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開啓未來

從馬車上走下的時候,首先映入朱宜鋒目中的,是一排汽車,那些汽車看起來與20年代的卡車有些相似,一排汽車,足足有上百輛之後,它們就那麼排列在他的眼前。

“父皇,這就是汽車?”

朱逢海驚訝的看着這些汽車,他從父皇的口中不止一次的聽說過汽車的重要性,甚至有一次父皇還曾告訴過他,汽車就是未來,而驅動汽車的石油,就是未來國家的命脈。

“我們可以不要印度,不去與法國人、俄國人去爭中東,但是我們必須要得到波斯灣沿岸的一帶,沙漠?表面上看起來,那裡是沙漠,可實際上,那裡卻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只要掌握了那裡的油田,我們就掌握了未來世界的油管,不僅僅只是保障本國的燃料安全,到時候,全世界的油管也都會在我們的控制之下……”

父皇的這番話說於一年多前,儘管朱逢海並不知道,父皇爲何那麼肯定那裡有石油,但是他相信父皇判斷,對於父皇他可以說是百分之百的相信,這是兒子對父親的崇拜使然。

現在,眼前的這些汽車就是在驗證着父皇的判斷。

“臣參見陛下、太子殿下!”

在徐樹珊行禮之後,朱逢海才行禮道。

“見過舅舅。”

君臣之禮後,纔是親情,作爲皇太子的很清楚,眼前的舅舅是他在宮外最大的支持者,也是最有力的支持者,或者徐樹珊並沒有顯赫的官職,但是掌握着漢陽公司的他,卻有着超乎人們想象的影響力,尤其是對於湖廣籍的官員,再加上母后生於江蘇的原因,所以,兩江系的官員對他的支持是天然,有了這兩派的官員支持,即便是兩廣系官員再怎麼支持他的那個弟弟也不會影響到大局。

雖說年少,但是在師傅們的教導下,朱逢海很清楚什麼是政治規則,儘管有着《中華帝國皇位繼承法》“嫡長繼承權”作爲保障,但誰知道呢?反正無論是他的師傅或者母后都讓他親近舅舅,那肯定沒錯,而且,他確實也很親近舅舅,因爲他總會給他帶一些新鮮的玩意。

“舅舅,這就是汽車嗎?這麼大啊,我原本還想,如果小點話,就讓你送我一輛玩玩哪……”

外甥的話讓徐樹珊微微一笑,然後親呢的說道。

“殿下,等以後研究出小車之後,到時候臣送給殿下一輛,這些車是貨車,是部隊用來代替馬車的貨車。”

說話時徐樹珊將目光轉讓向朱宜鋒。

“陛下,這是汽車公司生產出來的第一批350輛“漢陽一型”卡車,每輛卡車的載重爲1.8噸,最快速度爲每小時60公里……”

“每小時六十公里!”

聽到這個速度被嚇了一跳,他看着汽車驚訝的說道。

“那豈不是說,他一個小時就可以跑120裡,相當於步兵一天的行軍距離,”

作爲皇太子的朱逢海需要接受各個方面的教育,其中自然也包括軍事,這些教育會持續到他24歲,而現在,儘管只掌握一部分基本的軍事知識,但朱逢海還是從舅舅的話中,聽到汽車的不比尋常。

“是不是有油的話,它可就可一直跑下去,一箱油夠他跑多長時間?兩個小時?三個小時?還是多長時間?”

作爲少年,第一次見到汽車的充分顯露出了他的好奇心,他好奇的看着汽車,甚至還主動跑到汽車旁邊,在汽車兵的幫助下打下車門,鑽進駕駛室中,摸着方向盤,朱逢海整個人顯得極爲興奮,問題更像是連珠炮的接連從他的口中問出來。

對於兒子的表現,朱宜鋒只是笑而不語,男孩對於機器有一種天然的熱愛,對此他當然不會干涉,他甚至希望兒子能夠成爲一個狂熱的機器愛好者,畢竟做爲皇太子,對機器的喜愛將會影響到民間,最終促成整個民間對機器的狂熱。

在這個時代,對於機器狂熱一些,完全沒有任何問題,中國需要機器!

看着眼前這輛幾乎達到20年代標準的汽車,朱宜鋒的神情顯得有些激動,這輛汽車不僅僅可以滿足軍隊的需要,它更象徵着一種革命,一種技術革命,當然也是交通上的革命,而在汽車工業上中國整整個領先於世界半個世紀以上,在其它國家對內燃機還一無所知的時候,中國就已經把他們遠遠的甩在了身後。

有了汽車之後,也許很快就會誕生飛機,也許很快,這個世界的交通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而到那時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模樣?

朱宜鋒並不知道,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給這個世界帶來的改變到底是好還是壞,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切變化,更有利於中國,至少在某種程度上。

“現在汽車公司每個月可以生產多少輛汽車?”

看着在那裡握着方向盤的兒子,朱宜鋒問道徐樹珊,產量纔是最重要的,儘管汽車早在19世紀晚期就發明了,但是直到福特發明流水線之後,汽車才得已走進千家萬戶。

“現在每個月是300臺,隨着生產的熟悉預計的一年後產量可以達到500臺,每個產量6000-7000輛,如果進一步擴建工廠的話,三年後,產量可以突破2萬輛,到時候兩年的產量就可以滿足軍隊的需要……”

徐樹珊所指的軍隊的需要,是指沒有擴編之前的,那個時候軍隊一共只有三萬多輛馬車,但是現在,軍隊卻有多達二十幾萬輛馬車,按照這個產量需要連續生產十年纔有可能滿足需求,而且是建立在汽車沒有損毀的前提下。

雖然心知這個滿足是縮水的,但朱宜鋒並沒有說什麼,在1866年,能夠實現年產兩萬輛汽車的目標,已經是一個奇蹟了。就像去年國內的金屬切削機牀突破4萬臺一樣,其本身就是一個奇蹟,三年前,全中國的金屬切削機牀不過僅只有不足10萬臺,但是現在卻超過20萬臺,可即便如此,仍然無法滿足國內工廠對於機器的需求,按照機器行會的估算,未來十年內,每年需要生產十萬臺機牀,才能滿足國內的需求。

鋼鐵業、造船業以及紡織業等各行各業同樣都在迅速膨脹着,相比三年前,中國的工業規模膨脹了2.3倍,這一切都得益於戰爭的爆發,戰爭導致了進口的減少,導致了國內需求的迅速激增。

這種膨脹式的發展,被外界視爲奇蹟,畢竟從古至今,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朝代像現在中華朝一樣,越打越強,越打越富。

戰爭是一個好東西啊!

感嘆着戰爭對經濟的刺激,朱宜鋒輕輕的拍了下車身,車身是用鋼板製造的,大冶公司製造鋼板的技術非常成熟,早在十年前,歐洲剛剛建成用蒸汽機傳動的二輥可逆式中厚板軋機時,大冶煉鐵公司就從歐洲引進了同類設備,這是爲了生產軍艦用的鋼板,隨後漢陽兵工廠爲廣州鐵廠等多家鐵廠生產了同類的設備,開宏元年,漢陽公司建成三輥中厚板軋機。開宏三年,馬鞍山鋼鐵公司建成世界第一臺四輥可逆式中厚板軋機,同年採用電動機取代蒸汽機用以驅動軋機並取得成功。

“每一塊鋼鐵裡,都隱藏着一個國家興衰的秘密。”

想到卡內基傳的記者的話語,朱宜鋒的神情顯得有些凝重,過去的十年間,在他的推動下,中國建成了大冶、廣州、馬鞍山以及大沽四家鋼鐵公司,這四家鋼鐵公司的鋼鐵產量,在去年就已經突破了三百萬噸,新近發明的平爐鍊鋼技術更是已經全面取代轉爐鍊鋼技術,鋼鐵技術的發達爲中國工業提供了充足的優質鋼板,使得中國可以“奢侈”的採用鋼板製造汽車。

汽車工業是龍頭產業,根據後世的經驗,汽車工業可以推動包括鋼鐵、石化、機械製造等上百個相關行業的發展,只要抓住汽車工業的脈博,那怕是在戰爭結束之後,中國的工業也會在汽車工業的帶動下,迅速發展起來。

“,我看兩萬輛有些太過保守了,嗯,可以規劃在廣州、天津這些地方設立汽車製造公司,要知道,相比於火車,汽車的使用更爲方便,尤其是對於我國來說,更是如此,我們絕大多數地區都是山地地形,很多地方並不適合修鐵路,即便是修鐵路,成本也不符合經濟需要,但是汽車卻不同,汽車不像火車需要鐵路,普通的國道,就能滿足汽車的使用……”

來自21世紀的朱宜鋒很清楚,在21世紀的中國,汽車扮演着什麼樣的角色,可以說,正是汽車物流推進着中國的發展,相比於火車或許汽車的運輸成本較高,但是它仍然有很多無法掩飾的優點,而在這個時代,相比於使用成本昂貴的馬車,汽車的運費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嗯,還可以考慮一下,把這種貨車改進成客車,就是……”

指着貨車的車廂,朱宜鋒解釋着他的一些想法,最早的客車就是用卡車改造的,甚至後世到80年代,國內大多數客車、公交車都是用卡車改造。

“增加一個車廂,車廂是整體的,這後面是座椅,一排四個座椅……”

如果不是因爲沒有帶筆,恐怕朱宜鋒早都按照後世客車的模樣畫出一輛客車來了,但是他這麼稍一解釋,徐樹珊立即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圖畫。

“陛下所言極是,汽車可以運貨,自然也可以運人,不過,以臣的估算,汽車產量至少在五年內,不可能超過四萬輛。即便是我們擴建幾個大型工廠,也不太可能,除了設備上無法滿足外,更重要的是橡膠,汽車的車輪是用橡膠製成,而目前南洋橡膠園的產量,根本就無法滿足生產的需要,即便是兩萬輛都成問題,”

見徐樹珊提到橡膠,朱宜鋒整個人不由的一愣,他有些奇怪的說道。

“橡膠不夠用?這怎麼可能,我們在婆羅洲的殖民地不是種植了很多橡膠嗎?”

作爲中國的第一塊殖民地,朱宜鋒在最早規劃婆羅洲的種植園時,就選擇了橡膠,以橡膠作爲種植園主要產品,這個“遠見”最終使國內的生產受益無窮,馬車的橡膠車輪、橡膠靴底、雨衣等各種各樣的橡膠製品,繁榮了國內的市場,同樣也刺激着南洋的橡膠業,現在猛的一聽,橡膠不夠用,他怎麼會不覺得的驚訝。

“陛下,婆羅洲70%的橡膠園都是開宏元年後新建的,他們大都還未到採膠期,而在戰爭爆發後,軍隊對橡膠的需求膨脹好幾倍,軍靴、車輪、炮輪等等都需要橡膠,很多民用橡膠產品早已經停產了,甚至就連傳動的皮帶,現在也都改用了牛皮,而不是過去的橡膠皮帶……”

“嗯,橡膠不足只是暫時的,這個完全不用擔心,嗯,回頭可以和殖民地部協調一下,讓殖民地部推動一下橡膠園的建設,未來幾十年對橡膠的需求量只會越來越多,尤其是汽車普及之後!”

與美國首先普及了轎車不同,朱宜鋒相信,中國會像另一個時空一樣,首先普及卡車、客車,最後纔會普及轎車。畢竟,現在中國需要的是一個現代化的交通體系。

“除了橡膠之外,陛下,制約汽車的還有一個一個很關鍵的因素!”

見陛下的心情似乎不錯,於是徐樹珊便又提到了另一件事。

“哦?是什麼?”

原本準備上車試着駕駛一下卡車的朱宜鋒聽到徐樹珊的話,便笑着反問道。

“你說吧,沒有什麼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石油!”

看着陛下,徐樹珊道出了困擾他多時的問題。

“現在我們的石油都來自南洋,來自婆羅洲,以我們目前的採油技術來說,根本沒有辦法提供足夠的石油滿足汽車的需要,陛下,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即便是建了幾家汽車廠,一年生產十萬輛汽車,沒有油,就像馬沒了草一樣,那些汽車最終會成爲擺設!所以,陛下,無論如何,都必須先解決採油技術,才能考慮汽車廠擴建的問題!”

下個星期,新小說就會發布,希望大家能夠繼續支持無語,本書也將在這個月進入尾聲,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再次拜謝!

第48章 卡龍炮(求推薦、求收藏)第648章 江戶第61章 江洲(第一更,求推薦)第532章 太貴(第一更)第422章 暗通(第一更)第381章 劍鋒所指(第一更)第371章 潼關(第二更)第294章 行賄(第二更,求支持)第516章 咽喉(求支持)第149章 胡潤芝(第一更)第224章 後宮(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174章 ”鐵甲艦“(第二更)第567章 軍人職責(求支持)第218章 碩鼠(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第532章 太貴(第一更)第515章 珍珠(下)第667章 奇與正第144章 忘責(第一更,求月票)第257章 眼紅(第一更,今天加更)第517章 美利堅風雲第488章 報復(求支持)第502章 黑血(下)第12章 不早朝(第二更,求推薦)第350章 戶部學堂(求支持)第684章 我跟你說……第549章 遭遇第373章 奇城(第一更)第551章 東方第292章 我需要(第二更,求支持)第374章 奪城(第二更)第584章 世界大戰的回報(求支持)第715章 最後的談判(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54章 商議(第二更)第474章 阻擊(求支持)第709章 美國不哭(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62章 在這裡(第一更)第421章 洪秀全(第二章)第468章 北上(求支持)第273章 後膛炮(第二更,求支持)第722章 喜當爹(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9章 輕音(第一更,求推薦)第347章 機遇(第二更,求支持)第290章 要有光(第三更!求支持)第545章 安西(第一更)第23章 五千歲(新書不易,求推薦)第683章 遠征船隊第616章 解放者(第二更)第393章 民心(第一更)第5章 人自迷(新書不易,求推薦)第120章 咸豐之憂(上)第102章 奠基(第二更,求推薦)第126章 灌輸(求支持)第116章 省城內(求推薦)第127章 暢想曲(上架,求支持)第470章 戰火第589章 燃燒的都柏林(求支持)第381章 劍鋒所指(第一更)第529章 談判(第二更)第218章 碩鼠(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第668章 過湖第664章 張伯倫的浮想(第二更)第447章 華之心思(第一更)第224章 後宮(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105章 弛禁三日(第一更,求推薦)第646章 皇帝的野心第59章 東王之怒(第一更,求推薦)第404章 軍醫(第三更)第604章 新技術(求月票)第676章 大後方第329章 華工(第二更,求支持)第96章 強搶民女(第一更,求推薦)第130章 阻斷(新書上架求支持)第292章 我需要(第二更,求支持)第182章 戰地教學(第一更,求月票)第120章 咸豐之憂(上)第629章 商人之用第522章 帝國第617章 都柏林(第一更)第642章 德意志第145章 選擇(今天加更,第二更)第99章 夫妻(第二更,求推薦)第72章 炮灰之擇(第一更,求推薦)第86章 店遇(第一更,求推薦)第357章 產業(第二更)第185章 歸順(第二更)第453章 勸進(新春快樂)第225章 北狩(第一更,求月票、求訂閱)第128章 命運之變(新書上架,求支持)第683章 遠征船隊第192章 家國事(第一更,求月票!)第260章 心焚(第一更,求支持)第431章 克復(第一更)第520章 選擇(求支持)第51章 血未冷(第二更,求推薦)第424章 身死(第一更)第584章 世界大戰的回報(求支持)第557章第54章 異心(求推薦)第461章 士仕(第二更)第291章 義熟(第一更,求支持!)
第48章 卡龍炮(求推薦、求收藏)第648章 江戶第61章 江洲(第一更,求推薦)第532章 太貴(第一更)第422章 暗通(第一更)第381章 劍鋒所指(第一更)第371章 潼關(第二更)第294章 行賄(第二更,求支持)第516章 咽喉(求支持)第149章 胡潤芝(第一更)第224章 後宮(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174章 ”鐵甲艦“(第二更)第567章 軍人職責(求支持)第218章 碩鼠(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第532章 太貴(第一更)第515章 珍珠(下)第667章 奇與正第144章 忘責(第一更,求月票)第257章 眼紅(第一更,今天加更)第517章 美利堅風雲第488章 報復(求支持)第502章 黑血(下)第12章 不早朝(第二更,求推薦)第350章 戶部學堂(求支持)第684章 我跟你說……第549章 遭遇第373章 奇城(第一更)第551章 東方第292章 我需要(第二更,求支持)第374章 奪城(第二更)第584章 世界大戰的回報(求支持)第715章 最後的談判(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54章 商議(第二更)第474章 阻擊(求支持)第709章 美國不哭(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62章 在這裡(第一更)第421章 洪秀全(第二章)第468章 北上(求支持)第273章 後膛炮(第二更,求支持)第722章 喜當爹(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9章 輕音(第一更,求推薦)第347章 機遇(第二更,求支持)第290章 要有光(第三更!求支持)第545章 安西(第一更)第23章 五千歲(新書不易,求推薦)第683章 遠征船隊第616章 解放者(第二更)第393章 民心(第一更)第5章 人自迷(新書不易,求推薦)第120章 咸豐之憂(上)第102章 奠基(第二更,求推薦)第126章 灌輸(求支持)第116章 省城內(求推薦)第127章 暢想曲(上架,求支持)第470章 戰火第589章 燃燒的都柏林(求支持)第381章 劍鋒所指(第一更)第529章 談判(第二更)第218章 碩鼠(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第668章 過湖第664章 張伯倫的浮想(第二更)第447章 華之心思(第一更)第224章 後宮(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105章 弛禁三日(第一更,求推薦)第646章 皇帝的野心第59章 東王之怒(第一更,求推薦)第404章 軍醫(第三更)第604章 新技術(求月票)第676章 大後方第329章 華工(第二更,求支持)第96章 強搶民女(第一更,求推薦)第130章 阻斷(新書上架求支持)第292章 我需要(第二更,求支持)第182章 戰地教學(第一更,求月票)第120章 咸豐之憂(上)第629章 商人之用第522章 帝國第617章 都柏林(第一更)第642章 德意志第145章 選擇(今天加更,第二更)第99章 夫妻(第二更,求推薦)第72章 炮灰之擇(第一更,求推薦)第86章 店遇(第一更,求推薦)第357章 產業(第二更)第185章 歸順(第二更)第453章 勸進(新春快樂)第225章 北狩(第一更,求月票、求訂閱)第128章 命運之變(新書上架,求支持)第683章 遠征船隊第192章 家國事(第一更,求月票!)第260章 心焚(第一更,求支持)第431章 克復(第一更)第520章 選擇(求支持)第51章 血未冷(第二更,求推薦)第424章 身死(第一更)第584章 世界大戰的回報(求支持)第557章第54章 異心(求推薦)第461章 士仕(第二更)第291章 義熟(第一更,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