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

“是,下官告退。”

惟功沒有一絲異樣,畢恭畢敬的行了一禮,這才轉身退出。

待他離開之後,遊七自屏風後閃了出來,看着張居正,卻並沒有出聲。

“你找徐爵吧。”張居正的聲音中充滿疲憊之色,緩緩道:“惟功此子,心志無比堅定,和印公說,絕無拉攏的可能。”

“是,老爺就這一句話麼?”

張居正猶豫了一會兒,向來行事果決堅毅的他,也是顯示出了極度軟弱的一面。但很快的,他的眼神之中就充滿了驕傲的神采,看着遊七,張居正斷然道:“就這麼和印公說,老夫最多在這陣子多規勸皇上,其餘諸事,概不與聞,亦不參與!”

這個態度,已經是到了張居正的極限,遊七也十分明白,點了點頭,悄然轉身離開。

張居正長出口氣,喟然一聲,整個人半倚在太師椅上。

……

惟功出門之後,心中有一種極爲怪異的感覺,這種感覺叫他十分難受,哪怕是騎在馬上,往着舍人營所在的方向進發時,也是盤恆在他的心頭,半響過後,都揮之不去。

張居正今天太反常了,以前的張居正絕對不會說這樣的話,做這樣的暗示和威逼。

政治人物,特別是頂尖的政治人物是根本不需要說太多,寥寥幾句話,一個動作,一點暗示,答案就已經出來了。

張居正的答案,惟功毫無猶豫之感就給了這個權傾天下的大人物,今日之事,他也罷,或是晉黨首領張四維,王崇古,或是陝西商人的代表馬自強,江南士紳的代表申時行,也罷這幾個人隨便哪一個的答案都是一樣,只是可能表達的方式不同罷了。

他們都有龐大的明勢力或潛勢力,就象是申時行,表面是不如張四維的晉黨勢力大,但江南士紳自有抱團的傳統,申時行已經成爲江南一脈在朝中的代表人物,可笑張居正還有栽培申時行的打算,卻不明白,兩邊的矛盾根本就是不可調和,十分尖銳,哪怕是他對申時行有私恩,亦是毫無用處。

惟功亦是如此,他自有自己的打算和格局,也有自己的政治目標和相應的準備,哪怕是張居正想叫他改弦更張,亦是絕無可能。

“只是,元輔向來不做無用之功,亦應明白我的心思,但爲什麼今日要做這樣的事……”

惟功感覺到危險迫切,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異樣感覺,苦思之下,卻又沒想到什麼。事情有條不紊的進行着,如果張居正不贊同京營之事,他也不會堅持,了不起退讓,等上三年,五年,十年……無所謂,相比張居正來說,他有的是時間。

時間在他和萬曆一邊,現在能做成當然很好,做不成也無所謂,只要有決心和信心,一定就能繼續下去。

若是張居正對他本人有什麼不滿,也更不必有這樣曲折的做法和表示……只要元輔大人一句話,惟功現在所有的一切都立刻煙消雲散……雖然惟功已經做了不少功夫可以保自己和家人的平安,也能保住相當的

財力和人力,朝中的一切經營,卻只能全盤放棄。

惟功不喜歡這樣的感覺,卻不能不承認這是不可更改的事實。

“罷了,想不明白,就按計劃做下去。”

儘管感覺到有不舒服的地方,惟功卻沒有更改計劃的打算。他的信心和決心從來不會隨意的變化更迭,更不會因爲別人而改變。

哪怕這個人是張居正!

……

“兵科給事中臣黃道瞻奏:爲直言清理整頓京營事,以正將道,明營伍,求萬世治安事……”

乾清門前,按例的常朝是由內閣牽頭,然後是六部九卿各衙門分別奏事,所奏事情,其實都是常例公務,照準便可,今日兵科給事中黃道瞻所奏事情,事先也是不少人都知道了,畢竟這一次風潮大起,已經成爲近期舉朝皆知的大事,先是張惟功單本上奏,然後是其相關的一些武臣緊隨其後,其中當然包括張元芳這個掌左府事的都督,再就是張元功這個英國公跟上,還有一些京營中的將領,這些人或是聯名,或是單獨上書,都是請整頓清理京營,其中的辦法,多半是與惟功觀點一致,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當然,這些人原本就是惟功的人,或是英國公府一脈中能跟隨張元功的外圍勢力,只是這一次整頓京營,傷的就是勳貴和京營將門世家的根本,以英國公府二百多年的底蘊積累,這一次將門和勳貴圈的支持是寥寥無已,光是從這一點來說,風向就很清楚了。

再下來便是文官出馬,在惟功的精心佈置下,幾個向來與他無甚交往的御史言官緊跟其後,隔了一天後,就是黃道瞻費盡心血所寫成的這一道請整頓京營疏了。

“抑揚頓挫,好文字。”

“嗯,可惜爲武人所用,好文字也蒙塵了。”

“哦?真有其事?”

“當然,此人與張惟功來往其實十分密切,平素不交往,只是掩人耳目罷了。”

“確切否?關係人的清譽,不可不慎。”

“我有確切的消息來源……”

說有消息來源,言之鑿鑿的是趙南星,打聽詢問的是鄒元標,還有新科進士,還在觀政的顧憲成兩人。自上次和鄒元標一起出醜之後,鄒元標陷入沉寂,這幾年來幾乎無所建樹,原本鄒元標是東林三君中較爲人矚目的一個官場新秀,不論是科名名次,還是本身的學識,還有膽量,都是上上之資,實際上,東林三君之中,顧憲成和鄒元標在學術上都是一等一的,趙南星也不弱,論起耿直和牛氣左性來,趙南星和顧憲成拍馬都追不上他。上次的事,對顧憲成只是小挫,雖然想不明白,但明顯是被人構諂,時間久了,自然是清者自清。

鄒元標卻有點走不出來的感覺,平素的那些性理之學也不談了,結黨講學,構建黨派勢力的設想,也是懶懶的沒有興趣,一次打擊,使得這個昂然進取的青年進士,陷入了長久的低迷之中了。

對鄒元標的表現,趙南星十分不滿,而且雖是同黨,鄒元標卻不喜歡他那

些陰沉沉的玩意,這幾年來,兩人反而是越走越遠了,這種情形,一直到萬曆八年春闈之後,顧憲成不負重望,成功考中進士,有他當黏合劑,趙南星和鄒元標好歹是恢復了表面上的來往和交誼,只是雙方彼此明白,以後再也算不得真正的同道了。

趙南星的消息確實是很準確,惟功做的雖是小心,但在京城這樣的地方,只要人家有心,終究是能發覺一些蛛絲馬跡,整個京城官場就是一個大戰場,稍有不慎,就會被人抓着痛腳,暴露出自己的實力出來。

聽到趙南星的保證,鄒元標徵了一下,卻也不好反駁他,顧憲成卻是興奮起來,握拳道:“這廝着實可惡,我等要不要暴他的真面目,出他的醜?”

“不必。”趙南星冷然道:“觀其所爲,等其自敗便是。”

見顧憲成一臉的不服氣,趙南星語重心長道:“上次的事,擺明了是有人陷害我們,爲什麼有人對付我們?還不是實力未濟我們就當了出頭的人,自然會被人惦記上……現在顧叔時你觀政時日不短了,我已經有消息,你將分發吏部任主事一職,叔時,你好生做,我等發力,最少也在十年之後。”

趙南星在三人之中,向來以謀略智計和善於與人周旋而聞名,而且後來也確實做到了吏部尚書的職位上,在東林三君中權力最大,東林黨壯大爲明末第一大黨,影響左右朝局五十年,趙南星居功最偉。

有他的話,鄒元標皺皺眉,沒有出聲,顧憲成卻是小聲答應下來,三人小聲說話,也是黃道瞻讀奏摺的聲音很大,朝官們也在議論紛紛,三人的小動作,並沒有被人所注意。

待黃道瞻讀完之後,萬曆在御椅上出聲道:“給事中黃道瞻所說甚有道理,朕心嘉悅,着爲右僉都御史,前往京營清軍,吏部,兵部,都察院,五軍都督府各衙門知道!”

給事中只是從七品的末員,雖權高而位卑,右僉都御史則是正四品官,已經是“京堂”中的一員,放在地方,則是一般巡撫的加職,黃道瞻這一奏,直抵萬金。

“臣,叩謝天恩,定不付皇上所信所託!”

黃道瞻豐資過人,相貌魁偉,聲若洪鐘,當言官以剛直敢言聞名,李如鬆此次調入京師,不論是何人暗中運作,表面的原因卻是黃道瞻的彈劾,父爲遼鎮總兵,子爲其他軍鎮的副總兵,甚至總兵,父子同掌邊鎮勁旅,李家又是事實上的遼東王,再叫李如鬆經營成宣大王,到時候父子共有過萬家丁,十萬營兵,揮師南下,豈不比當年安祿山還可怕?

這麼一奏上去,朝廷才發覺其中的可怕之處,李如鬆入朝爲將成爲定局,不然的話,事情還真是難說的很。

原本就已經是有名的言官,加上今日這一奏,聲名想必會扶搖直上。

隨着皇帝的吩咐聲,吏部和都察院等相關的衙門都走出來,接領旨意,今日之事,當然也是事前經過內閣,內閣並無反對,皇帝的旨意也等於經由內閣,手續齊全,從午門走出之後,黃道瞻就可以換上紅袍了。

(本章完)

第二百七十八章 取銀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九百零一章 左右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一百章 悟劍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刺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七百七十九章 船主第四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二十二章 撫賞第四百九十一章 獵騎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將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祭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六百五十章 氈包第二百五十章 建州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四百零一章 農莊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三百零八章 練總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一百五十四章 蠻橫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四十章 官店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一百二十章 財貨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八十六章 馬帥第十一章 衝突第七百零三章 死硬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四百零三章 酒樓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四百一十一章 總爺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八百六十三章 劍犁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二百一十四章 獵物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
第二百七十八章 取銀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九百零一章 左右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一百章 悟劍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刺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七百七十九章 船主第四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二十二章 撫賞第四百九十一章 獵騎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將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祭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六百五十章 氈包第二百五十章 建州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四百零一章 農莊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三百零八章 練總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一百五十四章 蠻橫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四十章 官店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一百二十章 財貨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八十六章 馬帥第十一章 衝突第七百零三章 死硬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四百零三章 酒樓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四百一十一章 總爺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八百六十三章 劍犁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二百一十四章 獵物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