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帝國時代(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

一座雄偉的由漢白玉製成的華表,巍然屹立在海濱的岬角之上,俯視着科隆港的海濱。在這座以華表爲中心的廣場上,人羣雜沓,摩肩接踵,中國人、白人以及印弟安人甚至還有黑人,商販們在那裡叫賣着各種各樣的小玩意,穿着警服的警官於人羣中走動着,偶爾的遠處隱約還會傳來警察的哨聲,然後街道上就會響起警察的喊聲。

開宏八年的科隆城,已經不再是五年前那座僅只有萬餘人口的小城,在過去的五年間,十數萬來自中國的移民改變了這座城市,讓這座曾經充斥西班牙風情的城市,迅速銳變成爲一座中國式的城市,這座華表廣場就是其中的代表。

現在於這座紀念廣場上來往行人中,很少有人擡頭望一眼鐫刻在華表基座上的銘文,上面赫然書寫:“爲慶祝巴拿馬於開宏六年併入中華帝國,特立此塔,以示紀念。”

這座看起來並不怎麼起眼的建築物,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地球上這個現在龐大無比的帝國的“凱旋門”,也是這個帝國的起點,中華帝國的正在這裡吹響了重新劃分世界的號角。

一場海戰所引起的世界大戰,在兩年前結束了。戰爭改變了的一切,伴隨着一個帝國的衰退同樣隨之而來的還有中華帝國的崛起,開宏八年的中華帝國的疆域遼闊,從亞洲到非洲,從東南亞到大洋洲,可以說無邊無際,太陽永遠不會在帝國的領域上落下。

戰爭結束之後,世世代代生活在本土的中國人,徹底背棄了“父母在不遠游”的理念,他們嚮往着充滿機遇的殖民地,這是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最大的改變——在戰爭期間,人們充分了解到了殖民地,瞭解到了那裡的富庶以及廣闊。數以千百萬國民紛紛搭乘蒸汽船、帆船,前往各個殖民地,他們告別了養育他們的故土、親人,在殖民地開啓了他們的新生。

作爲帝國的海外省——巴拿馬同樣也不例外,來自國內的移民已經徹底改變了巴拿馬省的人口結構,尤其是在巴拿馬城和科隆城這兩座城市之中更是如此,中國人已經是城市中最主要的居民。

在科隆港所在的利蒙灣,擠滿了來自各國的商船,現在的科隆港已經成爲整個加勒比海地區最繁華的港口,經過改建之後的地峽鐵路,繁榮了這裡的貿易——當然,更爲重要的是,這裡是向美國南方走私的前沿,來自各國的走私商雲集於此,向美國南方走私着其所需要的各種物資,並從南方運出中國以及歐洲所需要的棉花。

港口的繁榮同樣刺激着相關設施的發展,就在一年前,科隆灣建成了這一地區最大的船塢,長240公尺、寬32公尺的船塢,甚至可以用來修理“大東方號”——這個中國最爲知名的有着“海上城市”之稱的移民船,如果它駛入科隆港的話,當然,它永遠不會駛入這座港口,在戰爭結束後,作爲最大的移民船,它並沒有改變戰爭時作爲運兵船的結構,而是作爲移民船使用,每次航行可以運送1.5萬名移民前往北美殖民地。

至於巴拿馬,頂多也就是會停靠一些千噸左右的移民船,但這樣的移民船卻是真正的主力,80%以上的移民都是搭乘那些木殼的機帆船,離開故土來到殖民地。不過,商船的大型化、鋼鐵化是必然的趨勢,也正因如此,科隆的加勒比船塢建造的大型船塢無疑是正確的。

尤其是對於海軍來說,這座船塢是海軍在加勒比海唯一一處可以對軍艦進行維護的所在,也正因如此,作爲“濱海號”戰鬥艦,這艘新銳的戰艦纔會在駛離西海海軍站之後,駛入科隆港,進入加勒比船塢進行維護保養。

當軍艦進行保養的時候,隨艦的數百名官兵自然也就進入了他們的“假期”,當那些年長的水兵、軍官們在海軍站的俱樂部中享受着那些混血女郎的異域風情時,隨艦的十幾名年少的海軍生,卻好奇的打量着科隆這座城市。這是他們第一次來到所謂的海外省

“海外省,不同的殖民地,也不同於國內各省!國內各省推行的是巡撫制,而海外省是總督制,總督負責海外省的一切軍政事務……”

行走在科隆城的科道上,在同學們說着海外省的不同時,鄧世昌則用他的眼睛打量着眼前的這座城市,在街道兩側連綿的由鋼筋混凝土製成的中式建築之間,還點綴着一些西洋式建築,甚至還有天主教堂,對於這裡的一切他是好奇的,這是他第一次離開學校,進行遠航訓練。

“世昌,你覺得,這裡和西海,還有咱們經過的那些殖民地有什麼不同?”

見鄧世昌一言不發,李德田便開口問道。

“有一天,所有的殖民地都會成爲海外省的!”

鄧世昌非常肯定的說道。

“兩年前巴拿馬的華裔人口數量爲全國人口的70%,所以經過公投後,其纔會以藩屬國的併入中國,成爲海外省,人口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如果非洲各個殖民地的華裔人口超過70%的話,他們肯定會尋求成爲帝國海外省,而不是殖民地……”

因爲是廣東人的關係,所以鄧世昌說話的速度並不快,以避免他的國語別人聽不懂,身爲軍人他必須要拋棄廣府話,學會用國語對話。

“世昌,我覺得你完全錯了!”

吳德生立即打斷他說道。

“你只看到表面,沒看到實質,巴拿馬併入帝國,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至於非洲,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至少在未來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內,都不可能成爲海外省,即便是將來陛下下旨……嗯,那個時候應該是帝國議會了……”

他口中的“帝國議會”應該是各方鬥爭的結果,兩年因總理大臣人選爭端,導致上百名粵籍官員聯名上書,向陛下提交了《民選議院設立建議折》。在這一奏摺之中指出,中國若要維持國運並實現強國,應設立民選而非官選的立法議事機構,結束官僚的專制統治。

以此作爲發端,批判委任官僚政治體制的民權運動開始發展,在各地都出現了政治結社的現象。而衆所周知,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粵籍官員在中樞的失利,他們試圖通過民選改變中樞內閣爲湖廣及兩江把持的局面。當然,也是受西洋的影響——儘管英國戰敗了,但並不妨礙中國繼續向英國以及其它西洋國家學習。

正是因爲國內政局的變化,才使得陛下於今年正月初一頒佈了《立憲政體詔書》,在詔書中向國民宣告:“朕……特此設立元老院,以開立法之源。另召集地方官員及賢達,以通民情,圖公益,逐步建立國家立憲政體……”而這一詔文向國民宣告帝國將會設立元老院、諮政會議,分階段地逐步實行立憲君主制。

也正因如此“帝國議會”纔會出現在人們的話語之中,儘管按照中樞的表態,將會用20至30年的時間分階段地逐步實行立憲君主制。但他們相信在將來立憲君主制是必然的趨勢。畢竟陛下已承諾將會在合適的時間“還政於民”。也正因如此,吳德生纔會提到“帝國議會。”

“暫且不說帝國議會吧,世昌應該知道,最早設立諮議院的是什麼地方?”

“巴拿馬!”

鄧世昌立即回答道,巴拿馬甚至設立有“議會”,因爲他當初是以“共和國”的方式獨立。

“海外省、殖民地是最早設立諮議院的地方,之所以從去年開始,殖民地紛紛設立諮議院,一來是爲了平衡殖民地總督的權力,另一方面,也爲將來國內地方設立諮議院積累經驗,你們認爲,殖民地諮議院有可能同意殖民地作爲海外省併入帝國,然後接受帝國行政直接管理嗎?”

吳德生的話讓鄧世昌立即好奇的看着他反問道。

“爲什麼不可能?”

“因爲……”

吳德生手指着街道對面一個擺攤的路人,笑着說道。

“因爲他們,在殖民地,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契約勞工,這些契約勞工既有來自日本、朝鮮、越南那樣的藩屬國的,也有當地的土著,在殖民地中,那些移民需要契約勞工爲他們管理種植園,種植作物,很多契約勞工,甚至都沒有基本的人身自由,套用英國人話來說就是,嗯,近乎於奴隸制……”

“英國人,他們還好意思說這話,別忘了,他們的巴西殖民地現在還有幾百萬黑奴!他們當年出兵巴西的時候,不是口口聲聲說是不能接受對人對人的奴役嗎?怎麼現在反倒不去廢除奴隸制了!”

李德田忍不住嘲諷到,兩年前,幾乎是在停戰之後的第一時間,英國議會就藉口“巴拉圭戰爭”並因此對巴西的奴隸制加以抨擊,兩個月後,更是直接派兵要“解放黑奴”,可誰曾想,等到巴西帝國的佩德羅二世被迫投降之後,反倒是沒有人再提“解放黑奴”了。

“可是不管怎麼說,在契約勞工制下,當地土著就是移民最大的財富,離開了契約勞工,他們的農場無法耕種、鐵路無力修建。”

因爲在非洲的基地和海軍站中,曾前往移民農場進行過調查的關係,所以吳德生非常清楚,對於殖民地,契約勞工意味着什麼。

“可以說,離開了契約勞工,殖民地幾乎很難運轉下去,在殖民地,一個土著契約勞工的價格是30至85元,很多家庭少則有四至五名契約勞工,多則有數十人,甚至有數百名,像國內的很多貴族,他們的封地上,往往都有數千甚至上萬契約勞工,勞工在殖民地是某種財富象徵,但是在國內……這卻是違法的,別忘了,即便是藩國的契約勞工,也需要支付工資。……如果從殖民地升級爲海外省,很多殖民地特殊法令,就會被廢除,包括契約勞工也會失去其合法性,在這種情況下,殖民地諮議院有可能同意作爲海外省併入帝國嗎?”

吳德生的這一番解釋之後,李德田、鄧世昌都傻了眼,而鄧世昌還是把眉頭一皺。

“他們怎麼能這樣,難道就,他們就不知道,這是大勢所趨嗎?殖民地升爲海外省,難道就因爲他們的一已私利,而斷然否決嗎?諮議院……不應該首先考慮國家和國民的利益嗎?”

“他們就是考慮到民衆的利益啊,因爲每個家庭都有契約勞工,別望了,我們在海軍站的時候,也習慣一旁站着一個土著侍者,在你吩咐他的時候,他會順從的說“遵命,主人!”……”

同學的話讓鄧世昌立即想起在海軍站中,那些土著侍者的侍候以及他們口中有些生的漢語“遵命,主人!”,即便是他當時也沒有覺得這有什麼,但是現在看來,似乎真的像吳德田說的那樣,契約勞工早就滲透到殖民地的方方面面。

“其實吧,我覺得你們都想多了!”

突然,李德生在一旁插話說道。

“契約勞工也好,奴隸也罷,隨着社會的進步,最終都是會消失的,而且會是他們主動提出的,我覺得的幾十年後的殖民地,契約勞工肯定會消失的,幾十年後,當日本、朝鮮、越南併入帝國之後,到時候,帝國殖民地部,就需要爲他們擔保移民貸款,自然也就沒有了契約勞工的存在,他們到殖民地後,肯定會娶土著人爲妻,這樣幾十年後或者一百多年後,經過不斷的融合,契約勞工因爲沒有可以簽署的對象,自然也就消失了,到時候,自然他們也就願意併爲海外省……”

在李德生的話音落下時,鄧世昌朝着街上的一些行人看去,他那原本緊皺的眉頭最終還是鬆開了,像是安慰自己似的說道。

“是啊,英國都可以合併巴西,我們的殖民地諮議院又怎麼會排斥併入中國呢?你們說,這次咱們去巴西,能夠見到英國的女王嗎?”

新書《大明鐵骨》今天已經發布了,求推薦、求收藏這是一個充滿熱血的小說,絕地反擊,總是充滿熱血的。嗯,應該會從頭熱血到尾,希望大家能夠繼續支持!歡迎大家加入《大明鐵血》討論羣: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歡迎報名龍套!

第224章 後宮(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317章 燃燒的城市(第二更,求支持)第255章 禮物(第一更,求支持)第437章 蜀中(第一更)第612章 私心(第二更)第475章 前奏(求支持!)第326章 租借(第一更,求支持)第518章 在南方(求支持)第606章 面向未來(第一更)第86章 店遇(第一更,求推薦)第21章 談判 (新書不易,求推薦)第612章 私心(第二更)第86章 店遇(第一更,求推薦)第285章 零丁洋(下)第二更,求支持第212章 草民之命(第四更!四更求票!)第512章 海之東(下)第708章 災難(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539章 科隆海戰(下一)第92章 輸誠(求推薦)第320章 雷鋒(第一更,求推薦)第529章 談判(第二更)第114章 解決之道(求推薦)第60章 “飛船”(第二更,求推薦)第314章 遠征第362章 在這裡(第一更)第75章 前路漫漫(第二更,求推薦)第458章 曾氏第204章 保守(第二更,求月票)第386章 迎敵(第二更)第641章 不列顛第670章 對不起(第二更)第550章 潛伏第467章 北方(求支持)第78章 招安(第一更,求推薦)第720章 百年後(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550章 潛伏第347章 機遇(第二更,求支持)第236章 京城煙雲(第二更,求月票)第74章 錢家父子(第一更,求推薦)第503章 命運(求支持)第424章 身死(第一更)第474章 阻擊(求支持)第513章 大洋上(求支持)第60章 “飛船”(第二更,求推薦)第203章 心生變(第一更)第710章 災難性的後果(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616章 解放者(第二更)第306章 誘餌(第二更,求支持)第245章 懼何(第二更,求月票)第648章 江戶第628章 商人第460章 君與臣(第一更)第546章 動員(第二更)第437章 蜀中(第一更)第133章 淡食之憂(明天恢復兩更)第398章 內事(第一更)第710章 災難性的後果(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94章 鋒芒(第一更)第384章 故舊(第二更)第614章 帝國擎柱(第二更)第545章 安西(第一更)第662章 龍洋的魅力第313章 機會第669章 本能(第一更)第217章 才聚(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186章 明擇(第一更,求月票)第453章 勸進(新春快樂)第114章 解決之道(求推薦)第295章 兵艦開拓(第一更,今天加更!)第120章 咸豐之憂(上)第570章 目標,新大陸第59章 東王之怒(第一更,求推薦)第361章 新兵新事(第二更,5000字)第267章 商辦(第二更,求支持)第631章 乾杯!第290章 要有光(第三更!求支持)第627章 新丁第437章 蜀中(第一更)第139章 趙家人(第二更,求月票)上帝教天地會扯不清的關係第2章 衆生態(求收藏、求推薦)第203章 心生變(第一更)第35章 官商勾結(求推薦、求收藏)第539章 科隆海戰(下一)第159章 心腹之患(第一更)第607章 時代開端(第二更)第410章 見證(第一更)第105章 弛禁三日(第一更,求推薦)第172章 巴黎(第二更)第585章 新殖民地(求支持)第116章 省城內(求推薦)第460章 君與臣(第一更)第640章 勝利者第677章 葛底斯堡第86章 店遇(第一更,求推薦)第101章 武昌(第一更)第337章 放洋生(第一更,求支持)第222章 京城城(第二更,求月票)第129章 吃糧小兵(新書上架求支持)第662章 龍洋的魅力
第224章 後宮(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317章 燃燒的城市(第二更,求支持)第255章 禮物(第一更,求支持)第437章 蜀中(第一更)第612章 私心(第二更)第475章 前奏(求支持!)第326章 租借(第一更,求支持)第518章 在南方(求支持)第606章 面向未來(第一更)第86章 店遇(第一更,求推薦)第21章 談判 (新書不易,求推薦)第612章 私心(第二更)第86章 店遇(第一更,求推薦)第285章 零丁洋(下)第二更,求支持第212章 草民之命(第四更!四更求票!)第512章 海之東(下)第708章 災難(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539章 科隆海戰(下一)第92章 輸誠(求推薦)第320章 雷鋒(第一更,求推薦)第529章 談判(第二更)第114章 解決之道(求推薦)第60章 “飛船”(第二更,求推薦)第314章 遠征第362章 在這裡(第一更)第75章 前路漫漫(第二更,求推薦)第458章 曾氏第204章 保守(第二更,求月票)第386章 迎敵(第二更)第641章 不列顛第670章 對不起(第二更)第550章 潛伏第467章 北方(求支持)第78章 招安(第一更,求推薦)第720章 百年後(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550章 潛伏第347章 機遇(第二更,求支持)第236章 京城煙雲(第二更,求月票)第74章 錢家父子(第一更,求推薦)第503章 命運(求支持)第424章 身死(第一更)第474章 阻擊(求支持)第513章 大洋上(求支持)第60章 “飛船”(第二更,求推薦)第203章 心生變(第一更)第710章 災難性的後果(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616章 解放者(第二更)第306章 誘餌(第二更,求支持)第245章 懼何(第二更,求月票)第648章 江戶第628章 商人第460章 君與臣(第一更)第546章 動員(第二更)第437章 蜀中(第一更)第133章 淡食之憂(明天恢復兩更)第398章 內事(第一更)第710章 災難性的後果(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94章 鋒芒(第一更)第384章 故舊(第二更)第614章 帝國擎柱(第二更)第545章 安西(第一更)第662章 龍洋的魅力第313章 機會第669章 本能(第一更)第217章 才聚(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186章 明擇(第一更,求月票)第453章 勸進(新春快樂)第114章 解決之道(求推薦)第295章 兵艦開拓(第一更,今天加更!)第120章 咸豐之憂(上)第570章 目標,新大陸第59章 東王之怒(第一更,求推薦)第361章 新兵新事(第二更,5000字)第267章 商辦(第二更,求支持)第631章 乾杯!第290章 要有光(第三更!求支持)第627章 新丁第437章 蜀中(第一更)第139章 趙家人(第二更,求月票)上帝教天地會扯不清的關係第2章 衆生態(求收藏、求推薦)第203章 心生變(第一更)第35章 官商勾結(求推薦、求收藏)第539章 科隆海戰(下一)第159章 心腹之患(第一更)第607章 時代開端(第二更)第410章 見證(第一更)第105章 弛禁三日(第一更,求推薦)第172章 巴黎(第二更)第585章 新殖民地(求支持)第116章 省城內(求推薦)第460章 君與臣(第一更)第640章 勝利者第677章 葛底斯堡第86章 店遇(第一更,求推薦)第101章 武昌(第一更)第337章 放洋生(第一更,求支持)第222章 京城城(第二更,求月票)第129章 吃糧小兵(新書上架求支持)第662章 龍洋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