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繼續爭取

粟田馬養既不在場,謝瑩便不再與賀湛兜兜轉轉,她從韋太后曾經的寶座上起身,緩緩步下這間偏殿內,靠着西牅設置的紫檀卷草雕足四方踏臺,她華麗的裙裾長長拖曳在身後,她的目光似乎無意間晃過北側那張仙山孔雀羣棲畫屏,她記得這幅畫正是出自晉王妃的手筆,爲韋太后當年珍愛非常,然而忙於奔命時,卻被丟棄在蓬萊殿,她忽然洞諳韋太后似乎從不具備欣賞畫作的能力,世人都贊晉王妃丹青超凡,故而佯裝珍愛罷了。

好比玲瓏臺中設置那方由上千粒大小不等七彩寶石鑲嵌的金足屏架,以及與之配套的紫髓象首寶座、七彩嵌寶挾軾,如此笨重的器具,韋太后潰逃時卻不忘打包帶走,又爲何沒有疏忽呢?

因爲在她看來,寶石金銀,的確要比什麼名家筆墨貴重多了。

謝瑩又舉目望向門外,深闊的檐廡下去,一排石楠花色蒸豔,與宮人緋色襦裙呼應襯和,她記得那些年,自己與晉王妃許多回也如這些宮人般,候令於偏殿之外,檐廡之下。

而今,她終於成爲這座宮殿的主人,韋太后已經是過去式,當年在此候令的兩個女孩,也就快展開最終的決戰了。

但謝瑩沒有忘記自己那些斷續的夢境。

柳十一娘不應是她的對手,無非一個匍匐在她膝下搖尾乞憐的喪家犬,她不知道變數產生的因由,她甚至暗暗懷疑,柳十一娘與她有相同的經歷,肉體被來自千年之後的靈魂佔據,所以在這個時空,柳十一娘具備了改變命運的能力,但顯然,柳氏選擇的不是阿史那奇桑,所以晉王賀燁沒有敗死於戰場,他活了下來,成爲突厥汗國的絆腳石,成爲阿史那奇桑與她,絕對不能忽視的隱患與威脅。

謝瑩微微側面,看向仍然正襟危座的賀湛,這個人從來沒有出現在她的夢境裡,所以她不知在原本的軌跡中,賀湛是否會成爲晉王賀燁的助力,如果這個人沒有與賀燁一齊死於亡國之前,那麼當賀周社稷分崩瓦解時,他是否會見風使舵,就好比如今一樣,爲了苟延殘喘,不惜屈從於劉氏,雖然他口口聲聲是爲了華夏子民,卻也委婉獻媚突厥汗國並非沒有可能一統天下,他到底是爲了明哲保身,還是爲了助賀燁夫婦爭取時機。

“賀澄臺,你真正效忠者,究竟是誰?”謝瑩就這麼簡單明瞭的質問。

“君國。”賀湛毫不猶豫,擲地金聲。

“我再給你一個機會,若再虛僞,定斬不饒。”

“君國。”仍是這兩字。

謝瑩冷笑出聲:“你從來未曾效忠過太后韋氏,早存謀逆之心,此時卻仍敢欺瞞!”

“臣效忠之君國,的確並非韋氏,而爲王道仁德之君,庇護臣民之國。”賀湛仍然平靜,並無謊話被揭穿的驚慌失措。

“王道?”謝瑩冷笑道:“仁宗帝駕崩,遺令賀洱繼位,韋太后輔政,豈不證明二人便爲社稷之主,二人意志即爲王道,賀澄臺明明是亂臣賊子,意圖叛逆,卻稱效忠君國,豈非狡辯?”

“自漢武帝獨尊儒術,治國便以仁德爲本,大周建國,更是推崇民貴君輕,周高祖便曾教諭百官、子孫,前朝之所以滅國,便是悖逆聖人‘仁者愛人’,視民衆爲草芥,行苛政暴令猛毒如虎狼,盡失民心,社稷不保,天下易主。天命雖於君國,然民衆是爲邦本,如荀子主張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足證若失民心,君國亦失天命,故一姓之君,並非不可取代,正如由古至今,秦行暴/政,有漢代之,廣行暴/政,有周代之,韋太后弄權,違背高祖誨諭,奢侈無度,親近奸小,致使國都淪陷、民不聊生,動搖邦國根本,使社稷危殆,雖非篡逆,卻犯苛暴重罪,當然應由仁德之君取代,臣奉高祖誨諭,從王道,振邦本,撥亂反正,是效忠君國,並非狡辯之辭。”

舉經史爲證,這萬萬不是謝瑩的優長,她甚至連儒、法、道等諸家學說都分辨不清,雖是來自千年之後的民主時代,打心底卻從來不信什麼以民爲本,就更加難以想象在帝制時,居然真有人遵奉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不過賀湛引用那番話,的確是周高祖在大周建國時宣告天下的教諭,以警誡子孫權貴,不可妄自尊大輕侮子民,謝瑩總不能說周高祖的言論是在糊弄無知百姓,她乾脆避開與賀湛引經據典,直接道破。

“賀澄臺看來,晉王賀燁便是王道?倘若晉王妃柳氏非與賀澄臺情同手足,你難道還會追隨輔佐?說破了,無非便是圖私,哪裡來這麼多仁者愛人。”

賀湛微擡眼瞼,正對謝瑩滿帶譏誚的逼視:“晉王與王妃自從治政太原,除貪宦、恤百姓,豪強不敢仗勢欺民,子民得以安居樂業,十載之前晉朔危在旦夕,如今營州叛亂指日可平,反觀韋氏政權,割地辱國、殘害忠良、逼殞勇將、棄都東逃,誰爲仁主,誰興王道,並非賀湛一人便能擅斷,相信天下皆有共識。”

“這麼說來,賀澄臺承認心向晉王一系?”謝瑩逼問道。

“倘若突厥不曾犯境,賀湛必助晉王撥亂反正,匡復社稷。”說到此,卻慘然一笑:“不過如今,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再多豪言壯語又有何意義?不過臣雖被俘,生死攸關於突厥汗王一句令下,縱然人微言輕,也必須爲長安子民之平安盡力,否則雖死於屠刀之下,亦無顏於宗祖英靈。”

謝瑩冷笑道:“自古艱難唯一死,我見多了貪生怕死之輩,也聽多了壯烈激昂之說,卻鮮少目睹,當真視死如歸者,賀澄臺,我答應過阿若,留你一條性命,但前提便是你必須臣服,晉王賀燁如今鞭長莫及,他不能救你性命,而只要你向可汗稱臣,將來榮華富貴,更比從前,我沒那麼多閒睱聽你說那些冠冕堂皇之話,我只要你一句,你是否願意臣服。”

“賀湛若說臣服,貴主難道就會聽信?”賀湛長嘆:“貴主還是不要試探了,在下還不想死,不過貴主若一定要讓在下去死,在下也莫可奈何。”

這樣的態度,倒是讓謝瑩一怔。

她當然捨不得讓賀湛死,因爲這個人,若是爲突厥所降服,對於剿滅晉王系當然大有助益,就算沒法讓他降服,也可以用來威脅晉王妃,總之眼前的局勢,賀湛活着更有用處。

但謝瑩當然不會將心思表現出來:“賀郎君既不想死,總歸要表現出幾分誠意來。“

“所以臣不是請求拜謁貴主,並勸諫貴主阻止屠民之謬邪?”

這話實在讓謝瑩七竅生煙:“這便是爾之誠意?不但自己要活,還要成爲長安城之救世主,爲自身贏得讚譽?”

賀湛同樣覺得七竅生煙,因爲他發覺自己不是在和一個聰明人對話。

不過剛纔他留意見無論謝瑩,抑或粟田馬養都時不時睨一眼右側那面畫屏,便猜度屏風之後,大約還坐着一個旁聽者,他只能賭那位至少要比謝瑩精明,這場談話纔有繼續下去的必要。

“區區在下是否臣服有何意義,貴主應當考慮,如何讓天下臣服。”賀湛道:“奇桑可汗既奪長安,爲何沒有立即向東追擊,當是明白圖霸華夏江山與爭奪牧場不同,攻城掠地,需要耗廢更多心思治理,否則疆場拼殺無異於付之東流,更兼,奇桑可汗於西疆征戰,近十載以來接連收服回紇、高昌等部,可謂所向披靡,然而對於陽關之內,淮河南北,地勢軍備卻知之不多,賀某不怕直言,韋太后棄守長安退逃金陵雖然不智,然而突厥聯軍未曾一舉殲滅大周皇族,僅奪一座長安城,於其霸業也只是略進一步,並不能高枕無憂,反而陷入兩難之境。”

他看見謝瑩再度將目光睨向右側畫屏,心中越發篤信,侃侃而談:“突厥聯軍,號稱百萬之衆,既奪長安,何曾當真懼怕城中手無劍弩之百性暴亂?奇桑可汗採納粟田馬養之計,無非是想用殺戮屠城之霸術,震懾大周臣民,圖謀不戰而墮人勇武,使州官百姓,聞風喪膽,將來攻城掠地,再無阻礙!”

剖析得如此精確,謝瑩不得不服:“賀澄臺既知可汗計劃,又爲何諫止?”

“因爲可汗之計實乃下策!”賀湛提高嗓門:“中原子民,以農耕爲業,自然渴望天下太平,方能衣食無憂,而長安慘遭屠城,數十萬戶家破人亡,固然讓人膽寒,然則百姓沒有退路,爲求生存,必然會背水一戰,如此一來,韋太后雖說人心盡失,可相比異族之殘暴,韋太后至少不會濫殺子民屠戮百姓,華夏之大,億萬子民,若團結一致,莫說突厥僅只號稱百萬,就算兵力十倍於此,又怎能敵過泱泱中華同仇敵愾?”

“這麼說來,賀澄臺還真是爲突厥汗國深謀遠慮了?”謝瑩不無譏誚:“如此還不算臣服?”

這個蠢女人!

不僅賀湛備感無力,畫屏之後的阿史那奇桑也緊蹙眉頭。

“貴主,粟田馬養獻屠民之策,非但不利突厥,更會讓長安百萬民衆無辜受戮,賀湛明知此禍,卻坐視旁觀,還算是社稷之臣、華夏兒郎?貴主如今既心向突厥,何不冷靜剖析,中原戰火連連,大周與突厥魚死網破,究竟是誰坐收漁翁之利,是誰歡欣鼓舞?韋太后執政,雖偏向東瀛,對新羅多有壓制疏遠,卻一直不曾答應損毀白江村協約,助益東瀛再度取道新羅海域入我中華,爲何?是因短見如韋氏,亦心知肚明,東瀛戰敗距今,已逾百年,其國君屢屢遣使訪華,習教化、引農具、興商貿、修軍備、富國強兵,擴張之心不死,若新羅被其亡國,必爲我中華之患!”

對於賀湛這話,謝瑩不得不深思了。

她再是不熟歷史,也知道千年之後,日本人蔘與發動的那場震驚世界的戰亂,小小島夷,險些侵佔整個東亞,這彷彿,並不是危言聳聽?

第169章 惡霸剋星第550章 白廢心機第771章 大宴第721章 夜會第702章 人證第838章 私話魏衡安第354章 欲揭第169章 惡霸剋星第332章 晉王、十一妹;陸離、蕭小九第573章 十一孃的坑第633章 元媵人第228章 春鶯失手了?第1186章 老戲骨第1261章 蕭公的部署第3章 十四郎的裴五姐第284章 被擄第1375章 姻緣定第187章 貼心學生第602章 羅五的身份第1092章 奇葩第1373章 衆叛親離第1220章 冥冥之中第964章 決戰一觸即發第1271章 舉觴上壽第62章 強逼第672章 奇特反應第801章 算是言歸於好第1203章 皇長子回宮第395章 再見謝瑩第1306章 捉弄第1180章 一套宅邸第1175章 感業寺中第1343章 殘局第1313章 仲秋受惑第1411章 之所以來此第393章 上巳春遊第458章 徐郎來見第685章 殺來第470章 心結第525章 告白第440章 入宮哭訴第456章 到中秋第460章 五子示忠第1210章 轉眼一門二夫人第56章 說服太后第651章 不死心第903章 遠客第358章 你瞑目罷第302章義川謀儲第394章 柳小九的心結第386章 痛毆第401章 實在饒幸第218章 國民好叔父第290章 又罪小人第854章 對陸離“告白”第1243章 枕邊風的確有威力第985章 喧賓差點奪主第1311章 不情不願的“成全”第1067章 爲父當推賀三歲第923章 熱血少年第839章 民不聊生,已見端倪第1394章 形蹤第390章 晉王府第1404章 清醒第1125章 地獄第946章 末路第385章 色誘第295章 名揚北里第255章 小間諜第113章 將門虎女第88章 離魂劍第1203章 皇長子回宮第179章 狐媚第687章 怒火第786章 議發展第1245章 賀尚書之託第1383章 皇后失敗了第56章 說服太后第722章 曲折案情第1213章 宮女的希望第192章 好個意氣相投第1261章 蕭公的部署第198章憐香惜玉及恩侯第448章 最合適的人第302章義川謀儲第373章 崩逝第1178章 心病第1213章 宮女的希望第998章 幾近絕望第574章 酷暑臨第631章 任媵人第343章 母子殊途第1235章 逼成第566章 禍生第328章 惡劣紈絝第901章 觸及第1393章 都說住不長了第336章 邵九郎遇險第322章 撩撥並未結束第282章 謝毛秘談
第169章 惡霸剋星第550章 白廢心機第771章 大宴第721章 夜會第702章 人證第838章 私話魏衡安第354章 欲揭第169章 惡霸剋星第332章 晉王、十一妹;陸離、蕭小九第573章 十一孃的坑第633章 元媵人第228章 春鶯失手了?第1186章 老戲骨第1261章 蕭公的部署第3章 十四郎的裴五姐第284章 被擄第1375章 姻緣定第187章 貼心學生第602章 羅五的身份第1092章 奇葩第1373章 衆叛親離第1220章 冥冥之中第964章 決戰一觸即發第1271章 舉觴上壽第62章 強逼第672章 奇特反應第801章 算是言歸於好第1203章 皇長子回宮第395章 再見謝瑩第1306章 捉弄第1180章 一套宅邸第1175章 感業寺中第1343章 殘局第1313章 仲秋受惑第1411章 之所以來此第393章 上巳春遊第458章 徐郎來見第685章 殺來第470章 心結第525章 告白第440章 入宮哭訴第456章 到中秋第460章 五子示忠第1210章 轉眼一門二夫人第56章 說服太后第651章 不死心第903章 遠客第358章 你瞑目罷第302章義川謀儲第394章 柳小九的心結第386章 痛毆第401章 實在饒幸第218章 國民好叔父第290章 又罪小人第854章 對陸離“告白”第1243章 枕邊風的確有威力第985章 喧賓差點奪主第1311章 不情不願的“成全”第1067章 爲父當推賀三歲第923章 熱血少年第839章 民不聊生,已見端倪第1394章 形蹤第390章 晉王府第1404章 清醒第1125章 地獄第946章 末路第385章 色誘第295章 名揚北里第255章 小間諜第113章 將門虎女第88章 離魂劍第1203章 皇長子回宮第179章 狐媚第687章 怒火第786章 議發展第1245章 賀尚書之託第1383章 皇后失敗了第56章 說服太后第722章 曲折案情第1213章 宮女的希望第192章 好個意氣相投第1261章 蕭公的部署第198章憐香惜玉及恩侯第448章 最合適的人第302章義川謀儲第373章 崩逝第1178章 心病第1213章 宮女的希望第998章 幾近絕望第574章 酷暑臨第631章 任媵人第343章 母子殊途第1235章 逼成第566章 禍生第328章 惡劣紈絝第901章 觸及第1393章 都說住不長了第336章 邵九郎遇險第322章 撩撥並未結束第282章 謝毛秘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