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節 各有打算

於有文縮着脖子低聲陪笑道:“秦大人孤軍千里,是何等氣蓋雲天,我大清男兒向來欽佩,怎會做那無信之人?

雙方約定人數,不帶兵器,我大清軍隊當退後五里,以示毫無惡意。”

秦浩明皮笑肉不笑,揮揮手說道:“你且下去,本督和將士們商量再說。”

等於有文施禮走開,左右將士皆是疑惑,秦督眼裡向來揉不得沙子,和建奴有何商議可言。

閻應元更是着急說道:“秦督大人,不可!當以建奴首級爲戰功獎賞三軍,提升軍中士氣。

當毀其屍骨以激怒建奴,讓三軍畏於建奴屠城報復而不得不死戰到底。”

張雲也是急道:“秦督,閻司長所言甚是有理!而且城下的屍體不比其他,那可都是真正的建奴啊!

兄弟們死戰不退,固然是形式使然,但何嘗不是拼死以報大人恩情,萬不可寒了將士們心意啊!”

秦浩明意態蕭索長嘆一聲,在衆人的疑惑目光中緩緩說道:“正是不可寒了將士們的心,方纔要和建奴休兵罷戰收斂將士們的屍骨。

本督把他們帶出來,也要把他們帶回去,哪怕是屍骨!”

一言既出,整個帥營中鴉雀無聲。

華夏千古最重視的是什麼?

其實就是香火傳承。

何謂香火傳承?

血脈傳承,自己死後,有人將自己送入祖墳之中,有人會在逢年過節的時候給自己上香燒紙,這才叫香火!

軍中衆人這纔想起,當初秦督說要建忠烈祠,如今看來,並不是說說而已!

“秦督高義,元亨慚愧!”

一念及此,閻應元上前請罪。張雲也是上前一步,低頭認錯。

整個帥帳中的文武將校,心中都瀰漫着一種情懷。一種爲家爲國而戰,寧死也不退一步的情緒開始在他們心中蔓延。

“無需如此!”秦浩明低頭思索道:“這其中說不定還是建奴的詭計。”

閻應元疑惑道:“交換將士屍體,人之常情,哪兒有什麼詭計?”

秦浩明皺着眉頭,“只是直覺!易地而處,本督若是奴酋,一日而下瓦房店外圍,卻死傷慘重,雖勝尤敗。

面對城池,心有餘悸,卻又心有不甘,必試探守軍死守的決心,再做進退打算。

我軍若是不敢得罪建奴太狠,懼怕報復而放棄首級軍功,則說明士卒對今日血戰已是畏懼,再無死戰之心,反之亦然。

守軍有死戰之心則退兵,若無血勇之氣,則繼續攻伐。因此本督說此爲試探我方虛實的詭計。”

此言一出,軍中文武將校皆是歎服。

當晚,秦浩明答應建奴條件,雙方於第二日互相派將士各自打掃戰場。

瓦房店第一天血戰,定南軍死傷超過兩千,建奴死傷超過五千。

聞報的秦浩明仰天長嘆,多爾袞更是心疼哀嘆,對定南軍更是恨之入骨,誓要屠城。

自秦家軍入遼東,至瓦房店東北山寨之爭,到今日血戰

,定南軍已是給建奴放了七八萬軍民的血。

光八旗戰兵勇士的傷亡就達八千人,這叫多爾袞如何不恨?

接下來的幾天,多爾袞暫停攻勢,命令大軍不動如山,只以鐵騎遮蔽了戰場,輔兵四處砍伐樹木,收集山石,爲攻城器械準備更多的材料。

瓦房店都司衙門內,文武將校齊聚,秦浩明指着沙盤說道:“本督再強調一遍,瓦房店守衛戰不同以往,什麼禦敵於城外,不讓敵人越城牆一步,都不適合此次的作戰精神。

我們就是要讓敵人突破,就是要讓敵人攻入瓦房店,就是要通過一道道防線給予建奴重大殺傷後,逐步退至南城。

我們必須要讓敵人一邊流血一邊不甘心撤兵,勾着建州軍一步步佔領整個北城,最後在南城與建奴決一死戰。

哪怕我們最後丟掉城池,只要能給建奴帶來十之有五六,不,哪怕是十之三四的傷亡,都是值得的。”

張雲補充道:“按照秦督的守城思路,同外圍防禦戰一樣,本將自當率部從東北開始一道道防守,一道道放棄退後,直至進入南城總決戰。

但是各部注意,爲保障我軍火力的立體打擊和持續覆蓋,除了東門一段城牆可放建奴入城決戰外,其它城牆務必死戰防守。

以北城和東城兩座炮臺爲基點,無論建奴攻勢如何兇狠,無論你們死傷如何慘重,都必須一步不退。

給老子牢牢紮在那裡,爲城下守軍提供源源不斷的火力支援。”

李想哈哈大笑,說道:“不說南城的工事遠遠超過北城,就憑咱騎兵營大部都在南城,你們就放一百個心,不信老子還信不過你們親自教壞的弟兄們嗎?”

秦浩明笑道:“就是如此!

定南軍從成軍開始,就是圍繞大目標整體而動,從不浪費任何一點力量,你們萬萬不可各自爲戰,要積極相互支援。”

戚威點頭讚道:“那是,咱們定南軍一靠上下同心,準備齊全;二靠戰法新奇,手段陰狠,無所顧忌;

三靠地利和火器的合理搭配使用;四靠指揮順暢,方案貫通到基層士卒,如臂使指,機動不亂。”

秦浩明不屑說道:“就憑你在城外的表現,還如臂使指、機動不亂,連個潰退都指揮不好,還有臉在這裡說嘴。

這次會戰開始,你部務必頂上半日後,全線崩潰,到李想身後重新集結,作爲總預備隊,別再給本督演砸了。”

衆將皆是大笑,戚威委屈分辨着,卻無人搭理,被衆人一齊譏諷挖苦,好容易等到重新推演了戰局,各自下去給士卒佈置宣貫才得逃脫。

而多爾袞在視察了匠作打造的攻城梯、衝車、盾車,以及拋石機後,也回到大帳議事。

“三順王的大軍到後,我們先打上一仗再說。只是秦家軍火器異常厲害,此戰的打法,一是外圍拋石機的火力不能停,此事由杜度負責;

二是務必驅趕輔兵加快填埋護城河以及佈置攻城器械的速度。

三是弓箭手要不怕死傷,輪換上陣,爲攻城大軍壓制秦家軍火器。”

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三百七十七節 崇禎召見第四百六十一節 令出一人第一百一十八節 殺韃滅虜,唯我漢人!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一百四十四節 萌生去意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第四百三十二節 大明說和復報第一百五十七節 耐心不好第四百一十七節 科學研究院第一百一十八節 殺韃滅虜,唯我漢人!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五百七十六節 黑心戰術第五百二十四節 搞一個無人區第二百三十三節 勾心鬥角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二百一十三節 另類連蒙第五百五十節 憂心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五百六十七節 入城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三百一十四節 有罪當罰第三百八十四節 明月中秋第五百七十八節 似曾相識第十二節 性格大變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一百一十一節 將士歸心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二百五十九節 集思廣益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三百零六節 張雲的心志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二百三十六節 醉翁之意第三百四十節 送禮第一百四十一節 計將安出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三節 文武雙全第五百七十九節 小試牛刀(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第一百二十二節 戰法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三百三十節 志存高遠第六百五十九節 初臨臺灣第六百一十五節 誰是英雄好漢第二百三十四節 借刀殺人第五百八十節 勇武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二百二十三節 一箭三雕第三百四十五節 此生無憾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三百九十九節 好戲開場第五百五十節 憂心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四百八十七節 開花結果第四百七十五節 行動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六百五十八節 海軍戰略第五百二十三節 巧了第七十一節 驗收首級第四百五十二節 賊寇初現第十五節 前期準備第四百六十九節 手面太大第五百八十八節 袞袞諸公第五百四十二節 都不是好鳥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五百二十三節 巧了第六百四十二節 鹹魚翻身第四百四十五節 聰慧之女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五十節 天雄軍第五十節 天雄軍第三百六十六節 亦商亦盜第五百零五節 本督管不了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七十一節 驗收首級第四百九十四節 挽起袖子,大幹一場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五百二十三節 巧了第五百五十八節 碾壓韃虜第二十一節 衛所軍制崩壞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第三百六十一節 都不簡單第一百四十四節 萌生去意第三十一節 行軍路上第四百五十節 心思各異第三百五十三節 修羅地獄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二百三十二節 敲打多爾袞第四十一節 泄密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二百七十三節 狗都不如第一百三十四節 憤懣第五百八十三節 建奴詭計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二百一十六節 生產建設第四百九十六節 以退爲進
第一百八十三節 進退兩難第三百七十七節 崇禎召見第四百六十一節 令出一人第一百一十八節 殺韃滅虜,唯我漢人!第二百五十二節 佳人風情第一百四十四節 萌生去意第三百一十九節 冰火兩重天第四百三十二節 大明說和復報第一百五十七節 耐心不好第四百一十七節 科學研究院第一百一十八節 殺韃滅虜,唯我漢人!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五百七十六節 黑心戰術第五百二十四節 搞一個無人區第二百三十三節 勾心鬥角第六百六十三節 安居第五百四十五節 海軍大都督第二百一十三節 另類連蒙第五百五十節 憂心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五百六十七節 入城第三百四十九節 與狼共舞第三百一十四節 有罪當罰第三百八十四節 明月中秋第五百七十八節 似曾相識第十二節 性格大變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一百一十一節 將士歸心第十一節 各有算計第二百五十九節 集思廣益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三百零六節 張雲的心志第四百七十三節 何等之難第二百三十六節 醉翁之意第三百四十節 送禮第一百四十一節 計將安出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三節 文武雙全第五百七十九節 小試牛刀(感謝書友家裡窩囊家外雄萬賞!)第一百二十二節 戰法第五百二十節 無病呻吟第三百三十節 志存高遠第六百五十九節 初臨臺灣第六百一十五節 誰是英雄好漢第二百三十四節 借刀殺人第五百八十節 勇武第五百二十七節 志不在此第二百二十三節 一箭三雕第三百四十五節 此生無憾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一百零八節 黑暗第三百七十四節 那就聽你們的第三百九十九節 好戲開場第五百五十節 憂心第四百三十節 吳鋒的家書第三百一十六節 佳人風情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四百八十七節 開花結果第四百七十五節 行動第四十三節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六百五十八節 海軍戰略第五百二十三節 巧了第七十一節 驗收首級第四百五十二節 賊寇初現第十五節 前期準備第四百六十九節 手面太大第五百八十八節 袞袞諸公第五百四十二節 都不是好鳥第二百零八節 術業有專攻第五百二十三節 巧了第六百四十二節 鹹魚翻身第四百四十五節 聰慧之女第三百四十七節 蓄勢待發第五十節 天雄軍第五十節 天雄軍第三百六十六節 亦商亦盜第五百零五節 本督管不了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七十一節 驗收首級第四百九十四節 挽起袖子,大幹一場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五百二十三節 巧了第五百五十八節 碾壓韃虜第二十一節 衛所軍制崩壞第五百二十六節 鰲拜的鬱悶第三百六十一節 都不簡單第一百四十四節 萌生去意第三十一節 行軍路上第四百五十節 心思各異第三百五十三節 修羅地獄第六百一十一節 大戰前奏第二百三十二節 敲打多爾袞第四十一節 泄密第一百三十九節 自此而始第二百七十三節 狗都不如第一百三十四節 憤懣第五百八十三節 建奴詭計第二百零四節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二百一十六節 生產建設第四百九十六節 以退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