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 銀元

一直到了夾江工業區的範圍,朱瞻基終於放過了跟在後面已經跑的有些上氣不接下氣的安小虎。

他算是發現了,這個安小虎雖然有一股痞勁兒,但是也算不上是個壞蛋。相反,對於商業上的一些當今的潛規則,他了解的比誰都清楚,也善於利用規則。

比如如今的應天府絲織行會,就有他們安源絲行的影子。當然,主事的還不是他,而是他的老爹。

這個行會也不像後世那麼正規,因爲如今的各項政策都控制在內監的手裡,商人們怎麼敢明目張膽的組織行會跟內監來打擂臺。

他們不過是利用區域的優勢,跟在內監的後面爲虎作倀,狐假虎威,然後統一一下價格,欺負一下外地的客商。

以前藍家主事人還在,跟這邊的關係還在,加上藍煙她父親爲人靈活,所以不會受到無謂的刁難。

但是現在換了藍煙,這個小妞什麼都不懂,只以爲蜀錦質好,到了京師也不愁賣。卻不想現在絲價大跌,她也不知道行情,卻抱着呆板的思想,一點利不想讓,自然遭到了京師這邊的抵制。

她找安小虎倒是找對了,可惜的是她紙上談兵可以,做生意就不夠看了。

一點委屈受不了,聽說了太孫要從樓下經過,然後就直接翻出了大王牌。

安小虎固然可能有口舌輕薄之處,但是這一下子做生意做成了家破人亡的大禍,安小虎也委屈啊!

幸好朱瞻基不想跟他計較,要不然,光憑得罪了太孫良娣,又被太孫碰到,十條命也不夠朱瞻基宰的。

“殿下,爲了略表歉意,藍良娣這兩船蜀錦,我安源絲行就按原價收了。”

“此事我既然知曉,還會讓她拋頭露面嗎?既然是上好的蜀錦,我自有去處,就不勞你費心了。李少監,記下他的住址,以後我要有事找他,也能找得到人。”

打發走了安小虎,朱瞻基又考慮了一下利用種棉花,養羊將商人們往草原,往西北那邊引。這個計劃突如其來,還沒有完全考慮好,需要從長計議。

最少,他也要回去好好了解一下如今的大明紡織行業情況,知道大明如今的棉花產量,纔好統一安排。

進了夾江工業區的範圍,最下游是一里多長的糧食加工區,這裡臨近秦淮河的入江口,岸邊停靠了無數的拉糧食的平板船,人來人往。

往上游是十幾座專門加工玉石金銀首飾的作坊,這裡規模小一些,人員也沒有那麼複雜。

然後還有一大片區域被內監給圈了起來,他們財大氣粗,要了足足有兩裡地的江堤,安裝起來了近百架水車。

所有的廠房都是依江而建,青磚圍牆,有點像後世的五六十年代修建起來的國營大廠。

再往上游就是禁區了,進出都有水師的將士把守,這裡主要是工部的水車研究中心。如今的水車各項功能還沒有完全開發出來,而嚐到了甜頭的工部安排了最少數百工匠在這裡做各項研究。

這裡其實不適合搞研究,在朱瞻基的計劃裡,這裡以後都將會開發成工業區,真正的研究,應該放到江心島上去。

有水師在哪裡駐守,沒有人敢隨意上島。

那邊現在還在等水泥生產,目前水泥的生產供不應求,所以江堤的固化工程進展緩慢。

不過這件事朱瞻基也不急,只要他已經推動了整個工業的發展基礎,後面其實就不要他操心了。

因爲看到了利益,任何人都有足夠大的幹勁兒。

他需要做的,只是引領一下發展方向就好了,然後偶爾指引一下一些新技術的進度就足夠了。

鍛造廠與澆鑄廠位於工部研究中心的下游位置,屬於內監的產業。這裡是八座幾十米長的大倉庫。靠江邊的是車間,然後有個大院子,裡面堆滿了從淮北那邊運過來的煉好的焦炭。

這裡只有一座鍊鋼爐,還屬於是試驗性質的,其餘的全部都是鍊金和煉銀的爐子。

無數的散銀會在這裡被熔鍊,變成一個個五兩,五十兩的銀元寶,然後再供應給朝廷作爲流通或者賞賜用。

在金幣銀幣還沒有研製成功的時候,這些澆鑄任務還不能停止。

因爲距離京城太近,這裡並沒有設置鍊鐵爐。馬鞍山的鐵礦還沒有被發現,朱瞻基也無心去開發。

目前這裡用的鐵,都是在大冶被煉成鐵錠。然後通過長江順流而下,直接運到這裡以後,再進行二次鍊鋼,或者是試驗其他高強度鋼。

比例超過百分之十三的錳鋼,就是在這裡被試驗了出來,然後工匠們一點一點利用蠟蝕和銼刀,磨具,製造出了錢範。

所有的錢範一開始是多人共同製作,但是最後一步的打磨,全部是工部一位今年已經五十一歲的的叫孟雙全的老工匠獨自打磨出來的。

目前已經做出了四個錳鋼錢範,每個錢範上下兩面,同時可以鍛壓出四枚銀幣。

銀幣的正面是朱棣的清晰側面像,上面是大明帝國,下面是黃帝曆紀年,左邊是麥穗,右邊是稻穗,四周還有一圈鋸齒。

而反面的圖像則是左上日,右下月,一凸一凹,組合成一個太極圖案。周邊還有一條龍,環繞一圈,在龍頭和龍尾之間,有大寫的一兩。

鍛壓其實和澆鑄一樣,都需要排氣孔,按照設計,排氣孔在背面龍頭的位置,剛好是露出來的一隻龍眼。

朱瞻基在第一塊錢範製作出來以後,就先用人力鍛壓出來了四十枚銀幣,用的是流通的“純銀”。

鍛壓出來的銀幣實際上不到一兩,但是差的很少,差的一點重量是因爲現在是“純銀”。

等到以後大規模鍛壓的時候,銀子的成分只會保留到九成,剩下的一成是銅鎳鉛的合金。

這當然因爲有成本的關係,但是更多是因爲銀子比較軟,容易磨損,加了合金以後可以增強硬度和韌性,使用期限更長,還能防鏽。

樣錢被製造出來以後,朱瞻基拿給了朱棣定版。

看到自己的側臉像被印在銀元上,別提朱棣有多開心了。因爲他私自上天引發的一點怒火,就此消散一空,大大地誇獎了朱瞻基一番。

對銀幣的整體設計,朱棣是相當滿意的,特別是用鋸齒來進行防磨損的思路,朱棣很是誇獎了朱瞻基一番。

唯獨對黃帝歷,他覺得有些不爽,因爲他覺得應該印上自己的年號。

不過朱瞻基還是用正統一說說服了他,其實他的內心裡,則是想要推廣黃帝曆紀念,打破西方的耶穌紀念。

東方就是因爲紀年太混亂,導致了後來全世界都用耶穌紀年,這其實是東方最大的壓制。

現在的朱瞻基當然不想繼續出現這種情況,所以決定從現在開始,就開始全面推廣黃帝曆紀年。而只要把這個紀年印在錢幣上,整個亞洲各國,以後都會認可這個紀年。

雖然朱棣對銀幣的設計很滿意,還自告奮勇地要過了金幣的設計權,準備自己設計一套金幣出來。

但是,因爲水力鍛壓機的設計問題,到現在爲止,還不能大量量產。

這個裡面,還剩下的最大問題還是擡舉鍛壓捶的這道程序,其實也就是水力的力能不能累計的問題。

水力不像蒸汽機,可以力量積累,這也就導致了水力的輸出是平穩的,但是有最大力量限制。

力量可以用齒輪輸出比來解決,但是如何讓鍛錘一下一上地連續工作,關鍵還是一個傳動問題。

來之前,朱瞻基就想到了一個解決方案,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曲軸傳動方式。

後世四缸發動機也好,六缸發動機也好,其實就是一根曲軸。但是這一根曲軸卻能帶動四個和六個汽缸。

如果把活塞看做鍛錘,兩個鍛錘上,兩個下,這樣輪換交替上下,既能夠解決動力平穩問題,也能解決傳動問題。

只是不知道,如今的水力能不能帶動如此大的力量。

因爲在工匠們的測試下,假如鍛錘的工作區間是一米高,想要最合適的力量鍛壓出銀幣,鍛錘的重量就需要八十公斤。

當朱瞻基把他畫的草圖和解決思路與工部的一幫人詳細說了一遍以後,只是看到圖紙,他們就覺得可行了。

許多時候,發明只是一層窗戶紙,點破了之後,一切就明朗了。

現在,關鍵就是用泥範澆鑄出曲軸的模型,然後再打磨。哪怕這裡雲集了全大明技術最強的一批人,但是這個過程恐怕需要最少半個月之久。

安排好了這些工作,朱瞻基又可以不管了,他準備帶着藍煙到江心島上去玩一圈。

好不容易有機會跟佳人偶遇,這也算是他們第一次約會,白白浪費這個機會就太可惜了。

藍煙這個傻妞終於有些開竅了,可能是今天發生的一切讓她看清了自己的命運。所以來到工業區後,怎麼也不肯再拋頭露面。

不過,爲了不忍朱瞻基失望,才答應了跟他一起坐船到江心島上玩一圈。

而在城市對面的皇宮裡,朱棣也知道了朱瞻基今天做的事,忍不住笑罵道:“這個混小子,一點禮儀也不懂了。就是他的未婚良娣,也不該在大街上摟摟抱抱,成何體統。”

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二十三章 安排與送行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七十二章 改進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五十一章 絕不後退第三十一章 銀山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三十章 選擇第五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六十六章 安排第二十九章 不同的路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三章 皇宮第七十一章 反轉第一二七章 拜祭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四十二章 刀第六十二章 規則與分化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進(搖搖搖頭盟主加更4)第七十章 欽差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八十九章 馬欣第一七七章 躲藏第八十八章 過年第九章 手段與目的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十九章 思想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一三八章 推讓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十九章 厚賞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四章 蒲家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一一一章 滑翔翼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二十六章 社會穩定的基礎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三十六章 環境第十一章 逆反第十三章 人心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一四八章 寶船一百五十二章 勢成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一一四章 選定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一章 大明之大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十五章 斬殺第四章 西北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四十章 遠行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二十五章 階級論第十一章 各國第一章 穿越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八十五章 緣由第九十二章 華夏第十七章 師弟第二十九章 大明的變化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一二九章 歸天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九章 手段與目的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一一三章 新年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一三八章 推讓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
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二十三章 安排與送行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七十二章 改進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五十一章 絕不後退第三十一章 銀山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三十章 選擇第五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六十六章 安排第二十九章 不同的路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三章 皇宮第七十一章 反轉第一二七章 拜祭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四十二章 刀第六十二章 規則與分化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進(搖搖搖頭盟主加更4)第七十章 欽差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八十九章 馬欣第一七七章 躲藏第八十八章 過年第九章 手段與目的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十九章 思想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一三八章 推讓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十九章 厚賞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四章 蒲家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一一一章 滑翔翼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二十六章 社會穩定的基礎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三十六章 環境第十一章 逆反第十三章 人心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一四八章 寶船一百五十二章 勢成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一一四章 選定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一章 大明之大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十五章 斬殺第四章 西北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四十章 遠行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二十五章 階級論第十一章 各國第一章 穿越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八十五章 緣由第九十二章 華夏第十七章 師弟第二十九章 大明的變化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一二九章 歸天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九章 手段與目的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一一三章 新年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一三八章 推讓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