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國運(第二更,求支持)

這裡便是自己開創一番事業的地方!

朝着黃鵠磯頭看去,看着那位於山巔上的黃鶴樓,現在這座江南第一名樓並沒有毀於戰火。

來到黃鵠磯頭的朱宜鋒今天似乎很高興,之所以會這般高興,原因非常簡單,因爲去年派往南洋的總領事,不費一槍一彈,便租來了北婆羅洲,現在的北婆羅洲並非僅限於後世的沙巴地區,還有後世的北加裡曼丹的部分地區,十數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那麼輕而易舉得一起以5001元的“代價”租了下來。

相比於氣候惡劣的北海道,北婆羅洲將會是中國大規模海外移民的第一步,想到這個偉大的事業從現在拉開序幕,朱一峰怎麼能不高興。

黃鵠磯頭頂,看着破敗的黃鶴樓,朱宜鋒一邊走一邊顧盼。來到前,仰臉看看彩漆剝落的重檐斗拱,便隨口問道。

“這樓是哪年建的?”

“回主公,黃鶴樓始建於三國,因兵火頻繁,黃鶴樓曾屢毀屢建,故有着“火經三發,工屆八興”之說,現在此樓重建於僞嘉慶元年……”

儘管駱秉章並不是武昌人,但是對於這樓卻極爲了解。

“火經三發,工屆八興。如此看來此樓也算是歷經磨難了。”

對於黃鶴樓朱宜鋒並不陌生,曾幾何時,於武漢旅遊時,也曾來過此地,只不過在建武漢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佔用了黃鶴樓舊址,後來重建黃鶴樓時,選址在距舊址約1000米的蛇山峰嶺上。

“儒齋可知,於武昌這黃鶴樓有着“國運昌則樓運盛”之說?”

“主公,聽說武昌府年前就已經決定準備劃撥五萬元,用於整修葺此樓,這豈不是正應了“國運昌則樓運盛”之理?”

駱秉章不露痕跡的拍了個馬屁。

“儒齋這可不是像你啊!”

朱宜鋒一聽便笑了,對於武昌府要修葺黃鶴樓,他並不反對,畢竟這座樓已經顯得極爲殘破了。

“其實這“國運昌則樓運盛”之說,倒也合理,畢竟黃鶴樓大都毀於戰火,若是太平盛世不然無毀於戰火之憂。”

朱宜鋒隨口解釋道,這是後世聽導遊講解才知道的“國運昌則樓運盛”之說。

“若是說盛世……”

話語略微沉頓,原本心情頗好的朱宜鋒,這會心情也跟着變得有些沉重,他看着滔滔江水說道。

“儒齋可知這盛世的代價幾何?”

略作詫異,駱秉章便輕輕鞠躬道。

“主公,恕臣愚頓!”

盛世的代價幾何?這是什麼問題?

“所謂盛世,就是內無嚴重的政治腐敗,外無迫在眉睫的敵國外患,社會治安良好,老百姓普遍能吃飽飯的時代。在中國歷史上,這樣大規模的盛世出現過三次,即漢文景之治、唐代的貞觀開元盛世,至於有人說什麼康乾盛世……吃糠喝稀之世,焉能視爲盛世?”

凝視着長江上的點點白帆,朱宜鋒繼續說道。

“可以說“盛世”這個詞是中國獨有的。漢文化圈以外的史書中,找不出這兩個字。無怪乎中國歷史多災多難,細細掂量,“盛世”這個詞本身就蘊含着無奈和不祥。“盛”“衰”相對,沒有“衰世”作爲背景,就沒有盛世的美麗和燦爛。”

話到至此,朱宜鋒的臉色微微一沉,這豈不正印證了這句話嘛。

主公的臉色變幻,落在駱秉章的目中,他的心思同樣一沉,正俗出聲時,卻見他又繼續說道:

“所以,歷史上的每個盛世,都需要一個大規模的禍亂之世作爲前奏。如文景之治。在這個盛世出現前20年,秦末戰亂剛剛結束。十餘年的戰亂給中國造成了巨大的人口損失,天下人丁十不存五,至於經濟損失,更是慘重。大漢王朝建立之初,大概比任何一個王朝都要狼狽。《漢書?食貨志》載:“漢興,接秦之敝,諸侯並起,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天下既定,民亡蓋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

來到這個時空已經兩年有餘的朱宜鋒,在過去的兩年多之中,儘管主張向西方學習,但是這並不妨礙他翻閱史書,所以對於,很多史書典故能做到信手沾來。

“當然最爲人豔稱的盛世當然是“貞觀之治”加“開元盛世”。這個盛世的背景一樣是空前慘烈的人口損失。在李世民登基的前三年,也就是武德七年,隋末的大規模戰亂方纔平息。《隋唐演義》中章章都是慘絕人寰的人間悲劇。貞觀六年,魏徵上奏仍說:“今自伊、洛之東,暨乎海、岱,萑莽巨澤,茫茫千里,人煙斷絕,雞犬不聞,道路蕭條。”甚至直到貞觀十一年,馬週上書時仍然說:“今之戶口不及隋之十一。””

感嘆着盛世之前的“衰世”,朱宜鋒又用凝重的語氣說道。

“極衰之世的大破壞,正是盛世出現的必要條件。中國傳統王朝崩潰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口壓力,而大戰亂則爲新王朝解脫了人口壓力,提供了興起的寬闊舞臺。正是隋末戰爭導致的人口大量死亡,造成田地大量拋荒,唐王朝才能實行均田制,給每個男丁發放一頃田地。戰亂導致的自然“土改”,同樣是漢初“招附流亡”、清初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實上,在大動盪過去之後,新王朝只要能保證幾十年內不發生大的政治動亂,那麼並不需要它提出多麼高明的發展策略,只需無爲而治,順勢而行,自然就會收穫一個豐盈的經濟自動恢復期。所以說,每一次盛世,都是對前一階段大災難大破壞的一種反彈、一種彌補。第二,盛世的出現,得益於衰世提供的經驗教訓。前代君王倒行逆施的嚴重後果,給看夠了人間悲劇的後代君王以極大警醒。盛世的君王們,都非常善於從前人的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

朱宜鋒的語氣顯得有些沉重,每每看到史書的時候,他總會想到自身,想到將來的中國。

“中國歷史上爲數不多的幾個盛世,都是極衰之世付出高昂學費後考出的高分。當然,付出了極衰之世的代價,並不見得肯定收穫盛世。事實上,盛世出現的條件遠比這個要苛刻。在中國歷史上,並不是所有的災難都能由進步來補償,更多的時候,災難換來的只是更大的災難。”

注意到主公的臉色變化,感覺到其話語中的沉重,駱秉章立即意識到主公的心中之憂,立即說道。

“盛世出現的最必要之條件是遇到英明的帝王,如漢之文帝、景帝,唐之太宗,無不是英明之君主。今日主公,雖主以三省,但三省已現盛世之氣,想他日,主公一統天下之時,必定可將我中華帶入遠超文景、貞觀的極盛之世!”

作臣子的自然希望君王治世之時是極盛之世,駱秉章同樣也不例外,現在他之所以這麼說,更多的是寬撫主公的心情。

“極盛之世……”

搖搖頭,朱宜鋒凝視着遠處感道。

“一個蒸蒸日上、富於自信的政權並不需要通過自我宣傳來爲自己壯膽。相反,在一些有問題的時代,人們卻常常會高唱盛世的調子。相反,在一些有問題的時代,人們卻常常會高唱盛世的調子。因爲“盛世”是傳統王朝統治合法性的有力證明。歷經暴力奪權後,一個政權就需要以“養民”“牧民”的成績來支持自己的合法性。而盛世的出現,當然是統治成績的最佳證明。在一個王朝埋頭開拓進取的過程之中,統治者們並不會經常提起“盛世”二字,而是致力於發現和解決問題。漢代文景之治、唐朝貞觀之治中,從來沒有帝王和大臣自誇爲盛世。相反,那些底氣不足的統治者卻常把“盛世”掛在嘴邊。比如滿清,其盛世之聲叫嚷的最爲響亮,有清一代連篇累牘的內容是宣傳大清政權的“深仁厚澤”。”

冷聲嘲笑着,對於盛世有着清楚意識的他說道。

“真到大亂之後必有大治,所謂大治者是因爲戰爭導致的人口大量死亡,造成田地大量拋荒,這自然使得人均耕地面積增加,百姓的倉中有了餘糧,經濟自然也就是隨之繁榮,這算是自然而然的也就來了。若是從這一點上來說,儒齋……”

回頭看着駱秉章,見其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朱宜鋒反問道。

“與你之見,將來即使是本督一統天下,又豈有成以盛世之道理,畢竟啊……”

感嘆着,朱宜鋒用頗爲無奈的語氣說道。

“這天下的人丁死的太少了,沒有十不存五的大亂,焉有將來的大治?”

第126章 灌輸(求支持)第325章 後園春(第二更,求支持)第263章 珠江(第二更,求支持)第378章 人心(第二更)第559章 決定(求支持)第632章 棋手與棋子第279章 羣生相(第二更,求月票)第272章 公使之選(第一更,求支持)第6章 新房夜話(新書加更,求推薦)第311章 財政(第一更,求支持)第173章 時機(第一更)第285章 零丁洋(下)第二更,求支持第229章 公債(第二更,求訂閱)第99章 夫妻(第二更,求推薦)第503章 命運(求支持)第231章 廣州(第一更,求月票)第378章 人心(第二更)第314章 遠征第417章 演員(第二更)第209章 文昌之火(第一更,加更求月票)第50章 虎山行(第一更,求推薦)第481章 倉皇(求支持)第27章 試人心(第二更,求推薦)第658章 商人(第二更)第613章 所爲何(第一章)第111章 抵達(第一更,求推薦)第564章 印度(求支持)第91章 張家兄妹(求推薦)第633章 潛入第517章 美利堅風雲第61章 江洲(第一更,求推薦)第674章 美利堅的陰謀第87章 長蛇陣(第二更,求推薦)第402章 應對(第一更)第185章 歸順(第二更)第673章 結束第95章 招兵旗(第三更,求推薦)第509章 帝國初嘀(求支持)第654章 洛基山(第二更)第592章 戰鬥(求支持)第378章 人心(第二更)第317章 燃燒的城市(第二更,求支持)第247章 赴任(第二更)第1章 魂越百年(新書發佈,求收藏)第308章 喜事(第二更,求支持)第593章 忠臣(求支持)第195章 說服(第二更)第311章 財政(第一更,求支持)第236章 京城煙雲(第二更,求月票)第182章 戰地教學(第一更,求月票)第102章 奠基(第二更,求推薦)第273章 後膛炮(第二更,求支持)第272章 公使之選(第一更,求支持)第474章 阻擊(求支持)第88章 野望(求推薦、求支持)第618章 勝利的希望(第二更)第483章 舊人(求支持)第631章 乾杯!第233章 問仙(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562章 歸宿(求支持!)第311章 財政(第一更,求支持)第607章 時代開端(第二更)第12章 不早朝(第二更,求推薦)第277章 打出來(第二更,求支持)第563章 遊說(求支持)第235章 風雲變(第一更,求訂閱)第367章 師生(第二更)第381章 劍鋒所指(第一更)第503章 命運(求支持)第293章 目光(第一更,求支持)第267章 商辦(第二更,求支持)第331章 鋼鐵時代(求支持)第477章 天津(求支持)第588章 覺醒的力量(求支持)第395章 參謀部(第二更)第255章 禮物(第一更,求支持)第93章 將計就計(今天加更,求推薦)第128章 命運之變(新書上架,求支持)第59章 東王之怒(第一更,求推薦)第24章 加價(第二更,求推薦)第281章 提刑(第二更,求支持)第530章第357章 產業(第二更)第74章 錢家父子(第一更,求推薦)第192章 家國事(第一更,求月票!)第478章 王朝末日(求支持)第689章 從女王到女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22章 掩飾(第一更,求支持)第430章 破城(第二更)第89章 芝麻官(第一更,求推薦)第561章 商業利益(求支持)第159章 心腹之患(第一更)第72章 炮灰之擇(第一更,求推薦)第593章 忠臣(求支持)第230章 決定(求月票,求訂閱)第308章 喜事(第二更,求支持)第533章 目的(第二更)第111章 抵達(第一更,求推薦)第91章 張家兄妹(求推薦)第501章 黑血(中)
第126章 灌輸(求支持)第325章 後園春(第二更,求支持)第263章 珠江(第二更,求支持)第378章 人心(第二更)第559章 決定(求支持)第632章 棋手與棋子第279章 羣生相(第二更,求月票)第272章 公使之選(第一更,求支持)第6章 新房夜話(新書加更,求推薦)第311章 財政(第一更,求支持)第173章 時機(第一更)第285章 零丁洋(下)第二更,求支持第229章 公債(第二更,求訂閱)第99章 夫妻(第二更,求推薦)第503章 命運(求支持)第231章 廣州(第一更,求月票)第378章 人心(第二更)第314章 遠征第417章 演員(第二更)第209章 文昌之火(第一更,加更求月票)第50章 虎山行(第一更,求推薦)第481章 倉皇(求支持)第27章 試人心(第二更,求推薦)第658章 商人(第二更)第613章 所爲何(第一章)第111章 抵達(第一更,求推薦)第564章 印度(求支持)第91章 張家兄妹(求推薦)第633章 潛入第517章 美利堅風雲第61章 江洲(第一更,求推薦)第674章 美利堅的陰謀第87章 長蛇陣(第二更,求推薦)第402章 應對(第一更)第185章 歸順(第二更)第673章 結束第95章 招兵旗(第三更,求推薦)第509章 帝國初嘀(求支持)第654章 洛基山(第二更)第592章 戰鬥(求支持)第378章 人心(第二更)第317章 燃燒的城市(第二更,求支持)第247章 赴任(第二更)第1章 魂越百年(新書發佈,求收藏)第308章 喜事(第二更,求支持)第593章 忠臣(求支持)第195章 說服(第二更)第311章 財政(第一更,求支持)第236章 京城煙雲(第二更,求月票)第182章 戰地教學(第一更,求月票)第102章 奠基(第二更,求推薦)第273章 後膛炮(第二更,求支持)第272章 公使之選(第一更,求支持)第474章 阻擊(求支持)第88章 野望(求推薦、求支持)第618章 勝利的希望(第二更)第483章 舊人(求支持)第631章 乾杯!第233章 問仙(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562章 歸宿(求支持!)第311章 財政(第一更,求支持)第607章 時代開端(第二更)第12章 不早朝(第二更,求推薦)第277章 打出來(第二更,求支持)第563章 遊說(求支持)第235章 風雲變(第一更,求訂閱)第367章 師生(第二更)第381章 劍鋒所指(第一更)第503章 命運(求支持)第293章 目光(第一更,求支持)第267章 商辦(第二更,求支持)第331章 鋼鐵時代(求支持)第477章 天津(求支持)第588章 覺醒的力量(求支持)第395章 參謀部(第二更)第255章 禮物(第一更,求支持)第93章 將計就計(今天加更,求推薦)第128章 命運之變(新書上架,求支持)第59章 東王之怒(第一更,求推薦)第24章 加價(第二更,求推薦)第281章 提刑(第二更,求支持)第530章第357章 產業(第二更)第74章 錢家父子(第一更,求推薦)第192章 家國事(第一更,求月票!)第478章 王朝末日(求支持)第689章 從女王到女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22章 掩飾(第一更,求支持)第430章 破城(第二更)第89章 芝麻官(第一更,求推薦)第561章 商業利益(求支持)第159章 心腹之患(第一更)第72章 炮灰之擇(第一更,求推薦)第593章 忠臣(求支持)第230章 決定(求月票,求訂閱)第308章 喜事(第二更,求支持)第533章 目的(第二更)第111章 抵達(第一更,求推薦)第91章 張家兄妹(求推薦)第501章 黑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