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匪襲(第二更)

(提前求一下吧。8月15應該是雙倍,若是您的手裡有,不妨給《鐵血宏圖》留着,到時候再投,一張頂兩張啊!您的每一個定閱、推薦、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持,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羣: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對於困於歸州的胡林翼來說,幾乎每天都是度日如年一般,且不聞其他,縱是這不斷傳來的有關“漢逆”的消息,已經讓他心情越的沉鬱起來——十萬漢逆大有掃蕩六合之勢,其威風幾不遜於粵匪,而更重要的是——“漢粵合流”。

在來湖北之前,於胡林翼看來,只有粵匪,未曾想到還有“漢逆”,可誰曾料想待進入湖北之後,方纔得知,這“爲禍”湖北的賊逆自稱“大漢義軍”,與自稱“太平軍”的粵匪全無任何關係,不過於朝廷眼中,雖說“漢逆”竊據半個鄂之地,但其威脅遠不及定都江寧的粵匪。

而現如今,這“漢逆匪首朱宜鋒”卻受“江寧僞朝之封”,“漢粵合流”之下又有粵軍西征,這天下的局勢遠比他想象的更爲惡劣,且不聞粵匪先佔蕪湖,後據安慶,兵鋒直指九江,進而威逼江西之勢,便就是十萬“漢逆”四下出擊的勢頭,便讓他整個憂心不已起來。

“這局勢難解啊!”

又一次,研究着桌上的地圖,胡林翼的眉頭緊皺着,他整個人只顯得悶悶樂樂。

天下的局勢實在太過嚴峻了,尤其是湖南的局勢,讓胡林翼壓根就樂觀不起來,雖說現在漢逆也好粵匪也罷,都未曾威脅湖南,可看着地圖他的心卻揪成了一小團兒,怎麼也放心不下。看着地圖,可以清楚的看到,現在十數萬粵匪西征的目標顯然是江西,若是江西爲其所佔,那麼湖南的側翼既將盡展於粵匪眼前,而漢逆如今又是鋒芒畢露,出兵鄂北,威逼河南、進迫陝西,但其同時卻又大有兵壓湖南之勢。

如今漢粵合流之下,這湖南的局勢可謂是空前緊張,萬一漢粵合流之後,兩者合兵取湘,到時候,湖南可就危險了!

何止是危險,根本就是必將陷入賊手!

誰人可救湖南?

侷促不安的胡林翼不安的地在屋子裡踱着步,正在此時,忽然聽親兵來報。

“大人,湖南的駱大人派來的信使到了!”

什麼!

一聽到湖南駱秉章派來的信使來了,胡林翼先是一喜可隨後心頭卻又是一沉,先前無路可找進退失措的他只能求助於駱秉章、曾國藩,而現在看到湖南危在旦夕的局勢,他卻又有些猶豫了,現在,又如何是好?

拿着駱秉章、曾國藩寫的親筆信,胡林翼的眉頭緊皺,神情越發的凝重起來,他的眉宇間的愁容越來越濃,並沒有因爲駱秉章在信中提及近日將派人押運軍餉過來,請其耐心等候朝廷旨意而有任何好轉,反倒是因爲湖南芨芨可危的局勢,而心情沉重。

如今湖北之地幾乎盡數爲漢逆所佔,而湖南又將受兩路夾擊之勢,如此一來,湖南安能保全?

若是說在離開貴州時,胡林翼還有那麼些底氣的話,那麼現在,在遭受挫折之後,他反倒是懷疑起了能否剿平漢逆了,其實倒也不是他懷疑自身,而是漢逆如今兵鋒委實太過強勢。

十萬漢逆、百萬粵匪。

這便是他不得不面對的現實,而這幾日得到的消息來看,漢逆與官兵打仗,每每都是以少勝多,別的不說,宜城吳大人當初麾下兵勇又豈止萬人,可其敗於數千漢逆之手。

“漢逆火器之犀利全非粵匪所能相及,其具用洋槍、洋炮,習以洋操……”

雖不過數日,但作爲客軍的胡林翼卻依然從各個方面獲得了與漢逆有關的情報,雖說與朝廷一般,不知漢逆頭目朱宜鋒的出身,但至少獲知漢逆所長爲何。

“洋人火器之利,遠非中國所能敵……”

又一次胡林翼想到那年與林則徐在貴州面談時,其所言道的洋人之器,而現在漢逆正是全憑洋器之利,而橫掃湖北,想到林則徐他日與廣州所遇之敗,他的心思又是一沉。

“這湖南到底能不能去得?”

在這個念頭與心底浮現的時候,胡林翼又不禁想到現在自己的困境,進退無處之下,除了湖南,自己又能去往何處?

一時間,胡林翼整個人隨之變得茫然起來,相比於先前,他的心情甚至更沉重了,甚至過了好一會,他纔像是想通什麼似的,暗自尋思着。

“若不先待軍餉運來了,先撐過這段時間再說……”

從湖南運來的軍餉於胡林翼來說,無疑於救命稻草,至少能安撫下這紛亂的軍心,從而才能重長計議。

田間的土路上,百多兵勇押着數輛大車,沿着這官道一路向北行駛着,這大車上打旗,雖說這兵勇不多,可一般的匪盜卻無人敢招惹官兵,即便其不過只是勇練,世所周知,剿起匪來,這些勇練比之綠營兵更狠,殺起人來可全是不眨眼的傢伙,也正因如此,這一路上,沿途的匪盜無不是紛紛躲避起來。

不過倒也不是全部都躲了起來,在這支官軍還未過江的時候,便被另一支剛過長江的隊伍給盯上了。

原本的,對於李龍來說,他受命過江,不過只是爲了提前進入江南,爲下一步部隊的行動作好準備,若是可以的話,亦可伺機奪城。現在清軍在湖北也就只有那麼幾塊地盤,除了荊州的駐防旗兵之外,其它各地至多也就只有幾百勇練,憑着一個營,五百多兵力,完全沒有任何風險。

這會碰到這麼一支百多人的清軍,李龍的心底自然變得癢癢起來,更何況,對於剛剛換裝線膛槍的他來說,他正尋思着在那找清軍“一試身手”。

“一連長,你們連部署在這裡……”

沒有任何猶豫,在確定了對方的行軍路線之後,李龍立即着手作了部署。將線膛槍連部署在官道側翼的田間,至於更外兩個連則部署於另一側以及其前後,總之就是部下一個口袋陣等着對方。

官道上的清軍隊伍顯得很是凌亂,因爲不需要在長官面前做派,這些湘勇自然也無須像當初於大營中在曾大人面前一般,整齊列隊,他們只是懶惰的扛着紅纓槍,往前走着,甚至就連騎在馬上的官佐也是阿欠連連。

對於他們來說,這不過只是一次沒有任何風險的押運,敢招惹官軍的土匪現在還真沒有,至於那些個漢逆,更是離這還遠着那!

準備……

田間的一聲輕喝,讓孫達成連忙用大姆指壓下擊錘,令其進入待擊狀,此時,槍彈已經進膛,只待一聲令下,他們就會站起來開槍,射擊。

“射擊之後,立即以最快速度衝刺,以堅決果敢之刺刀衝鋒擊潰殘敵……”

這是在訓練場上,長官們一次又一次的告訴他們的戰術——用一次有力的步槍齊射把對方的抵抗意志轟的粉碎,然後再以刺刀衝鋒結束戰鬥,事實證明,這一戰術對付清軍是極爲有效的戰術,他們往往會把清軍放到二十丈左右的距離,纔會開槍,一次數百人的齊射,足以打死數百人,在敵人還未能從死亡中清醒過來的時候,端着刺刀戰士已經衝到了他們的面前,用刺刀收割他們的生命。

就在孫達成於心底默唸着戰術時,突然,他的耳邊響起一聲爆喝。

“舉槍!”

原本貓腰躲在田間的孫達成等人,隨着那聲喝吼,同時站立起來,與過去的三排火槍隊不同,此時他們排成了一字長線,站起身的同時,他們立即按照長官的教導瞄準,與過去的瞄準不同,他們使用的線膛槍後方帶有表尺。

三點一線!

與普通的步槍連不同,線膛槍連是從營中抽選出來的士兵組成,他們雖然只經過十數次實彈擊,但卻已經基本掌握了步槍的瞄準。

表尺、準星、目標!

“瞄準!”

在瞄準一個目標,等待長官的命令時,孫達成可以看到在官道上的那些清軍驚慌失措的模樣,甚至可以聽到他們發出的驚喊聲。

“有土匪……”

“列隊、列隊……”

“放!”

隨着一陣整齊的槍聲,站于田間兩個墳塋中間高處的李龍看到已方的線陣處涌起一團白煙,而那邊驚慌失措,正準備列隊的清軍,瞬間倒下一片。

“營長,是否下令衝鋒!”

按照以往的戰術,現在應該是時候吹衝鋒號了,可這一次,李龍卻搖搖頭。

“繼續射擊!”

衝鋒號沒有想響,既然沒有響起,連長自然不會下令衝鋒,而是根據過去的訓練,命令士兵槍下肩,裝彈。

從腰間的彈藥中取出紙製藥包,用牙齒咬破,於槍口裝進火藥,再將彈丸裝進槍管,通條壓實,再取出火帽……完成整個裝彈過程,需要十幾秒,而在他們完成裝彈的時候,已經損失了一多半人的清軍,方纔從初時的震撼中回過神來,在他們的身邊盡是被打斷臂腿不斷髮出慘叫的傷員,而更多的則是胸口涌着血污的屍體。

就在這些兵勇回過神來的時候,槍聲再一次鳴響了,這一次,倒下的人更多了,只有極少數的幾個人本能的趴了下去,就在他們驚恐的喊叫着的時候,田間只響起了一陣急促的喇叭聲……

第114章 解決之道(求推薦)第610章 企業未來第135章 人爲財死(第二更)第399章 憲兵(第一更)第408章 解決之道(第一更)第310章 大洋彼岸(第二更,求支持)第348章 生意(第一更,求支持)第4章 債臺高築(新書不易,求推薦!)第607章 時代開端(第二更)第472章 洋員(求支持)第53章 去遠方(第二更,求推薦)第291章 義熟(第一更,求支持!)第37章 暗渡(第二更,求推薦)第527章 禮物(第二更)第295章 兵艦開拓(第一更,今天加更!)第362章 在這裡(第一更)第662章 龍洋的魅力第182章 戰地教學(第一更,求月票)第241章 孝義(第二更,求月票)第463章 合作第606章 面向未來(第一更)第721章 二代(新書已經發布,求推薦、求收藏)第263章 珠江(第二更,求支持)第19章 輕音(第一更,求推薦)第313章 機會第586章 合作者(求支持)第687章 英國的目的第412章 前途(第一更)第60章 “飛船”(第二更,求推薦)第568章 黎民(求支持)第62章 奪城(第二更,求推薦)第1章 魂越百年(新書發佈,求收藏)第575章 勾結第606章 面向未來(第一更)第374章 奪城(第二更)第672章 終局(第二更)第417章 演員(第二更)第151章 鄂北(第一更)第665章 試探(第一更)第467章 北方(求支持)第36章 憂慮重重(第一更,求推薦)第32章 遊說(第一更,求推薦)第466章 憤怒(求支持)第116章 省城內(求推薦)第425章 艦隊(第二更)第670章 對不起(第二更)第572章 倫敦憂第125章 命運(求推薦)第242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更)第513章 大洋上(求支持)第151章 鄂北(第一更)第671章 催命符(第一更)第177章 去湖南(第二更,求月票!)第391章 誰在乎(第二更)第381章 劍鋒所指(第一更)第676章 大後方第581章 強硬(求支持)第359章 利益交換(第二更)第92章 輸誠(求推薦)第674章 美利堅的陰謀第635章 決斷第542章 不列顛迎接挑戰第668章 過湖第352章 驅使(第一更,求支持)第121章 咸豐問計(求推薦)第453章 勸進(新春快樂)第9章 黃埔江畔(新書不易,求推薦)第414章 平衡(第一更)第106章 初戰(第二更,求推薦)第233章 問仙(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43章 生與死(第二更,求推薦)第254章 喜事(第二更,求月票)第141章 僱員(求月票!)第432章 殺人(第二更)第281章 提刑(第二更,求支持)第555章 南澳(求支持)第642章 德意志第435章 哭(第一更)第367章 毛骨悚然第416章 離別(第一 更)第672章 終局(第二更)第515章 珍珠(下)第121章 咸豐問計(求推薦)第89章 芝麻官(第一更,求推薦)第608章 時代(第一更)第474章 阻擊(求支持)第332章 賞賜第44章第40章 遇襲(第一更,求推薦,求贊)第596章 父子(求支持)第167章 辮子(第一更)第708章 災難(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14章 遠征第48章 卡龍炮(求推薦、求收藏)第121章 咸豐問計(求推薦)第424章 身死(第一更)第183章 破城(第二更,求月票)第155章 游龍擱淺(第一更)第649章 日本的未來第46章 新機遇(求推薦、求收藏)
第114章 解決之道(求推薦)第610章 企業未來第135章 人爲財死(第二更)第399章 憲兵(第一更)第408章 解決之道(第一更)第310章 大洋彼岸(第二更,求支持)第348章 生意(第一更,求支持)第4章 債臺高築(新書不易,求推薦!)第607章 時代開端(第二更)第472章 洋員(求支持)第53章 去遠方(第二更,求推薦)第291章 義熟(第一更,求支持!)第37章 暗渡(第二更,求推薦)第527章 禮物(第二更)第295章 兵艦開拓(第一更,今天加更!)第362章 在這裡(第一更)第662章 龍洋的魅力第182章 戰地教學(第一更,求月票)第241章 孝義(第二更,求月票)第463章 合作第606章 面向未來(第一更)第721章 二代(新書已經發布,求推薦、求收藏)第263章 珠江(第二更,求支持)第19章 輕音(第一更,求推薦)第313章 機會第586章 合作者(求支持)第687章 英國的目的第412章 前途(第一更)第60章 “飛船”(第二更,求推薦)第568章 黎民(求支持)第62章 奪城(第二更,求推薦)第1章 魂越百年(新書發佈,求收藏)第575章 勾結第606章 面向未來(第一更)第374章 奪城(第二更)第672章 終局(第二更)第417章 演員(第二更)第151章 鄂北(第一更)第665章 試探(第一更)第467章 北方(求支持)第36章 憂慮重重(第一更,求推薦)第32章 遊說(第一更,求推薦)第466章 憤怒(求支持)第116章 省城內(求推薦)第425章 艦隊(第二更)第670章 對不起(第二更)第572章 倫敦憂第125章 命運(求推薦)第242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更)第513章 大洋上(求支持)第151章 鄂北(第一更)第671章 催命符(第一更)第177章 去湖南(第二更,求月票!)第391章 誰在乎(第二更)第381章 劍鋒所指(第一更)第676章 大後方第581章 強硬(求支持)第359章 利益交換(第二更)第92章 輸誠(求推薦)第674章 美利堅的陰謀第635章 決斷第542章 不列顛迎接挑戰第668章 過湖第352章 驅使(第一更,求支持)第121章 咸豐問計(求推薦)第453章 勸進(新春快樂)第9章 黃埔江畔(新書不易,求推薦)第414章 平衡(第一更)第106章 初戰(第二更,求推薦)第233章 問仙(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43章 生與死(第二更,求推薦)第254章 喜事(第二更,求月票)第141章 僱員(求月票!)第432章 殺人(第二更)第281章 提刑(第二更,求支持)第555章 南澳(求支持)第642章 德意志第435章 哭(第一更)第367章 毛骨悚然第416章 離別(第一 更)第672章 終局(第二更)第515章 珍珠(下)第121章 咸豐問計(求推薦)第89章 芝麻官(第一更,求推薦)第608章 時代(第一更)第474章 阻擊(求支持)第332章 賞賜第44章第40章 遇襲(第一更,求推薦,求贊)第596章 父子(求支持)第167章 辮子(第一更)第708章 災難(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14章 遠征第48章 卡龍炮(求推薦、求收藏)第121章 咸豐問計(求推薦)第424章 身死(第一更)第183章 破城(第二更,求月票)第155章 游龍擱淺(第一更)第649章 日本的未來第46章 新機遇(求推薦、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