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

看到這種陣勢,值守在大門口的護衛們立即拉開了原本封閉的大門,其他護衛則開始維護秩序。

農莊入口這裡聚集了不少人,他們跟護衛一樣,還在興致勃勃地看着熱鬧,這個時候,連忙讓開了主路。

太孫殿下經常來農莊,不管是護衛,還是住在這裡的研究員以及家屬們,都習以爲常了,每個人都清楚自己該怎麼做。

而蘇父蘇母和兩個兒子,聽到太孫要來,被驚的呆若木雞,這可是未來的皇上啊!

他們不過是普通的老百姓,這就能見到皇上了?

老四和老六在京城待過,還見識過幾次太孫出巡,這個時候,連忙拉着自己的父母退到了大門外的溝渠邊。

蘇南被老六一籃子砸傷了臉,這點血對他來說不算什麼,最讓他難受的是父親給他的一巴掌。

這些年,他出生入死,早年的俸祿,除了糧食,其他大部分銀子都寄回家中。

也就是東征東瀛之後,獲得了一些賞賜,才存了起來。

後來升職,俸祿也高了,每個月他都給父母寄一個銀元,幾個弟弟有所求,也從不讓他們落空。

可是爲什麼,現在竟然落得個如此結果?

自己在他們面前花了那麼多銀子,到頭來一點好也落不到。就連自己的父母,竟然還認爲自己日子過的比其他兄弟好了,就是錯。

一時之間,他只覺得悲憤欲絕,腦子裡面嗡嗡作響。

還是一個護衛與蘇南相熟,過來拉着他到了路邊,輕聲說道:“蘇千總,殿下馬上就到了,你這血流滿面的,不要讓殿下看見,那可是失儀。”

蘇南擠出了一絲苦笑,跟他點了點頭,背轉過身子,看着農莊牆外防護溝裡面青翠的蓮葉,只覺得自己的心比蓮子還要苦。

他到底做錯了什麼?

天氣炎熱,朱瞻基乘坐的八馬龍輦是那種四面通透的涼亭式的馬車。下雨的時候,只需要將四周的布幔拉下來就好。

當然,也就是每次來農莊乘坐這樣款式的龍輦,因爲這裡出了皇宮就是,也不經過人多的地方。

要是去其他地方,基本上還是要乘坐那種有防護牆的龍輦,一是爲了安全,也給羽林衛減少一些壓力。

電機雖然在兩年前就已經制作出來了,不過卻非常粗陋,達不到工業化的標準。

這裡面不是工作原理的問題,也是因爲材料工藝達不到。

因爲電機使用最多的材料就是細銅線,而且還是漆包線。

漆包線容易製作,只需要在銅絲拉出來的時候,從絕緣漆裡面過一道就可以了。

但是銅絲的拉絲工藝,纔是真正的難。

六年前,在朱瞻基的安排設計下,利用曲軸運動原理,馬致才就製造出來第一臺拉絲機。

但是,當時生產的鐵絲,鐵絲,直徑都在兩毫米以上。

拉絲的工藝是一項非常系統的工業配套,後世的一臺拉絲機,就能完成拉絲工業,但是這個時代,需要十幾臺機器相互配合。

不管是鐵絲,還是銅絲,直徑在一毫米以上,三毫米以下,是最容易加工的。無論是想加粗,還是想要拉的更細,難度都要倍增。

特別是想拉細絲,比粗絲更加艱難。

拉絲廠經過這些年的連續改進,目前也只能將銅絲拉到0.5毫米左右,這已經是耗費了無數人的心血。

而這麼粗的銅絲,顯然並不符合電機的工作原理,造成了現在實驗性的電機一個個都龐大無比。

不過,如此巨大的電機,卻又一個好處,那就是經過水力帶動,或者是蒸汽機帶動之後,電機可以發出的馬力也非常大。

雖然一些大型設備帶動不了,但是基本上,一些普通的機械,都能用電機帶動。

不管是水力帶動,還是蒸汽機帶動,通過電機進行動力輸出之後,動力就變的平穩起來。

動力平穩,這可是現在加工工藝裡最難解決的問題,蒸汽機就不用說了,水車也有動力不穩的時候。

這個時候,電機在精密加工方面,就受到廣泛好評,如今的車牀,磨牀,加上電機帶動之後,都比原來的加工工藝提高了許多。

但是,電機不能小型化,就不能普及。

電力研究院這次的突破,就是在藍煙的研究下,終於發明出來了竹炭絲燈泡,這就代表着,大明將會逐漸走入電力照明時代。

今日農莊門口聚集了這麼多人讓他有些意外,不過他已經習慣了不再清街,倒也沒有在意。

龍輦轉彎的時候,速度降了下來,他也放下了手裡奏摺,向外望去。

大部分百姓都低着頭,只敢用餘光看向自己,也有一些老人,跪在路邊,只有一些孩子,好奇地看着他。

餘光一掃,他看到了一個有些熟悉的背影。雖然背對着自己,但是朱瞻基看到他那淡藍衣衫上面,有血跡形成的暗影。

他開口問道:“蘇千總,這是如何弄得?”

蘇南心裡自怨自艾,但是也一直關注着太孫的儀仗。他沒有想到背對太孫,竟然還被對方看到自己身上的血跡。

他不敢擡頭,轉身跪了下來。低頭道:“一點小事,不敢驚擾殿下。”

他不敢說沒事,也不敢胡亂找個理由,否則就是欺君之罪。

見朱瞻基開口,幾個御者就連忙牽住了馬,龍輦停了下來。

“擡起頭來。”

蘇南連忙用袖子擦了一下臉,纔敢擡起頭來。朱瞻基看他臉色也就是一個不大的傷口,只是在臉上,因爲流血,顯得有些嚴重。

他不再問他,又問旁邊的護衛首領。“這首善之地,如何能讓人欺負了我大明的英雄?”

護衛首領也是羽林衛的一個千總,朱瞻基卻叫不上名字。他抱拳道:“殿下,實乃是家事,小臣不敢插手。”

蘇南三人是朱瞻基當初爲了宣傳軍隊,立的榜樣明星,他們的故事已經編進了大明英雄錄,出版了數十萬冊。

朱瞻基沒事的時候,也經常會翻一翻。

對蘇南的家世,他還是比較清楚的,沒有想到是他父母鬧出來的糾紛,還以爲是夫妻倆打架。

說起來,他的妻子是自己賞的,婚事也是自己操辦的。他可不想因爲他的家事影響到他的個人形象,作爲一個英雄形象,要是因爲家事影響,對大明的宣傳不利。

他扭頭一看,沒有見到他的妻子,問道:“可是家有河東獅?”

蘇南連忙道:“內人賢惠賢淑,實乃賢妻。”

朱瞻基懶得猜測,說道:“從實道來。”

旁邊的蘇父,蘇母,還有他的兩個弟弟,一看這一幕,腿都軟了,蘇母那個鄉下女人撲通一聲坐在了地上。

而蘇父這個鄉下老農不過是仗着自己的身份在蘇南面前強勢,平時對一個小官吏都是卑躬屈膝。見狀,連忙一下子跪了下來,卻也不敢開口。

蘇南也不敢犯下欺君之罪,只能一五一十,儘量公正地把事情說了一遍。不過言辭之間,還是維護着家人。

他受點委屈事小,要是因此觸怒了殿下,那才麻煩了。

這種偏心眼的父母,朱瞻基見識的多了。在後世,家事,即便是法院也不好插手。

但是現在不是後世,這可是天地君親師階層分明的時代。

天地最大,下來就是君,君比親爹親孃都要大。

其他人不好插手,但是朱瞻基可以名正言順地插手。

聽完蘇南的陳訴,朱瞻基望向了瑟瑟發抖的幾人,問道:“你們可有話要說?”

蘇父磕頭道:“小民家事,不敢煩擾了殿下。”

朱瞻基朗聲說道:“蘇南,這是爲我大明流過血,立過功的英雄。朝廷授予湖陽子爵,昭信校尉,實任海軍第一艦隊千總。父母偏心,孤管不了,但是兩個白丁,竟然敢對孤親自授予的英雄動手,罪不可赦。

來人。今日正門值守人員,身爲護衛,不能維護秩序,維護英雄利益,一人五大板,以儆效尤。

蘇家兩兄弟,好吃懶做,心懷貪念,毆打朝廷命官,一人二十大板,判流徙南洲,十年不可返。

蘇南之父母,不顧蘇南爲家族計,貪得無厭。茲念年歲已大,免了板子,派人送回荊州,着令荊州府推官,此後不予他們路引,讓他們永世不得離開荊州。

另,蘇家一門四子,自當分家。着海軍部,將蘇南所分免稅田由荊州府更換到應天府周邊。今後蘇南每年孝敬父母十枚銀幣,直到百年之後。”

朱瞻基話音一落,跟在後面的錦衣衛就撲了上去,按住了蘇南的兩個弟弟,拔下了褲子,就在路邊執法。

而羽林衛當然不會由錦衣衛執法,他們自己都有執法隊。而值守的一幫護衛這個時候都無奈地摘下頂戴,列隊進入莊內受刑。

這五大板可真是無妄之災,他們都恨死了鬧事的幾人。

原本只是看個熱鬧,誰能想到殿下還能扯上英雄是朝廷臉面這方面。

在朱瞻基看來,他們這幾十人受刑,卻能給以後的宣傳做一個很好的榜樣。

蘇家兩兄弟被打的哇哇大哭,可是這個時候已經晚了。對他們,錦衣衛可沒有憐憫之心,不會像羽林衛他們,就是打也是敷衍了事。

錦衣衛絕不會將他們打死,卻也絕不會讓他們好過。

蘇南看到自己的父母,他們戰戰兢兢,捂着嘴巴不敢哭出聲,用求情的目光望着他。

他的心裡猶如刀割,可是他能怎麼辦?殿下之言可就是金口玉律,不容懷疑。

而且,他也感到一陣輕鬆,這幾日,他被偏心的父母弄的家中不寧。想要息事寧人,卻又怕慾壑難填,要是過幾年再來這麼一出,他縱然再節省,也填不滿啊!

朱瞻基揮了揮手,車隊又開始行進。等到車隊進了莊子,看熱鬧的百姓纔敢紛紛議論起來。

在他們的口中,太孫殿下處事公允,真是明君啊!

蘇南的兩個弟弟被打完了板子,就給拉到錦衣衛去了,而他的父母,則被應天府的衙役押着去了旅舍收拾行李。

蘇南又忙着兩邊打點,到了午後,將父母送上了前往武昌府的客船時候,老頭再也忍不住了,拉着他的手哭道:“大兒啊,我對不起你,可是老四和老六都是你的親弟弟,你可不能不管他們啊!”

蘇南跪下向他們磕了三個頭,也哭了起來道:“孩兒不會不管的,且請父母大人在家好好過活,有時間,孩兒回去看你們。”

蓮兒帶着兩個孩子也來送行了,她在家得到殿下插手的消息,心懷大慰。從今以後,再也不怕這偏心的父母慾壑難填了。

不過,她卻不敢表現出來。這對殿下來說是一件小事,但是對自己的丈夫來說,卻相當於跟整個家族分裂。

一直到日落時分,蘇南才疲憊地回到了下馬橋農莊,父母送走了。兩個弟弟也都打點好了。最少養傷的這段時間,不會讓他們幹活。

兩個好兄弟兼下屬段仁志跟馬德鍾也過來了,三個女人聚在一起,人多力量大,一會兒就給男人們做好了飯,在院子裡擺下,讓他們好好喝一頓。

提到蘇南的兩個弟弟,馬德鍾依舊氣憤填膺,這幸虧是你,要是我,早就把他們腿打斷,丟回荊州了。“

段仁志搖了搖頭道:“你孤家寡人一個,知道什麼。這家家都有難唸的經,可不是打打殺殺能解決的。”

蘇南默默地扒着飯,沉吟了許久,才說道:“海軍最近在招志願前往東洲的將士,我準備明日去報名了。今後,我們三兄弟像這樣聚在一起的日子,不會多了。”

馬德鍾立即興奮地說道:“我反正跟你一起,你去哪裡,我去哪裡。去了東洲,我這個把總就能分百里地,再招一幫土著,就能到那邊當一個土王了。”

屋內,蓮兒問馬德鐘的老婆:“你們那口子也想去東洲?”

“東洲沒有官府,我們去了就是官府。沒有公爺,侯爺,伯爺,我們去了就是人上人,爲何不去?”

“可是,那裡畢竟不是大明,去了之後,孩子們就學又該如何是好?”

“有錢還怕請不起儒生?何況,我那口子也說了,儒生以後也不吃香了。只要會識字,以後好好練武,當兵纔好出頭。”

“小秀,你那口子怎麼說?”

小秀是段仁志的老婆,名字秀氣,年齡也最小,卻是三個人裡面最豐滿高大的。

她搖了搖頭說道:“我那口子怕是不想去啊!”

段仁志現在不僅是大明的第一批英雄,還是第一批明星。因爲蹴鞠踢的好,他現在名氣非常響亮,就靠他那張臉,出門吃飯都不用花錢的。

秦淮河畔的那些有名氣一點的花魁,各個都願意自薦枕蓆。

院子裡面,說到去東洲,段仁志果然不說話了。

他也想去東洲,見識一下那被吹的富得流油的土地。但是,他又捨不得應天府這個花花世界。

馬德鍾當然不願意了,想讓三兄弟一起去東洲,以後也能互爲儀仗。

還是蘇南勸住了他,說道:“老三跟我們不一樣,我們都是喜歡打仗,喜歡挑戰。老三跟我們不一樣,要是過去了出了什麼事,我們更難受。”

段仁志道:“大哥,我們三兄弟都去了,這大明不是也就沒了援應,我留在大明,你們去了東洲,不管誰混的好了,以後也都能拉對方一把。

東洲說起來遠,那是以前。以後這船都裝了蒸汽機,想去東洲,也就是兩三個月的事,你們以後回來,也能有個窩。”

雖然段仁志的話顛三倒四,但是意思表達的很明白,兩人都聽懂了。就連馬德鍾,也認爲段仁志的話有道理。

他點了點頭嘆道:“真想早點過去,看看那片新世界。”

學士街。楊府。

從東洲回來已經好幾天了,但是楊道連家門都沒有出過。

賢妻給他生了一個可愛的兒子,雖然一開始對他還有些陌生,但是半天時間就混熟了。現在小傢伙格外喜歡他,他也是抱着就不肯丟。

這日午後,他在院子中的樹蔭下,不知不覺就睡着了。在夢中,他夢見了那場大風浪,夢見了那死去的一千多人中,那些熟識同袍。

雖然依舊過去了快一年,那一幕依舊曆歷再現。他忘不了他們,也一直愧疚。

回到大明,這種愧疚更加強烈了,他覺得,自己應該做些什麼纔對。

晚飯吃完,他哄睡了孩子,看向了人比花嬌的妻子。“禎芳,有件事我想跟你談談。”

解禎芳雖然不知道自己的丈夫經歷了一些什麼,但是卻很清楚,這三年,自己的丈夫真正成熟了。

雖然他沒有自己兄弟的才華出衆,風流倜儻,卻更值得信賴。

“相公回來之後一直鬱郁難掩,妾身也想跟相公好好說說話。”

楊道被她勾起了談興,他開始說了起來。從一開始出海的茫然,到發現東洲的驚喜,再到東洲的秀麗河山帶來的震撼。

從南大陸的瘟疫,他被推舉成爲艦隊首領的興奮,又到損兵折將之後的難過。

解禎芳這才知道自己的丈夫爲什麼一直表現的不算激動,他不是不喜歡自己,也不是另有所愛,是因爲他的身上,擔着一千多同袍的性命。

這個時候,已經是深夜,解禎芳用自己的溫柔來溫暖丈夫有些冰冷的心,兩個人久別重逢,楊道身體又沒有毛病,這些時日當然如同蜜裡調油。

歡愉之後,楊道摟着她的嬌軀說道:“我已經想好了,我不能留在大明,當那件事沒有發生過。我想回去,回去東洲,只有留在那裡,與那些同袍同甘共苦,我的心才能寧靜。”

解禎芳溫柔說道:“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妾身嫁了相公,自然是你去哪裡,我也去哪裡。只是致和才兩歲多,不知道能不能忍受幾個月的折磨。”

楊道想了想說道:“我們不如將致和留給母親照看,還有大嫂也在家裡,虧待不了他。父親以後還能教他讀書寫字……”

“這怎麼行……”解禎芳一開始想要反對,可是再一想,這樣的安排纔是最好的,反對的意見就說不出口了。

楊道溫柔說道:“我們都還年輕,致和留在家中,我們還可以再生。過幾年,我們還能回來,將致和接過去。”

解禎芳雖然捨不得兒子,卻也捨不得丈夫,默認了楊道的安排。

可是第二天一早,他把他的想法剛說出來,立即遭到了楊士奇的強烈反對。

“身爲臣子,自當是留在陛下身邊才能獲得重用,有發展機遇。你如此魯莽決定,只會讓你在殿下心中的印象逐漸消退,以後過個十年,你會發現,原本跟你平級的將士,恐怕都處於你之上了。”

對這個官迷父親,楊道早就非常瞭解,他耐心勸道:“殿下與陛下不同,阿諛奉承之輩從不親近,只重視能理事之才。孩兒在幼軍學了幾年,也有壯志雄心,如今趁着年輕,自當出去闖一闖。”

楊士奇怒道:“你認爲爲父是阿諛奉承之輩嗎?殿下爲何不在意我曾是太子殿下近臣,如今擢升我爲國子監祭酒?你以爲爲父靠的是阿諛奉承!爲父靠的是卓知識見!”

“父親息怒,孩兒不是這個意思。殿下重視職官,這是你我都知道的。孩兒既然有心做事,又有能力做事,何不出去闖蕩一番?何況……”

楊道的表情黯然了起來。“孩兒現在內心一直愧疚不安,每日入睡,那死去的同袍似乎就在眼前。如果不能去東洲陪着他們,孩兒這心裡一直不安。”

侄兒致同這個時候擡起頭來,望向爺爺說道:“祖父,昨日孫兒還看了大明英雄錄,太孫殿下道,要培養我大明百姓的尚武之心,留在京城固然榮華富貴,但是又如何能比得上主鎮一方,教化萬民?孫兒以爲,叔父該去,就連孫兒也準備考上了舉人,不入國子監,進羽林衛學去學習。”

楊士奇大怒,瞪着孫子道:“連你也不聽話了,自古以來,有哪個朝代是全部靠武人治理的?還不是要依靠儒生!”

致同不敢跟爺爺分辨,只是埋下頭去,嘟囔道:“文人官員可不是儒生,這是儒家自己給自己貼金而已。”

楊士奇心中一震,望着孫子問道:“這是誰說的!簡直是大逆不道!”

楊道嘆了口氣說道:“父親,你留在過去,跟不上風向了啊。殿下馬上就要登基,這天,已經變了……”

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薦票)第二十七章 白左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一七七章 躲藏第二二零章 新氣象第一二三章 巨蟒第十三章 渤泥國第十章 囚禁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七十八章 海軍司令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六十九章 兄弟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三十章 選擇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六章 東洲第四十七章 繞行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五十三章 風暴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二十三章 安排與送行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十四章 爵位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三十八章 抵達北平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三十二章 墳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十五章 太子又死了第一七零章 異人(搖搖搖頭盟主打賞加更七)第一五一章 登陸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九章 旅途第十三章 態度的轉變第四十章 遠行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五十章 交戰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二一八章 戰爭暴徒(八千字大章)第二十二章 公主出使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二零二章 報仇第八十九章 真正的槍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三十章 總攻第二十五章 分工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十章 輿論控制第七十三章 處罰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一五一章 登陸第三十九章 大朝會第四十二章 青壯派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圖第十三章 渤泥國第一六三章 感激第六十三章 喧囂結束
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薦票)第二十七章 白左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一七七章 躲藏第二二零章 新氣象第一二三章 巨蟒第十三章 渤泥國第十章 囚禁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七十八章 海軍司令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六十九章 兄弟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三十章 選擇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六章 東洲第四十七章 繞行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五十三章 風暴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二十三章 安排與送行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十四章 爵位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三十八章 抵達北平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三十二章 墳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十五章 太子又死了第一七零章 異人(搖搖搖頭盟主打賞加更七)第一五一章 登陸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九章 旅途第十三章 態度的轉變第四十章 遠行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五十章 交戰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二一八章 戰爭暴徒(八千字大章)第二十二章 公主出使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二零二章 報仇第八十九章 真正的槍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三十章 總攻第二十五章 分工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十章 輿論控制第七十三章 處罰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一五一章 登陸第三十九章 大朝會第四十二章 青壯派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圖第十三章 渤泥國第一六三章 感激第六十三章 喧囂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