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進言(第三更,求月票,求訂閱)

(十一假期的最後一天,今天再次加更,大大們手裡的,還請投給鐵血。拜謝!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持,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羣: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天上巴掌大的雪花不住的飄落着,那刺骨的寒風颳在臉上有如刀割似的。

在這樣的天氣裡登上城牆,置身於城頭上且是面北而站根本就是找罪受。但是此時,朱宜鋒卻是靜靜站在那裡,穿着一襲呢絨大衣頭戴毛皮帽的他只是站在那裡,雙眼眺望着北方。不一會,那身上便落了一層厚雪。

而張亮基、駱秉章兩人則一左一右的站在那裡,作爲參軍府裡的左右參軍,他們兩人就是朱宜鋒的左右手,同樣也是他的左膀右臂,或許他們只是舊官吏,但現在無論是朱宜鋒也好,督府也罷,都離不開他們這樣的舊官僚。

“石卿、儒齋,你們都曾去過京城,以你們之見,那“粵匪”能攻克京城嗎?”

這正是朱宜鋒所擔心的,在過去的幾天裡,幾乎是剛一得知數萬“粵匪”兵臨京城以及咸豐北狩的消息之後,他便關注着北方的消息。

歷史改變了!

歷史在將要進入1854年的時候,戲劇性的發生了改變,本應該潰敗的太平軍北伐,因爲援軍的提前派出,而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原本應該在臨清被勝保擊敗的曾立昌,自襄陽一路北上,入南陽、克河南,轉戰山西,直搗直隸,如入無人之境,現在更是兵逼京城。

而此時,朱宜鋒最擔心的是什麼?

是太平軍攻克京城!

若是太平軍攻克京城,那麼會帶來什麼樣的變數呢?

“京城城高牆固,且城內有旗兵數十萬,縱是經一番血戰,以臣看來,亦是難下!”

駱秉章的話音方落,那張亮基則於一旁隨口說道。

“南京也讓粵匪拿下了!”

因爲在內心認定朱宜鋒是皇明建文之後,所以現在張亮基等府中要員,皆稱江寧爲南京,而對於這一熟悉的名稱,朱宜鋒自然沒有拒絕,而對這一名稱的接受,於張亮基等人看來,這根本就是在暗示他的身份。

“雖南京有天下堅城之名,然南京之城牆已數十年未經修整,焉能與京城二十年一大修,十年一小修相比,再則,這京旗又有旗兵數十萬,那粵匪盡殺旗兵,縱是旗兵無能,臨性命之危,爲保全自身和舉家之性命,亦只能以命相搏。要知道南京城陷時,那滿城旗兵以至婦人爲保全性命,皆登城與粵匪撕殺,令其死者甚衆!況且京城城頭上有炮千餘門,其中不乏數千斤之巨炮,以臣之見,這京城定能守得!”

這京城能否守住的觀點上,駱秉章與張亮基有着明顯的分歧,在他看來京城一定能守住,因爲京城的近百萬旗人千方百計的想保住自己的性命。只要京城能守住,那督府這邊就暫時不需要考慮天天紛紛降於粵匪的事情。

“若是粵匪如於南京一般,掘地炸開城牆,又當如何?”

“京城二十四旗共有正戶十餘萬,還有京營四郊數萬戶,兵民近百萬之多,縱是粵匪炸開城牆,其爲性命計,必撕死搏殺以圖一絲生機,到時那粵匪縱是有數萬又能如何?”

“可萬一城若是陷了呢?”

張亮基反問之餘,又特意強調道。

“儒齋兄,我說的是萬一!”

“萬一……不可能,只要粵匪一日不罷屠盡旗人之令,便沒有這個萬一!”

話音落下時,駱秉章又衝着大都督長鞠躬道。

“大都督,這荊州至今未下,荊州滿城尚有旗民數萬,雖其祖先大罪於中國,然其於中國生活數百年,其習俗已與中國人無異,當年洪武帝北伐亦曾言“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爲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如此方收以民心,以臣之見,還請大都督下令,若荊州駐防願降,還請寬待旗民,以爲天下之效!”

駱秉章的提議讓朱宜鋒的眉頭微微一皺,至今他都沒有下令攻取荊州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爲還未曾想好,怎麼收拾那裡的駐防旗軍。

是殺?還是?

放,當然不能放,可若是殺的話……殺那些兵,自然沒有任何壓力,他們畢竟是拿着銀子的兵!

可是那些老弱婦孺呢?

畢竟荊州的兩萬旗人之中,可是有一萬多老弱婦孺!這些人怎麼辦?

是殺還是放?

正是因爲沒有想好怎麼處置這些人,所以荊州才一直未派人攻下,但現在駱秉章的話卻讓朱宜鋒想到了荊州的兩萬旗人,同樣也想到了國內的一百多萬旗人,未來如何處置他們?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

他先是沉默片刻,而後說道。

“願爲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

朱宜鋒的脣角微微一揚,冷聲說道。

“確實可以,但不是在這裡,也不是現在!”

話音落下時,朱宜鋒並沒有去解釋自己的想法,相聲目光看着北方,現在歷史已經改變了太多,如果太平軍打下京城的話。這倒也是一件好事,至少自己再也不需要考慮旗人的事情,有人代勞總好過髒了自己的手。但在另一方面,他卻又擔心太平軍打下京城之後,倒置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實際上,這纔是災難性的。

“萬一太平軍攻克京城,到時候,到時候,各地總督巡撫會不會降以太平軍?”

換句話來說,就是地方上會爲會承認太平天國的統治,這纔是朱宜鋒所擔心的。至於旗人的處置,現在還真不是他需要考慮的事情。

“粵匪者,毀我名教、焚我書經、殺我儒生,凡我名教之人無不恨不得食其骨,又焉能降於髮匪!”

“若京城陷落,未必不降,前明末年,李自成亦往山東等地派以官員,士紳亦紛紛磕頭迎官!今時若是髮匪奪以京城,其若下令招撫各地都撫官員,許以原職,其又焉能不降?”

意見的分歧總是不可避免的,對此,朱宜鋒自然不覺得有異,若是意見完全一致,反倒不甚至現實,畢竟大家都是憑着各自的看法去猜測。

“石卿道的是人性,儒齋說的是人心!”

搖搖頭常嘆口氣,人性者自不願意接受太平天國那種違揹人倫人性的“朝廷”,但是人心趨利,至於人性嘛,於利的面前,恐怕也就退居其次了!

“而我們要想想,我們該怎麼辦?”

目光微微一斂,朱宜鋒冷聲說道。

“縱是太平軍奪以京城,舉國皆降,朱某是斷不會降以這種暴虜之徒,我百姓何罪,剛出狼穴,又入虎口!”

或許朱宜鋒不會用“粵匪”去形容太平軍,但是對太平天國,他卻沒有一絲好感,在那所謂的“天國”綱領《天朝田畝制度》裡,更是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麼美妙,其非但將“農民”列爲天下最爲下賤之人,但凡涉及刑罰,動輒“黜爲農”,,更是直接規定官員世襲制,並把“黜爲農”作爲對官員的處罰,從而世襲“尊卑貴賤”,換句話來說,官者其子孫後代皆是官,至於農民其子孫後代皆是農民。

“他們號稱“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看似分以田地給農民,但是他們把耕地平分給百姓的目的,並不是爲了讓百姓獲得飽暖,繼而發家致富。相反,百姓耕作所產,除滿足其最基本食用需求外,餘下部分需全部收歸國庫。而且不獨糧食如此,雜糧、布帛、雞狗、銀錢等等,全都“亦然”。其最終目的,需做到“物物歸上主”,並聲稱此乃“太平真主救世旨意”。若是讓這樣的人奪了天下,天下百姓又將如何?”

脣間的話說的是大義凜然,但是朱宜鋒的心底卻有一個聲音在那裡呼喊着,這天下絕不是他洪秀全的!不能是!更不該是!

“必定餓殍千里,中國之地盡爲赤地!爲天下蒼生計,我漢軍必須揮以義旗,救我黎民!”

“大都督英明!”

聽着大都督的這番大義凜然、滿是正氣之言,張亮基與駱秉章連忙鞠躬迎奉道。

“我百姓能得以大都督,實是天下之福!中國之幸!”

這個馬屁拍的有點高,帽子有點大,但朱宜鋒並沒有絲毫謙遜,實際上他現在越來越習慣於他人的馬屁,爲上者總是不可避免的要適應這一切,只有適應纔不至於飄然。

“儒齋,你上次說用兵廣東,本督言道時機尚不成熟,以你之見,若是現在用兵廣東,需要多投入多少兵力?”

“五千足矣!”

一聽用兵廣東,駱秉章內心激動之時,更是連聲說道。

“目下時局紛亂,京城被圍,胡酋尚不知所蹤,地方官員人心惶惶,若我漢軍用兵廣東,只需勢成威逼之勢,再遣人遊說葉昆臣既可,當然……”

話聲微微一頓,駱秉章擡起頭來,看着大都督說道。

“欲得以廣東,非得下荊州不可!如若駐防旗丁懸而不決,縱是葉昆臣有心降我,有廣州駐防相絆,恐亦不敢輕言降我!”

駱秉章的話一說完,張亮基連忙跟着附和道。

“大都督,儒齋所言極是,還請大都督爲天下蒼生計,發以慈悲!”

第413章 風雲起(第二更)第688章 帝國時代(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194章 追趕之道(第一更)第447章 華之心思(第一更)第296章 海外(第二更,萬字加更!)第487章 戰爭第162章 投資(第二更)第253章 國舅爺(第一更,求支持)第669章 本能(第一更)第488章 報復(求支持)第717章 未來的憂慮(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07章 決心(第一更)第319章 嶺南春(第二更)第323章 交易 (第二更)第300章 東瀛(過節加更)第194章 追趕之道(第一更)第264章 鐵路(第一更,求支持)第588章 覺醒的力量(求支持)第280章 香港(第一更,求支持)第151章 鄂北(第一更)第168章 天國(第二更)第57章 驚雷夜(求推薦、求收藏)第351章 政府之責第620章 工程師的戰爭(第二更)第559章 決定(求支持)第145章 選擇(今天加更,第二更)第25章 交易(新書不易,求推薦)第122章 天京議政(第一更,求推薦)第71章 未來的決定(第二更,求推薦)第538章 科隆海戰(中)第351章 政府之責第470章 戰火第332章 賞賜第27章 試人心(第二更,求推薦)第632章 棋手與棋子第234章 報國?(第二更,求支持)第161章 看世界(第一更)第596章 父子(求支持)第702章 彼得斯堡(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92章 戰車(第一更)第210章 下效(第二更,四更求月票)第389章 北路太平(第三更!)第54章 異心(求推薦)第346章 廣西(第一更)第694章 和平(爲新書求收藏)第527章 禮物(第二更)第138章 鹽之用(第一更,求月票)第406章 目的(求支持!)第560章 商人(求支持)第165章 當如何(第一更)第213章 經濟(第一更,求月票,求訂閱)第373章 奇城(第一更)第619章 夜色(第一更)第675章 法裔加拿大人第349章 湘江(第二更,求支持)第474章 阻擊(求支持)第78章 招安(第一更,求推薦)第641章 不列顛第285章 零丁洋(下)第二更,求支持第714章 江戶之夜(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08章 殲敵(第二更,求推薦)第192章 家國事(第一更,求月票!)第127章 暢想曲(上架,求支持)第407章 幫助第25章 交易(新書不易,求推薦)第399章 憲兵(第一更)第123章 東王私心(第二更,求推薦)第145章 選擇(今天加更,第二更)第132章 新營新丁(新書上架求支持)第331章 鋼鐵時代(求支持)第234章 報國?(第二更,求支持)第30章 歸家(求推薦,求收藏)第15章 遭遇(新書不易,求推薦、求收藏第204章 保守(第二更,求月票)第214章 開始(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125章 命運(求推薦)第347章 機遇(第二更,求支持)第46章 新機遇(求推薦、求收藏)第291章 義熟(第一更,求支持!)第586章 合作者(求支持)第706章 盛宴(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31章 義軍之變(新書上架求支持)第24章 加價(第二更,求推薦)第280章 香港(第一更,求支持)第351章 政府之責第481章 倉皇(求支持)第266章 兵工(第一更,求支持)第440章 放逐(第二更)第79章 借頭(第二更,求推薦)第87章 長蛇陣(第二更,求推薦)第79章 借頭(第二更,求推薦)第234章 報國?(第二更,求支持)第9章 黃埔江畔(新書不易,求推薦)第588章 覺醒的力量(求支持)第720章 百年後(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661章 戰爭迷霧(第一更)第423章 天王府(第二更)第103章 作坊(第一更,求推薦)第425章 艦隊(第二更)
第413章 風雲起(第二更)第688章 帝國時代(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194章 追趕之道(第一更)第447章 華之心思(第一更)第296章 海外(第二更,萬字加更!)第487章 戰爭第162章 投資(第二更)第253章 國舅爺(第一更,求支持)第669章 本能(第一更)第488章 報復(求支持)第717章 未來的憂慮(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07章 決心(第一更)第319章 嶺南春(第二更)第323章 交易 (第二更)第300章 東瀛(過節加更)第194章 追趕之道(第一更)第264章 鐵路(第一更,求支持)第588章 覺醒的力量(求支持)第280章 香港(第一更,求支持)第151章 鄂北(第一更)第168章 天國(第二更)第57章 驚雷夜(求推薦、求收藏)第351章 政府之責第620章 工程師的戰爭(第二更)第559章 決定(求支持)第145章 選擇(今天加更,第二更)第25章 交易(新書不易,求推薦)第122章 天京議政(第一更,求推薦)第71章 未來的決定(第二更,求推薦)第538章 科隆海戰(中)第351章 政府之責第470章 戰火第332章 賞賜第27章 試人心(第二更,求推薦)第632章 棋手與棋子第234章 報國?(第二更,求支持)第161章 看世界(第一更)第596章 父子(求支持)第702章 彼得斯堡(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92章 戰車(第一更)第210章 下效(第二更,四更求月票)第389章 北路太平(第三更!)第54章 異心(求推薦)第346章 廣西(第一更)第694章 和平(爲新書求收藏)第527章 禮物(第二更)第138章 鹽之用(第一更,求月票)第406章 目的(求支持!)第560章 商人(求支持)第165章 當如何(第一更)第213章 經濟(第一更,求月票,求訂閱)第373章 奇城(第一更)第619章 夜色(第一更)第675章 法裔加拿大人第349章 湘江(第二更,求支持)第474章 阻擊(求支持)第78章 招安(第一更,求推薦)第641章 不列顛第285章 零丁洋(下)第二更,求支持第714章 江戶之夜(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08章 殲敵(第二更,求推薦)第192章 家國事(第一更,求月票!)第127章 暢想曲(上架,求支持)第407章 幫助第25章 交易(新書不易,求推薦)第399章 憲兵(第一更)第123章 東王私心(第二更,求推薦)第145章 選擇(今天加更,第二更)第132章 新營新丁(新書上架求支持)第331章 鋼鐵時代(求支持)第234章 報國?(第二更,求支持)第30章 歸家(求推薦,求收藏)第15章 遭遇(新書不易,求推薦、求收藏第204章 保守(第二更,求月票)第214章 開始(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125章 命運(求推薦)第347章 機遇(第二更,求支持)第46章 新機遇(求推薦、求收藏)第291章 義熟(第一更,求支持!)第586章 合作者(求支持)第706章 盛宴(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31章 義軍之變(新書上架求支持)第24章 加價(第二更,求推薦)第280章 香港(第一更,求支持)第351章 政府之責第481章 倉皇(求支持)第266章 兵工(第一更,求支持)第440章 放逐(第二更)第79章 借頭(第二更,求推薦)第87章 長蛇陣(第二更,求推薦)第79章 借頭(第二更,求推薦)第234章 報國?(第二更,求支持)第9章 黃埔江畔(新書不易,求推薦)第588章 覺醒的力量(求支持)第720章 百年後(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661章 戰爭迷霧(第一更)第423章 天王府(第二更)第103章 作坊(第一更,求推薦)第425章 艦隊(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