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北平(求月票)

一輛火車沿着京平鐵路疾速行駛着,與普通的火車不同,這列火車的車頭並不像尋常的列車一樣噴吐出可以籠罩整個車頭的煙霧,這是一列內燃機車。

內燃機!

從開宏元年,第一臺內燃機完成試製,到開宏二年年末完成實用化,儘管直到現在,內燃機主要應用於飛艇上,但國內仍然嘗試着將內燃機應用在各個方面,比如輪船、火車,都是可以採用的範圍。

而第一輛採用內燃機的火車,並不是尋常的機車,其從投入試驗後,便一直服務於皇家列車。之所以採用新技術,一方面固然是爲了表示皇室對新技術的支持,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爲相比於蒸汽機車,內燃機車有着他的天然優勢——長途行駛不需要補充煤水,就像從帝都往北平一千多公里的京平鐵路,如果使用蒸汽機車,沿途需要補充三次煤水,而後者則不需要進行補充,可以直達北平。

對於時速超過80公里的皇家列車來說,從帝都前往北平,只需要十幾個小時,在車廂裡休息了一夜之後,在清晨醒來的時候,朱宜鋒已經抵達了北平,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爲何來北平。

爲什麼來這?

在騎兵隊護衛的馬車駛出火車站,看着車窗外的北平城,朱宜鋒默默的問着自己,看着窗外的城市,他能夠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沒落——五年前,這裡還曾擁有百萬人口,但是現在,這座城市卻只有不到三十萬人,這是因爲城內二十四旗以及還有內務府三旗、京營四郊19處旗營裡的八十餘万旗人都被遷出,從而導致人口不過百萬北平爲之一空,儘管在過去的幾年間,北平城得到了一定的恢復,但現在其北方第一大城的名聲,早就讓位於天津,現在華北第一大城市是天津,至於北平。

除了紫禁城、圓明園之外,似乎再也沒有了其它,曾在人口百萬的城市人口驟然少了大半之後,自然顯得空落落的,甚至就連同街道也不那麼繁華,事實上,相比於天津,北平城內市街整治一直都顯得有些滯後,主要是因爲地方政府的財力有限,畢竟,相比於北平,商人們更願意到天津做生意。

騎兵護送的馬車,沿着貫穿北平市中心的正陽門大道,疾速朝着北方的正陽門奔去。騎兵們的神情肅穆,對於北平城的人們來說,數年來,這還是他們第一次在北平看到大隊的騎兵進城。

人們紛紛佇足目視着這列隊伍,在那裡竊竊私語的談論着。

“這是那裡來的大人物?”

“啊!那是……”

突然有一個眼尖的人指着馬車上的紋章。那是蟠龍紋章,在中國只有一個人,不對,一家人能用這個紋章——皇室。儘管海軍的艦徽同樣是蟠龍,但那是皇帝的賞賜,是不是嵌於馬車上的。

皇上來了!

皇上居然來北平了!

從五年前皇氣南移之後,北平城就沒落了,儘管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大多數百姓都是滿清滅亡後遷入這裡的漢民,但是他們難免會從一些“老北平”的口中,嚮往着昔日的繁榮,不過那些都是過去式。

當然,作爲北平人,他們最大的便利是什麼?恐怕就是可以花上2毛錢去參觀一天。做爲現在中國的三座皇宮之一,紫禁城是唯一一個全面開放的,而對於普通的百姓而言,皇家的紫禁城總是新鮮好奇的,也正因如此,四年前,在結束了紫禁城的財物清點之後,其纔開始對外開放,准許普通百姓參觀,當天北平可以說是萬人空巷,第一天開放售票大約十萬張,因參觀人數太多不得不派軍警彈壓。當時北平的《順天日報》這樣報道“……兩日系全部開放,故遊人較往日爲多,開放之第一日,計有遊人二萬餘。開放第二日,遊人較第一日爲多,計有三萬餘。紫禁城地址本屬遼闊,然因遊人過多,觸處均現非常擁擠之象”。當然這僅僅是紫禁城首日向公衆開放時的情景,正常情況下的紫禁城可沒這麼多人蔘觀,也絕對開不到現在到處都是人流的場景,畢竟對於北平周圍的民衆來說,沒多少人有錢有時間專門跑北平去看一趟紫禁城。

這種開放滿足了人們對紫禁城的好奇心之餘,同時卻也讓北平的人們意識到一點——皇家永遠不可能再遷回北平,這座城市從更名爲“北平”的那天起,便不可能再成爲都城,至於所謂的“北直隸”不過只是習慣罷了。

而現在,當人們看到皇家馬車出現在北平城的時候,那些百姓立即就近感受到一種久違的“皇氣”,在這一瞬間,幾乎所有人都是一愣,顯然,對於這些北平的百姓來說,這一切都是陌生的,他們或許習慣了過去那種淨水掃街、黃土墊道式的招搖,卻無法適應這種不告知外人的“過市”。

就在所有人都紛紛本能的跪下去的時候,在路邊的一個小飯館門口,一個穿着青布漢裳女子,神情複雜的看着馬車,她的目光中談不出是恨或者其它的什麼味道,只是顯得有些複雜。

難道,這車裡坐着的就是那個漢人皇帝?

想到旗人所受的劫難,她不由的長嘆口氣,這時她身旁的那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則看着她說道。

“咋了,蘭兒,你這娘們,都過了這麼多年,還放不下,看晚上回家怎麼收拾你……”

男人的話讓女人的臉蛋一紅,立即垂眉說道。

“有什麼放不下的,只是想着,哎,算了,算了……”

嘴上這麼說着,她的眼睛朝着那遠去的騎兵隊看去時,目光中似乎仍然帶着些不甘,但更多的卻是無奈。

在上百名騎兵的護送下,馬車在進入正陽門後,然後便直接進入了紫禁城。經太平門進入紫禁城之後,車隊沿東岸便道開至位於南海之北的豐澤園,在園內主體建築敦敘殿前停了下來。

豐澤園於康熙年間建造,本是養蠶之處,雍正年間皇帝在舉行親耕禮之前在此演禮。敦敘殿是皇家園林的一座較大的殿堂而已。而在另一個時空中,這裡卻是舉行最高國務會議所在。

不過朱宜鋒並卻沒有在此停留的意思,下了馬車之後,最終繞過敦敘殿向西,進了湖邊的一座別緻小亭裡。

“荷風蕙露亭,果然名如其景。”

李子淵望着亭額的牌匾感嘆道。

第一次進豐澤園的李子淵總是會忍不住打量着這座皇家園林,如果不是朱宜鋒做了皇帝,然後將紫禁城全面對外開放,他以及很多人恐怕此生都沒有機會一睹這座皇家禁苑的風采。

從荷風蕙露亭南望,一座長長的石橋連起了南海北岸與湖心的瀛臺,只見島上亭臺殿宇縱橫高下,紅牆琉瓦掩隱於翠柳槐蔭中,湖水隨風蕩碧,沿岸荷葉卻已漸凋殘,稍顯美中不足。

“等將來退休了,若是你喜歡這裡,想到這裡住,隨時可以和朕說。”

朱宜鋒面帶着微笑,在帝國高層沒有人會不相信他的承諾,無論是過去或者現在,他從不輕易承諾,但有諾必行,而且一切小恩小惠都能讓他演繹得豪放自然,這或許就是身爲帝王必須掌握的。

“退休……”

話到這裡李子淵立即想到了幾年前出臺的法令,普通公務員、教員都必須交納養老保險,待到65歲時就可以退休,即便是他這樣的高級官員,到70歲時,也必須退休。

和過去的官員致仕差不多,只不過與致仕後不同的是,他們可以領取相對豐厚的養老金,也正因如此,才使得普通尋常官吏不需要爲退休之後的生計擔心,進而千方百計索取賄賂。當然更重要的是,陛下對官場貪腐一直都持以零容忍,不但出臺了大量的法規約束官員的權力,甚至還設立了直屬於陛下本人的專門機構用於懲治腐敗/

“臣謝陛下恩典,只是退休以後,臣若是還能經海路顛簸,到時候,臣恐怕會去封地,當個逍遙侯豈不美哉!且又能爲陛下守以疆土!”

在回答陛下的問題時,李子淵顯得極爲謹慎,作爲臣子的他很清楚,這地方雖好,可不是“凡人”所處之地,做爲臣子的必須要謝絕。

“你啊……”

笑看着李子淵,朱宜鋒能夠從他的話語中感受到他的謹慎:

“哎,若當真如此,只恐怕到時候咱們君臣二人,恐再無見面之日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陛下的話讓李子淵的嘴角微微一顫,隨即又掩飾般地端起了茶杯,甚至連他自己都沒有注意到,他的手指微微顫抖了一下。

“你看,這地方,十年前,咸豐於此可曾想過,有一天他會身死承德,亦可曾想過所謂的“大清江山”會如此土崩瓦解!”

轉身指向紫外線,朱宜鋒的語氣裡盡是頗多的感嘆,他之所以來到北平,不是爲了感受其它,而是爲了感受這裡的“亡國之氣”,是爲了警示自己。

有時候,表面上看起來越是順利,實際上,卻總會讓人對於一切都有那麼些擔心。尤其是現在,面對着紛擾的局勢,朱宜鋒總希望自己能夠清醒一點,而不是因爲眼前的勝利而飄然。

畢竟沒有任何人比他更清楚,在後世,類似現在中國的例子太多了,戰爭初期總是能取得輝煌的勝利,但是隨着戰爭的進行,後繼乏力的例子太多了!

就在朱宜鋒神情肅穆的想要從這裡的王朝更迭之中得到一些啓示的時候,突然,一陣似歌非歌的聲音隔着宮牆遠遠的傳了過來,那個聲音傳來的時候,李子淵整個人不由的一愣,對於這種聲音他顯得有些陌生,但是朱宜鋒聽到那個聲音時,眉頭便不由的一皺,臉上頓時露出不快之色。

“這是什麼地方傳過來的!”

他沒有想到在北平,在紫禁城裡居然會聽到這種聲音,原本的有些紛擾的心情,因爲這一聲音而變得有些沉鬱。

“陛下,那是弘曆爲討好其寵妃爲其於寶月樓外修建的回回寺喚拜樓傳來的聲音……”

聽着侍從官的介紹,朱宜鋒的眉頭先是一鎖,脣邊念着“寶月樓”、“寶月樓”,突然,他的脣角微微一揚,朝着聲音傳來的方向說道。

“現在紫禁城既然已然開放,進入紫禁城多有不便,以朕看來可以另開一門,以爲專用,可以將寶月樓下層當中三間打通,改建爲大門。嗯……至於門前的紅牆可以扒開一段缺口,加砌了兩道“八字牆”,使缺口與大門銜接……”

想到後世的某一個典故,朱宜鋒這會倒是充分展現了身爲帝王的專橫。

“嗯,這新門之外,自然要重新拓修道路……”

剩下的就不需要朱宜鋒再解釋下去了,作爲臣子的自然知道陛下的心思所在,三言兩語間,實際上就已經決定了那裡的命運。在將自家的“園子”重新加以規劃之後,朱宜鋒聽着空氣中傳來的那似歌非歌的異族言語,然後認真的說道。

“佛教傳入中國不過數百年,就已經用漢語講經,並“以儒詮經”,所以後其成爲中國之宗教,這基督教亦是如此,“以儒詮經”是任何宗教進入中國所必須之事,任何宗教都必須本土化、中國化,這是不容質疑的……”

接着他又冷笑道。

“可有那麼一些人卻千方百計的抵制這些,抵制本土化,天主教抵制,那麼朕就禁止他們與中國傳教佈道,要麼接受,要麼禁止,只有這麼兩個選擇!沒有其它的任何途徑,有些東西也是如此……”

嘴裡這麼說着,原本還算不錯的心情,這會因爲那低沉的似歌非歌的經聲而變得更加沉鬱,此時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的不滿,而李子淵僅僅只是笑了笑,衆所周知,對於某些宗教,陛下沒有任何好感。

“朕多次下旨,方今教育實爲強國第一要務,爲此既然地方上可將土地廟甚至寺院可以改學校,那些地方也不例外!”

一直在努力碼字,腎結石的折磨……以爲結束了,結果還是沒有完全結束……爭取在未來的幾天內恢復每天兩更吧!希望大家能夠繼續支持無語,支持鐵血宏圖再次拜謝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收藏以及每一張月票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謝!鐵血宏圖羣:150536833,歡迎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ps:另外推薦一本同站小說《八卦修真報社》。

第434章 東與幕(第二更)第90章 武昌父母(第二更,求推薦)第95章 招兵旗(第三更,求推薦)第128章 命運之變(新書上架,求支持)第508章 大洋彼岸(求支持)第426章 東進第574章 帝國之間第51章 血未冷(第二更,求推薦)第444章 迎接(第二更)第315章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第二更,求支持)第653章 公司的決定(第一更)第348章 生意(第一更,求支持)第141章 僱員(求月票!)第248章 殺雞(第一更)第663章 裙角(第一更)第162章 投資(第二更)第418章 戲臺(第一更)第719章 飛船(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66章 嶽武穆(第二更,求推薦)第102章 奠基(第二更,求推薦)第171章 在西洋(第一更)第603章 天津(求月票)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第587章 共和軍(求支持)第235章 風雲變(第一更,求訂閱)第676章 大後方第633章 潛入第128章 命運之變(新書上架,求支持)第401章 何爲忠奸(第二更)第358章 生意(第一更)第424章 身死(第一更)第183章 破城(第二更,求月票)第683章 遠征船隊第417章 演員(第二更)第61章 江洲(第一更,求推薦)第507章 駐屯(求支持)第590章 愛爾蘭的眼淚(求支持)第430章 破城(第二更)第710章 災難性的後果(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696章 分艦隊(爲新收求推薦、求收藏)第582章 潛伏者(求支持)第294章 行賄(第二更,求支持)第144章 忘責(第一更,求月票)第599章 命運第204章 保守(第二更,求月票)第14章 在江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60章 習慣(第二更)第168章 天國(第二更)第32章 遊說(第一更,求推薦)第713章 太子之擇(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68章 由它決定(第一更,求支持)第689章 從女王到女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69章 變化第379章 天京亂(第一更)第103章 作坊(第一更,求推薦)第372章 阻敵(第三更)第367章 師生(第二更)第577章 新兵(求支持)第190章 家事國事(第一更,求月票)第269章 指點未來(第二更, 求支持)第591章 迷霧(求支持)第679章 師徒兩人第639章 感嘆第665章 試探(第一更)第388章 汝州太平(第二更)第81章 聚義(第二更,求推薦)第483章 舊人(求支持)第41章 圖窮匕見(第二更,求推薦)第244章 何爲重(第一更,求支持)第92章 輸誠(求推薦)第126章 灌輸(求支持)第11章 坑的就是你(第一更,求推薦)第256章 電報(第二更,求支持)第180章 攻城(第二更,求月票!)第356章 殖民地的未來(上)第360章 從軍(第一更)第75章 前路漫漫(第二更,求推薦)第104章 敵情(第二更,求推薦)第46章 新機遇(求推薦、求收藏)第709章 美國不哭(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6章 新機遇(求推薦、求收藏)第100章 問計(第三更,求推薦)第197章 江水滔滔(第一更)第382章 上堂課(第二更)第689章 從女王到女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76章 大後方第329章 華工(第二更,求支持)第464章 趁火打劫第240章 太平淚(第一更)第470章 戰火第168章 天國(第二更)第463章 合作第69章 想回家嗎(第一更)第430章 破城(第二更)第627章 新丁第329章 華工(第二更,求支持)第517章 美利堅風雲第374章 奪城(第二更)第251章 宴請(第二更,求支持)第402章 應對(第一更)
第434章 東與幕(第二更)第90章 武昌父母(第二更,求推薦)第95章 招兵旗(第三更,求推薦)第128章 命運之變(新書上架,求支持)第508章 大洋彼岸(求支持)第426章 東進第574章 帝國之間第51章 血未冷(第二更,求推薦)第444章 迎接(第二更)第315章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第二更,求支持)第653章 公司的決定(第一更)第348章 生意(第一更,求支持)第141章 僱員(求月票!)第248章 殺雞(第一更)第663章 裙角(第一更)第162章 投資(第二更)第418章 戲臺(第一更)第719章 飛船(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66章 嶽武穆(第二更,求推薦)第102章 奠基(第二更,求推薦)第171章 在西洋(第一更)第603章 天津(求月票)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第587章 共和軍(求支持)第235章 風雲變(第一更,求訂閱)第676章 大後方第633章 潛入第128章 命運之變(新書上架,求支持)第401章 何爲忠奸(第二更)第358章 生意(第一更)第424章 身死(第一更)第183章 破城(第二更,求月票)第683章 遠征船隊第417章 演員(第二更)第61章 江洲(第一更,求推薦)第507章 駐屯(求支持)第590章 愛爾蘭的眼淚(求支持)第430章 破城(第二更)第710章 災難性的後果(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696章 分艦隊(爲新收求推薦、求收藏)第582章 潛伏者(求支持)第294章 行賄(第二更,求支持)第144章 忘責(第一更,求月票)第599章 命運第204章 保守(第二更,求月票)第14章 在江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60章 習慣(第二更)第168章 天國(第二更)第32章 遊說(第一更,求推薦)第713章 太子之擇(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68章 由它決定(第一更,求支持)第689章 從女王到女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69章 變化第379章 天京亂(第一更)第103章 作坊(第一更,求推薦)第372章 阻敵(第三更)第367章 師生(第二更)第577章 新兵(求支持)第190章 家事國事(第一更,求月票)第269章 指點未來(第二更, 求支持)第591章 迷霧(求支持)第679章 師徒兩人第639章 感嘆第665章 試探(第一更)第388章 汝州太平(第二更)第81章 聚義(第二更,求推薦)第483章 舊人(求支持)第41章 圖窮匕見(第二更,求推薦)第244章 何爲重(第一更,求支持)第92章 輸誠(求推薦)第126章 灌輸(求支持)第11章 坑的就是你(第一更,求推薦)第256章 電報(第二更,求支持)第180章 攻城(第二更,求月票!)第356章 殖民地的未來(上)第360章 從軍(第一更)第75章 前路漫漫(第二更,求推薦)第104章 敵情(第二更,求推薦)第46章 新機遇(求推薦、求收藏)第709章 美國不哭(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6章 新機遇(求推薦、求收藏)第100章 問計(第三更,求推薦)第197章 江水滔滔(第一更)第382章 上堂課(第二更)第689章 從女王到女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76章 大後方第329章 華工(第二更,求支持)第464章 趁火打劫第240章 太平淚(第一更)第470章 戰火第168章 天國(第二更)第463章 合作第69章 想回家嗎(第一更)第430章 破城(第二更)第627章 新丁第329章 華工(第二更,求支持)第517章 美利堅風雲第374章 奪城(第二更)第251章 宴請(第二更,求支持)第402章 應對(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