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京兆府會商

宇文盛這時已經回到了京兆府衙,他忐忑不安的情緒也已經徹底平復。

因爲今晚實在是太順利了。

周文君率先得逞,引誘得阿史那雄河酊酩大醉,縱然變故猝發,他的親信闖進寢臥也無法把雄河搖從醉睡裡搖醒。然十萬大軍逼近啓夏門,必須做出應對,否則誰也無法擔待可能引發的惡果,縱然宇文盛立即遣人通稟宮禁,但刻不容緩的情勢已經不及等待謝瑩的迴應了。

雄河那親信明知謝瑩只是女流之輩,根本無能指揮軍事行動,就算她知情,也只是立即詔見諸位將領協商應對,到時說不定啓夏門已經不保,誰能肯定營州部僅有先期這十萬人馬?後頭是不是還跟着更多的軍士?

所以他也贊成宇文盛的提議,立即調遣六門駐軍共七萬人捍衛南郭三門,務必不能讓外敵入侵,而六門防守以及城中設點知稟消息,也只能交給宇文盛負責節管。

雄河乃汗王親自任命的護城大將軍,他因爲貪杯誤事,他的親信必須出面號令部屬對抗敵軍,因爲突厥人,並不會當真聽信漢臣宇文盛的調遣,他們同樣也不放心將勝負攸關的戰鬥,交給“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華夏臣民,他們在危急時刻,只能選擇正面禦敵,把脊背坦露,他們以爲這些手無寸鐵的民勇,不足形成威脅,這固然是源於自大與輕信——他們忘記了正是宇文盛掌管着一部分兵器甲冑——當然還源於身爲軍人的奮進心,他們可都是戰神奇桑的親衛,無一不渴望立下軍功,奠定榮華富貴。

八望的私兵,縱然團結起來也只有一萬左右,再加族人子弟,尚且湊不齊兩萬人,莫說當初對抗突厥百萬大軍,即便此時長安城中只餘十萬蠻狄,仍然是實力懸殊,突厥人相信這些各懷鬼胎的世族,根本沒有奮勇一戰的熱血,否則當初得知吐蕃部將的惡行,爲何只是靜坐請命,不敢以手中刀劍討回公道?

好戰蠻勇的突厥人,對於漢家儒臣其實嗤之以鼻。

他們根本不曾意識到,當七萬守軍齊集外郭時,僅僅留守宮城的三萬部衛,已經不佔人數優勢了。

華夏多內鬥,但這並不意味着面對外敵,散沙便不能揉合。

也許是勝利來得過於輕易,突厥人忘記了就算太后東逃,八望仍然可以聯合長安民衆守衛京都,若非柴取獻降,打了八望士官一個措手不及,突厥想要佔領長安,也必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更關鍵的還是當奇桑親征之後,事實上長安城內缺乏了真正可以坐鎮之人,謝瑩與雄河其實都難當大任,至於宇文盛,根本不可能效忠突厥。

現下,六門以及內郭皆爲宇文盛節制,外郭正在遭遇王橫始率領的雲州部進攻,內郭就算髮生變亂,宇文盛完全可以封鎖消息,使外郭兵勇根本無法及時回援。

他在京兆府,號令連發,先解東內郭宵禁,傳令邀見八望以及士官,首先到達的當然是陸離、賀湛一行,隨後是京兆崔、薛等族人。

與陸離交好的京兆李,甚至袁葆等這一批青壯,已經預先得知了今晚將有變故,他們甚至已經私下見過了陸離,自然隨着崔、薛二公振臂,響應晉王令下,不過除崔、薛二族之外,包括京兆蕭,真正掌權的族老其實大多還存在疑慮。

譬如漸入的祖父,好些年沒有見到小九,孫兒卻忽然返家,並遊說投效晉王,做爲正統派,蕭公心中當然還有顧忌,不過因爲孫兒的立場,以及國難臨頭,他這時當然不可能心向異族,雖是答應出席今晚的會談,多少還存在着觀望的態度。

又如京兆袁,熱血的袁葆只是其中一個子弟,族老們需要權衡的利弊太多,一時也難以痛下決斷。

最先響應的是京兆柳。

雖說做爲宗長的柳譽宜仍在外任,在族中素有威望的韋太夫人母子仍被困禁宮廷,然而京兆柳與晉王系乃姻親,密不可分榮辱與共,諸位族老別無選擇,也不需猶豫,這時必須站定立場孤注一擲。

緊跟着是京兆王,此時留在京都主事乃王淮準最小的胞弟,他顯然已經預先得到兄長的意會,其實一直暗中配合着賀湛、李由在等人的行動,這時自然不會存在異議。

宇文盛與陸離便將目光轉向京兆韋,這一支卻並非族老負責決斷了,當然是因爲身任宗長的韋元平根本不可能滯留在長安城中,但凡身任實職的青壯一輩,也已經東逃的東逃,外放的外放,唯有韋太夫人的幾個侄兒侄孫因被韋太后打壓,困留在京都,卻因嫡宗一支多年以來韜光養晦,這一代人根本便不具備雄心壯志,雖說沒想着搖擺不定,然而想到將要支持晉王奪位,立馬便要負責衝鋒陷陣,這可是干係到生死存亡的大事,多少有些回不過神。

不想就被京兆盧搶先一步。

榮國公今日是親自出席京兆府的邀談,要說來他與晉王之間還有仇怨,他的長房嫡孫盧銳正是被賀燁毆打致殘,在病牀上癱臥了幾年,脾氣越發暴戾,鬧得人憎鬼厭,又染了一身病痛,到底一命嗚呼,但這樣的仇怨,卻實在比不上最近遭遇的事故深刻——皇城之前,京兆盧子弟被蠻狄兵勇當場斬殺,女眷慘遭奸/淫,這樣的奇恥大辱纔是刻骨難消,這樣的血海深仇才應不共戴天!

雖說首惡吐蕃部將已經處死,但在榮國公眼裡,始作俑者當然便是突厥汗王,在他眼中根本不分突厥與吐蕃,他不能容忍當異族對京兆盧給予凌辱後,將來還必須對這羣強盜屈膝稱臣,像乞丐一樣匍匐求生,榮國公當年,可是對韋太后都能不假辭色,他不能讓高傲的家門在他手中蒙羞,所以寧願背水一戰。

當然,這其中不無利害權衡,韋太后政權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再容京兆盧繼續顯赫,那麼不如支持晉王燁——賀燁畢竟是德宗嫡子,是盧太后的嫡親孫兒,對他稱臣,並不會挫傷家門的尊嚴,賀燁若能撥亂反正,京兆盧還有繼續榮耀的希望,只要賀燁勝出,京兆盧便是從龍有功,而不會被打上叛國求榮的烙印,名利雙收之事,就值得冒險。

所以榮國公不僅表達了爲晉王殿下出生入死的忠誠,甚至喧賓奪主,彷彿他一直是晉王系堅定不移的同盟,他立起眉眼,質問尚未表態的韋、蕭、袁、李四姓:“爾等還在猶豫什麼?太后韋氏,意圖挾天子以令諸侯,甚至冒大不韙,軟禁聖上,卻貪生怕死,數度向突厥求和搖尾乞憐,到底是將國都也拱手相送,眼看就要將江山社稷葬送!晉王殿下乃德宗嫡子,能在君國危難之際鋌身而出,以驅逐蠻夷匡復天下爲志,我等身爲大周臣子,自當赴湯蹈火響應殿下。”

他激奮不已,將腰上佩劍拍得“咣咣”作響:“這柄寶劍,乃明宗帝賜予京兆盧氏,老朽雖說生不逢時,未有際遇上陣拼殺,可盧氏一門先祖,也曾奉大周明宗皇帝之令出將入相,今日老朽願攜此劍,遵從晉王殿下號令,率京兆盧八百子弟,爲收復長安,驅逐蠻夷,身先士卒,縱然馬革裹屍,亦爲無上榮光!”

大話說得斬釘截鐵又擲地金聲,一派鬥志昂揚的氣派,也的確威武勇猛。

陸離與賀湛面面相覷,兩人都產生了一種不合時宜的荒謬感,他們從未曾想到,有朝一日,京兆盧竟然甘爲晉王“身先士卒”。

京兆韋徹底回過神來,忙不迭響應,雖說他們的作用實在有限,可仍在顯望之中佔據一席,他們表明立場,當然對今晚的起事具有積極意義。

京兆李與京兆袁其實都不算堅定的正統派,各有族人仍舊依附韋黨,但相較而言,李氏一門還算中立,袁氏一門則相對投機,只見今晚的局勢已成大勢所趨,並各有青壯子弟儼然已經暗中與晉王系的代表薛絢之“牽扯不清”,這兩姓族老也都是老謀深算頗經世事的人物了,話說得雖有保留,卻仍然表達清楚了意向。

“蠻夷侵我國都,晉王殿下既有志向救社稷於危難,輔助君國,我等乃大周臣子,敢不從命。”

很理智的把“忠誠”限制在救國平亂的範圍,沒有保證投效稱臣。

榮國公相當不滿這番大有保留的說辭,冷笑着正要譏諷,陸離連忙打斷,搶先一揖:“薛某謹代晉王,禮謝諸位高義。”

這下子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尚未表態的一家,也就是京兆蕭跽坐的方向。

蕭漸入先就坐不住了,他實在不明白祖父還在遲疑什麼,他原本以爲祖父答應出席今晚的會談,便是表示支持起事,可算上京兆韋,十望中已有八望均已表明意願,祖父卻仍然沉默,要知京兆蕭可是京兆柳姻親,論來也算晉王殿下親友之族,偏偏在關鍵時刻躊躇不定,讓他怎不焦灼?

也不怪漸入不能洞諳蕭公的心態,他離家已久,怎知祖父竟然是頑固的正統派——雖說當年他被家族逼迫不得不逃婚,卻以爲一切乃父親太過功利,而祖父只不過不喜十一娘乃庶出,因爲他的祖父,畢竟沒有逼着他與毛維一族聯姻,看中的孫媳本是柳小九,姑姑所生嫡女。

他正要催促,蕭公卻終於開口。

“薛少尹,老朽有一問,未知晉王殿下收復長安之後,是否願迎聖上回京,並助聖上親政?”

賀湛哭笑不得,蕭漸入更是目瞪口呆。

刻不容緩的局勢,蕭公竟然還當衆提出這麼一條要求,難道還要在火燒眉睫之時,與他理論一番何爲王道正義?

第291章美貌女子第320章 姚姬要行動第639章 便有暗涌?第837章 聚會玉管居第462章 晉王要“出婦”第375章 自焚第1143章 故人相見,仇敵眼前。第172章 誰在貪慕虛榮第83章 慈父薛陸離第936章 風波與新歲齊近第531章 行賄第714章 巡視第938章 王妃太消極第826章 月下第1156章 一夜戰鼓急第401章 實在饒幸第687章 怒火第156章 十一娘登場第672章 奇特反應第509章 神轉折第1349章 戰火飛速蔓延第1082章 這個狀況真奇異第717章 談判第247章 英國公子第241章 十一娘原來是“獅子”第543章 優諫戲第945章 楊氏好霸道第418章 一家之主的重要性第808章 意料之中的推脫第566章 禍生第933章 丟了性命第210章 誰是居心不良第736章 王妃被長舌第817章 恃寵而驕第450章 義川三謀第142章 練手第745章 怪物第855章 邂逅第1230章 這驚人的隔閡第689章 哎呀這邂逅第598章 求情被拒第1107章 幽冥邊緣第1321章 死路即出路第822章 可憐的“落花”第463章 亂來第316章 瑩陽的怒火第1057章 自遺其咎的七娘第561章 報應不爽第1051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810章 親近不易第1397章 何懼沉淪第290章 又罪小人第344章 天子賜,亦敢辭第976章 再度征戰第237章 寬衣需警慎第96章 柳婷而第263章 必須扳回顏面第920章 一幅珍品第732章 原告陳辭第204章 璇璣有何玄機第28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304章 柴取登門第194章十一娘“訓奴”第58章 被“麪糰”咬了手第631章 任媵人第1373章 衆叛親離第1166章 大勝第784章 各自忙碌第773章 實爲鋪路第334章 一定要打你板子第73章 迷煙第121章 我會歸來第938章 王妃太消極第979章 一敗塗地第712章 煩纏第126章 出閨成禮第897章 魏衡安是個無恥之徒第160章 神秘富賈陳宣熾第682章 阮美男登場第962章 窺破第1212章 正着第885章 氣象第35章 年少無知的軟柿子第47章 貴勢逼人但子女福薄第992章 廣陽危急!第205章酣暢淋漓的棋逢對手第656章 熱血大壯第221章 恩服之術第784章 各自忙碌第1160章 天明第706章 這是情竇初生?第532章 趁火打劫第544章 秦孺人的小心思第381章 賀淇的急智第1210章 轉眼一門二夫人第459章 早嗎?第1384章 坦然面對第595章 再訪林宅第29章 又有新“疑兇”第198章憐香惜玉及恩侯
第291章美貌女子第320章 姚姬要行動第639章 便有暗涌?第837章 聚會玉管居第462章 晉王要“出婦”第375章 自焚第1143章 故人相見,仇敵眼前。第172章 誰在貪慕虛榮第83章 慈父薛陸離第936章 風波與新歲齊近第531章 行賄第714章 巡視第938章 王妃太消極第826章 月下第1156章 一夜戰鼓急第401章 實在饒幸第687章 怒火第156章 十一娘登場第672章 奇特反應第509章 神轉折第1349章 戰火飛速蔓延第1082章 這個狀況真奇異第717章 談判第247章 英國公子第241章 十一娘原來是“獅子”第543章 優諫戲第945章 楊氏好霸道第418章 一家之主的重要性第808章 意料之中的推脫第566章 禍生第933章 丟了性命第210章 誰是居心不良第736章 王妃被長舌第817章 恃寵而驕第450章 義川三謀第142章 練手第745章 怪物第855章 邂逅第1230章 這驚人的隔閡第689章 哎呀這邂逅第598章 求情被拒第1107章 幽冥邊緣第1321章 死路即出路第822章 可憐的“落花”第463章 亂來第316章 瑩陽的怒火第1057章 自遺其咎的七娘第561章 報應不爽第1051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810章 親近不易第1397章 何懼沉淪第290章 又罪小人第344章 天子賜,亦敢辭第976章 再度征戰第237章 寬衣需警慎第96章 柳婷而第263章 必須扳回顏面第920章 一幅珍品第732章 原告陳辭第204章 璇璣有何玄機第28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304章 柴取登門第194章十一娘“訓奴”第58章 被“麪糰”咬了手第631章 任媵人第1373章 衆叛親離第1166章 大勝第784章 各自忙碌第773章 實爲鋪路第334章 一定要打你板子第73章 迷煙第121章 我會歸來第938章 王妃太消極第979章 一敗塗地第712章 煩纏第126章 出閨成禮第897章 魏衡安是個無恥之徒第160章 神秘富賈陳宣熾第682章 阮美男登場第962章 窺破第1212章 正着第885章 氣象第35章 年少無知的軟柿子第47章 貴勢逼人但子女福薄第992章 廣陽危急!第205章酣暢淋漓的棋逢對手第656章 熱血大壯第221章 恩服之術第784章 各自忙碌第1160章 天明第706章 這是情竇初生?第532章 趁火打劫第544章 秦孺人的小心思第381章 賀淇的急智第1210章 轉眼一門二夫人第459章 早嗎?第1384章 坦然面對第595章 再訪林宅第29章 又有新“疑兇”第198章憐香惜玉及恩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