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倉皇(求支持)

一路上,急着出城的人很多,而且也很混亂,騾車根本不好行走,隨駕的幾位王爺、護衛等只得拔出槍來對着人羣開槍打死了幾十人,這才殺開一條血路,到得德勝門邊。

奕訢一行到了頤和園,略爲修整,又趕往北去。其時,作爲大內總管的李國安並不是隨駕在側,他受奕訢之命,正在宮中帶領一批小太監將銀子和其他東西帶上車。

在李國安將銀子和其它東西,這才帶了幾十個護衛紫禁城的官兵,又帶了幾個小軍機和其它各部司員,這才騎着馬出德勝門往北趕去。以追上皇上。

奕訢一行到了後廠,此地在萬壽山和玉泉山的正北,是北邊進京的最後一個腰站。雖然在出德勝門時有許多逃難之民,但到得頤和園已經相當少了,因爲這些人大都只是想逃出城,到近郊鄉村暫避一段,等到風頭好轉後再回來料理財產,所以他們一出了德勝門便四處散開了,自然往北走的人很少。奕訢一行慌慌張張到得後廠的時候,路上已沒有多少難民,只有他們這一行人了。十幾輛騾車,閉得嚴嚴實實,慢慢悠悠地在路上行着。

作爲皇上的奕訢在那裡想着他的天下,想着大清國的天下,就這麼在他的手裡丟了,想到祖宗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就這麼沒有了,而自己又這麼倉皇而逃,各種心情一齊涌上心頭。

蒼天啊!

爲何要如此?

奕訢在心裡痛苦地吶喊,一行悽楚的熱淚淌下了他的清瘦的臉頰。他曾厲經圖治想要重整大清國的江山,可到最後,卻還只是一場空。

坐在前面的奕訢在想着這幾年來的經歷。自己本想着依靠漢家的大臣,保住大清國的江山,可最後那些漢家大臣卻又是一個個的降了賊。

至於他也是落得夜走京城,倉惶出逃,來忍受這騾車顛簸之苦。四年前,自己的那位兄長也是如此這般倉皇的出奔熱河,但那時是一種什麼景象啊!

那時出逃至少伙食還準備得算齊全吧,可如今呢?

別說是伙食了,當初他那位死去的哥哥離京的時候,至少還知道去那,至少還有回來的希望,可到了自己這個時候,還有什麼希望?甚至就連去那,也是走一步看一步。

哎!奕訢只有唉嘆的份。

大清國的江山保不住了!

騎馬在一旁的幾位王爺大臣,這會也都是在想着自己的心事:大清國是保不住了,現在即便是逃到熱河,又能怎麼辦?將來要是漢軍追究責任,只恐自己的性命怕難保了。因此,那些王公大臣們無不是心裡惴惴不安,同行的一些漢臣也在想着同樣的心事,心裡也顯得惴惴不安。

隨行的各位宮女也都有着自己的心事,因而大家顯得都比較沉默。一路上默默地緩緩慢行。

奕訢彷彿想起了李國安,令就在此地等候李國安的到來。畢竟,即便是出逃外洋,那也需要銀子!

還要等着李國安把銀子帶過來。無論是去了外洋,還是去遼東,總需要銀子!

過不多久,一個五十多歲莊稼人模樣的人領着一羣人向後廠行來,這一下嚇得隨行護駕的人們趕緊吩咐衆人圍在皇奕訢車前,及至走到近前,才認出這一行人就是他們正要等的李國安。

“皇上,奴才來遲了。”

李國安來到奕訢駕前。

“國安,你來了,那咱們走吧?”

奕訢平靜地說道,沒有激動,真是鎮定自如。

無論如何,李國安的平安到達,總算是把銀子給帶出來了,其實現在戶部銀庫裡頭,早就空的可以跑耗子了,李國安帶出來的是宮裡的錢材,除了幾十萬兩銀子外,甚至還有十幾萬兩和紳那位查沒的金元寶。

爲了能夠湊出銀子來,這幾年身爲皇上的他可是沒少想辦法。外面的辦法想了,宮裡的辦法也想了。

早些時候在盤點內庫時,找到了這十幾萬兩金子,這些金子隔過去也就是值個兩百來萬兩銀子,不一定能派上什麼大用場。

可現在,對於猖狂離開京城的奕訢來說,這些金子卻是她將來在遼東或者在外洋安身立命的根本。

現在奕訢總算是長鬆了口氣,這倒也是,算是個好消息。

可接下來怎麼辦?

往哪兒走呢!

因爲由此往北行有兩條路:一個是往北越長城,直奔承德避暑山莊;一個是直奔山海關,經山海關出關。

可是現在誰也不能斷定,會不會在攻取北京之前,發一支兵取下山海關?保不齊,現在他們正在山海關等着大傢伙。

直奔承德避暑山莊的那條路也不見得安全,萬一要是像當年那位爺那樣,碰到了漢軍的騎兵又該怎麼辦?現在可不一定有人能救得下他們!

黑龍江馬隊,黑龍江馬隊,早就給漢軍打沒了。

這兩條路都不能走,那到底走哪一條呢?

“皇上,我們往哪兒走?”

隨駕在旁的李國安對着車中的奕訢詢問道。或許對於小太監來說,他們可以在宮裡等着新朝,但是對於身爲大內總管的他來說。除了跟着皇上,他並沒有其他的選擇。

“先出關再說。”

奕訢說得很是斬釘截鐵。

“走喜峰口,其他地方都不能走了,咱們這次得換條路。”

有了皇上的差遣,自然也就有了去處,於是一行人零零落落,慌慌張張,趁着月色,匆匆離開了後廠,既不北上,也不東行,卻走上一條灰河迷漫的大道,對看東北方走去,直奔喜峰口而去。

這隻幾百多人的隊伍走了一天一夜,由於臨出逃前未帶任何東西,沒有水,沿途又全部是毀滅的村莊,一派殘破,村中不見炊煙,也無人聲,一片死寂。在這裡找不到清水,也找不着糧食,所以奕訢和各位護駕的王爺貝勒們等一衆人無不是餓得頭昏眼花,李國安等一幫隨侍太監也餓得夠嗆。

春天的京城郊外,也顯得格處的蕭條寒冷。由於臨行前所帶衣服極少,偏偏天空又不時下一點小雨,自然顯得分外的寒冷,晚上奕訢便只能和皇后背靠背地坐在車子上藉以取暖。

那些個平時在宮中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王爺貝勒們以及小姐、夫人們哪裡曾受過如此這樣的苦。這一路上顛簸不說,要吃沒吃的,要喝沒喝的,就連睡沒有睡的地方,真是難受極了。

雖然如此,可是誰也不敢說什麼。畢竟大家夥兒都知道現在是在逃命,若是在抱怨着,沒準兒連命都保不住了。

由於口實在是太渴了,李國安便只能採集路邊的秸杆來,吸其中的露水,這雖然只是杯水車薪,不過對於奕訢來說卻也不比宮中的御用水味道差得那兒去,自也是喝得津津有味。

一路上死屍遍地,哀鴻遍野,村莊了無人聲,無限淒涼。之所以會如此,倒不是兵禍,而是一些匪徒趁亂而爲,不知多少百姓紛紛躲進山裡。

找不着村子,村子裡沒有百姓,自然也就找不到什麼吃的東西,而肚子裡空空更是令人難受。幸好李國安的一個乾兒子太監很有心計,臨走前烙了幾張餅,這時候拿出來給李國安,李國安給了他一個,自己吃了一個,又送了一個給皇上。

這個時候奕訢已餓得兩眼冒花,這時得這樣一個烙餅,便再也不管好吃與否,一口氣吃了一半,另一半給了皇后和其他人吃,吃完後,還不斷地誇這餅好吃,大概是幾日沒有進食的緣故吧?

“國安,這是哪兒來的烙餅?”

奕訢稍微填滿飽了肚子,這才抹抹嘴問道。

Wωω tt kan ¢ o

“是御膳房的小鄧子,那小子有份兒機靈勁兒,做的一手好菜,奴才尋思走皇上這身邊總要人伺候着,就讓他一起來了。”

“還是國安你有心。”

奕訢點點頭說到。

“將來回去再賞他,現在想賞也不成了。”

略微進了一點食,奕訢來了精神,但看到跟在身邊的無精打采的那些個王爺貝勒以及士卒,心裡不禁又涌現出一股悲涼。

昔日身爲皇上的威風與今天的狼狽一相對比,即便是男兒有淚不輕彈。現在奕訢不禁流下了眼淚。

“國安,前面是什麼地方?”

“聽人說,前面是個小集子。”

“好,到那兒後,你儘管弄些吃的和喝的,你看他們都餓成什麼樣子了,真是讓他們受苦了。”

奕訢說着不禁哽咽起來。

“皇上,您也別傷心了,現在逃難要緊。漢兵已去得遠了,不會追上來。到得那之後,奴才想法弄點吃的喝的就是,要不在那兒歇歇再走。”

李國安隔着簾子安慰道。

隨行的那些人裡差不多都是一天一夜沒進口水和吃一粒東西了,顯得很是萎頓,奕訢才發了那樣的感慨。

可是現在即便是作爲皇上他,也只能這麼感嘆一番。除此之外再也不能餵它們做什麼,畢竟現在即便是他自己也就是隻吃了半張烙餅而已。

“難道說古往今來到亡國之君都是這般模樣?”

奕訢在心裡暗自這般想着,可他現在忘了,中國曆朝歷代像他這樣猖狂而逃的皇上又有幾個。

恐怕也就只有大清國的這兩位皇上,在面臨亡國的關頭,倉皇出逃吧。對於那些大臣和奴才們來說,他們自然不會去指責皇上。只會在那裡說的什麼,皇上辛苦了。

至於千般萬般的罪那都是臣子奴才的罪。這就是我大清國的特色。

即便是入了夜,奕訢一行人仍然馬不停蹄的繼續往前走着。待一行人到李國安口中的那個小市集,已經是第二天清晨的時候了,太陽,將將出來。

護駕的一位貝勒看見那個市集,便喝令人馬停止,然後他便獨自拿着洋槍朝那裡走了過去,這個市集上同樣也沒有什麼人,大多數百姓顯然都去躲避兵災了。都已經藏到了山裡,在集上轉了一圈兒,他發覺了一個老者和一箇中年人,兩人正在那談論這場戰爭。看來他們是大清國的臣民,談到漢軍時恨之入骨,談到皇家時又扼腕長嘆。

見此,這位貝勒爺便將皇上出逃的消息告訴了二人,並傾訴了皇上現在的困難,希望他們能找一些水和弄一些吃的。

這兩人一聽,沒想到皇上就在不遠處,而且已經餓得兩天沒吃飯了,自是很爽快地答應給弄吃的和喝的。

這位貝勒見有了着落,這纔回去引奕訢和皇后以及王爺,軍機大臣及護衛兵卒過來。

那個老年人和中年人預備好了水,並且正在煮小米粥,那粥香引得一個個直流口水,在他們心中,覺得再也沒有比這更香的了,畢竟是餓了一天兩夜了。

水是充足的,任他們喝,從京城出發到現在,這一行人,從奕訢到小小兵卒,總算盡興地喝了一次水。

水喝好後,又吃了一些小米粥。衆人這下才來了精神,奕訢自然不免問了問那兩個人是幹什麼的,並保證將來有朝一日把那些逆賊平定之後,一定會賞賜給他們官,兩人一聽頓時感激地磕頭磕個不盡,好像已經得到賞賜似的。

其實對於隨行的那些人來說,他們都知道大清國已經沒有指望了,至於這所謂的賞賜,不過也就是皇上隨口而言罷了。

對於那兩個百姓來說,卻沒想那麼多,他們覺得皇上是一言九鼎,說有賞賜將來肯定有賞賜。

在這種心態之下,他們甚至把家裡用來當種子的糧食都拿出來,供皇上和這些王爺貝勒大臣們吃食。可是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這種付出完全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對於這兩個鄉村百姓來說,卻是樂得如此。

水喝夠了,肚子填飽了。按道理來說,也該舒舒服服地休息一下吧!

奕訢也這麼想,可是他擔心此地還不安全,畢竟,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先保住性命要緊。於是便問道:

“此地距京城多遠?”

“差不多有七十里。”

人羣裡頭立即有人回答到。

——————————————————————————————————————

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這個月的更新有點少,下個月儘量恢復兩更!另外推薦終極側衛的《德意志崛起之路》。一本不錯的德粉小說。

第660章 習慣(第二更)第125章 命運(求推薦)第153章 湖南憂(第一更)第234章 報國?(第二更,求支持)第601章 黎民(求支持)第589章 燃燒的都柏林(求支持)第233章 問仙(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664章 張伯倫的浮想(第二更)第640章 勝利者第619章 夜色(第一更)第45章 夜話 (求推薦、收藏)第320章 雷鋒(第一更,求推薦)第333章 初遇(第一更,求支持)第528章 同盟(第一更)第400章 演戲(第二更)第507章 駐屯(求支持)第463章 合作第668章 過湖第258章 崇明(第二更,今天加更)第253章 國舅爺(第一更,求支持)第487章 戰爭第650章 合邦(第二更)第384章 故舊(第二更)第188章 決裂(第一更,求月票)第277章 打出來(第二更,求支持)第301章 黑船再來(第二更,今天加更!)第299章 濟州(第二更,求支持)第351章 政府之責第702章 彼得斯堡(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4章第260章 心焚(第一更,求支持)第203章 心生變(第一更)第608章 時代(第一更)第651章 私相授受(第一更)第601章 黎民(求支持)第69章 想回家嗎(第一更)第264章 鐵路(第一更,求支持)第226章 落架的鳳凰(第二更,晚上還有一更)第658章 商人(第二更)第522章 帝國第663章 裙角(第一更)第669章 本能(第一更)第477章 天津(求支持)第49章 漁村新貴(第二更,求推薦)第541章 尾聲(第二更)第126章 灌輸(求支持)第512章 海之東(下)第397章 短板(第二更)第279章 羣生相(第二更,求月票)第479章 僧林格沁(求支持)第477章 天津(求支持)第186章 明擇(第一更,求月票)第67章 欽差大臣(第一更,求推薦)第555章 南澳(求支持)第553章 法蘭西的選擇第638章 祈禱(求支持)第47章 開玩笑嗎(求推薦、求收藏)第701章 野蠻人謝爾曼(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78章 招安(第一更,求推薦)第122章 天京議政(第一更,求推薦)第67章 欽差大臣(第一更,求推薦)第661章 戰爭迷霧(第一更)第282章 這裡不是日本(第一更,求支持)第350章 戶部學堂(求支持)第398章 內事(第一更)第136章 機會(第一更,求月票、求定閱!)第717章 未來的憂慮(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589章 燃燒的都柏林(求支持)第237章 京城煙雲(中)第一更,求月票第465章 有何妨(求支持)第576章 皇帝的日常第600章第234章 報國?(第二更,求支持)第308章 喜事(第二更,求支持)第368章 師徒策(第一更)第710章 災難性的後果(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573章 法蘭西的野望第535章 絕不退讓(第二更)第111章 抵達(第一更,求推薦)第185章 歸順(第二更)第429章 攻城(第一更)第441章 放逐(下)第153章 湖南憂(第一更)第77章 借皮一用(第二更,求推薦)第109章驚怒第192章 家國事(第一更,求月票!)第308章 喜事(第二更,求支持)第294章 行賄(第二更,求支持)第683章 遠征船隊第690章 區別(爲新書求推薦、求支持)第423章 天王府(第二更)第325章 後園春(第二更,求支持)第10章 交易(新書不易,求推薦)第475章 前奏(求支持!)第462章 漢陽第569章 變化第355章 殖民地的未來(第二更,求支持)第366章 國之基石(第一更)第175章 指南(第三更)第431章 克復(第一更)
第660章 習慣(第二更)第125章 命運(求推薦)第153章 湖南憂(第一更)第234章 報國?(第二更,求支持)第601章 黎民(求支持)第589章 燃燒的都柏林(求支持)第233章 問仙(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664章 張伯倫的浮想(第二更)第640章 勝利者第619章 夜色(第一更)第45章 夜話 (求推薦、收藏)第320章 雷鋒(第一更,求推薦)第333章 初遇(第一更,求支持)第528章 同盟(第一更)第400章 演戲(第二更)第507章 駐屯(求支持)第463章 合作第668章 過湖第258章 崇明(第二更,今天加更)第253章 國舅爺(第一更,求支持)第487章 戰爭第650章 合邦(第二更)第384章 故舊(第二更)第188章 決裂(第一更,求月票)第277章 打出來(第二更,求支持)第301章 黑船再來(第二更,今天加更!)第299章 濟州(第二更,求支持)第351章 政府之責第702章 彼得斯堡(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4章第260章 心焚(第一更,求支持)第203章 心生變(第一更)第608章 時代(第一更)第651章 私相授受(第一更)第601章 黎民(求支持)第69章 想回家嗎(第一更)第264章 鐵路(第一更,求支持)第226章 落架的鳳凰(第二更,晚上還有一更)第658章 商人(第二更)第522章 帝國第663章 裙角(第一更)第669章 本能(第一更)第477章 天津(求支持)第49章 漁村新貴(第二更,求推薦)第541章 尾聲(第二更)第126章 灌輸(求支持)第512章 海之東(下)第397章 短板(第二更)第279章 羣生相(第二更,求月票)第479章 僧林格沁(求支持)第477章 天津(求支持)第186章 明擇(第一更,求月票)第67章 欽差大臣(第一更,求推薦)第555章 南澳(求支持)第553章 法蘭西的選擇第638章 祈禱(求支持)第47章 開玩笑嗎(求推薦、求收藏)第701章 野蠻人謝爾曼(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78章 招安(第一更,求推薦)第122章 天京議政(第一更,求推薦)第67章 欽差大臣(第一更,求推薦)第661章 戰爭迷霧(第一更)第282章 這裡不是日本(第一更,求支持)第350章 戶部學堂(求支持)第398章 內事(第一更)第136章 機會(第一更,求月票、求定閱!)第717章 未來的憂慮(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589章 燃燒的都柏林(求支持)第237章 京城煙雲(中)第一更,求月票第465章 有何妨(求支持)第576章 皇帝的日常第600章第234章 報國?(第二更,求支持)第308章 喜事(第二更,求支持)第368章 師徒策(第一更)第710章 災難性的後果(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573章 法蘭西的野望第535章 絕不退讓(第二更)第111章 抵達(第一更,求推薦)第185章 歸順(第二更)第429章 攻城(第一更)第441章 放逐(下)第153章 湖南憂(第一更)第77章 借皮一用(第二更,求推薦)第109章驚怒第192章 家國事(第一更,求月票!)第308章 喜事(第二更,求支持)第294章 行賄(第二更,求支持)第683章 遠征船隊第690章 區別(爲新書求推薦、求支持)第423章 天王府(第二更)第325章 後園春(第二更,求支持)第10章 交易(新書不易,求推薦)第475章 前奏(求支持!)第462章 漢陽第569章 變化第355章 殖民地的未來(第二更,求支持)第366章 國之基石(第一更)第175章 指南(第三更)第431章 克復(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