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節 殺俘

“現在不應叫張遊擊和戚守備了,他們二人皆官升一級。

張遊擊現在是正三品昭毅將軍,升爲宣府參將。

戚守備則是從四品宣武將軍,升爲宣府遊擊。

說起來這一切都是拜你之福。

便是老夫,今上也給了豐厚的賞賜。”

盧象升笑語晏晏,有些感慨,看向秦浩明的眼神愈發溫柔。

說是眼前的少年力挽狂瀾,救天雄軍一衆將士於水火之中也不爲過。

至於說軍功,簡直是逆天。

軍中快馬回報,韃虜貝勒阿巴泰的首級都被他斬下。

想想前階段,冰火兩重天啊!

“那我的品軼豈不是高過戚遊擊,莫非今後他見了我可要稱爲上官?”

想起今後戚綱見到自己的模樣,秦浩明的嘴邊忍不住泛起一絲笑意。

看你還敢裝老不成,叫什麼老夫?

盧象升莞爾一笑,跟秦浩明在一起,被他沉穩所惑,時常會忘記他的年齡。

現在這樣的話,纔想起眼前的少年兒郎尚未弱冠,還有一顆稚子童心。

居然想要戚綱那個老貨叫他上官,那還不臊死他?

“雖說你的品軼高於他,但你們二人並無從屬關係,要他叫你上官有難度。

不過若是這次軍功封賞下來,估計就不成問題了。”

天佑大明!

盧象升慨然而嘆!

說實話,他都不知道此次大捷會給朝廷帶來怎麼樣的震動?

甚至往深裡說,天下震動都不爲過。

最新統計結果顯示,滿清饒餘貝勒阿巴泰正藍旗被剿滅的韃子人頭,有數七千二百三十五顆,被俘韃子兩千三百人。

一萬韃子僅有四百多不見所蹤或逃竄,端的是無比大捷。

報功的奏摺還在案上,他都不知道如何描述秦浩明的功勞?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衆必非之。

眼前這位尚未弱冠的年輕人,是否已經做好明爭暗鬥口蜜腹劍,殺人不見血的朝局爭鬥?

“浩明,過完年就要加冠了,可有師長幫你取字?”

盧象升沉吟片刻,心中頓時有了計較。

秦浩明一怔,自己的家庭情況盧象升是瞭解的,怎麼突然間提及此事?

望着盧象升關切的目光,秦浩明醒悟過來,敢情老盧是想主動當自己的保護傘啊!

他的胸腔有股暖流經過,來到這個世上,孑然一身,獨自打拼,時常也會感到孤掌難鳴。

盧象升是謙謙君子,自己跟他無親無故,他分明是想通過取字,建立一種長輩關係。

今後若有人想對付自己,就不得不考慮盧象升的報復。

“煩請盧督賜字。”

秦浩明面色一整,收起嘻皮笑臉的頑憊模樣,恭敬有禮的說道。

盧象升臉帶微笑點點頭,踱着方步細細思索,“你此生既以驅逐韃虜爲志,而且殺起韃子來猶如神助,不若叫破虜如何?”

秦浩明眼前一亮,大喜過望。

秦破虜,寓意生動又能表明志向,“好!謝盧督,甚合我意!”

見秦浩明滿意,盧象升也大感得意,捻鬚微笑說道:“你性格鋒芒畢露,喜歡快意恩仇。故而幫你取字老夫也早有斟酌,總算沒有出醜。”

秦浩明汗顏不已,老盧講得也太直接,不過他對自己性格可真是瞭解。

“匆匆叫你來試穿官服和幫你取字,是因爲我想讓你和張參將進京獻俘,向今上報捷。”

盧象升目光炯炯,顯然是下定決心。

“大戰在即,似乎有些不妥!”

秦浩明搖搖頭,並不贊成盧象升的意見。

“陛下登基十一年來,對韃虜之戰敗多勝少,朝廷上下聞虜色變。

此次不同以往大捷,概因有韃虜貝勒首級,需要軍中有人親自向陛下講述戰鬥過程。

老夫作爲統帥,自然是不能離開戰場。

而此次戰役據是由你策劃,所以你是最合適的人選。

更何況你早已簡在帝心,想來今上也想見見少年英豪?”

盧象升拍拍秦浩明年輕的肩膀,侃侃而談。

“獻俘不宜過多,不然引起韃虜注意反而不妥,這樣押送人手也少。”

盧象升講得有道理,軍事爲政治服務。

沒有崇禎的支持,即使再殺多韃虜,二萬人馬總有打光的一天,秦浩明深知這個道理。

“你帶五百精銳,押送一百韃虜和阿巴泰的頭顱到京城即可。”

看見秦浩明還有些猶豫,盧象升索性一錘定音。

“剩下的韃虜必須清除,否則沒有多餘的人手和糧食。”

秦浩明一臉堅毅,不容置疑。

盧象升眉頭微蹙,無聲的嘆了口氣,最終什麼也沒說。

“全部殺光,不留俘虜!”

秦浩明望着一個個結着金錢鼠辮的韃子,在軍營空地中簌簌發抖,內心有着無限的憎恨和厭惡。

再也沒有人比他明白,這些畜生對華夏民族造成的傷害。

“諾!”

軍中推崇的永遠都是強者!

秦浩明帶領天雄軍將士取得一個又一個勝仗,早已經在軍中樹立起權威,因此他的命令馬上得到執行。

戚綱調來幾隊火銃手,準備對手無寸鐵的韃虜分批執行槍決。

“不可,殺虜不詳!”

贊畫楊廷麟剛從京城回來,步履匆匆走到秦浩明身旁,目露憂色低聲說道:

“浩明請慎重,殺俘的事情傳出去,於你名聲有礙。”

秦浩明牙關緊咬,手指着簌簌發抖的韃虜,目光平靜的對楊廷麟說道:

“只要他們有誰敢站出來,說他們手上沒有漢人的鮮血,我便饒過他們。”

沉默!死一般的沉默!

周邊將士一個個目露狂熱的目光,緊緊盯着秦浩明。

普通將士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他們只知道,他們的袍澤、兄弟、家人都有人喪生在韃虜的手裡。

有冤報冤有仇報仇,方不負此生!

秦浩明嘴裡冷冷地擠出一個字,“殺!”

楊廷麟無奈的搖搖頭,轉身落寞離去。

秦浩明臉頰的橫肉不可自抑的跳動,心中總覺堵得慌。

楊廷麟雖然是打着他人的名義勸慰秦浩明,可何嘗不是他內心真實的想法。

幾千年來的儒家中庸思想,已經被被封建統治者纂改,只是爲了有利於他們的統治。

漢人的軟弱,漢人的仁慈,也漸漸的滲透到天下士子的心中。

原本屠殺韃子是秦浩明最爲開心的事情,可是在大明將士執行的過程中,他的臉色從頭到尾陰陰沉沉,鬱鬱不平。

他覺得,改變大明漢人的思想,恢復大漢“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理念遠比屠殺韃虜來得更爲重要和迫切。

善以善待,惡以惡待!

老祖宗的精髓,必須發揚光大。

第五百七十節 他們是畜生第三百一十八節 秦家族人第五百五十六節 度日如年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二百七十五節 試探第一百一十四節 戰雲密佈第六百四十九節 雲臺詔對第三百九十五節 第一步第五百零一節 首重軍功第四百九十一節 背水一戰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第三百一十一節 心字簡單卻難懂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一百八十四節 多爾袞,一生爲何?第五百八十節 勇武第六百五十六節 徐徐圖謀第九十二節 君前拔刀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零六節 爭鋒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二百一十三節 另類連蒙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六百六十六節 有仇報仇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五百三十四節 內外有別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二百九十三節 潤物細無聲第一百一十七節 騎兵對決第五百九十六節 多鐸的眼淚第三十九節 如是動心第五百三十五節 不禁折騰第三百七十節 纏鬥第一百八十節 速度制敵第一百七十四節 豺狼餓虎第四百九十八節 出兵濟州島第一百九十九節 崇禎的步驟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五百五十三節 還有什麼依靠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一百二十八節 後宮第四百零八節 這錢來得堂堂正正第一百二十四節 漢奸悲哀第二百五十九節 集思廣益第三百一十四節 有罪當罰第五百二十五節 煞費苦心第三百零八節 有情有義第二百三十八節 視察兵仗局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二十節 劫富濟貧第六百四十二節 鹹魚翻身第一百八十六節 曹家的罪惡第六百三十三節 許以專斷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四百六十九節 手面太大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四百三十二節 大明說和復報第一百零三節 塵埃落定第六百四十節 還沒殺夠(諸君元宵節快樂!)第五百八十九節 聞之心酸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二節 表演的最高境界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一百三十一節 挑釁第六十節 困局第四百一十九節 無恥之尤第四百零五節 要狠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五十六節 伏擊第一百零三節 塵埃落定第二百七十六節 風暴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三百六十四節 水軍出擊第一百零四節 文成武就第一百五十六節 兩面三刀第五百六十五節 鰲拜怎麼逃的第五百三十四節 內外有別第五百零四節 親如兄弟第五百五十三節 還有什麼依靠第四百三十九節 洗腦第一百四十三節 識人不明第三百一十一節 心字簡單卻難懂第五百七十八節 似曾相識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七十節 籌備第三百七十五節 今夜無眠第三十四節 初抵應天府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二百三十七節 雛形初成第四百一十八節 南洋局第三百八十八節 掛羊頭賣狗肉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刀所向,皆爲漢土第三百九十七節 措手不及第五百二十一節 進擊
第五百七十節 他們是畜生第三百一十八節 秦家族人第五百五十六節 度日如年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二百七十五節 試探第一百一十四節 戰雲密佈第六百四十九節 雲臺詔對第三百九十五節 第一步第五百零一節 首重軍功第四百九十一節 背水一戰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第三百一十一節 心字簡單卻難懂第六百三十七節 皇太極的憂慮第一百八十四節 多爾袞,一生爲何?第五百八十節 勇武第六百五十六節 徐徐圖謀第九十二節 君前拔刀第二百八十七節 字字珠璣第二百三十一節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零六節 爭鋒第三百二十四節 招募浙兵第二百一十三節 另類連蒙第三百九十一節 高手在民間第六百六十六節 有仇報仇第二百七十一節 公道自在人心第五百三十四節 內外有別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二百九十三節 潤物細無聲第一百一十七節 騎兵對決第五百九十六節 多鐸的眼淚第三十九節 如是動心第五百三十五節 不禁折騰第三百七十節 纏鬥第一百八十節 速度制敵第一百七十四節 豺狼餓虎第四百九十八節 出兵濟州島第一百九十九節 崇禎的步驟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五百五十三節 還有什麼依靠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三百七十八節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一百二十八節 後宮第四百零八節 這錢來得堂堂正正第一百二十四節 漢奸悲哀第二百五十九節 集思廣益第三百一十四節 有罪當罰第五百二十五節 煞費苦心第三百零八節 有情有義第二百三十八節 視察兵仗局第六百四十一節 搞臭東林,提高軍人地位第二十節 劫富濟貧第六百四十二節 鹹魚翻身第一百八十六節 曹家的罪惡第六百三十三節 許以專斷第三百九十六節 寧德府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四百六十九節 手面太大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四百三十二節 大明說和復報第一百零三節 塵埃落定第六百四十節 還沒殺夠(諸君元宵節快樂!)第五百八十九節 聞之心酸第一百七十三節 事預則立第二百七十四節 分贓我做主第二節 表演的最高境界第三十節 唯有源頭活水來第一百三十一節 挑釁第六十節 困局第四百一十九節 無恥之尤第四百零五節 要狠第六百二十五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第五十六節 伏擊第一百零三節 塵埃落定第二百七十六節 風暴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三百六十四節 水軍出擊第一百零四節 文成武就第一百五十六節 兩面三刀第五百六十五節 鰲拜怎麼逃的第五百三十四節 內外有別第五百零四節 親如兄弟第五百五十三節 還有什麼依靠第四百三十九節 洗腦第一百四十三節 識人不明第三百一十一節 心字簡單卻難懂第五百七十八節 似曾相識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七十節 籌備第三百七十五節 今夜無眠第三十四節 初抵應天府第二百七十二節 事起德州府第二百三十七節 雛形初成第四百一十八節 南洋局第三百八十八節 掛羊頭賣狗肉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一百八十二節 戰刀所向,皆爲漢土第三百九十七節 措手不及第五百二十一節 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