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往東

惟功眼底深處掠過一點失望之色,不過表面上看來還是很高興的笑道:“郭黑子你不光是猛,還是頗有大將之風的麼,看法很好,也很全面。不過哪,這一次消化這些土地可不要十年,五年時間也就足夠了。十年之後,咱們肯定再打更大的地盤了。”

以現在的遼陽的實力可遠遠不是當年可比的,當年可謂是從無到有,不僅要應對遼鎮的壓力,還得整肅內部,同時開始對外的經濟擴張,步步都是走的很困難,甚至艱險。

現在的遼陽卻是兵強馬壯,特別是經濟實力其實還在大明朝廷之上,以一鎮的力量壓過一國,加上行政效率奇高,光是就移民這一塊來說,現在的成績已經是十分之好,而建築司到處都在修路,興築屯堡和軍堡,將原本荒蕪的黑色大地興修成扇面形般的形狀,一條條道路就象扇骨,大塊的土地形成了扇面,人們居住於其中,軍人守邊,農民屯墾,商人來往奔波,在長春等處,已經是一派興盛景像了。

這樣的情形,在十年前是不敢相信也不敢想象的,現在看來,最多五年,遼陽的新移民充實長春四平福餘等地,屯堡和軍堡好幾百個,加上幾十條主幹和支幹道,這扇面就算是國手大師的一副佳作,徹底成功,到時候邊牆內外最少五百萬的漢人加上一二百萬歸附的女真和雜夷,這般的人口數字,加上這般大的地盤,儼然就成爲一個真正的王朝了。

而這一切,最多也就五年時間而已,甚至如果財力持續充裕,內部安定高效,或許五年都不需要。

畢竟屯堡從進入到有出產,兩三年時間也就足夠了,而現在的移民速度飛速增長,可能兩三年後,就會達到百萬以上甚至更多。

郭宇對此所知不多,是以說錯了時間,不過聽到惟功的話之後他便是很高興的笑道:“既然大人這麼說,想必是一定成的,到時候我遼陽可就不止現下的兵馬了,徹底滅平北虜,簡直是小事一樁。”

“嗯,這是自然……既然你覺得最近沒有仗可打,那麼回武學院進修一下怎麼樣?”

郭宇瞠目道:“不對啊大人,怎麼沒仗可打呢?”

Wωω ✿TTKΛN ✿c○

“怎麼說?”

“往西和往西南,西北都不成,可我們還可以繼續往東南走啊,南下過河,打下吉林烏拉!”

“還有呢?”

“還有就是女真不老實,聽說和南邊的屯堡時有摩擦,俺想,北虜暫時滅不掉,收拾你東虜還不是小菜一碟?不需多派兵馬,就俺們獵騎兵千總部調兩個,再配一兩個驃騎兵千總部,什麼海西四部,咱輕易就收拾了!”

海西四部不大老實,在上次北征時就曾經有過一些不軌之事,遼陽鎮的高層都是知道,只是礙於大局不便怎樣,這一年來因爲遼陽在邊牆外大肆擴張,雖然收復的全部是野人女真和北虜的地盤,但對海西四部來說,就是眼睜睜的看着肥肉被別人搶走,雖然沒有明軍出塞北伐這些地也不是他們的,但對四部的首領

來說,所見所思當然不會是這樣,在他們看來,大明向來對邊牆外的土地沒有要求,這些地盤要越過邊牆一帶的長白山脈,地形險峻翻越困難,道路也不易興修,是天生賜給四部的財富,明軍在打敗北虜之後,很應該把地盤分給向來恭順大明的他們,而他們寸土未得,心中自然就充滿怨恨之情了。

四部之中,猶以哈達和烏拉兩部的心思最爲熱切,葉赫部因爲兩個大貝勒被殺而困於內鬥,又因爲和建州衛的世仇,與努兒哈赤多次起摩擦,心思用不到這樣的事上頭,這些部落頭人的心思又被下頭的部民所知,這一年來多次的摩擦不斷,就是惟功前一陣還在南十七堡遇到過一次,如果不是山娃子處置的果斷堅決,會不會釀成大禍,誰能知道?

從那時起,儘管女真退兵,並且漢民這邊確實良莠不齊導致女真暴起,但惟功還是下定了決心,在不能奈何北虜的這幾年裡,要適當的敲打一下女真人了。

惟功的眼神深處,露出一抹歡喜的神采。

他看着郭宇,重重在對方肩膀上一錘,笑道:“你這廝,沒有叫我失望,還真是一員猛將,虎將!”

“大人,給俺軍令吧!”

郭宇將胸膛挺的筆直,在他身後不遠處的參隨人員和護兵們,也是與有榮焉,一個個都是挺直胸脯和腰桿,一副不可一世的驕傲模樣。

“嗯,吉林就不要你操心了,那是熟透了的果子,一碰就下來。”看着郭宇,惟功沉思着道:“你從長春一路沿江南下,經奚官,納丹府城,到費爾忽站,到弗出站,到南京,然後是隨州縣,禿魯,最後抵達散三站。”

惟功說的南京當然不是大明的陪都,而是金末時建立的東夏國的南京,只是一個方圓不到三裡的小土城而已。

這個線路,一說出來郭宇就明白了,當下便道:“大人說的這是建州左衛的朝貢故道,是開原東陸路至朝鮮後門?”

“嗯,對的。”惟功點頭道:“從坊州出發是開原舊城,這是當年大明立國之初時女真人的貢道,現在這些地方,有一半在建州左衛各部之下,一半在海西四部和野人女真各部之下,你以打通往朝鮮貢道名義前往,若遇刁難阻擋,一律以所屬兵馬將其蕩平!”

“是,大人!”

郭宇十分高興,立刻大聲答應下來。

只是應了之後,還是有點兒不大明白,這建州左衛的朝貢故道其實早就無用,現在是屬於女真鴨綠江部的地盤,和長白山部的朱舍裡部和納殷部相連,東南邊是棟鄂部,而西邊除了極少地方屬於海西四部的輝發部的地盤,九成的土地原本是屬於哲陳部和完顏部等各部,現在據遼陽軍情所通傳的那樣,努兒哈赤起兵之後得到遼鎮的強力支持,在與哲陳部苦戰多年之後終於攻下其城寨,滅其部,後來蘇完部,雅爾古部歸附努兒哈赤,只有棟鄂部還保持相對獨立,萬曆十五年後努兒哈赤開始攻打完顏部,十六年將完顏部征服,把貴族

斬殺幹盡,將此真正的女真部落收服在自己麾下。

至此,原本的開原東陸路至朝鮮後門已經大半落在努兒哈赤手中,此人的實力當然也是極具膨脹,在起兵之初的記錄上,經常是努兒哈赤和舒兒哈齊,穆兒哈齊披堅執銳親自上陣,率領的人數也是從“綿甲兵五十,鐵甲兵三十”到擁衆萬丁,可出兵數千人,這是一個質的飛躍了。

數年之後的壬辰倭亂的第一階段,由於是李如鬆出兵爲主帥,努兒哈赤爲了表現忠枕之心上書朝廷,表示願意率部出兵,並且是揚言“三萬衆”。當然,把當時的他賣了也湊不出三萬兵馬來,一直得到萬曆四十年以後,徹底平服葉赫部之後,八旗成型,那時候女真纔有六萬以上丁,平時可用的戰兵也就兩萬多人,估計萬曆二十年時的“三萬”,是努兒哈赤把老弱婦孺全部給算上了的結果了。

努兒哈赤現在正處於一個發展的關鍵期,統一了完顏部之後建州各部除了棟鄂已經全部伏首,其實對這個青年的女真英雄,特別是建州衛出身的英雄,棟鄂部也是首鼠兩端,態度起伏不定了,何和禮的祖父王杲堂早就去世,現在換了一個當家人,對明朝的恭順和向心早就不如以前,只是遼陽在寬甸一線經營日久,很多重要的戰略點有駐兵,平時是軍情司和參謀人員往來不絕,而且這些聯絡點都是建成軍堡形式,就象是撫順關等邊牆處綿延不絕的軍臺堡壘一樣,堅固難攻,加上寬甸六堡和駐軍在後,棟鄂部想易幟投順努兒哈赤也得考慮一上,沒有這個萬人部落的投靠,努兒哈赤的人丁數量一時半會就上不去,但此人性格堅毅,已經開始攻打長白山諸部,再叫他收服了,再拿下東海各部,往老林中搜索那些索倫和鄂倫春獵戶充實八旗,歷史的走向又大致和以前相同,接下來就是努兒哈赤和海西四部攻伐戰,然後收服科爾沁蒙古,最終再走向征伐大明的道路。

對努兒哈赤的存在,老實說惟功並沒有太在意,如果真的害怕這個敵人,現在的遼陽鎮一出兵,對手鐵定在三個月內徹底灰灰,雖然沒有藉口,但打贏了就是最好的藉口,朝廷其實對女真是很忌憚的,從明朝二百多年的遼東都司的記錄來看,和女真各部的戰事是幾乎沒有停止過,時有發生,只要惟功能將建州部徹底打服掃平,朝廷只會視爲功勞,不會視爲邊將擅起邊釁。

但惟功並沒有此打算,努兒哈赤在未來可能會反叛,就在他反叛時徹底征服他,對這個人,現在養着比宰了他好。

不過養着也不能放着不管不顧,最少在現階段,隨着移民到來屯堡增多,也確實是到了敲打一下女真人的時候了。

既然如此,給努兒哈赤搗一搗亂,自然是最好的選擇了。

郭宇不明白這樣的戰略層面的考量,當下放下心中不解,又行了個軍禮,便是興高采烈的離開去準備了,惟功決定給他再配兩個千總部的輕騎兵,五千多明軍騎兵浩浩蕩蕩一路掃到圖門江,想想也真是帶感啊……

(本章完)

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隊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第七百零七章 擴散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四百零一章 農莊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歡第七百三十一章 商會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六百一十二章 飛馳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四章 途中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二百章 廷仗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一百零三章 再殺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八百七十四章 新任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八百六十一章 盤算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一百七十章 決心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五百章 牛酒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七百三十六章 醫院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人第三十八章 變化
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隊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第七百零七章 擴散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四百零一章 農莊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歡第七百三十一章 商會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六百一十二章 飛馳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四章 途中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二百章 廷仗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一百零三章 再殺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六百四十四章 襲爵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八百七十四章 新任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八百六十一章 盤算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一百七十章 決心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五百章 牛酒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七百三十六章 醫院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人第三十八章 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