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戶部學堂(求支持)

(今天只有一更了,爭取週末補更吧……)

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置身於戶部學堂中,讓趙臨川瞠目結舌的看着臺上的漢督,腦子裡嗡嗡亂響,甚至都聽不清楚他在說什麼,他是這樣,其它人同樣也是這樣,作爲戶部學堂的學生,他們在結束一年的培訓之後,就會前往地方出任稅務專員,相比於其它各部學堂每期數十人,戶部學堂每期多達數百人,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於地方上接掌稅務之權。

與他們的學長不同,在這所學堂中,他們不僅接受各種財務知識培訓,同樣也接受現代稅務知識的培訓,在未來他們將會成爲推行新稅制的主力,也正因如此,相比於之前的半年短訓,他們纔會接受長達一年的稅務專門知識培訓。

而今天的這堂課,與其說是課,倒不如說是演講,是漢督給他們做的第二次演講,而隨着演講內容的延伸,那些內容無不是令所有人都用驚訝的眼光注視着漢督,至少在此之前,他們從未曾想到這種顛覆性的言語。

“不錯!大家一定奇怪爲何歷朝歷代都反對土地兼併,而到了本督這裡,本督非但不反對,反倒還要反其道而行之!”

置身於禮堂主席臺上的朱宜鋒看着臺下的兩百多名學員,他們的年齡不等,年青的不過只有二十幾歲,年長者也不過三十幾歲,這些人是真正的第一批接受西方現代稅務理念的稅務官,當他們進入地方之後,推行新稅制最大的制約也就解決了,不過還需要他們適應並掌握了基層工作之後,才能完全推行新稅制,再者新稅制的基礎需要在全國範圍內測量土地,制定以土地爲基礎的稅收政策,至於現在的工作則是加強鹽稅,尤其是其他商業稅收的徵收。

看着臺下的這些學員,如果不是因爲提到農稅田賦的徵收,朱宜鋒恐怕也不會談到土地兼併的一事。

“其實不反對土地兼併的原因非常簡單——因爲根本沒有必要!這兩年,府中也進行過土地調查,在這本督先以一個村子爲例……”

學員們的詫異中,朱宜鋒從煙盒中取出一根香菸,或許這是唯一能讓他找回另一個時空感覺的愛好了。看着眼前的這些學生,先是深吸一口香菸,隨他才繼續說道

“……王皇閣村共有233戶,996人,共有土地2958.1畝,人均近3畝;其中地主3戶,29人,佔有土地275.7畝,人均9.5畝;富戶22戶,135人,佔有土地657畝,人均4.8畝;中戶99戶,436人,佔有土地1446.5畝,人均3.3畝,貧戶100戶,366人,佔有土地576.1畝,人均1.6畝,赤貧農9戶,30人,佔地2.8畝,人均0.01畝。”(1)

提及這個數字的時候,朱宜鋒的脣角微微一揚,一開始的時候,他也曾以爲中國的土地問題非常嚴重,關係到國計民生,畢竟後世很多人總是不斷的強調着土地、土地,但是仔細調查卻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無論是湖南也好、湖北也罷,地主佔有的耕地不超過總耕地面積的20%,而人均佔有耕地往往都在人均佔有耕地面積的3倍以內。占人口半數以上的僱貧農人均佔有耕地是各地平均都在70%以上,表明這部分農戶的大多數仍然是自耕農。

“在王皇閣村中,最接近人均土地的就是那些中戶,他們的家庭普遍人均在3畝上下,那麼他們過的又是什麼日子呢?百姓主食平時以谷蔬爲主,一般在正常年景僅能餬口,均鮮蓋藏,不少中等農戶甚至還要依靠舉貸度日,即便如此,其終年幾乎無力食肉,即偶爾食之,其數量亦屬有限,而爲躲避災荒,這些中戶正常年景下尚且終年粗糲,糠菜半年糧,災荒年的狀況無疑會更加惡化。即便是平均土地,不過也只是讓所的人都過上這種近乎赤貧的貧苦,所以先前有同學問我,待他日立國之時,新朝是否會抑制土地兼併、打擊豪強,我的回答很簡單——不會!”

最後兩個字加重語氣的時候,朱宜鋒特意將視線投向臺下之前提出問題的那個學生。

見漢督的目光投向自,席南林立即起身反駁道。

“若官府不抑制土地兼併,長此以往,又豈有百姓立錐之地?若不打擊豪強,又焉能推行政令?”

“嗯,那麼……”

看着這個似乎還在堅持已見的青年,朱宜鋒反問道。

“抑制土地兼併的目的是什麼?是爲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

一聲自問自答之後,朱宜鋒凝眉說道。

“好了,爲了實現這兩個目標,官府可以頒佈一道政令,沒收地主、富農土地、於全國進行土改!然而結果是什麼?按滿清戶部的統計,全國耕地約爲8億畝,考慮到其中隱匿土地,應該在10億至11億畝上下,全國人口是4.3億人,人均耕地尚不到三畝!然後呢?耕者有其田,少田,居者有其屋,破屋!這就是現實,所以我們不能僅把目光侷限於眼前的一畝三分地,還要把目光看的更爲長遠一些!”

漢督的言語讓趙臨川有些疑惑,“不侷限眼前”、“更長遠一些”?這是什麼意思?他又朝固執己見的席南林看去,正是席南林的一番話讓所有的一切都走了味。

“現在農村最大的問題是什麼?不是土地集中,而是土地不足,是人多地少,這纔是最根本的問題,幾千年來,王朝的更迭往往都是因爲這一原因,問題不在於土地的兼併導致農民起義,持續戰亂,而是因爲人多地少之下,百姓生計難以爲計引起了社會動盪,就像現在農村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盯着臺下的那些學生,朱宜鋒道出了自己最擔心的地方!

“光棍!”

這兩個字傳入趙臨川的耳中時,只讓他整個人頓時一愣,立即想到那些於村間地頭處閒逛耍橫的光棍漢,幾乎每個村子裡都有少則十幾個、多則數十個那樣的人。

“爲什麼會有光棍?是因爲人多地少,土地產出有限,百姓爲養活家人,往往會溺殺女嬰,因爲男孩可以傳宗接待,養育女兒是賠本的事情,以至於鄉間的男人越來越多,很多青壯男子根本找不到媳婦,以至於混爲光棍,到處遊蕩,他們纔是農村最大的問題,於三省這樣的光棍多達兩百餘萬,在全國,青壯光棍不下千萬人,這些人如果得不到妥善的安置,那麼爲居心叵測煽動,其必將爲動亂之源,所以,這纔是農村最緊迫的需要解決的問題!”

將菸蒂按滅於菸灰缸中,朱宜鋒的聲音顯得極爲凝重。

“很多人讀史書只看到了土地的兼併,卻沒有看到動亂的根源是什麼,問題的根本是人多地少,人多地少,生計難以維持,所以纔出現流民,溺殺女嬰導致流民中青壯頗多,這些好凶鬥狠的遊民自然也就成了動亂之源,所以,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要將農村的剩餘勞動力轉移出去!”

轉移剩餘勞動力,這是避免戰亂的唯一選擇,也是破解所謂的“三百年循環”的唯一選擇。

“轉移勞動力?”

趙臨川連忙豎耳頃聽着,而他身邊的李培根也是一副極爲認真的模樣,準確的來說,所有人都在認真聽着漢督指出的解決之道。

“大家肯定好奇怎麼轉移,其實,現在督府一直在這麼做,之所以鼓勵民間辦廠,就是爲了通過工業去吸納農業剩餘勞動力,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像現在修建鐵路,於三省一共僱傭了超過15萬工夫,這些工夫每個月的工錢是三元,而一畝地一年所產值銀不過五元上下,一名工夫一年所得相當於種7畝地,鐵路工地包吃包住,工錢自然相對較低,但是習慣務工高收入的他們,又豈會再願意種田?以武昌的紗廠爲例,工錢皆在四元左右,一人務工,可供全家維持生計,若是三省有百萬工人,那麼就等於從鄉間吸納百萬生計難以維持的剩餘勞動力,這些人進廠務工後,需要有人賣菜、賣布,所有生計均仰賴商業,酒館、商鋪亦需要僱傭勞力以滿足服務,這些服務行業亦可吸納數十萬以至上百萬勞力,再考慮隨其進城的家人,等於從農村吸納五百萬人口,而五百萬剩餘人口進城後,農村閒置多少土地?”

反問之時朱宜鋒的神情變得嚴肅起來。

“如果工廠可以提供兩百萬,甚至三百萬、五百萬勞動崗位呢?會有多少人進城?會有上千萬人,甚至數千萬人進城!”

對此,作爲穿越者的朱宜鋒自然不會懷疑,事實上根據後世的經驗來看,工業化是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唯一途徑,同樣也是保持國家長治久安的唯一途徑,事實上,在未來的差不多一個半世紀裡,農民從未曾依靠土地富裕起來,最終他們是通過進城務工變得富裕起來,而在這個沒有化肥、良種的時代,依靠那麼幾畝產出極低的土地,他們甚至還最起碼的溫飽都沒有辦法解決。

而更爲重要的是,就工業對勞動力的需求來說,將來不僅不應該抑制土地兼併,甚至需要鼓勵兼併——因爲只有如此,才能迫使國人走出鄉村,放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往城市裡務工。畢竟千百年來中國都有着”不遠遊”的傳統。

“那敢問漢督又豈是所有人都願意離鄉進入工廠?天下百姓若非迫不得已又豈有願離鄉者?”

恰在這時有一個學生髮出了他的疑問。

“沒錯!”

面對這個問題,朱宜鋒差點出言稱讚了,這個問題提的正是時候。

“確實如此,民間不是有諺語嘛,“病死不離家,老死不離鄉”、“在家千般好,出門一日難”百姓不願意出去,怎麼辦?但凡有一線希望,就沒有人願意出去,只要那一畝三分地,能勉強維持家裡人不至於餓死,他就願意守着那一畝三分地,哪怕一天只吃一頓飯,哪怕一年到頭兒吃不了一次飽飯。這是什麼?”

聽着臺下的學生和官員們,朱宜鋒冷聲說道。

“這就是惰性,這就是老百姓身上的惰性,千年來,他們習慣於困守土地,縱觀史書,除了少做人或是讀書或是經商纔會離鄉,其它百姓除了逃荒,又有幾人願意主動離鄉?屈指可數,即便是所謂的“湖廣填四川”,那也是因爲家裡的土地不夠,眼看着就要餓死人了,他們纔想着出去。迫不得已啊……”

其實何止中國人如此,這是全世界人民的通病,當年歐洲人拓殖新大陸時,最初奠定基礎的不是士兵就是流放犯,直到後來的饑荒才使得千百萬歐洲人紛紛移民美洲。

“希望!”

吐出這兩個字,朱宜鋒喝了口茶,潤了下嗓子。

“但凡百姓能夠看到希望他們就不會從鄉間移出,爲什麼?因爲還不至於餓死。怎麼打破這一點呢?我們要讓他們看到希望,這十幾萬築路工人,是按名額分配到三省各縣,他們現在一個月能掙三塊錢,家人,他們的同鄉會看到這些,會在土地之外看到新的希望。”

話聲稍稍一頓,臺下的學生以及官員們,這時才知道爲何當初築路工名額要按人口分配,甚至分配到鄉村,原來還包括有這樣的用意。

“政府的責任是什麼?是抑制土地兼併?一個縣只有60萬畝地,即便是再抑制,他不會因爲你的抑制而多出10萬畝20萬,土地不會增長,但是人會不斷的增長。人越來越多,土地越來越少,等到60萬人種60萬畝地的事。怎麼辦?一畝地能養活一個人嗎?”

一畝地養活不了一個人!

戶部學堂裡的這些學生絕大多數都是出自於鄉間,或許他們很多都是中小地主以及富農出身,和他們對種地並不陌生,一畝地絕對養活不了一個人。

“別說一畝地養活不了人,即便是三畝地,也只能讓一個百姓勉強餬口。全國的地畝有多少?人口有多少?平均下來,不過也就三畝多地啊。現在是三畝多,若是再承平幾十年,人口在增加的幾千萬、上億!到時候又是多少?兩畝?或者更少?”

在另一個時空之中,太平天國以及西北、西南的“回亂”讓中國的人口減少了一億有奇,也就是這減少的一億人口,加之從19世紀中期東南各省向南洋,華北各省向東北的移民,加之“丁戊奇荒”以及隨後災荒餓死了數千萬人,纔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國的人口壓力。

人口與土地!

在中國這是無法迴避的問題,一方面是土地不可能增長,另一方面是人口的迅速增長。可開墾的土地越來越少,人口卻還在不斷增加着,百姓的生活日益貧困,工業不發達的現實使得中國不能夠提供工作機會,從而實現農業人口向工商業的轉移,最終,農民起義……不對,在那個時候變成了革命。

但是革命還是沒有解決問題。依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人多地少的問題。僅僅只靠那幾畝貧瘠的土地,百姓的日子依然過的非常艱難,沒有,因爲土地分到個人變得富裕,反而日益貧困。這無關政策、無關政治,只是因爲人口——人口在增長,土地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

怎麼辦?

最終,作爲工業提供了機會——憑着人力優勢建立的“世界加工廠”地位,吸引了數以億計的農民進行務工,不過讓人遺憾的是,受限於所謂的“戶”那些人從來沒有融入到城市中成爲新市民。

但無論如何,土地與人口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務工的收入使得農民終於第一次真正擺脫貧困,讓他們過上相對富足的日子,這是那一畝三分地無法給予的。

這就是道路!

同樣也是解決之道!

“怎麼辦?”

又一次發出這個疑問,在衆人的思索中,朱宜鋒繼續說道。

“所以這個時候政府的責任是什麼呢,就是千方百計的促進工業發展,通過發展工業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通過工商業的發展,去吸納農業的剩餘勞動力,將那些農民變爲市民。”

市民的消費遠遠高於自給自足的農民,農民自耕自積,自給自足,但是市民卻不同,市民生活所需完全依賴購買,甚至包括最基本的水!他們的生活消費不僅會帶動輕工業,同樣也會刺激第三產業的發展,進而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這就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而隨着人口不斷的外出遷入城市,自然會帶來一個新的現象,說是鄉村因人口外流,必會導致其讓出土地日益增多,到時候……”

不待朱宜鋒把話說完,一聲刺耳的嘲諷聲於臺下響起。

“到時候自然是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漢督當真不愧是商賈出身,打得一手好算盤,聞漢督如此厚待,天下士紳焉能不盡心效力……”

(1)因爲手頭沒有湖北、湖南地誌資料,在這裡引用《商丘地區志》虞城縣界溝鎮王皇閣村土地改革前的一個土地佔有情況調查統計。

第586章 合作者(求支持)第271章 公使(第二更,求支持)第75章 前路漫漫(第二更,求推薦)第259章 十滧硝煙(第三更!)第280章 香港(第一更,求支持)第270章 助手(第一更,求支持)第631章 乾杯!第555章 南澳(求支持)第135章 人爲財死(第二更)第238章 太平變(第二更,求月票)第574章 帝國之間第712章 海上(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608章 時代(第一更)第623章 絞肉機(第一更)第488章 報復(求支持)第181章 荊州(第三更,求月票!)第674章 美利堅的陰謀第522章 帝國第1章 魂越百年(新書發佈,求收藏)第160章 何爲天命(第二更)第276章 會談(第一更,求支持)第436章 不甘(第二更)第685章 英國的意願第74章 錢家父子(第一更,求推薦)第709章 美國不哭(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26章 東進第598章 浮想第63章 恐懼的趙子玉(第一更、求推薦)第585章 新殖民地(求支持)第577章 新兵(求支持)第685章 英國的意願第342章 霸道(今天加更,求支持)第300章 東瀛(過節加更)第585章 新殖民地(求支持)第697章 大國的責任(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53章 勸進(新春快樂)第58章 平地驚雷(明天加更,求推薦)第696章 分艦隊(爲新收求推薦、求收藏)第625章 屍山血海第65章 甘爲奴(第一更,求推薦)第575章 勾結第577章 新兵(求支持)第114章 解決之道(求推薦)第345章 百姓(第二更,求支持)第361章 新兵新事(第二更,5000字)第88章 野望(求推薦、求支持)第591章 迷霧(求支持)第568章 黎民(求支持)第631章 乾杯!第614章 帝國擎柱(第二更)第335章 後園(第一更,求支持)第254章 喜事(第二更,求月票)第194章 追趕之道(第一更)第87章 長蛇陣(第二更,求推薦)第279章 羣生相(第二更,求月票)第315章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第二更,求支持)第4章 債臺高築(新書不易,求推薦!)第154章 商議(第二更)第200章 主與臣(第二更)第659章 密探(第一更)第681章 開啓未來第722章 喜當爹(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60章 何爲天命(第二更)第50章 虎山行(第一更,求推薦)第449章 離經叛道(二)第643章 未來第111章 抵達(第一更,求推薦)第191章 國事家事(第二更,求月票)第27章 試人心(第二更,求推薦)第641章 不列顛第214章 開始(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592章 戰鬥(求支持)第269章 指點未來(第二更, 求支持)第156章 匪襲(第二更)第598章 浮想第392章 戰車(第一更)第455章 奕訢之心(求支持)第9章 黃埔江畔(新書不易,求推薦)第434章 東與幕(第二更)第340章 改變(第二更,求推薦)第512章 海之東(下)第586章 合作者(求支持)第328章 障礙(第一更,求支持)第137章 礦亂(第二更,求月票)第51章 血未冷(第二更,求推薦)第568章 黎民(求支持)第212章 草民之命(第四更!四更求票!)第620章 工程師的戰爭(第二更)第51章 血未冷(第二更,求推薦)第692章 西部(爲新書求推薦)第209章 文昌之火(第一更,加更求月票)第697章 大國的責任(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42章 新大陸(第二更)第70章 抗拒(第一更)第611章 家人(第一更)第464章 趁火打劫第597章 君臣(求支持)第591章 迷霧(求支持)第193章 英國(第二更)第185章 歸順(第二更)
第586章 合作者(求支持)第271章 公使(第二更,求支持)第75章 前路漫漫(第二更,求推薦)第259章 十滧硝煙(第三更!)第280章 香港(第一更,求支持)第270章 助手(第一更,求支持)第631章 乾杯!第555章 南澳(求支持)第135章 人爲財死(第二更)第238章 太平變(第二更,求月票)第574章 帝國之間第712章 海上(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608章 時代(第一更)第623章 絞肉機(第一更)第488章 報復(求支持)第181章 荊州(第三更,求月票!)第674章 美利堅的陰謀第522章 帝國第1章 魂越百年(新書發佈,求收藏)第160章 何爲天命(第二更)第276章 會談(第一更,求支持)第436章 不甘(第二更)第685章 英國的意願第74章 錢家父子(第一更,求推薦)第709章 美國不哭(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26章 東進第598章 浮想第63章 恐懼的趙子玉(第一更、求推薦)第585章 新殖民地(求支持)第577章 新兵(求支持)第685章 英國的意願第342章 霸道(今天加更,求支持)第300章 東瀛(過節加更)第585章 新殖民地(求支持)第697章 大國的責任(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53章 勸進(新春快樂)第58章 平地驚雷(明天加更,求推薦)第696章 分艦隊(爲新收求推薦、求收藏)第625章 屍山血海第65章 甘爲奴(第一更,求推薦)第575章 勾結第577章 新兵(求支持)第114章 解決之道(求推薦)第345章 百姓(第二更,求支持)第361章 新兵新事(第二更,5000字)第88章 野望(求推薦、求支持)第591章 迷霧(求支持)第568章 黎民(求支持)第631章 乾杯!第614章 帝國擎柱(第二更)第335章 後園(第一更,求支持)第254章 喜事(第二更,求月票)第194章 追趕之道(第一更)第87章 長蛇陣(第二更,求推薦)第279章 羣生相(第二更,求月票)第315章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第二更,求支持)第4章 債臺高築(新書不易,求推薦!)第154章 商議(第二更)第200章 主與臣(第二更)第659章 密探(第一更)第681章 開啓未來第722章 喜當爹(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60章 何爲天命(第二更)第50章 虎山行(第一更,求推薦)第449章 離經叛道(二)第643章 未來第111章 抵達(第一更,求推薦)第191章 國事家事(第二更,求月票)第27章 試人心(第二更,求推薦)第641章 不列顛第214章 開始(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592章 戰鬥(求支持)第269章 指點未來(第二更, 求支持)第156章 匪襲(第二更)第598章 浮想第392章 戰車(第一更)第455章 奕訢之心(求支持)第9章 黃埔江畔(新書不易,求推薦)第434章 東與幕(第二更)第340章 改變(第二更,求推薦)第512章 海之東(下)第586章 合作者(求支持)第328章 障礙(第一更,求支持)第137章 礦亂(第二更,求月票)第51章 血未冷(第二更,求推薦)第568章 黎民(求支持)第212章 草民之命(第四更!四更求票!)第620章 工程師的戰爭(第二更)第51章 血未冷(第二更,求推薦)第692章 西部(爲新書求推薦)第209章 文昌之火(第一更,加更求月票)第697章 大國的責任(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42章 新大陸(第二更)第70章 抗拒(第一更)第611章 家人(第一更)第464章 趁火打劫第597章 君臣(求支持)第591章 迷霧(求支持)第193章 英國(第二更)第185章 歸順(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