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4章 勝捷軍

bookmark

即便如此,耶律大石也未曾猶如南宋朝廷般偏居一隅,而是時機成熟的時候,大舉東征,以圖復國。

奈何天意難違,大石林牙東征之時運氣卻是壞了一些,茫茫大漠,惡劣的氣候給了耶律大石當頭棒喝,路上牛羊兵馬死傷無數,復國之業方纔作罷。

而這個時候,女真也聽聞殘遼在西竟然還有一個龐大勢力,彼時北宋已經滅亡,女真亦派出大軍遠征耶律大石。

歷史有時候具有莫名其妙的偶然性和戲劇性。

大石林牙東征之時最大的敵人成了他的朋友,女真大軍在面對大漠之時,依舊是重蹈覆轍,折損無數,兵馬十不存一。

耶律大石免了一次刀兵之災,至此,兩國再無兵事。

若不是大漠阻隔,大石林牙復國功成與否暫且不表,起碼,歷史重新改寫便是必然。

而所謂西遼,最後滅亡乃是因爲蒙古崛起,蒙古鐵騎橫掃天下,西遼也爲其所滅。

不論成敗,以一人之力挽此絕境,耶律大石都是當之無愧的一代雄主。

並且末世與開國不同,任何朝代立國之初,無不是開國雄主,猛將如雲,民心軍心頂峰之期。

而末世之下,君主無能,武將畏戰,貪官污吏橫行,民不聊生,總之大廈將傾,人心喪亂,更有強敵虎視眈眈,所要力挽狂瀾,再延國祚,實比創業更艱。

歷史上此等人物數千年來,無非東漢劉秀,蜀漢劉備,再有一個便是大石林牙,其餘東晉,南宋,皆是子孫承襲前人祖蔭,不思進取之輩。

楊凌自遼國使臣處離開後又巡視了一圈軍營,更兼之習了半日馬術,將士整練已初見成效,楊凌便不必事必躬親。

楊凌有暇進了一趟雄州城,準備購買一些孩童穿用之物,馬方旭還小,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軍中條件有限,只得以馬奶代替。

不得不說,中國人民的耐苦能力是極好的,雄州城外大軍雲集,但城內依舊是集市鬧熱非凡。

這個時候,大批的糧草緇重都陸陸續續從河南諸地轉運而來,堆積在雄州城之中。

正是因爲如此,街上更爲擁擠,不時便可看到民夫成隊推着小車押運糧草的景象。

所以若非特殊身份之人,不得於市騎馬,所以人來人往,倒是秩序有度。

楊凌手中拿着包袱,裡面裝了各種物什,正在準備回返的時候,一隊快馬由東向西順着街市向前小跑去,當先兩人手持牙牌,上書河北,河東宣撫使,“宣帥進城,閒雜人等,兩側退避,膽敢擾了宣帥,俺手下的鞭子可不認人。”

聽到如此,來往行人推車挑擔的無不急忙往兩側閃開,當先騎士與龐厲是一路貨色,均是關西大漢模樣,便可以看出這些騎士乃是從西軍當中挑選出來的精銳。

楊凌已然知曉,此軍便是童貫從西軍當中組建的勝捷軍,這支軍隊的統帥乃是王稟,靖康之變中,所向無敵的金軍在太原城下受到頑強阻擊,而那時的太原,僅有王稟率領的勝捷軍三千人。

勝捷軍是童貫負責西北邊防時爲自己招募的一支數萬人的親軍,行伍出身的王稟從一名普通的士卒逐步擢升爲宣撫司的都統制,在跟隨童貫鎮壓方臘起義後北伐遼國,敗於白溝,後來女真侵宋,童貫逃離太原,留他爲副都總管負責守城。

在重重包圍中南顧王師,望穿秋水的太原守軍沒有盼來自己的援兵,兵臨城下的卻是宗翰大軍。宋代的太原只是一座政治與戰略地位都不重要的小城,物資儲備極爲有限,太原軍民已經在嚴密封鎖中苦苦支撐了八個多月,存糧基本用盡,士卒先是宰殺牛馬騾等牲畜,後來只好烹煮弓弩皮甲以充飢,而城中百姓則只能用糠秕和乾草來果腹,甚至出現了人相食的慘劇。

儘管如此,太原軍民依然矢志不渝,拒絕了完顏宗翰的數次勸降而決心以死報國。

做爲一個遊牧民族,女真人長於野戰而短於攻堅,爲了奪取太原,金軍總結了攻取遼國五京時的作戰經驗,除了早已實施並卓有成效的“鎖城法”外,還制定了一整套在當時極爲先進的攻堅戰術。金軍運來三十座大炮,能將大於斗的炮石拋入城內,城頭用於防禦的敵樓屢屢被擊中摧毀。

北宋立國之初,收復晉陽時,就曾在城外構築過起防護作用、名爲“洞屋”的掩體工事,而金軍更是建造了五十座下部安有車輪的大型機動洞屋,其作用尤如現代的裝甲運輸車,金軍企圖用它來運送土木填平護城壕。在攻城時,金軍制造了集洞屋與雲梯於一體兼顧防守與攻擊的鵝車,這種形如鵝狀的裝備下安車輪,上冠皮鐵,能夠有效保護士卒攻城。

太原守將王稟針鋒相對,對於大炮,在敵樓前設立柵牆,樓頂覆蓋糠布袋,這樣敵樓即使被擊中也不會有大的損壞而能夠迅速修復。對於填壕,宋軍挖掘地道直通護城壕,等金軍填滿木柴後就放火焚燒使其前功盡棄。對於鵝車,宋軍在城頭設立了也如同鵝狀的跳樓,從跳樓上將繫有繩網的巨石套在鵝車頂部,使其重心上升,然後用搭鉤和繩索將鵝車拉倒。

但是一但城中出現了人相食的局面,可以想象到戰事已經慘烈到何種局面,同時意味着這座孤城的堅守已經支撐到了極限,在金朝生力軍半個月的猛攻之下,英勇頑強的太原城在堅守了二百五十多天之後,於九月初三失陷。

即便是在城池陷落的條件下,王稟依然率領飢餓疲憊的士卒堅持巷戰,揹負着供奉於太原祠廟中的宋太宗御容突圍出城,金兵全力追趕,身中數十槍的王稟投汾河自盡。金兵得到王稟的遺體後,完顏宗翰命令士卒策馬踏爲肉泥以泄其憤。

城破之後,太原三十餘名當地官吏壯烈殉國,金兵屠城報復,在飢餓中倖存的太原百姓幾乎被屠殺一空。

勝捷軍結局,淒涼若斯,壯烈若斯,非太原軍民對不起趙宋,乃是趙宋對不起太原軍民。

第99章 招攬(八)第617章 北上(七)第417章 風雷齊動(六)第402章 收網(十一)第118章 暗潮生(四)第513章 行路難(三)第365章 血路險關第131章 暗潮生(十七)第279章 女真崢嶸第590章 改天(完)第371章 破關第549章 整練禁軍(九)第640章 擁駕(十)第614章 北上(四)第55章 暗流(一)第269章 藥師北上第47章 以戰養戰第486章 鋒芒暗蘊(六)第42章 困局(七)第316章 馳援蔚州第603章 大風起兮(三)第502章 驚龍(二)第301章 集團雛形第521章 倖進(一)第181章 馬蹄急(二十八)第84章 大功(三)第216章 雪滿弓刀(十一)第718章 整軍會獵(七)第675章 全線動搖(四)第2章 荒村第298章 傻人不傻第692章 合兵(二)第652章 整頓京師(十二)第68章 保義郎第275章 老種恩情第39章 困局(四)第449章 莫須有(二十)第250章 大江東去(十九)第687章 肅清第114章 涿州(十四)第284章 死地後生第650章 擁駕(完)第428章 明爭暗鬥(七)第11章 飛馬報捷第478章 初入汴梁(八)第479章 初入汴梁(九)第319章 善後第105章 涿州(五)第27章 招攬第178章 馬蹄急(二十五)第16章 雨中第503章 驚龍(三)第633章 擁駕(三)第423章 明爭暗鬥(二)第56章 暗流(二)第312章 女真兵勢第556章 殺破狼(四)第383章 暗撥乾坤(二)第595章 將出(五)第217章 雪滿弓刀(十二)第492章 潛雷生(二)第660章 磨刀霍霍第236章 槍挑鐵滑車(八)第498章 潛雷生(八)第409章 收網(十八)第341章 初會完顏婁室第398章 收網(七)第102章 涿州(二)第13章 方出旭旭第726章 家國天下事(二)第442章 莫須有(十三)第727章 家國天下事(三)第323章 爭論第135章 風雲動(二)第35章 血洗(下)第216章 雪滿弓刀(十一)第685章 驚退第76章 奪城(一)第314章 雁門關定計第261章 強兵弱帥第496章 潛雷生(六)第589章 改天(十九)第654章 整頓京師(四)第488章 鋒芒暗蘊(八)第511章 行路難(一)弟三百五十九章河東亂象五第107章 涿州(七)第548章 整練禁軍(八)第94章 招攬(三)第725章 家國天下事(一)第31章 各有算計第225章 江山如畫(四)第633章 擁駕(三)第609章 大風起兮(九)第702章 宜芳大捷(二)第195章 風雲亂(二)第711章 宜芳大捷(完)第542章 整練禁軍(二)第679章 東西兩面第460章 慶父不死(十)
第99章 招攬(八)第617章 北上(七)第417章 風雷齊動(六)第402章 收網(十一)第118章 暗潮生(四)第513章 行路難(三)第365章 血路險關第131章 暗潮生(十七)第279章 女真崢嶸第590章 改天(完)第371章 破關第549章 整練禁軍(九)第640章 擁駕(十)第614章 北上(四)第55章 暗流(一)第269章 藥師北上第47章 以戰養戰第486章 鋒芒暗蘊(六)第42章 困局(七)第316章 馳援蔚州第603章 大風起兮(三)第502章 驚龍(二)第301章 集團雛形第521章 倖進(一)第181章 馬蹄急(二十八)第84章 大功(三)第216章 雪滿弓刀(十一)第718章 整軍會獵(七)第675章 全線動搖(四)第2章 荒村第298章 傻人不傻第692章 合兵(二)第652章 整頓京師(十二)第68章 保義郎第275章 老種恩情第39章 困局(四)第449章 莫須有(二十)第250章 大江東去(十九)第687章 肅清第114章 涿州(十四)第284章 死地後生第650章 擁駕(完)第428章 明爭暗鬥(七)第11章 飛馬報捷第478章 初入汴梁(八)第479章 初入汴梁(九)第319章 善後第105章 涿州(五)第27章 招攬第178章 馬蹄急(二十五)第16章 雨中第503章 驚龍(三)第633章 擁駕(三)第423章 明爭暗鬥(二)第56章 暗流(二)第312章 女真兵勢第556章 殺破狼(四)第383章 暗撥乾坤(二)第595章 將出(五)第217章 雪滿弓刀(十二)第492章 潛雷生(二)第660章 磨刀霍霍第236章 槍挑鐵滑車(八)第498章 潛雷生(八)第409章 收網(十八)第341章 初會完顏婁室第398章 收網(七)第102章 涿州(二)第13章 方出旭旭第726章 家國天下事(二)第442章 莫須有(十三)第727章 家國天下事(三)第323章 爭論第135章 風雲動(二)第35章 血洗(下)第216章 雪滿弓刀(十一)第685章 驚退第76章 奪城(一)第314章 雁門關定計第261章 強兵弱帥第496章 潛雷生(六)第589章 改天(十九)第654章 整頓京師(四)第488章 鋒芒暗蘊(八)第511章 行路難(一)弟三百五十九章河東亂象五第107章 涿州(七)第548章 整練禁軍(八)第94章 招攬(三)第725章 家國天下事(一)第31章 各有算計第225章 江山如畫(四)第633章 擁駕(三)第609章 大風起兮(九)第702章 宜芳大捷(二)第195章 風雲亂(二)第711章 宜芳大捷(完)第542章 整練禁軍(二)第679章 東西兩面第460章 慶父不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