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勸進(新春快樂)

清晨,馬車“噠噠”的朝着“漢王府”駛去。

“三十年……”

置身於馬車上,對於第一次入府的郭嵩燾來說,他此時所思所想卻不是今日會有何事,而是在那裡喃道着昨天讓他一夜未能入睡的話語。

“三十年,夠嗎?”

“十年一代人,十年教育一代,十年改變一代,十年鞏固一代!三代人足已!”

想着漢王自信的話語,郭嵩燾不敢相信三十年能夠做到這一切,在他看來,明朝用了兩百多年都未能做到的事情,用三十年,又怎麼可能做到?

其實郭嵩燾並不知道,這是恰恰就是近代國民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根本區別,相比於傳統教育,近代義務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於其普及性,正是強迫小學義務教育的普及性,才使得在後世有了“小學教育最重要”的說法,其之所以重要,正是因爲每一個人都會接受小學教育,小學教育的優劣直接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國民基礎。與之相對應的是,高等教育決定的是一個國家的高度。

而朱宜鋒之所以敢肯定的說三十年時間足夠,正是因爲他有信心在通過三十年的強迫小學教育,用“新儒學“去影響億萬中國少年,進而令其國民……不,新儒化。

至於何爲新儒,那就是符合需要的既是儒,不符合的就是“篡”。

當然,這一切郭嵩燾並不清楚,同樣也不知道,但是他卻很清楚自己的職責,昨天漢王說的非常清楚,希望他在未來出任中國第一位文部大臣。

設立文部是漢王接下來要對府中官制進行再次改革的一部分,按照郭嵩燾的估計,屆時漢王極有可能打着“復古”的名義,對官制進行改革,儘管這些年漢王通過對官制職權的“內改”,府中官制已經截然不同於滿清,亦不同於明朝。雖然許多官職的權責與西洋有異曲同工之處,但同樣也不同於西洋。

文部……唸叨着這兩個字的時候,馬車已經停了下來,停在漢王府的“中華牌坊”前,如果郭嵩燾瞭解這裡的話,一家知道這“中華牌坊”就是曾經的“天朝牌坊”,而在“中華牌坊”前還有一座用漢白玉建成的用於“祭祀天父”的天父臺,那天父臺高達數十米,直徑更是超過160公尺,而現在卻已經被拆除,一同拆除的還有對面的那個長達數公里的“大影壁”,現在大影壁的舊址是建起了幾座中式的樓宇,其尚未完工。

因爲南京暫時未建衙署,所以各衙署都設在漢王府,也就是“僞天王府”的東西朝房。其東朝房是六部所在,至於西朝房則是兵部所在。

於“中華牌坊”下了馬車,然後走過五龍橋,穿過“中華門”,郭嵩燾便看到了“奉天殿”,那是曾經的“榮光大殿”,不過它並不是漢王處理國政的地方,而是舉行典禮的地方。據說大殿內雕樑畫棟,畫上龍鳳能貼上金的全貼金,可謂是極盡富麗堂皇,甚至在漢王舉行典儀的時候,不少官員都被殿內的那用赤金制的雕樑畫棟晃花了眼。

至於漢王平常則是在“奉天殿”後“武英殿”東側的“文華閣”內接見衆臣,在郭嵩燾隨着衆人經過文華門進入文華閣的時候,張亮基注意到從另一側走來的十數名軍官,他們的身上並沒有穿着公服,而是身着黑色軍裝,儘管其軍裝樣式與西洋軍裝相近,但卻又截然不同,不過卻依然可能看到西洋軍裝的式樣,而更令人詫異的是,他們皆佩有軍刀,在西洋的宮廷之中這很常見,但是在中國,帶刀見駕卻是極爲罕見之事。

“雲仙!”

恰在這時,張亮基用下巴點點那些軍官,對郭嵩燾說道。

“你看,那些是兵部諸員,他們都有帶刀見駕之權!”

什麼是龍椅,坐在一個很普通的明式圈椅上,朱宜鋒特意用手扶了下扶手,扶手處是龍首,這就是傳說中的龍椅,不是黃金製成,也未包金,只是由普通的紅木製成,甚至就連那桌子,也是用紅木製成,書桌的樣式是借鑑了西式書桌的明式書桌,書桌上雕刻有中式的花紋,有祥雲、龍紋以及其它圖形。

總之一切很普通,就像這“文華閣”裡,既看不到垂下的黃幔,同樣也看不到足金的雕樑畫棟,一切都很普通,實際上曾經這隻很普通的偏殿。可相比於那“土壕風”十足的宮殿,朱宜鋒更喜歡這裡。坐在椅上,朱宜鋒聽着臣公們的進言,與電影中的朝堂不同,沒有數十位大小臣工一窩蜂地建議、彙報、提問、請求定奪,如果真這樣,他的頭早就炸裂了。

與任何一個朝代一樣,基本的大權都操持在各部主事手中,左右參軍再將政務奏呈給朱宜鋒,由他做些瞭解,有必要的話,就做些批示,僅此而已。只有遇到難於決策的重大事件,那麼朱宜鋒纔會隨時召見參謀府成員,至於今天,這不過只是一個月一次的“例會”,至於早朝……這明朝時朱元璋制定的規矩,早在滿清入關之後,這制度也隨之被取消了。只有發生重大事件,文武官員才聚集一起。

而今天談論的事宜則是浙江之事,浙江巡撫晏端書至今仍未歸降,這着實出乎所有人意料,在江南各省皆已歸降的大環境下,浙江未降自然也就顯得很是顯眼,在這種情況下,這件事自然成爲了大事。

“殿下,臣以爲當前,浙江之所以不降,非晏端書甘爲虜臣,願做漢奸,而是其在觀望時局……”

就在衆人紛議之時,駱秉章突然向前一步說道。

“觀望時局?”

駱秉章的話,讓衆人無不是一愣,而朱宜鋒的眉頭更是一跳,他知道正戲來了。

“臣以爲其所觀望者,實爲待殿下繼承大統之後,方纔會舉省而降,以爲中華賀,”

駱秉章話聲一落,張亮基不禁暗自佩服着他的見縫插針,無論到時候他晏端書是否會“舉省而降,爲中華賀”,但是這次勸進之功,殿下卻會記在心裡。更重要的是,這是第三次!

“……開基創業,既宏盛世之輿圖;應天順人,宜正大君之寶位。蒼生鹹仰,紅日方升。蓋聞以道化民者謂之皇,以德教民者謂之帝。……欽惟殿下,勇智自天,聰明冠世。掃除六合之風塵,拯救兆民於水火。……天下歸赴,若江漢之朝宗;邦域肇隆,有金湯之鞏固。既膺在躬之歷數,必當臨御於宸居。上以答於天心,下以符於人望。……臣秉章等爰合羣情,躬身勸進。……發政施仁,參贊兩間之化育;制禮作樂,開拓萬世之太平。謹奉表勸進以聞。”

再一次,駱秉章跪拜於地,雙手捧着奏摺,一聲一語的勸進,在他勸進之後,其它諸臣亦紛紛跪下同時勸進。對於這些大臣來說,勸進是沒有任何風險的,而且這也是大事所趨,更是天下之勢。

而在衆臣中的郭嵩燾同樣跟着勸進,實際上,昨天晚上他去拜見了駱秉章,用極爲隱晦的言道將漢王的想法告訴了他,而郭嵩燾之所以選擇駱秉章,是因爲他是廣東人,現在兩廣官員於朝中是弱勢,半數官吏出於湖廣,三成出於兩江,這個勸進之功,只能由廣東人擔負。

儘管對此早有準備,但是朱宜鋒仍然沒有接受,面對衆臣的勸進,他則謙虛地說道。

“我功德淺薄,還不足以擔當皇帝的大任。若是爲帝,必爲萬民謀福,現在本王雖有寸功,然後,卻差距甚遠。故本王現在不能爲帝。“

現在已經非常懂得這個時代中國規則的他很清楚,必須要讓衆臣反覆勸進,所以一定要親耳再次聽到羣臣的勸進。而駱秉章等人心裡同樣也很明白,於是他便再次叩頭說:

“現天生聖者而爲民,如果若殿下不登大位,何人統領億兆漢民匡正中華,救以天下蒼生?觀今日之天下,除漢王者,誰人能救以生民,能安以天下,如果漢王殿下還不答應的話,臣等必以死相請。”

駱秉章的態度非常堅決,心知之錯過勸進之機的的張亮基等人立即跟着勸進道。

“若殿下不正大位,何以慰天下臣民之望。……今殿下復中華,救生民,功塞宇宙,德協天地,天命所在,誠不可違。臣等敢以死相請。“

一陣以死相請聲中,朱宜鋒並沒有立即拒絕,而是卻選擇了離開,而對於熟知中國典儀的衆人來說,他們知道,一切已經水道渠成,第二天,身爲左右參軍的駱秉章、張亮基再次帶領百官向朱宜鋒勸進,與上一次在文華殿不同,這一次他們是在“承天殿“前跪宮,他們這麼一跪,立即有女官上傳,在朱宜鋒到達殿前時,只聽到駱秉章再次上奏道。

“殿下謙讓之德,方今四方已知,神明亦爲之感動,但陛下須爲了天下之百姓答應臣等之請求。”

對於已經完成了這一套“典儀“的朱宜鋒來說,已經不需要再演……不,是再拒絕了……

如人意料之中那般,在沒有拒絕了他人“勸時”,並且特意對這些官員們作了最後交代,叮囑他們這件事,事關重大,一定要隆重其事,不能草率。請他們斟酌商定各項禮儀。當天下午,又就國號、年號又與張亮基、駱秉章等員作了長談。

等到再一次返回內府的時候,天色已沉,回到內府之後,既有些激動,又有些患得患失的朱宜鋒在自己的書房之中又一直忙到深夜,才昏昏沉沉地倒在牀上睡着了。

這一覺睡的並不算安穩,實際上睡着睡着的時候,朱宜鋒就不知什麼時候,迷迷糊糊的發現自己似乎正置身於一片陌生之地,到底是什麼地方,他並不清楚,只是努力的向上走着,可是每一步都顯得極爲艱難,而且那路似乎越來越險、越來越陡,像是在爬山,那山路似乎沒有階梯,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的,若是一不小心肯定會滑下去,然後摔到下面的萬丈深淵之中,弄得渾身大汗淋漓,到最後甚至再難向上,儘管一直努力着卻一步未動,急得雙腿亂蹬。

就在萬般焦急之中,朱宜鋒看到上面似乎有一個臺階可供用手攀登,他連忙伸手扣住那臺階,就在用力時,那手卻猛的一滑,整個人便立即摔下了那萬丈深淵……

“啊!”

驚叫着猛然從夢中驚醒過來的朱宜鋒,這才發現自己的全身衣褲已溼透了。

“相公,你怎麼了?”

一旁睡着的徐靈芸嚇得連忙打開臺燈,藉着檯燈的燈光看了看鐘,還沒有到兩點。

但是這個時候,朱宜鋒卻再也不能入睡了,好言安慰着徐靈芸,將她勸睡下之後,朱宜鋒便換過衣服,然後走進了書房之中。

向上攀登!

想走捷徑,一不留神卻又摔下萬丈深淵之中,豈不是預示着在自己登基之後,主持中國的道路上將會極爲不順?

想到這裡,朱宜鋒的心情又沉重起來。儘管他從來不相信什麼鬼神之說,但是他卻很清楚,當他真正主掌這個國家之後,需要面對太多的事務,儘管自己有超越這個時代,一個半世紀以上的見識,儘管那個偶爾會冒出來的“傢伙”可能會給予自己很大的幫助,但是朱宜鋒卻非常清楚,對於這個國家而言,它未來的道路上不能犯絲毫錯誤,否則,等待它的必將是萬丈深淵。

在歷史上,有着太多的例子的,且不聞中國三千年的歷史,就是自己最爲熟悉的一戰、二戰之中,一個個看似強大的帝國,在戰爭中灰飛煙滅,成爲了歷史書上的文字,成爲了後人或嘲諷或婉惜的對象。

難道說這個夢是在告訴自己。告訴自己在未來的道路上,應該謹慎小心嗎?眉頭緊鎖着,一時無法知曉這個夢意的朱宜鋒,從桌上的煙盒中取出一根香菸,點着後默默的抽了起來,而那緊皺的眉頭,似乎是在告訴所有人,此時的憂心……

——————————————————————————————————

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謝!《鐵血宏圖》羣: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第199章 難擇(第一更,求月票)第43章 生與死(第二更,求推薦)第581章 強硬(求支持)第62章 奪城(第二更,求推薦)第21章 談判 (新書不易,求推薦)第453章 勸進(新春快樂)第352章 驅使(第一更,求支持)第468章 北上(求支持)第158章 輕取(第二更)第524章 走向戰爭的道路(求支持)第312章 金融戰(第二更,求支持)第385章 北上(第一更,明天加更!)第578章 本性第570章 目標,新大陸第184章 勸降(第一更)第575章 勾結第296章 海外(第二更,萬字加更!)第12章 不早朝(第二更,求推薦)第476章 潰敗(求支持)第283章 零丁洋(第二更,求支持)第519章 華盛頓(求支持)第682章 爲了未來第628章 商人第689章 從女王到女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711章 美利堅落日(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1章 談判 (新書不易,求推薦)第21章 談判 (新書不易,求推薦)第450章 離經叛道(三)第43章 生與死(第二更,求推薦)第401章 何爲忠奸(第二更)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第80章 當世俊傑(第一更,求推薦)第649章 日本的未來第422章 暗通(第一更)第470章 戰火第628章 商人第51章 血未冷(第二更,求推薦)第653章 公司的決定(第一更)第448章 離經叛道(一)第527章 禮物(第二更)第420章 論誅(第一更)第329章 華工(第二更,求支持)第371章 潼關(第二更)第531章 (第二更)第225章 北狩(第一更,求月票、求訂閱)第56章 鴻門宴(求推薦、求收藏)第589章 燃燒的都柏林(求支持)第227章 進言(第三更,求月票,求訂閱)第166章 心生異(第二更)第115章 謀略(求推薦)第475章 前奏(求支持!)第314章 遠征第150章 宏圖(第二更)第523章 倫敦(求支持)第304章 日本鎖國(第二更,求支持)第486章 選擇第370章 陝西(第一更,今天加更!)第63章 恐懼的趙子玉(第一更、求推薦)第406章 目的(求支持!)第477章 天津(求支持)第290章 要有光(第三更!求支持)第620章 工程師的戰爭(第二更)第111章 抵達(第一更,求推薦)第405章 陰影第15章 遭遇(新書不易,求推薦、求收藏第377章 謀劃(第一更)第339章 科學(第一更,求支持)第665章 試探(第一更)第53章 去遠方(第二更,求推薦)第697章 大國的責任(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57章 產業(第二更)第113章 遊說(求推薦)第693章 總統(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49章 離經叛道(二)第714章 江戶之夜(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536章 一觸即發(第一更)第328章 障礙(第一更,求支持)第501章 黑血(中)第335章 後園(第一更,求支持)第94章 權衡利弊(求推薦)第279章 羣生相(第二更,求月票)第426章 東進第100章 問計(第三更,求推薦)第508章 大洋彼岸(求支持)第227章 進言(第三更,求月票,求訂閱)第113章 遊說(求推薦)第152章 進退兩難(第二更)第458章 曾氏第687章 英國的目的第536章 一觸即發(第一更)第510章 向東(求支持)第600章第219章 金融(第一更,求月票)第341章 湘鄉未來(第一更)第45章 夜話 (求推薦、收藏)第308章 喜事(第二更,求支持)第715章 最後的談判(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505章 外交風雲(求支持)第655章 大草原(第一更)第184章 勸降(第一更)
第199章 難擇(第一更,求月票)第43章 生與死(第二更,求推薦)第581章 強硬(求支持)第62章 奪城(第二更,求推薦)第21章 談判 (新書不易,求推薦)第453章 勸進(新春快樂)第352章 驅使(第一更,求支持)第468章 北上(求支持)第158章 輕取(第二更)第524章 走向戰爭的道路(求支持)第312章 金融戰(第二更,求支持)第385章 北上(第一更,明天加更!)第578章 本性第570章 目標,新大陸第184章 勸降(第一更)第575章 勾結第296章 海外(第二更,萬字加更!)第12章 不早朝(第二更,求推薦)第476章 潰敗(求支持)第283章 零丁洋(第二更,求支持)第519章 華盛頓(求支持)第682章 爲了未來第628章 商人第689章 從女王到女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711章 美利堅落日(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1章 談判 (新書不易,求推薦)第21章 談判 (新書不易,求推薦)第450章 離經叛道(三)第43章 生與死(第二更,求推薦)第401章 何爲忠奸(第二更)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第80章 當世俊傑(第一更,求推薦)第649章 日本的未來第422章 暗通(第一更)第470章 戰火第628章 商人第51章 血未冷(第二更,求推薦)第653章 公司的決定(第一更)第448章 離經叛道(一)第527章 禮物(第二更)第420章 論誅(第一更)第329章 華工(第二更,求支持)第371章 潼關(第二更)第531章 (第二更)第225章 北狩(第一更,求月票、求訂閱)第56章 鴻門宴(求推薦、求收藏)第589章 燃燒的都柏林(求支持)第227章 進言(第三更,求月票,求訂閱)第166章 心生異(第二更)第115章 謀略(求推薦)第475章 前奏(求支持!)第314章 遠征第150章 宏圖(第二更)第523章 倫敦(求支持)第304章 日本鎖國(第二更,求支持)第486章 選擇第370章 陝西(第一更,今天加更!)第63章 恐懼的趙子玉(第一更、求推薦)第406章 目的(求支持!)第477章 天津(求支持)第290章 要有光(第三更!求支持)第620章 工程師的戰爭(第二更)第111章 抵達(第一更,求推薦)第405章 陰影第15章 遭遇(新書不易,求推薦、求收藏第377章 謀劃(第一更)第339章 科學(第一更,求支持)第665章 試探(第一更)第53章 去遠方(第二更,求推薦)第697章 大國的責任(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57章 產業(第二更)第113章 遊說(求推薦)第693章 總統(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49章 離經叛道(二)第714章 江戶之夜(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536章 一觸即發(第一更)第328章 障礙(第一更,求支持)第501章 黑血(中)第335章 後園(第一更,求支持)第94章 權衡利弊(求推薦)第279章 羣生相(第二更,求月票)第426章 東進第100章 問計(第三更,求推薦)第508章 大洋彼岸(求支持)第227章 進言(第三更,求月票,求訂閱)第113章 遊說(求推薦)第152章 進退兩難(第二更)第458章 曾氏第687章 英國的目的第536章 一觸即發(第一更)第510章 向東(求支持)第600章第219章 金融(第一更,求月票)第341章 湘鄉未來(第一更)第45章 夜話 (求推薦、收藏)第308章 喜事(第二更,求支持)第715章 最後的談判(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505章 外交風雲(求支持)第655章 大草原(第一更)第184章 勸降(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