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曾氏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對於炎黃4555年的中國來說,怕是沒有這兩個句話更能震驚天下,曾經爲滿人奴役的漢家河山,幾乎是朝夕得復。

在幾個月前,天下還是紛亂不亂,當時還有士子在那裡言道着何爲正統,但現在,隨着竊據江寧的“教匪”及其“匪酋”的覆滅,加之數省先後降漢的大好時局,使得爭論嘎然而止。

短短几個月間大半河山光復的現實,對於國人來說,這個過程來的有點兒突然,甚至於有點的太快,以至於在短期內,很多人甚至都無法適應這種變化。

甚至在江西、四川的山區之中,面對官府要求剪辮子、蓄髮的官令時,顯得有些無所是從,他們不知道應不應該減下那象徵着奴役與屈辱的辮子。

面對這種無所是衆,人們哀嘆着漢族的被壓制,憤惱着滿人奴役時的殘蠻,渴望着“光復舊物”。漢家河山匡正之後,那“重見漢官威儀,峨冠博帶”自然也就是瑞正常不過的事情,這是一種政治正確,辮子、馬褂這一切都象徵着奴役,象徵着滿清對國人的奴役,要廢除!

“重見漢官威儀,峨冠博帶”——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大漢都督府發佈了裝定製的書籍,不僅規定了發冠式樣,也對漢服的基本樣式、板型尺寸、製作工藝、配件圖片等等詳細列出,以方便民衆和官員們按圖索驥,找自己心儀的裁縫製作出令人滿意的衣服。

一如的當年朱元璋盡廢“蒙服”、“蒙俗”以恢復漢家傳統一般,在這種政治正確下,包括馬褂等滿清的習俗首先在江南被廢除,在恢復漢制與人們的習慣中兩者的衝撞間,在這片大地上上演着,而在南京這座新興的國都中,更顯其形,在南京這個因上萬名軍政官員的存在而令人們“有重睹漢官威儀之感”的城市,往往從衣着,就可以分出官員們的不同。

在這裡既可以看到那些穿着漢式官袍官員,人們看到了漢式的“峨冠博帶”,同樣也能夠看到那些青年官員穿着仿軍裝的新式服裝,這種新式服裝,無論是常服、或是禮服都採用收腰修身的設計,凸顯出穿着者的體態美,而且絕大多數人都是直接在成衣店定製,合身的衣着穿着這些官員身上,到是讓這些年青人帥氣許多,再加上定製的幾種新式的髮型搭襯,更是顯出青年人的精神。對於那些年長者來說,他們很難習慣新衣的硬領以及軍人式的領釦,對他們來說,寬鬆的漢服反倒更受歡迎,“重睹漢官威儀”反而在這些年長的官員身上,得以重見。

新與舊,傳統與現代在南京奇妙的上演着。

或許,在某種程度上,這也象徵着這個國家正在發生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如此的奇妙——古典與現代,過去與未來,復古與振興,總之,現在這個國家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應對着着這個“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正像數天前,南京的人們仍用自己的方式去迎接新朝的來臨——中華帝國的到來。

人們正在適應的變化不僅僅只是服裝上的變化,還有年號上的變化——在過去的幾個月中,這裡的人曾經了邪教的僞號,亦曾歷了炎黃紀元。

在新皇登基之後,新朝的年號亦隨之制定,通常按中國的習慣都是朝中的儒臣預先擬定幾個備選年號,而後呈奏新君從中選擇其一作爲正式的年號,但是新朝的年號卻是一個例外,它是由朱宜鋒本人創制的。

開宏元年!

這是朱宜鋒創制的年號,朝中的衆員似乎能夠理解這“開宏”之意,不僅僅只是“開創宏圖之業”,更重要的“宏”通“洪”,有着“重開洪武之世”的含意。

或許,新朝的國號行以“中華”,而未繼承“明”,但其年號,無疑是在告訴世人,新朝與大明的關係,當然,這不過只官員們的臆想罷了,他們並不之知道的是,對於選擇這個年號的人來說,他之所以選擇其,原因非常簡單,僅僅只是爲了“開創一番宏圖霸業”。

“宏圖霸業……”

於下關的碼頭上岸,乘坐着馬車朝着南京城駛去時,坐在車上的曾國藩的嘴脣輕動,道出了這麼四個字來。

在從電報中得知皇上選定了“開宏”作爲年號之後,他就立即想到了這四個字,在他看來,這正像當年高皇帝選擇了“洪武”一樣,盡顯其豪氣。

而且在曾國藩看來,皇上將要開創的,肯定將是一番“宏圖霸業”,而決非是外界想象的“重開洪武之世”或者說“重開大明日月天”。

實際上如果用這種眼光來看待這位皇上,那根本就是小瞧了這位中華朝的開國之君,若是他想“重開大明日月天”,又豈會用“中華”爲國號?

或許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他一直謹小慎微的當着這個江西巡撫,但從清降漢之後,他卻得已知曉許多府中機要,可以用一種更直觀的角度去看這位陛下,自然也知道,那位不過只有二十三歲的皇上,其志極大。

皇上只有二十三歲!

此時曾國藩絕不敢因爲其年齡。而小看這位起於草莽的皇上,在他看來,或許這正是新朝將來安穩的保證——皇上年青,意味着皇上還有數十年壽辰,到時候,如張亮基、駱秉章者無不是已經仙去或者致仕。

皇上自然不需要像高皇帝一般,用殺功臣的方式爲儲君鋪路。這意味着,將來所有的大臣,都可以善始善終,與其做一世的君臣。

“至少不需要擔心自己被賜鵝吧……”

這個有些大逆的念頭不過只是一閃而過,而後曾國藩只覺後背一涼,他立即意識到自己的逾越之處。這根本就是大逆之念,若是擱在大清朝開國那會,但就是這麼一想,估計就要身死族滅!

我是漢臣、我是漢臣……又一次曾國藩在內心對自己說道,似乎是在勸說着自己的接受現在的身份變化。現在的他身上穿的並不是青色的清式一品官袍,而是一件普通的漢式深衣,作爲一個理學信徒,在幾個月前,他作出了一個,影響終身的決定——降漢!

降漢!

看似簡單,可對於曾國藩來說,卻是在猶豫數月之後,方纔做出的決定,最終促成他作出這一決定的原因非常簡單——他不希望將來於老家湘鄉被人“勒名於碑”。

那石碑可不是什麼好名——在安徽光復之後,如明末降清漢奸阮大鋮者,雖說因他的籍貫出現了“桐城不要,懷寧不收”的情況,但漢王仍然令其於兩地將共名“勒名於碑”,於碑上盡道其漢奸之行,以警示後人。而如福建的洪承疇、施琅等人無不是於其鄉將其名其罪勒碑示人。

對於曾國藩來說,這可以說是最致命的一擊,他害怕自己的大名也如那些明末降清的漢奸一般,被列爲“漢奸”,於城鄉門前石刻其名,甚至在其墳塋墓碑上亦刻上“漢奸”兩字。這可不僅僅只是臭名於史書,畢竟史書只有少數人看,但勒名牌上,卻可讓四鄉皆知。屆時必定是四鄉皆以其爲恥,其族人亦會以其爲恥。

面對這種“威逼”,曾國藩在一番權衡之後,做出了他的選擇與決定,而這不僅僅避免他會成爲漢奸,而臭名遠揚,同樣也保住了曾家的榮華富貴。在他降漢之後,漢公對他倒也算信任,仍然任他爲江西巡撫,直到幾天前,隨着一紙電報的到來,作爲江西巡撫的他被調至中樞,雖說未告知新差,但進入中樞,也算是位極人臣了。

對於曾國藩來說,在接到這份電報後,他幾乎是立即將江西政務交予他人,然後立即乘火輪船來到南京,其間甚至連一個時辰都不敢耽誤。爲人臣的他非常清楚,現在自己的一舉一動,直接關係到皇上的信任與否,同樣也關係到曾家的將來。

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或許用這句話來形容曾國藩,到時再正確不過。在其降漢之後,他立即裁撤江西勇練,同時還把命九弟等人帶着兒子以求學之名去了南京,求學是假,做爲“質子”是真。

當了滿清的多年忠臣之後,曾國藩知道自己必須要用一些舉動去爭取漢王的信任。他不能像四川總督一樣,用近兩萬條人命去換取信任——因爲他沒有這個機會。

所以,他只能通過其它方式去爭取信任。

遣兄弟、兒子來南京是爲了取信,而火急火燎的趕到南京。沒有流露出絲毫眷戀之意,同樣也是爲了取信。

現在,當乘着馬車朝着南京城駛去時,作爲開宏元年第一個離開地方進京上任的封疆之吏,想到自己還不知道會有何差遣,曾國藩不由顯得有些忐忑不完,因爲他不知道如何去面對那位剛剛繼以大統的開宏皇帝。

“哎……”

閉上眼睛,曾國藩長嘆了口氣,在他抵達南京的時候,天色已經稍晚,在馬車進入南京城時,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路燈亮起,在馬蹄聲中,心有所思的曾國藩,甚至都沒有注意到天黑,直到馬車停下的時候,他才注意到天已經黑了。

馬車在掛着曾府匾牌的府前剛一停穩,站在馬車後面的荊七便跳下馬車去敲門。

“誰啊,誰啊……”

在大門傳出一陣湖南話時,荊七便衝着門在喊着。

“可是六叔,是我荊七!”

荊七跟隨曾國藩多年,門後的門房一聽他的聲音,在開門時驚詫的說道。

“荊七,你怎麼來了,老爺呢?你來了這,誰在南昌陪着大爺?”

像素突然意識到什麼似的,曾六突然壓底了聲音說道。

“老七,是不是大爺那邊有什麼交待?”

對於聽過不少戲的曾六來說,他把荊七的到來,當成了一種變故,是大爺的一種變故,儘管已經適應了這種安生日子,但畢竟他是曾家的人。

不過曾六的話音剛落,有些緊張的他就看到馬車的車門打開了,然後從馬車上走下來的是一位穿着漢家深衣的面貌削瘦人,曾六看了好一會,才認出這人就是大老爺,他連忙跪下見禮。

“小的沒認出大爺,還請大爺恕罪!”

“好了,曾六,免了吧!”

曾國藩免了僕人的禮,在等着僕人打開正門時,進入這個位於南京的“家”時,他又問道,

“老九可在家?”

他口中的老九是九弟曾國荃,兩個月前,降漢時,他即命九弟帶着兒子來了南京,這宅第正是他到達南京後置辦下來的。得虧現在南京城內房屋極多,所以這房子倒也不貴不過只是幾千兩,憑着這幾年的積蓄買下這處房子倒也沒有什麼負擔。

“回大爺,九爺現在正在兵部,這陣子一直是早出晚歸的,小的這就去讓人去通知九爺去!”

曾六正準備吩咐其它人去通知九爺,大爺來了南京時,曾國藩立即阻止道。

“現在江山尚一統,滿清尚竊據北方,老九於兵部爲皇上當差,要以皇命爲重!”

曾國荃來到南京之後,被漢公安排進兵部當差,而且是出任要職,絕非一般閒差,這一安排着實出乎曾國藩的意料,也正因如此,他亦能從這一安排中感覺到皇上對他的信任,儘管並不知道皇上爲何如此信任自己,但曾國藩卻知道,這時應該以何爲重。

曾國藩甚至都沒有注意到,他在說話的時候,都不由自主的站在中華朝的一方,把自己那視爲中華朝的臣子,或許這種轉變,他自己都沒有注意到,當然也有可能這是刻意而爲,習慣了,自然也就成了自然之事。

大爺這麼吩咐了,做下人的自然也不敢再說什麼,走進了曾府的大門,見兒子未迎出來,曾國藩便詫異問道。

“少爺呢?”

按曾家的規矩,這個時候,應該已經有下人去通知兒子來見禮了,直到現在兒子還沒有過來見禮,顯然有些不太尋常。

——————————————————————————————————————————————

最近幾天爭取恢復正常更新,謝謝大家一直以來對無語的支持與厚愛,祝大家雞年大吉!

第301章 黑船再來(第二更,今天加更!)第382章 上堂課(第二更)第96章 強搶民女(第一更,求推薦)第39章 陰謀(第二更,求推薦)第212章 草民之命(第四更!四更求票!)第680章 父與子第544章 生存或者毀滅第655章 大草原(第一更)第710章 災難性的後果(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502章 黑血(下)第287章 子臨清風(第二更,明天加更!)第560章 商人(求支持)第126章 灌輸(求支持)第467章 北方(求支持)第549章 遭遇第650章 合邦(第二更)第342章 霸道(今天加更,求支持)第84章 籠絡人心(第一更,求推薦)第153章 湖南憂(第一更)第310章 大洋彼岸(第二更,求支持)第396章 軟肋(第一更)第649章 日本的未來第532章 太貴(第一更)第426章 東進第48章 卡龍炮(求推薦、求收藏)第185章 歸順(第二更)第84章 籠絡人心(第一更,求推薦)第49章 漁村新貴(第二更,求推薦)第241章 孝義(第二更,求月票)第317章 燃燒的城市(第二更,求支持)第86章 店遇(第一更,求推薦)第111章 抵達(第一更,求推薦)第113章 遊說(求推薦)第547章 造物第104章 敵情(第二更,求推薦)第237章 京城煙雲(中)第一更,求月票第41章 圖窮匕見(第二更,求推薦)第70章 抗拒(第一更)第3章 終極夢想(新書不易,求推薦!)第20章 遇匪(第二更,求推薦、收藏)第364章 工部大學堂(第一更)第313章 機會第121章 咸豐問計(求推薦)第25章 交易(新書不易,求推薦)第66章 嶽武穆(第二更,求推薦)第78章 招安(第一更,求推薦)第309章 名義(第一更,求支持)第680章 父與子第315章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第二更,求支持)第335章 後園(第一更,求支持)第112章 你該如何(第二更)第177章 去湖南(第二更,求月票!)第525章 尊嚴(求支持)第583章 火種(求支持)第227章 進言(第三更,求月票,求訂閱)第367章 毛骨悚然第390章 飛旋的火龍(第一更)第687章 英國的目的第126章 灌輸(求支持)第423章 天王府(第二更)第471章 計劃(求支持)第40章 遇襲(第一更,求推薦,求贊)第580章 不列顛第463章 合作第35章 官商勾結(求推薦、求收藏)第284章 零丁洋(中)第一更,求支持第142章 "陰謀"(第一更,求月票)第143章 說客(第二更,求月票)第607章 時代開端(第二更)第162章 投資(第二更)第440章 放逐(第二更)第293章 目光(第一更,求支持)第342章 霸道(今天加更,求支持)第32章 遊說(第一更,求推薦)第102章 奠基(第二更,求推薦)第41章 圖窮匕見(第二更,求推薦)第354章 買賣(第一更,求支持)第608章 時代(第一更)第579章 存在第102章 奠基(第二更,求推薦)第587章 共和軍(求支持)第158章 輕取(第二更)第594章 國族(求支持)第615章 機器(第一更)第307章 時代的大門(第一更,求支持)第301章 黑船再來(第二更,今天加更!)第597章 君臣(求支持)第97章 上海(第二更)第412章 前途(第一更)第455章 奕訢之心(求支持)第532章 太貴(第一更)第266章 兵工(第一更,求支持)第422章 暗通(第一更)第573章 法蘭西的野望第716章 父與子(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638章 祈禱(求支持)第583章 火種(求支持)第570章 目標,新大陸第403章 突如其來(第二更)第428章 天京人心
第301章 黑船再來(第二更,今天加更!)第382章 上堂課(第二更)第96章 強搶民女(第一更,求推薦)第39章 陰謀(第二更,求推薦)第212章 草民之命(第四更!四更求票!)第680章 父與子第544章 生存或者毀滅第655章 大草原(第一更)第710章 災難性的後果(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502章 黑血(下)第287章 子臨清風(第二更,明天加更!)第560章 商人(求支持)第126章 灌輸(求支持)第467章 北方(求支持)第549章 遭遇第650章 合邦(第二更)第342章 霸道(今天加更,求支持)第84章 籠絡人心(第一更,求推薦)第153章 湖南憂(第一更)第310章 大洋彼岸(第二更,求支持)第396章 軟肋(第一更)第649章 日本的未來第532章 太貴(第一更)第426章 東進第48章 卡龍炮(求推薦、求收藏)第185章 歸順(第二更)第84章 籠絡人心(第一更,求推薦)第49章 漁村新貴(第二更,求推薦)第241章 孝義(第二更,求月票)第317章 燃燒的城市(第二更,求支持)第86章 店遇(第一更,求推薦)第111章 抵達(第一更,求推薦)第113章 遊說(求推薦)第547章 造物第104章 敵情(第二更,求推薦)第237章 京城煙雲(中)第一更,求月票第41章 圖窮匕見(第二更,求推薦)第70章 抗拒(第一更)第3章 終極夢想(新書不易,求推薦!)第20章 遇匪(第二更,求推薦、收藏)第364章 工部大學堂(第一更)第313章 機會第121章 咸豐問計(求推薦)第25章 交易(新書不易,求推薦)第66章 嶽武穆(第二更,求推薦)第78章 招安(第一更,求推薦)第309章 名義(第一更,求支持)第680章 父與子第315章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第二更,求支持)第335章 後園(第一更,求支持)第112章 你該如何(第二更)第177章 去湖南(第二更,求月票!)第525章 尊嚴(求支持)第583章 火種(求支持)第227章 進言(第三更,求月票,求訂閱)第367章 毛骨悚然第390章 飛旋的火龍(第一更)第687章 英國的目的第126章 灌輸(求支持)第423章 天王府(第二更)第471章 計劃(求支持)第40章 遇襲(第一更,求推薦,求贊)第580章 不列顛第463章 合作第35章 官商勾結(求推薦、求收藏)第284章 零丁洋(中)第一更,求支持第142章 "陰謀"(第一更,求月票)第143章 說客(第二更,求月票)第607章 時代開端(第二更)第162章 投資(第二更)第440章 放逐(第二更)第293章 目光(第一更,求支持)第342章 霸道(今天加更,求支持)第32章 遊說(第一更,求推薦)第102章 奠基(第二更,求推薦)第41章 圖窮匕見(第二更,求推薦)第354章 買賣(第一更,求支持)第608章 時代(第一更)第579章 存在第102章 奠基(第二更,求推薦)第587章 共和軍(求支持)第158章 輕取(第二更)第594章 國族(求支持)第615章 機器(第一更)第307章 時代的大門(第一更,求支持)第301章 黑船再來(第二更,今天加更!)第597章 君臣(求支持)第97章 上海(第二更)第412章 前途(第一更)第455章 奕訢之心(求支持)第532章 太貴(第一更)第266章 兵工(第一更,求支持)第422章 暗通(第一更)第573章 法蘭西的野望第716章 父與子(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638章 祈禱(求支持)第583章 火種(求支持)第570章 目標,新大陸第403章 突如其來(第二更)第428章 天京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