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

“末將謝過少司馬的信任。”

傳旨和接旨的流程很快就完事了,曾省吾是朝廷大吏,又是奉命出城傳旨,他預備立刻折返回京,哪怕城門關閉也不要緊。

這樣的情形下,兩邊都不能多談,惟功謝過一句後,又接着道:“張老之事,要請少司馬向許大宗伯再提醒一下。”

“放心,我那老同年的事,就是我的事。”

“沈大人爲天津巡撫,梅國楨出爲巡按,最好去山東。”

“嗯,知道了。”

曾省吾和惟功是兩人面對面的密談,就算這樣,惟功說的這麼直白,這個老官僚臉上還是有些尷尬。

他們現在在政治上算是禮部尚書許國的人,許國論資格,論與皇帝的親近,都不在申時行之下,但一個已經入閣,一個還只能在閣外徘徊,心中沒有怨言是不可能的事。

事實上申時行後來擔任首輔期間,許國從東閣進位文淵閣,再爲武英殿大學士,在很多政務軍務上都與申時行對着幹,除了沒進位首輔之外,許閣老也幹了不少實事,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小的名聲。

在承天門外時,許國和申時行一起看到了惟功軍力的強大,與申時行不同,從開始的忌憚和懷疑情緒中掙脫出來的許國選擇了和惟功合作。

既然未來十年內他打算進入內閣,真正做一些事情,那麼選擇一個強力的軍方支持者,原本就是理所當然之事。

張居正有戚繼光,許國就不能有張惟功?

這對雙方而言,都是一種佈局,一種必要的佈局。

曾省吾便是許國的人,再又與張夢鯉是同年,張夢鯉已經是惟功**的外圍,最少這位順天巡撫有晉位薊、遼、保定總督的機會和希望,惟功的支持是必不可免的。

成爲這樣的總督一級的重臣,朝中沒有閣老一級的全力支持是絕不可能的,而許國在今年,或是明年之內,必定入閣,就是因爲這個籌碼,使得張夢鯉加速倒向惟功這一邊。

至於沈榜爲天津巡撫,梅國楨爲山東巡按,這對中朝大佬來說只是小事,天津巡撫只管一地,用清軍廳的名義勾管民政,巡撫標營才一千多人,是一個最小級別的巡撫,如果不是國朝一般不廢前例前官,恐怕這個巡撫早就被撤除了。

山東巡按對梅國楨這個監察御史來說也是好差遣,但也僅此而已,由巡按再升到右僉都御史,再升爲僉都御史,這纔算是進入京堂行列,在此之前,還早的很。

“遼陽安危,盡在少國公之手了。”

曾省吾臨行之際,不得不鄭重提醒着惟功。

無論如何,這位未來國公既然選擇了到邊鎮去建功立業,那麼就不能不有所付出。

“請少司馬大人放心。”惟功微笑道:“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末將雖然不才,卻也願效仿古人,不教北虜有匹馬能再越軌一步。”

“好,甚好。”曾省吾感覺到惟功話語中的豪氣,大加讚賞起來。

……

從通州出發,舍人營,不,現在應該叫遼陽

總兵正兵營展現了普通邊軍難以望其項背的神速。僅用兩天時間抵達薊州,再兩天時間抵達遵化,再由三屯營經遷安,永平,從京師到永平七百餘里地,近二十個驛站,四十餘個急遞鋪和水馬驛,如果塘馬急速趕路,一天半的時間可以趕赴,但那是沿途不停的換馬,每至驛站更換新馬,這才能飛速前行。

而大軍趕路,最快不會超過四十里,哪怕是蒙古人的騎隊也是如此。事實上,越是純粹的騎兵,趕路的速度也並不會很快,因爲馬需要精心照料,每日要有足夠的休息時間,進食和休息必須保障,騎手得分大量的精力去照料馬匹,一旦對馬匹的照顧出現偏差,大量的死亡就不可避免。

拿破崙遠征俄羅斯時,戰馬病瘦而死超過十萬這個恐怖的數字,歐洲可用的戰馬幾乎被一掃而空了。

這還是近代戰爭史裡記錄的事情,在拿破崙時代的後勤和道路條件下仍然如此,更不要說是萬曆年間的明朝。

不論是明軍或是蒙古軍隊,移動的速度都是平均每天在二三十里之間,偶然的爆發一天百里也不是不可以,但要付出極大的代價,而且是隻能由小股精兵完成,大股的超過萬人的軍隊移動起來麻煩極多,到明清之時,軍伍訓練不足,後勤保障極度落後,道路失修,軍法不嚴,種種原因之下,平均很難超過四十里一天。

強漢盛唐時,漢軍和唐軍一天都可以走四十里以上,甚至六十里,千年之後,明軍是遠不及當年的祖先了,至清季,一天走十里的軍隊都比比皆是。

舍人營卻是走的極快,七百里路程走了十二天,平均一天五十里左右。

這個速度,叫朝野爲之矚目,現在遼陽之圍未解,若是惟功以這種速度趕赴遼陽,可能遼陽會很快轉危爲安。

有不少朝中大佬計算了一下,就算是從寧遠調祖家軍隊去遼陽,可能也未必比舍人營來的更快一些。

舍人營強軍之名,當然也是由此再次得到了朝野的交口稱頌。

……

“皇上,這是炙蛤蜊,這是炒河蝦,這是田雞腿,這是筍雞脯……”

一道道精緻的小菜端在萬曆的几案前,皇后親自佈菜,笑意吟吟,香氣也是撲鼻而來。

“嗯,好,生受皇后親自監廚!”

萬曆自廢立風波之後,帝位穩固,但因醉酒生出來的事端,所以立誓不再醉酒。不過飲酒是他的不多的愛好之一,很難割捨,加上近來與王皇后感情漸洽,皇后便親自監廚,用小火竈爆炒出這些時鮮小菜,自己親口再嘗過來,端來與萬曆下酒。

飲食之道,皇帝倒還是有自己獨特的品味,眼前這些菜,俱是鮮滑爽口,用來下酒極佳,加上是小火爆炒出來,色香味俱全,配上宮中特有的玉露春酒,萬曆眉開眼笑,謝過皇后一句後,便立刻開動起來。

“皇上莫貪吃,”見萬曆吃的香甜,王皇后心中高興,笑着道:“尚有海蔘,腹魚,鯊魚筋,肥雞,豬蹄筋一起燴的大菜。”

萬曆呵呵一笑,停筷道:“這是惟功這廝在宮中時給吾出的主意,原本

是海蔘,肥雞,豬蹄,配上冬菇等菜,說是什麼佛跳牆,不過吾還是吃自己配的感覺更好一些。”

他配的這菜,確實是營養價值十分豐富,看那湯都是乳白色的,膠質十足,萬曆的身子先天便弱,能享國近五十年,在明朝列帝中也算得高壽,可謂算是會養生了。

見萬曆吃的口滑嘴甜,王皇后忍不住問道:“皇上在內廷經常提起張惟功,對此人十分親厚,可爲什麼這一次張惟功奉命遠戍遼陽,皇上不使他陛辭召見呢?”

“唉……”萬曆長嘆一聲,道:“張惟功對吾十分忠心,立功更是不小。但他太能幹,申先生的顧慮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敲打他,壓制他,雖然是申先生主導,但沒有吾的同意也是不可能成事,只是這一次遼陽事急,吾知道非用他不可,所以當機立斷,用了曾省吾的第三策,準張惟功去遼陽,這是迫於無奈……嗯,吾有點不好意思見他了。”

開始給惟功的名義是鎮守遼東地方副總兵官寧遠練兵總兵官,連欽差二字都無,名義上比李成樑低,甚至比欽差駐紮遼陽地方總兵官錦州衛楊騰三萬衛曹簠都不如,現在因爲遼陽地方要緊,朝廷只得將曹簠原本的官銜加給了惟功,說來說去,惟功在廢立大事上立那麼大功,不僅無酬,只在加官上加到太子太保,另外便是加了平遼將軍這個將軍號,算是總兵中的一個特例,除此之外,幾乎沒有實質性的東西來酬庸。

萬曆有此愧意,自是難見惟功之面。

皇后聽了萬曆的話,凜然道:“皇上,臣妾不敢幹預政務,不過,還是有話要勸諫皇上。”

“嗯,皇后說罷。”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皇上不論如何,臣子都得坦然接受,獎他,他欣然受恩,罰他,亦是不能怨望,皇上是君,張惟功是臣,皇上因爲羞於見他不曾召對,遼東地方情形不曾當面囑託,若有誤事,這便是皇上的處置失宜了。”

“嗯,你的話很是。”萬曆震驚在皇后的君君臣臣的理論之中,他沒想到,這個小門小戶出身的皇后居然還有這般見識。不過他心中也明白,大明說是皇帝獨治天下,其實是與士大夫共治,與北宋的情形相彷彿,現在更是閣權獨重,想改變這種局面,連萬曆本人都在思考和摸索之中,在張居正跨臺之前,他根本連試探的膽量都沒有。

當然,武臣不同於文官,皇后這一套理論用在惟功身上,還是合適的。

“皇后放心吧。”萬曆笑呵呵的道:“張惟功這廝的能奈還是第一等的,不需吾特別囑咐,有他駐紮遼陽,吾心裡放心的很,而且,他的忠心也沒話說。”

“臣妾的意思是皇上要分清君臣,乾綱獨斷,何必與臣子講客氣。”皇后說了一句後,也抿嘴一笑,道:“不過張惟功的忠心和能奈,臣妾也是知道的。”

“嗯,皇后真是賢妻也。”

萬曆吃了不少大補之物,最近與皇后感情頗佳,這會子情動上來,笑着將手摸過去,笑道:“不過不孝有三,無後最大,吾又是皇帝,皇后,還不趕緊過來,與吾生個嫡子出來。”

(本章完)

第八百零三章 鬥氣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三十五章 責怪第八十章 捐輸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十一章 衝突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六章 兩帥第四十一章 痛打第一百七十章 決心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三百六十八章 未來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四百章 意外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九十章 說古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四百零三章 酒樓第八百五十二章 承恩第一百三十三章 沾衣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二百九十四章 郎舅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四百二十九章 陷阱第四十一章 痛打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
第八百零三章 鬥氣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三十五章 責怪第八十章 捐輸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十一章 衝突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六章 兩帥第四十一章 痛打第一百七十章 決心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三百六十八章 未來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四百章 意外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九十章 說古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四百零三章 酒樓第八百五十二章 承恩第一百三十三章 沾衣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二百九十四章 郎舅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四百二十九章 陷阱第四十一章 痛打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