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除夕

臘月二十四,一場大雪灑滿京城,一時間紅牆綠瓦都鋪上了厚厚的一層白。

相比之下,辦喪的白,也就不那麼顯眼了。

經了兩個多月的病情反覆之後,謹親王幼子終還是沒能留住。

孩子還太小,喪事不能大辦,謹親王府只將府門口的白籠燈換做了白的,其他各府做了什麼也不太好打聽。逸郡王府裡,孟君淮與玉引一起食素了三日,又爲那個纔將人間淺看了兩眼,便要回去再行投胎的小小的孩子抄了三日的經。

偏生在幾天之後,蘭婧和阿祺也病了。

大雪突降,小孩子受涼生病本也沒什麼稀奇,但謹親王幼子的事無疑爲此添上一層別樣的陰雲。偏偏又是年關將近,按規矩,孟君淮謝玉引連帶尤氏、何氏都閒不下來。

尤其是除夕,他們理當都在天不亮時就起牀,而後進宮賀年,等子時迎來新年才能回府。

可兩個孩子的事實在讓人掛心,臘月二十九的時候,玉引終於覺得必須另做安排。

晚上,她坐在榻上看看在案邊沉吟不語的孟君淮,開口道:“讓側妃留在府裡照顧孩子吧,我跟母妃解釋。還有……何氏那邊,也準她照顧蘭婧吧,蘇良娣一直說蘭婧想起生母就哭鬧,這幾天尤其厲害。”

孟君淮點了頭,她又說:“殿下在乾清宮放心參宴就是。府裡有事讓王東旭直接到坤寧宮稟我,比進乾清宮稟話方便,我肯定安排得好好的!”

他又點點頭,而後道:“你帶着和婧就行了,阿禮跟我參前面的宴。”

玉引想說你會不會太累了?而後想起去年的宮宴阿禮也是跟着他便沒說,只又道:“那殿下少喝點酒。”

“嗯。”孟君淮一哂,起身走到榻邊坐下,看看她,伸手一攬,“每年過年頭幾天都忙得暈頭轉向,過完這幾天帶你出去輕鬆輕鬆?”

然後他自己提了個議:“爬山去?去香山就是請個旨的事,風景不錯,還有寺廟可以拜一拜。”

“……太冷了吧。”玉引仰面躺在他腿上,想想又說,“還是別出門了,這就已經病了兩個孩子,再把另外兩個凍着。”

孟君淮皺眉:“誰說要帶和婧阿禮了?”

“不帶嗎?”玉引明眸望着他,“大過年的多不合適……要不這樣,上元時咱在府裡看花燈,我往年在家都是這樣過的,和婧也說喜歡花燈。”

……怎麼總一口一個和婧喜歡!

孟君淮鬱結於心,這種時候總有點後悔把和婧給她。原本兩個人話說開了,他喜歡她、她不討厭他,四處走走玩玩多好啊?可她頭一個想到的總是和婧喜歡什麼。

她都沒這樣想過他……

孟君淮怨惱地把她腰間的香囊握過來,有一下沒一下地扯上面的流蘇。

玉引一把奪回去,瞪瞪他:“嫂嫂剛給我做的!”

“哎你還護食……”孟君淮話一出口就見她瞪得更狠了,趕緊識趣地不再繼續。

他清清嗓子叫來楊恩祿:“上元節在府裡看燈,你着人安排。”

.

次日,幾人起牀時都還沒到寅時。慢說和婧進正屋時是一副困得都要哭了的樣子,就是玉引都在牀上掙扎了半天才起來。

從盥洗到更衣到梳妝,她腦子裡都是木的,什麼都反應不過來。珊瑚捧來早先挑好的兩套首飾問她用哪套,她呆滯地看了半天,似乎依舊沒明白珊瑚方纔說的什麼。

孟君淮洗完臉擡頭便看到這一幕,嗤聲一笑,走到她身後就拿起頭面在她頭上比劃。

按本朝的規矩,命婦碰上這種正規些的筵席,不一定穿朝服,但梳髻是必須的。以細網攏住的髮髻上用什麼樣的頭面講究很多,玉引這裡每月添三套新的,花樣琳琅滿目。

眼下拿出來的兩套是她早幾天挑好的,只是沒定最終用哪個。孟君淮也不替她拿主意,只挑每套裡最重要的寶花和兩邊的捧鬢簪在她髮髻上,問她:“好看嗎?”

滿腦子漿糊的玉引擡眼看看鏡子,皺皺眉:“金色太多了。”

“那套更多。”他道。

她心說不可能,她挑的這兩套雖然都是金色打底,但鑲嵌玉石珠寶看上去更明顯,並不是這麼金燦燦的效果啊?

玉引便擡手摸了摸,把一枚捧鬢摸下來一看:“……殿下您放反了。”

底面朝外可不都是金色麼!

“……哦。”孟君淮悻悻地給她把捧鬢翻了個面,她自己也把取下來的另一枚簪回去,對着鏡子看看:“就這個吧!”

珊瑚和琉璃便一起上前把餘下的滿冠、鈿兒之類的都簪上了,玉引站起身,明顯感覺頭上重了好多!

去年也是這樣,弄得她連吃早膳都不敢低頭,只湊湊合合吃了四個小餛飩就跟他進宮了。

今年她依舊不好敢頭,結果他在旁邊還笑她:“哈哈哈哈你感覺有幾斤重?”

玉引梗着脖子,端端正正地側頭面向他,磨牙:“反正比殿下的頭重。”

孟君淮盛了碗粥,屏笑送到她嘴邊一勺:“來,張嘴。”

玉引:“不要……我得吃點實在的。”

去年早上吃了四個小餛飩之後,在宮裡一整天也只吃了兩小塊點心,宮宴上又不方便大快朵頤,回府路上差點圓寂!

尤其那會兒她吃的餛飩還是純素的……

孟君淮一笑表示瞭然,接着就讓人去膳房問有沒有現成的醬牛肉?有的話上一碟來。

然後玉引就被他實實在在地塞了大半碟醬牛肉,又被他餵了兩口豆漿後,她毫無徵兆地一聲:“嗝……”

“……”孟君淮端着碗一怔,玉引捂着臉趕緊開溜,又聽和婧在身後笑,嗔怒道:“你們快吃,一會兒進宮要晚了!”

孟君淮搭着餘下的醬牛肉風捲殘雲地吃了碗麪,幾人便一道出了府。

她帶着兩個孩子坐馬車,他則是騎馬走在前面。上馬車前還好,他攏攏她的夾棉披風,跟她說“別凍着”,可到午門前各自下馬、下車後,他正嚴肅地跟和婧囑咐“聽話些,別讓你母妃累着”之類的話,旁邊橫插過來一句:“喲,六哥。”

他們循聲看去,是十二皇子府的幾人也剛到。十二皇子和正妃走在前頭,後面跟着側妃許氏,到了近前,三人齊施一禮:“六哥、六嫂。”

“十二弟。”孟君淮沒在意,打了個招呼就繼續叮囑和婧,“和堂姐妹玩也別太瘋,不然你母妃要擔心你。”

話音沒落就聽十二皇子跟祝氏道:“雲婧在家有奶孃照顧,你不用那麼擔心,好好過年。”

和婧應了聲“好”,孟君淮又站起身握握玉引的手:“手爐讓珊瑚她們勤換新的,在母妃那兒不用見外。”

十二皇子也執過祝氏的手:“需要什麼就跟母妃說,一家人不見外。”

玉引:“……”聽到這兒她也覺出十二皇子是成心的了。

孟君淮更直接一腳踹了過去,見十二皇子跑得快,便在後面追着罵:“你別跑!敢拿你哥嫂尋開心了?看我得空了不去賢嬪娘娘那兒告你的狀去!”

一行人就此兵分兩路,男眷先乾清宮問安再去太和殿參宴,女眷則先去坤寧宮磕個頭再去各自母妃的宮裡。

賢嬪本來就跟定妃住得近,今年又說好了去定妃那兒一起過年,玉引便一直和祝氏同路,被祝氏笑吟吟的目光打量了好久。

終於打量得她不好意思了:“你別看我了……”玉引一瞥祝氏,“我們殿下就是隨便叮囑兩句,你幹什麼啊?”

“沒事,替嫂嫂高興唄。”祝氏說罷看向和婧,“和婧喜歡你嫡母妃嗎?”

“喜歡啊!”和婧點點頭,小手朝天一伸,“母妃最好了!”

祝氏笑笑:“哎,一會兒去了你奶奶那兒,你也該怎麼跟你母妃親近就怎麼跟你母妃親近!你奶奶知道你們處得好,肯定高興!”

“什麼啊?”玉引聽出不對,壓了音問她,“你是不是有什麼事兒……”

“你們府裡那個顧氏……她姑母不是在宮裡嗎!”祝氏也把聲音放得低低的,“前陣子她略晉了一級,打才人晉到美人了,遷去了賢嬪娘娘宮裡。平常倒是肯定見不着定妃娘娘,但今兒兩個宮湊一塊過年她肯定在,別讓她給你找麻煩。”

顧氏……

玉引都快忘了這號人了。顧氏被孟君淮扔在前宅跪了兩天、又被她吩咐搬出北邊三合院時還沒到夏天,現在一轉眼都年關了。

.

乾清宮。

除夕這天百官都要進來拜年,覲見的人自然很多。皇宮再大也是有限的,泰半官員都只能在殿前廣場上等着,皇子們略強一些,附近開了個小廳讓他們先候着。

衆人陸續到齊落座後,竟久久都沒人說話。一是皇長兄剛失一子的事讓他們難以說出吉利話,二是這般到齊了一落座,他們都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去年此時。

這一年,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一年前他們誰都沒想過,自己這個閒散的宗親有一天要插手到政事裡去,且還是直接叫板東廠西廠。

好像靜默地坐了足足有一盞茶的工夫,排行第二的平郡王才終於尋了個能說的話題:“八弟明年也該及冠了吧?”

正怔神的皇八子忙應話:“是,我和九弟是同年的,都是明年及冠。”

“嘿,我是年底的,理應再等一年。八哥您先!”旁邊的皇九子大方地一笑,目光斜斜地劃過對面提前封王的十弟,善郡王。

善郡王喝了口茶,沒說話。

皇九子哪由得他裝聾作啞,他封王時的那一出本就弄得一衆兄弟都不痛快,被他那出打了臉的皇七子良郡王又是皇九子的親哥,皇九子便冷言冷語地又添了句:“反正爵位遲早都會有,咱一年一個,誰都風光一回,我可幹不出爲出風頭不顧兄弟情面的事兒!”

“啪。”善郡王手裡的茶盞狠狠在案几上一落,“九哥你……”

“你還橫上了?”皇九子拍桌子就起來了,“你個輕重不分好賴不辯的!早看你不順眼!”

二人說着就嗆狠了,善郡王也拍案而起後兩邊便都擼了袖子,明擺着要幹一架!旁的兄弟趕緊上前拉人,這邊說“九弟九弟你消消氣!”,那邊喊“老十你坐下!你敢跟哥哥動手?”,好半天才消停下來。

事情傳到各家正妃耳朵裡的時候,後宮各處都正是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祝氏坐的地方離門近便先得了稟話,她明顯臉色一白,揮手讓自己身邊的人和玉引帶進來的宦官都退了出去,自己去玉引耳邊低語了幾句。

剛被定妃叫到跟前的玉引面色也一白,定妃便問她:“怎麼了?”

“哦……沒事。”玉引緩了緩,一時也想不到怎麼編謊遮這事兒,便垂眸不再多言。

“唉,你們吶……”定妃搖了搖頭,“總有不想、或者不能跟本宮說的事,那本宮就不問。坐吧。”

玉引在離定妃兩步遠的繡墩上落了座,定妃又招招手將和婧叫過來,直接抱到自己膝頭。

定妃問和婧:“聽說你近來都跟嫡母妃住啦?”

和婧點點頭:“是。”

定妃遞了塊點心給她,又問:“住得慣嗎?若想換個住處,你可以直接跟奶奶說,奶奶幫你安排。”

玉引心裡咯噔一緊,不過下一瞬,她也明白定妃爲什麼這麼做。

她們到底不同於尋常人家婆媳都住在一起。定妃身在宮裡,對王府的事可以說是倆眼一抹黑,她這個嫡母如果要欺負孩子定妃很難知道,而若她當真那樣做,定妃問她,她也不可能說實話。

所以只能問和婧。這個年紀的小孩子懂什麼?喜惡都是掛在臉上的。

於是玉引便心平氣和地看着定妃問,和婧眨眼望望定妃:“住得慣呀,母妃那裡牀很大,睡得舒服!”

定妃明顯一怔:“你……平常都跟你母妃一起睡?”

“也沒有……”和婧扁扁嘴,“父王非要過來,所以我跟父王一人一天。輪到我的時候,我才能跟母妃一起睡!”

這個“父王非要過來”,對和婧來說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旁人可是都不會按她的意思理解。

是以周圍頓時一陣鬨笑,鬨笑之後,大家都意味深長地看向了謝玉引。

玉引又沒法解釋,紅着臉招呼和婧過來:“來母妃這兒坐,別累着你奶奶。”

和婧聽言二話不說就“扔下”奶奶不管了,跑到玉引身邊一歪,還把手裡的點心遞了出去:“母妃吃!”

打這之後,永寧宮裡的氛圍纔算徹底“其樂融融”。

用晚膳時定妃和賢嬪各給自家兒媳添了菜,晚膳後定妃又賞了玉引不少東西,另外和顏悅色地透給她一句:“你安心過你的日子,本宮這邊不老實的人,本宮自會收拾。”

玉引便鬆了口氣。今兒個一開始時,定妃不鹹不淡的態度也讓她覺得應該是有人在定妃耳邊煽風點火了,可能是祝氏提醒她的顧美人,也可能是別的人。

她心裡存了個疑影兒,眼見外面煙花起來,只得姑且將疑影兒放下,先陪着和婧去殿前看煙花。

和婧想看,又已經犯了困,歪在她懷裡邊揉眼睛邊打哈欠,小模樣又可憐又可愛。

“王妃。”趙成瑞的聲音穿過煙花的帶來喧鬧在玉引耳邊一響。

玉引回過頭,他道:“前頭來人傳話,說殿下讓您現在就帶着大小姐往外走,他一過子時便出來,儘快回府。”

“這麼早?出什麼事了嗎?”玉引蹙眉。

恰又一陣煙花躥起來,她沒聽清趙成瑞說什麼,就聽到一句“齊郡王”。

那是皇四子,當今皇后的兒子,除了元后所生的謹親王外唯一嫡出的皇子。

玉引把和婧一抱,轉身折回殿裡:“母妃。”她朝定妃一福,“和婧困得厲害了,妾身想早點帶她回去。”

“哦……去吧。”定妃點了頭,轉而又道,“喝碗雞湯暖暖身子再走?”

“不了,妾身已經着人跟殿下那邊回話了,殿下大概也會盡快出宮,不好讓他等。”

定妃便不再多言,親自將她送到了永寧宮門口,囑咐她回府也早些歇着。

玉引領着和婧匆匆地往宮外走,然則剛過了太和殿後的中左門,就見孟君淮疾步迎了過來,跟在他後面抱着阿禮的宦官幾乎要跑着才能追上。

“殿下?”她滿臉疑色,“怎麼了?”

孟君淮握住她的手,半步不停地繼續向外去:“父皇禁了四哥的足,宴上當衆說的。”

“啊?”玉引一驚,“大過年的怎麼……”

五彩斑斕的煙花下,孟君淮冷笑得讓她都打了個寒噤:“東廠拿了四哥的錯處,趁着宮宴捅出來的。”

玉引喉中噎住。

“近來我們也得多加註意。”孟君淮深緩了口氣,“雖然我不算很起眼的一個,但不知東廠這把火想怎麼燒。”

.

出了宮門,玉引才見還有好幾個府的都已經早早地趕出來準備回府了,方纔在太和殿的事有多令人意外和驚懼由此可見一斑。

她便一路都惴惴的,緊張之下,手指也不知捻什麼捻了一路,下車時才見和婧鬢角的一縷頭髮已被她捻作一股。

還好和婧睡着……

玉引趕緊把它捻開,再喊奶孃來抱和婧阿禮下車,和婧迷迷糊糊地醒過來:“母妃……”

“你安心睡,母妃遲些過來。”她拍拍和婧後背哄着她又閉上眼,自己便徑直朝孟君淮去了。

孟君淮下了馬,將繮繩交給宦官,擡眼便見她臉色慘白地走過來。

“……嚇着你了。”他擁着她一起往府裡走,過了次進門,停下腳步,“你先去睡,我要等等四哥那邊的信兒,看他需不需要我們幫什麼。”

“我……”玉引心裡還慌着,慌得她覺得自己待着會不安心。

“我等殿下!”她道,見他挑眉,又道,“我知道東廠的厲害,殿下別……”

她的聲音倏然頓住,一句“殿下別留我一個人,我害怕!”噎在了喉嚨裡。

這話說出來……讓她覺得怪怪的!

“唔……”孟君淮看出她的慌亂,沒追問她想說什麼。他一哂,“去我書房,先吃些東西。也不用等太久,兩刻沒人來稟話就算了。”

她便隨着他去了書房,孟君淮讓她先坐,又拿了個手爐給她暖身,然後自己去門邊吩咐外頭的宦官:“讓膳房上些熱乎的東西來,按王妃的口味做。也給正院送幾樣去,大小姐若一會兒醒了可以吃。”

吩咐完他轉過身折回屋裡,定睛一看,卻見她已伏在了案上。

“……玉引?”他喚了一聲,她沒反應。湊近了屏息聽聽,呼吸均勻。

這就睡着了?!

孟君淮哭笑不得地抱臂看了她好一會兒:“小尼姑你不是要等我嗎?就這麼個等法?”

她依舊沒反應,端然就打算這麼個等法了!

第175章 往事第57章 孩子第58章 去留第112章 調解第155章 驅逐第196章 幾第164章 緋聞第109章 喪鐘第150章 準備第101章 驚變第95章 漸起第118章 世子第192章 商議第145章 自第104章 聖意出謀第41章 船上第147章 隱情第133章 記打第131章 糾紛第143章 傷勢第114章 生了第70章 名字第142章 進攻第186章 點心第90章 出遊第98章 夫婿不忿第187章 嚴懲第146章 成相見第34章 衚衕第170章 兩雙第86章 家人第139章 出動第193章 回京第98章 夫婿第179章 厭惡第75章 喬氏第46章 商量第26章第82章 變故第103章 事態被吻第76章 菩提第190章 擡舉胎氣第129章 畫像第96章 謝第167章 善心第96章 謝第192章 商議第85章 翻臉第46章 商量喜歡第139章 出動第57章 孩子猜想第119章 懲治第133章 記打第96章 謝第38章 心情第87章 蘭婧第120章 抄經第162章 譚昱第141章 急中第66章 矛盾第139章 出動胎氣第44章 進補第148章 年關第50章 解法第94章 立嫡第152章 各第30章 操心第198章 抑鬱第76章 菩提第81章 多事第27章胎氣第96章 謝生氣第62章 怪食第138章 兩家第125章 罪責怒火第67章 流血第110章 食素第72章 扣留第59章 安胎叫板第189章 選親第181章 安排第140章 相會過年第115章 明婧衝突第149章 下風第121章 出門第138章 兩家
第175章 往事第57章 孩子第58章 去留第112章 調解第155章 驅逐第196章 幾第164章 緋聞第109章 喪鐘第150章 準備第101章 驚變第95章 漸起第118章 世子第192章 商議第145章 自第104章 聖意出謀第41章 船上第147章 隱情第133章 記打第131章 糾紛第143章 傷勢第114章 生了第70章 名字第142章 進攻第186章 點心第90章 出遊第98章 夫婿不忿第187章 嚴懲第146章 成相見第34章 衚衕第170章 兩雙第86章 家人第139章 出動第193章 回京第98章 夫婿第179章 厭惡第75章 喬氏第46章 商量第26章第82章 變故第103章 事態被吻第76章 菩提第190章 擡舉胎氣第129章 畫像第96章 謝第167章 善心第96章 謝第192章 商議第85章 翻臉第46章 商量喜歡第139章 出動第57章 孩子猜想第119章 懲治第133章 記打第96章 謝第38章 心情第87章 蘭婧第120章 抄經第162章 譚昱第141章 急中第66章 矛盾第139章 出動胎氣第44章 進補第148章 年關第50章 解法第94章 立嫡第152章 各第30章 操心第198章 抑鬱第76章 菩提第81章 多事第27章胎氣第96章 謝生氣第62章 怪食第138章 兩家第125章 罪責怒火第67章 流血第110章 食素第72章 扣留第59章 安胎叫板第189章 選親第181章 安排第140章 相會過年第115章 明婧衝突第149章 下風第121章 出門第138章 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