爲之,該拿的贄敬,公使錢,饋贈,一文不落,這樣的官當下來,當然最爲輕鬆不過了。”

“真是發人深省!”

不僅鄒元標是一臉震驚,縱是在場的諸多青年御史,給事中,各部的官員,都是有十分敬服的表示。

盧洪春性子最爲耿直,大聲道:“一別經年,石公的學識,吾輩望塵莫及。”

衆人點頭稱是的時候,石星卻老臉微紅,擺手道:“這其中有不少是和英少國

公通信得來的感悟,甚至有不少是少國公的原話。”

“原來如此。”

“少國公亦曾經與我隱約提起過,不過,沒有石公談的透徹。”

“到底是吾輩學識遠不及東泉公。”

在場的人,多半與惟功有過書信往來,彼此肯定也談過天下之事。與惟功關係莫切,甚至有張黨之嫌的,無一不是青年俊才,最少也是石星這樣性格耿直又不曾拘泥而至食古不化者,這樣纔夠資格進入惟功的視野之中,並且加以扶助。

每日晚間,西花廳中,惟功一般是口述,幾個字寫的好,筆下來的快的參隨幫着潤色,與石星等人的書信,多半就是這樣寫出來的。

當然,在這樣寫信的過程中,參隨們也得到了鍛鍊,境界亦是有所提升。

政治人物中的大人物,多少關係網就是憑書信編織出來,惟功在這方面,堪稱勤力。

而且,他的信不是泛泛而談,軍事,政治,經濟,文教,地理,數學,幾乎無所不包,這幾年,每日跟着徐渭孫承宗徐光啓袁黃廝混,惟功的學問,已經不是泛泛。

若非如此,眼前這些青年官員,哪一個不是眼高於頂的人物,憑着小恩小惠,豈能長久籠絡在惟功袖中?

鄒元標這才省悟過來,眼前這些官員都是與英少國公交情頗深的人物,自己這麼跑來,確實是有些冒昧了。

不過他並不是那種膽小懦弱的性子,此時心頭只有學問之事,顧不得別的,想了再想,又向石星道:“按少國公與東泉公的說法,地方當權重,然而,地方權重,地方官枉法,貪墨,浪費,殘民,當如何處之?”

“地方官治政,監察官監察,而不是地方官伏低做小,監察官反而親民。”

“哦……恐怕這其中還是有很多可談之處?”

“對,對!”

石星對鄒元標也很欣賞,知道此人雖然有迂腐不堪的一面,但也並不是一根筋的書呆子,並且,私心不算太重,不象有一些清流,說是爲生民請命,其實只是私心作祟罷了。

先應兩聲,石星又道:“等得閒了,我們慢慢再細談,爾瞻,你可以隨時來我居處,我們可以秉燭夜談。”

“是,老前輩既然這般說,學生一定經常拜訪。”

至此石星無話,他已經加尚書,少保,身份比起這邊的六七品最多五品的中下層官員超過太多,一頂四人擡的綠呢轎子早就等着,如果是一般的尚書大員,身邊肯定要跟着十幾儀從方纔夠味道,這京城官員不準用儀仗,但並沒有規定多少家人長隨伴當,可石星身邊只有兩個老僕和一箇中年管家,三個人一併站在轎子邊上,這就算是儀從了。

這一次返京,石星並沒有先取家小來,只帶着這幾個僕人跟着,在京裡的住宅已經由惟功代爲找了一個三進的小院,地方格局都不大,也沒有擺上奢華傢俱,當然,暗中是用別人的名義

,否則就太容易被人詬病。

石星對這個安排很滿意,現在朝廷因爲百官富裕,很少在這等事上用心,在成化之前,尚書一級的大臣一般是由皇帝賜給宅邸居住,致仕離京後宅邸收回,另作他用。

這種淳樸風俗早就不再,位至尚書,閣老的,有幾個是買不起宅院的?

他已經打定主意,自己將來離任之後,仍然要將宅邸奉還,他在家中時,蒙惟功贈送一注三千兩的銀子,幾年時間,惟功沒再送什麼東西來,只有零零散散加起來不到百兩的遼東土物,石星坦然受之,也託人帶了幾十兩的土物還贈過去,除此之外,就憑當年的積累,買了百十畝田,憑着自己爲官的優免,力役田賦都很淺,叫人佃着種了,一家老小不愁吃穿,在石星看來,也儘夠了。

上轎之時,石星也是躊躇滿志,環顧左右,心中暗道:“此番,要一展心胸中的抱負,好生爲國家做一些事情纔是!”

看到石星的模樣,呂紳拉住盧洪春的袖口,笑道:“東泉公的模樣,你看到沒有?”

呂紳和盧洪春是最早被惟功籠絡住的人,呂紳已經要升員外郎,盧洪春可能放到某地當按察僉事,兼分巡道,這是御史升遷的固定道路,再升便是從四品參議,然後便可以想着左右參政,或按察使,或布政使,最終到巡撫了。

他們的升遷,不快不慢,十分穩當,但也沒有人爲難,這當然是有惟功這樣的強力後援在身後幫助,不論是給當道大佬的贄敬,給該管衙門的打點,或是在吏部文選司中的關節,都是由人打點的現成,他們只在家等着升官就是。

這一套,也是惟功養士的心得,這些是“士”,士就要有士的樣子,做那些下三濫的事情,憑白低了幾個檔次下去,不值當。

他要收的人,都是拿的出手,緩急可用的人才,不是那種見錢眼開的下賤貨色。

要是真憑錢來買,就是如晉黨那樣,栽培人從秀才舉人時就開始,不過那是水磨功夫,沒幾十年功夫下不來,惟功是等不得了。

現在這樣的做法就已經不錯,最少,“張黨”對清流和有志於革新的中下層官員來說,誘惑力並不小,惟功的形象也遠遠超過普通的勳貴武臣,最叫上下稱許的反而不是他的那些戰功和武力值爆表的形象,而是在京師主持清理大工的政務經過。

只要在京爲官超過三年的,無不懷念惟功提督清理大工時的京城情形。

乞丐流民大爲減少,而且不是硬性的攆走,只是妥善安頓,地面乾淨,治安極佳,整個城市精神面貌和衛生治安都叫人十分滿意,這兩年下來,又恢復舊況。

沒有比較,就沒有懷念,在這種風潮之下,惟功這個少國公在主持具體政務工程上的能力,當然也就無人質疑,他的形象,當然就是扶搖直上了。

這其中,可能也是有遼陽軍情司的功效,盧洪春等人,自然就是不知道了。

(本章完)

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二百一十四章 獵物第四百七十四章 伏子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願第十章 武場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一百二十章 財貨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三百章 緩急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爺第三百六十八章 未來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十六章 殺人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亂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六百章 雪中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三百一十六章 違心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七章 入京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十五章 決絕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三百四十章 破敗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五百四十章 圖倫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七百六十五章 飲酒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五百九十九章 夜話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一百九十六章 困局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八十七章 憤怒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
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二百一十四章 獵物第四百七十四章 伏子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願第十章 武場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一百二十章 財貨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三百章 緩急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爺第三百六十八章 未來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十六章 殺人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亂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六百章 雪中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三百一十六章 違心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七章 入京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十五章 決絕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三百四十章 破敗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五百四十章 圖倫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七百六十五章 飲酒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五百九十九章 夜話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一百九十六章 困局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八十七章 憤怒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