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聯絡

bookmark

春雨貴如油,但是如果在趕路的時候,遇到這樣的雨,就不是那麼舒服了。

二月的山東依舊還是萬物凋零,地上少見綠色。連續幾日的春雨讓土路變成了泥地,就連馬走在這樣的地面上,也是經常打滑。

“褚大人,你常年生活在南方,沒有見過北方的荒涼吧?”

褚鬆這個人本來就是八面玲瓏之人,來到山東十日,他絲毫沒有錦衣衛千戶的架子,跟這一幫直腸子的山東大漢打成一片。

聽見郝雲中的問話,褚鬆笑道:“前幾年我隨殿下一起去過大漠,那裡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北方。山東乃是富足之地,只需清肅吏治,要不了幾年,山東就能恢復元氣,可算不上荒涼。”

林三嘆了口氣說道:“這黃河不靖,難啊……”

褚鬆笑道:“殿下乃是英明雄主,早幾年就已經在謀劃治理黃河。待殿下親政,這黃河終究會被治理好的。”

林三雖然想說沒有那麼容易,但是想到在京城見過的那個不可直視的英明太孫,又覺得什麼困難在他面前似乎都不算什麼了。

如絲的細雨雖然不算大,他們也都穿着蓑衣,但是這種隨着雨水鑽進身體寒氣,卻讓人很不舒服。

幾人騎在馬上一邊閒聊,一邊前行,不一會就來到了一個不大的村子。

他們剛進村口,就躥出來了兩個大漢,他們原本氣勢洶洶,但是看清了馬上的人,忍不住愕然了。“三姐,三哥,竟然是你們!這可是朝廷的馬啊……”

王宣笑着說道:“馬衝,你小子就沒認出我來?”

那個叫馬衝的大漢哈哈笑道:“你這個小猴子……這叫什麼?對,沐猴而冠!”

“馬衝,你大爺的,別仗着自己讀了兩年書就顯擺,別以爲我不知道你在罵我。快去通知山寨,好酒好肉伺候。要不然,我家二姐,還不知道要嫁給誰了呢……”

馬衝一下子衝到了王宣的跟前,扯着他的蓑衣就把他從馬上扯了下來。“我警告你,你家二姐那是非我不嫁了,你在嘰嘰歪歪,我可不在乎你是我大舅子,別怪我大拳頭伺候。”

褚鬆有些愕然,林三笑着說道:“這兩個傢伙自小親熱,兩家也結親了,比一般兄弟更親密,喜歡打打鬧鬧的表示親近。”

褚鬆笑着點了點頭,眼睛忍不住瞟了一眼含笑坐在馬上看熱鬧的唐賽兒。

哪怕在京城的時候沒有感覺出來,現在他也看出來了。雖然衆人都是以林三爲首,但是這些人的核心卻不是林三,而是這個漂亮,低調的小娘子。

他原本還以爲是因爲唐千的原因,但是衆人雖然認唐千爲師父,唐千此人除了拳腳厲害,性格木訥,不是一個合格的領袖。

這個唐三姐能以二十歲的年紀,還是一個新娘子的身份,成爲一幫大老爺們的核心人物,自然不像表現出來的這麼單純。

褚鬆有些奇怪,自己是有心觀察,加上有殿下提醒,有了先入爲主的計較,才發現這個唐三姐不簡單。

爲什麼殿下只是看了她一眼,就知道四人中間,是以唐三姐爲首呢?

殿下還真是神人啊,什麼人在他面前都隱藏不住。

馬衝跟王宣說笑了幾句,才問唐賽兒道:“三姐,走,我們去山寨……”

唐賽兒道:“你去跟高大哥說一聲,讓他回村子來。去山裡難走,也不方便。”

她看了一眼林三,林三立即會意地介紹說道:“這位是錦衣衛千戶褚大人……”

馬衝對唐三姐他們幾人親密,但是對褚鬆這個錦衣衛千戶卻沒什麼好臉色。

但是知道了褚鬆是錦衣衛,自然不提把衆人帶去山寨的話了。帶着幾人進了村子,來到了一戶大宅院前。

村子裡的農戶大多是兩間土屋,但是這一家卻有一個大院子,房屋十幾間,還有一圈大約兩米高的圍牆。

衆人在門口下馬,林三拿出了兩枚當五十的銅幣,遞給了王宣。“猴子,你在卸石村這裡熟,去買幾隻雞來。”

王宣笑着說道:“十幾文就能買一隻雞了,用不了這麼多。”

馬衝不悅地說道:“三哥,到我們卸石村來了,還要你花錢,這不是打我們大當家的臉嘛!”

林三笑道:“你跟猴子一起去,有話他跟你說……,還有,快請高大哥回來。”

雖然在來的路上,褚鬆看到了地裡有不少農戶在勞作,但是從這個村子的凋零情況來看,褚鬆也已經猜到了,這個村子的底細怕不是那麼幹淨。

青州這裡多山,這個村子就在山下,主要實力恐怕隱藏在山裡,這個村子也就是一個門面而已。

褚鬆同時也好奇,爲什麼太孫殿下第一次見到林三他們,就知道他們在家鄉的勢力不小呢?

唐千被官府抓取勞役,他們這些人毫無辦法,跑去京城告狀。

不管在任何人看來,他們都算不上有本事。殿下是如何知道他們在家鄉的下層民間,隱藏了一股大勢力呢?

而這個勢力,到底是屬於哪家的?

越是接觸的多,褚鬆的疑惑也就越多。

這處宅院跟北方的大多宅院沒有多少差別,難得的是家裡還有個牛棚,顯然是養了一頭牛的,這算是個富戶了。

不過褚鬆並沒有看見女人,老人孩子也沒有見到一個。

一進堂屋,褚鬆看到正堂掛着的兩幅畫像,心裡的疑惑一下子解開了大半。這是兩幅很普通的畫像,一副是玉帝,一副是彌勒佛。

民間供奉玉帝的不在少數,供奉彌勒佛的也不在少數。但是將這兩幅畫像一起供奉的,那就只有白蓮教了。

褚鬆不動聲色,進屋之後,脫下了蓑衣,坐在了唐賽兒搬過來的一把椅子上。七八個人圍坐在門口,看着外面的細雨如絲。

林三這個時候開口說道:“褚大人,這些時日想必你也看出來了一些端倪。”

褚鬆不知道林三什麼意思,故意裝作不知地說道:“林兄弟說什麼來的?”

林三笑了笑說道:“太孫殿下從一開始就對我們另眼相看,不是你們錦衣衛的功勞嗎?我都沒有想過,自己原本以爲隱秘的身份,殿下一開始可能就知道了。所以他才如此重視我等,並且願意許以一城之主的位置。”

褚鬆看了看自己的三個手下,他們都是精悍之輩,除了繡春刀,懷裡還有殿下專門賞賜的短筒火槍,所以並不擔心掀臺子之後的結果。

他笑着說道:“錦衣衛並不是無所不能,我也是直到進了這個堂屋,才隱約猜到了你們的身份。”

這一下,輪到林三和唐賽兒他們露出了驚訝的神色。“那殿下爲何會對我們幾個泥腿子另眼相看?”

“殿下乃生而知之者,行事豈是你我之輩能揣測的?不過,以我想,恐怕因山東出現了一位‘佛母’,殿下又見到了三姐本人,所以看了出來。”

唐賽兒皺了皺眉,她一直以爲自己隱藏的很好,但是沒有想到漏洞竟然是在自己身上。

既然已經被褚鬆猜到了自己的身份,她笑着說道:“既然殿下已經猜到了我們的身份,卻依舊支持我們,那就說明殿下對我們白蓮教並不是要趕盡殺絕。”

褚鬆笑道:“既然殿下是要我們扶持你等,自然不用擔心我們會違背殿下的命令。但是,你們也不要得寸進尺……,殿下胸懷天下,視天下萬民爲子民,我們還是不要給殿下增加煩惱,不知佛母以爲呢?”

既然已經把話攤開了說,唐賽兒點了點頭說道:“這是自然。我們白蓮教都是窮苦百姓,求的只是有一碗飯吃,殿下能容我們,我們自然感激涕零。”

褚鬆的心也放了下來,輕鬆說道:“你們是沒有去過西洋,這世間有千國萬國,各色人等。除了我們漢人,還有黑的像鬼的崑崙奴,白的如同死屍,金毛綠眼的白鬼。

殿下常說:天下之大,我大明之小,我大明強盛,漢人就該佔據那些肥沃的土地,佔據最富足的金礦,讓百族爲我奴僕。把自己人當奴僕不算本事,把夷人當奴僕纔是本事。”

這些時日,褚鬆在酒後,在無聊的時候,也經常跟他們談起出海的經歷,向他們灌輸朱瞻基的一些心態。

所以他現在這樣說,唐賽兒他們並沒有懷疑這句話的真實性。

林三有些激動地說道:“習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殿下既然對我等另眼相待,我等也不是狼心狗肺之人。此後自當爲大明開疆拓土,守住極西之地。”

褚鬆點了點頭說道:“你們能如此,殿下自然也不會虧待你等,無論兵器,軍馬,糧食皆悉數奉上。掙下一份富貴,佑澤子孫後代,纔不枉這一生。”

林三這次其實有一些冒險,但是這些時日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既然要聯絡衆人,這身份想要長期隱瞞是不可能的。

在京城殿下沒有對付他們,這幾個錦衣衛的特使來了幾日,也沒有表現出半絲敵意,所以他還是決定冒一次險。

把話說開了,以後行事說話就不需要再隱瞞。而且,想要拉攏更多的勢力加入開拓極西的隊伍,也需要攤開來說,只有讓所有人知道朝廷是支持他們的,他們才更有信心。

不一會兒,王宣和馬衝就拎着幾隻雞進了院子,他們的身後,還跟了一個四旬婦人,顯然是被他們拉來做飯的。

那婦人手腳麻利,在廚房燒了一鍋熱水,王宣他們已經殺了雞。她把幾隻雞丟進了開水桶裡浸泡了一番,頃刻就把雞毛都給褪乾淨了。

林三跟褚鬆講着這處卸石村的歷史,也讓褚鬆知道了這處的重要性。

這個時候,一個身材高大的三十歲左右的壯漢,帶着七八個青壯進了院子。他們雖然衣衫僂爛,但是精氣神都很不錯,與一般的村民差異較大。

林三他們見到此人,連忙起身,迎了出去。“高大哥,許久不見,兄弟掛念萬千。”

褚鬆也站起身來,想着這個壯漢應該就是林三口中的高羊兒了。

高羊兒笑着抱住了林三,眼睛卻看着身穿飛魚服的褚鬆四人。“林兄弟前去京城,轉眼這山東各地的貪官污吏就被一舉擒獲,功蓋千秋啊!”

“不敢當,這次也是運氣好,否則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呢。這次來尋高大哥,也是因此事相商。”

褚鬆這個時候也跟高羊兒抱拳說道:“你們兄弟許久沒見,想必是有許多話要說,我切出外遊覽一番,欣賞一番四周景緻。”

雖然外面還在下雨,但是褚鬆一揮手,三個手下也跟着一起出來。

高羊兒已經聽說了這次來的有錦衣衛,還以爲他們高高在上的,難以接觸,沒想到竟然毫無架子。

他這個時候不知道這中間有什麼緣故,不過朝廷抓捕了不少貪官污吏他是知道的,也知道這次是錦衣衛主導,對錦衣衛還有一絲好感。

他向一個手下說道:“也快吃飯了,你帶幾位大人到村後的山洞那邊遊覽一番就回來,不要走遠。諸位大人,招待不週,請多多包涵。”

褚鬆他們在一個青壯的帶領下,到四周轉了一圈,耗費了大約半個時辰,就見到有人來喊他們。

褚鬆知道,這是林三他們已經跟高羊兒談完,現在輪到他上場了。

跟這些人打交道,褚鬆並不擔心。

他佔據了大勢,背後又朝廷支持,只要他們不是一心造反,這去極西博一個出身,算得上是一條陽光大道。

再次回到這個院子,高羊兒的態度果然親近了許多。請了褚鬆坐下,就向南跪下,磕了三個頭。

隨後起身道:“我高羊兒雖然只是鄉野村民,卻也知道太孫殿下從南洋運糧,救了無數百姓的命。這三拜是我替活命的百姓拜的,也是我高羊兒心甘情願拜的。”

褚鬆請他坐下笑道:“待回了京城,我一定跟殿下實話實說。”

高羊兒坐定,就迫不及待地問道:“殿下許諾,這去極西,爲我大明開疆拓土,就以城土,爵位相封。只是不知這只是針對林兄弟,還是我等皆是同等對待?”

褚鬆跟林三笑道:“我知道林兄弟身上揣着極西地圖,不如拿出來我再講解一番。”

董彥皋立即起身,將內側的一張八仙桌搬到了門口,幾人將椅子撤開,就站在了桌子旁邊看着地圖。

褚鬆指着北地說道:“這北地人煙稀少,到處都是密林和沼澤,還有萬里凍土。靠種地,在那邊很難生存,主要還是靠狩獵和養殖,另外還有開礦。

殿下許諾給林兄弟的唐林城附近,就有一座金礦,而這片比大明還要大兩倍的吐司上,金礦顯然不止這一座。凡是我大明子民,只要肯過去,並且在那邊站穩腳跟,我朝廷就會協助建城,並且將當地分封。

若是有礦山,需要我大明駐軍,需要貢獻七成稅收,若是不需要我大明駐軍,只需要貢獻三成稅收。

而種地不需要繳稅,凡是自己開墾的土地,最少十年內,朝廷一分稅金也不要,更不需要服役。

而朝廷不僅會開通商道,跟你們交易,還會在你們遇到大敵的時候,出兵相助。”

褚鬆的手在地圖上劃了一條線,說道:“這裡有一條山脈,南北通向,只要沿着這個山脈建城,朝廷都會大力支持,凡是有能力建城,一律平等對待。

再向西的金帳汗國境內,還有一條河,當地人稱之爲伏爾加河。不過那裡已經是金帳汗國的腹地,凡是向那邊進駐,哪怕有礦,朝廷一分稅也不會收。”

高羊兒顯然已經聽林三介紹過了,又問:“朝廷給我們提供刀槍?”

“第一批當然是免費的,不過以後想要,就要通過交易來換取。但是朝廷售賣給你們的刀槍,也不會高價,只會平價換取。”

“聽說那金帳汗國的頭領都是跟我們長的差不多的蒙元人,如果我們拉攏他們呢?”

褚鬆呵呵笑道:“只要你有本事讓他們聽話,朝廷自然也會給他們封爵。”

高羊兒點了點頭,扭頭跟林三說道:“林兄弟,能幹!”

林三笑道:“自然是能幹,所以兄弟纔會來找高大哥。稍晚,我還會去莒州,即墨,諸城等地,將楊大哥,王大哥,白大哥他們都拉上。

你我兄弟有了朝廷支持,沒有後顧之憂,拉攏一支上萬人的隊伍不是難事。我們先去極西打拼兩年,站穩了腳跟,就能將家眷都接過去,以後在極西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逍遙自在。”

褚鬆心裡一緊,沒有想到他們這幫人竟然有如此威勢,口口聲聲就說能拉攏上萬人!

這白蓮教,還真是有些深不可測啊!

不過,這只是對普通人來說。對朝廷來說,他們這些人不過是草雞瓦狗,人數再多也抵不過大軍的火槍。

他又在擔憂,將這些人全部放到極西去,真的不怕他們將來造反嗎?

但是想到太孫,他覺得自己的擔心是不必要的,殿下英明神武,恐怕早就想好對策了。

敢用這些人,支持這些人,殿下自然不會怕他們造反。

有了共同的利益,高羊兒現在對褚鬆沒有了一絲敵意。待端上來了一大盆炒好的雞肉,就着他們帶來的酒,就開始大吃了起來。

敬了褚鬆一杯酒,高羊兒把話題談到了山東的局勢上來。“最近朝廷抓那些貪官真是大快人心,不過在兗州發生了一件稀奇事,不知道你們聽說沒有?”

褚鬆笑着說道:“可是竟然有人到衙門去把孔家給告了?”

褚鬆雖然前幾日一直在蒲臺縣,前日纔來青州,但是有遍佈山東的錦衣衛暗線,他對外面的情況也很清楚。

海軍把總馬德鍾回鄉上墳,卻發現爹孃的墳塋竟然被孔家給挖了。

更過分的是,孔家並沒有人把屍骨收斂,而是裝作不知,糊弄了過去。

而現在,馬德鍾直接到曲阜縣衙把孔家給告了。

孔家在山東,那可是一等一的大家族,山東上下哪個官員不是崇着孔家?

曲阜縣衙根本不敢接這個案子,轉到了兗州州府,州府也不敢接,轉到了山東布政司。

偏偏這個時候,朝廷將山東官場,幾乎所有沒有接收南洋糧食的官員全部抓了起來,準備押解到京城去。

所以這個案子,鬧的雖然大,但是現在有點無疾而終的趨勢。

那馬德鐘身負皇命,不能在山東久待,據說他的船,就是押送山東官員的船之一。

但是他也放下了話,待回到京城覆命之後,會再次回來告狀,就是爲尋一個公道。

高羊兒嘆道:“那孔家乃是聖人之家啊,怎麼會做出強佔良田,挖掘人家祖墳的事兒?”

褚鬆笑道:“聖人是聖人,不過這子孫後代嘛,就不一定了。想我太祖皇帝,當初不過是一個放牛郎,如今朝廷內大臣,不少都是窮人出身。而那些過去前年輝煌不已的家族,還有幾個存世的?”

“這麼說,孔家挖人家祖墳是真?”

看着衆人好奇的神情,褚鬆點了點頭說道:“證據確鑿!而且那曲阜縣令用朝廷勞力爲孔家挖渠,罪加一等,這次也被押到京城去受審。”

自從知道孔家參與了抵制南洋運糧的陰謀,褚鬆對孔家可就沒有了一絲好感。

這是什麼聖人家族?爲了把糧食賣的價格高一點,就不讓南洋糧食運進來,不顧數十萬連飯都沒的吃的百姓。

這等見利忘義之輩,愧爲聖人之後。

雖然山東這裡的百姓一直對孔家尊崇,但是他又不是山東人。而且,他也不是那些儒生,還不至於把孔家也給供起來。

不過這一幫山東人都覺得不能接受,似乎聖人之後,就應該也是聖人才對。

高羊兒嘆了口氣說道:“這可是孔家,是我大明,是我山東的門臉啊!”

其他人都點了點頭,猜測着朝廷會不會大動干戈。

褚鬆笑了笑,看他們的意思,似乎覺得應該從寬處理,不要太苛刻孔家了。

但是在褚鬆看來,孔家參與了抵制南洋糧食,這次她們就落不了好。

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三十八章 柯枝第十章 輿論控制第十八章 驚喜第一一五章 戰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九十三章 幼軍(加更完成)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四十五章 微服私訪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二二五章 下西洋計劃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一零九章 驚訝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五章 碰撞第一零九章 驚訝第三章 皇宮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六章 大明朝政議事法則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三章 克太子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一五八章 謀劃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一零二章 首戰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十章 林家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的前途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一零三章 不對稱的戰爭第一一三章 新年第八十章 糾紛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一一五章 戰第二一二章 征服者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六十一章 又吐血了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二十九章 不同的路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二十八章 紀綱第四十四章 行軍第三十六章 環境第一三一章 勝利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第二一六章 文化與經濟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二十章 曙光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三十章 心態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二十五章 大案第一二三章 鄭和要回來了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四十章 遠行第六十七章 回京第七十七章 科學教第十八章 刑部尚書(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十六章 隕石第二十一章 白蓮教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九章 旅途第一零九章 報紙第二十一章 要借題發揮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三章 皇宮第十三章 渤泥國第一零九章 報紙第四十六章 海權論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十九章 思想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一四四章 重擔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一零三章 不對稱的戰爭第五章 隔閡第五章 碰撞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一一五章 戰
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三十八章 柯枝第十章 輿論控制第十八章 驚喜第一一五章 戰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九十三章 幼軍(加更完成)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四十五章 微服私訪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二二五章 下西洋計劃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一零九章 驚訝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五章 碰撞第一零九章 驚訝第三章 皇宮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六章 大明朝政議事法則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三章 克太子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一五八章 謀劃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一零二章 首戰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十章 林家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的前途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一零三章 不對稱的戰爭第一一三章 新年第八十章 糾紛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一一五章 戰第二一二章 征服者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六十一章 又吐血了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二十九章 不同的路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二十八章 紀綱第四十四章 行軍第三十六章 環境第一三一章 勝利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第二一六章 文化與經濟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二十章 曙光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三十章 心態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二十五章 大案第一二三章 鄭和要回來了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四十章 遠行第六十七章 回京第七十七章 科學教第十八章 刑部尚書(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十六章 隕石第二十一章 白蓮教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九章 旅途第一零九章 報紙第二十一章 要借題發揮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三章 皇宮第十三章 渤泥國第一零九章 報紙第四十六章 海權論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十九章 思想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一四四章 重擔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一零三章 不對稱的戰爭第五章 隔閡第五章 碰撞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一一五章 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