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故事

大明的牌分很多種,金牌是內廷出入的勳戚武臣禁衛專用,一共才三百多面。錦衣衛有持金牌的,也有自己專用的銅牌。

內使雜役等人出入,用木牌。

官員則是用牙牌出入,不在京時,牙牌就上繳禁用。

他手中的金牌,是智字二百一十號牌,指揮僉事以下到百戶以上出入內廷的武官使用,憑此牌,他可以自由出入大內了。

“多謝公公提點。”

惟功深知禮多人不怪,對這個少監十分感謝的模樣,他人小,雖無銀子送上,那少監也不會挑什麼,微笑着點了點頭,告辭而去。

“張貴,二月二那天不拘挑幾個小廝跟着他進宮就行了。”

待內使離開後,張溶隨口吩咐一句,便也轉身離去。

老太爺的態度說明了一切,在場衆人都露出瞭然於心的神色,紛紛四散而去。

張惟賢待自己父親離去後,才從容踱到惟功身前,拱手笑道:“五弟這番是得了大彩頭了,什麼時候請客?”

“由大哥安排時間,如何?”

出乎張惟賢意料之外,惟功沒有推託,張嘴就是答應了下來。

“呵呵,好,好,等我定下日子再說。”

“成!”

沒廢話,惟功答應之後,向張惟賢拱了拱手,便是隨七叔回自己的住處,原地留下神色陰晴不定的張惟賢,半響沒回過神來。

“小五,惟賢是我瞧着長大的,你和他往來,還是要小心的。”

張元芳神色淡淡的,卻是不露聲色的提點着惟功。

“七叔我省得的,以他的身份地位,無緣無故與我結交,哪有這般好事?”張惟功呵呵一笑,答說道:“只是那日他替我還過書債,趁着這機會,還他人情最好。”

說到這,惟功撓了撓頭,嘿嘿一笑,道:“這銀子還得出在七叔你身上。”

“廢話!”

張元芳瞪他一眼,叔侄二人,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

惟功接旨的時候還算鎮定,回到小院居處的時候,還和七叔七嬸說笑聊天,一點兒看不出來激動的模樣,弄的七叔都頻頻誇讚,道是他年紀雖小,卻已經十分有定力城府。

七嬸自然也是替他高興,雖說民間有伴君如伴虎的話,那卻是無知村夫不能靠近君前的酸話,對英國公府這樣的豪門來說,摸不清頭緒時還會緊張,一旦知道緣由之後,自是知道惟功這差事十分討好,天子和惟功的年紀相差三歲多,雖說以散騎常待的身份伴天子騎馬沒有待讀聽着好聽,但勳戚武臣之家,以騎射功夫伴天子左右,豈不正是張惟功的本份?豈不正合身份?

“按說我朝在洪武和永樂、宣德年間,都建有幼軍,小五你的差事,大約是和當年幼軍的武官差不多吧。”

閒談時,張元芳也閒閒的說起以前的掌故,對惟功來說,倒也是十足新鮮的說法。

“幼軍?是

以少年爲軍吧?”

“嗯,小五悟性不壞,就是如此。”張元芳笑道:“昔年,太祖立建文爲皇太孫,因其年幼,雖爲太孫,怕諸軍和大將不附,所以太祖皇帝替皇太孫成立了一支幼軍,年紀都在十餘歲間,領軍將領,也以青年爲主。這樣,俟太孫長成登基爲帝,身邊現成有一支生死相托,自幼隨侍相伴的軍隊在手,這洪武年間的故事,永樂年間,立宣德皇帝爲太孫,也是一樣立了一支幼軍。後來宣德爺又立英宗爲太子,因英宗皇帝年幼,也是成立幼軍,人數麼,似乎最多,在兩萬之間。”

“霍!”張惟功乖覺的替七叔續了一壺茶水,驚歎道:“不愧是皇家大手筆啊,一出手就是兩萬人。”

“呵呵,當年是盛世麼。”

“七叔是說現在不算盛世?”

張元芳一噎,差點兒沒把一嘴茶水噴出來,再看看惟功的眼神,知道是被這小子捉弄了,當下搖頭苦笑一聲,只道:“現在大明確乎不算盛世,但看這幾年的光景,似乎說中興是有望了。”

以張惟功粗淺的歷史知道也是知道,張居正在位十年,大明府庫充盈,糧食積儲數千萬石,金銀也收儲了幾百萬兩。

赫赫有名的萬曆三大徵,播州寧夏兩役再加上抗倭援朝,打退豐臣秀吉和十幾萬倭軍進犯的壬辰倭亂,三大徵用銀數百萬,都是張居正在位時打下來的底子。

這麼一想,說中興也算是說的過去。

惟功換了個角度,問道:“現在皇上有幼軍麼?”

“哪兒有?”張元芳神色漸漸變苦,搖頭道:“爲什麼沒有,這事兒說起來就遠嘍!”

“七叔,講講吧。”

“這要講起來,還得從土木堡之變這事說起,事情還和咱們老祖宗有關,第一代的老英國公就是折在這一場戰事裡頭……”

土木之變,張惟功也是知道,這一役明軍損失極爲慘重,有說損失五十萬的,也有說損失三十萬的,反正是損失慘重。

但這事情和英國公府也能扯上關係,還關係到現在皇上有沒有幼軍的事兒?怎麼想,他也是想不明白。

張元芳看到他懵懂模樣,不覺哈哈大笑起來。

“笑什麼笑,在小五跟前這樣,你真是爲老不尊。”

叔侄兩人是在上房說話,外頭七嬸在太陽底下做針線活計的七嬸聽到動靜,提着茶吊子進來,給兩叔侄都加了茶水,又嗔怪着七叔沒個正形。

說起來,惟功早該改口稱他們爲父母,但這小子在這一件事上是十分倔強,而張元芳夫妻倆知道小孩子心結一時難開,也就由他。

但平時相處,其實已經頗有一家人的感覺了。

“呵呵,我哪裡老,尚未及不惑之年,言老尚早,尚早啊。”

張元芳興致上來,一心想和惟功講古說故事,但看到妻子使了個眼色,醒悟過來,對惟功笑道:“小五你去看會兒書去,我和你七嬸有事要說。”

平時七嬸有什麼話也不揹人,今日倒是挺奇怪的,張惟功答應着,一縱身往

外,四五級的石階,行若無事的踏了下去。

他自己都有點兒驚嚇,這樁功真真了不得,練的日子不久,自己的身體已經萌發出了常人難及的勁力。

其實吳惟賢教給他的法門,是二十年苦練領悟,再和軍中高手切蹉出來,當時的武術不象清末和民國時,在民間最爲昌盛,也出了不少武學大師。在大明,一切高手,卻是九成以上都在軍中。

很多事情,不捅破窗戶紙就顯神秘,揭開了,也就是這麼一回事。

惟功雖小,卻是有兩世的閱歷,而且經歷慘變,心志堅強,自己苦練都有如許成就,何況現在有明師教導?

在階下,臉上撒滿了初春溫暖的陽光,七歲多的少年郎,總是罕見的毫無機心的笑了出來。

……

“小五要請老大吃飯喝酒?”

房間裡頭,傳出來七嬸的聲音,惟功心中一動,便是悄悄附到窗前,低下了身子。

“小點聲,莫叫小五聽到了。”

“他剛一步竄出去了,這會估計又到院外練刀去了,怕什麼。”

說是不怕,七嬸還是推窗看了一下,惟功正好伏在窗下,七嬸看了一眼,便又關上了窗子。

“是有這麼一回事。”張元芳沉吟着道:“二哥家的這大哥兒不是等閒之輩,好在小五心底也十分磁實,不會吃他的虧……你問這個做什麼?”

“唉……小五這客按說該請,我雖是女流,道理還是懂的。不過不是我捨不得,你剛做了一身新官袍,靴子兩雙,花費都不少,年前攢的銀子已經去了一半,最近咱們在城外的地裡要用銀子,最少也在二十兩之譜,買牛,修農具,花費也不少呢……”

七嬸絮叨的都是缺銀子的煩難事,說來好笑,三品武職官,一年的收入也不少了,但在英國公府這樣的巨族裡頭,卻是過的縮手縮腳。

“……說是住着不要錢,吃食也是不要錢,但大廚房的飯不是咱們能吃的,小竈一個月總得三兩,用的幾個下人,公中給他們錢之外,咱們隔一陣總要額外賞錢,最要緊的,咱們仨一個月六兩的份例,張福這個管公中帳目的管家就從來沒正經發下來過……”

“說這些做什麼……”還是七叔溫和的聲音:“小五不是亂糟踐銀子,也是有正用。”

“我不是攀他,再怎麼說過繼給咱們了,攢下銀子還不是給他?就是這一陣子怕是銀子實在不夠使了。”

“不然就把城外那幾十畝地賣了吧,以前咱們自立門戶,有地補貼最好,現在既然住在府裡了,留着地也沒多大用場了。”

“那怎麼能成!小五和咱們現在住府裡是看元功大哥的面子,將來元德和惟賢這爺倆當了家,惟功和咱們還能住這府裡?搬出去是遲早的事情……”

“唉,那就先緊緊吧,我聽吳遊擊說,給惟功教授武學,將來用錢的地方也不少,想起來也是件煩難事情啊……”

聽到這裡,惟功只能默默行開,心裡七上八下,一種難以排解的羞愧感覺,漸漸涌上心頭。

(本章完)

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爺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一百一十六章 軟磨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五章 薊州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九百零九章 選將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解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八百七十四章 新任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四百一十一章 總爺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十六章 殺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八章 入府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四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八百零三章 鬥氣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見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六百四十二章 偶遇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九百章 糧價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
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爺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一百一十六章 軟磨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五章 薊州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九百零九章 選將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解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八百七十四章 新任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四百一十一章 總爺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十六章 殺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八章 入府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四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八百零三章 鬥氣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見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六百四十二章 偶遇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九百章 糧價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