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心態

bookmark

朱瞻基越是把玩,對這把刀越是喜歡。

看不出這把刀的材料成分,但是這把刀的密度比一般鋼鐵最少重了一半,跟鉛的比重差不多。

跟水比起來,如果水是1,鋼鐵的比重是8左右,鉛的比重是11點多,黃金的比重是19。

他試着扳了一下,又砍了一下桌子試了試震動的頻率。這種金屬的硬度足夠,雖然缺少一些韌性,但是重量足夠,硬度足夠,韌性可以不去管它了。

看到朱瞻基如此喜歡這把刀,紀綱覺得,自己的這一番苦心沒有白費。

不過他還在擔憂,去了宮中跟朱棣坦白自己現在投靠皇孫,不知道皇上會不會直接拉自己去砍頭了。

但是看到朱瞻基如此自信,他決定還是相信朱瞻基一次。

朱瞻基心裡其實也在考慮紀綱的事,他即使不摻和奪嫡,光憑他的仇人滿天下,好日子也不長了。

不過自己現在一插手,等鄭和回來以後,再帶他去南洋那邊躲兩年風頭,他的危險纔算過去。

朱瞻基就是看中了他夠狠,夠毒,他現在從頭開始發展,需要這樣的一個人幫他立威。

他原本看上了楊章德,但是楊章德現在的地位太低了,對朝堂的事務瞭解不多,眼界也不夠寬,想要獲得重用,還需要好好打磨幾年。

朱瞻基算了一下,鄭和回來就要差不多兩年,然後在修整半年。也就是說,最早兩年半以後,他才能發展對外攻略。

這兩年半的時間,也能把楊章德培養起來了。

不過,那個時候把紀綱帶上船,楊章德也接不下錦衣衛。畢竟現在的錦衣衛是一個總人數達到數萬的全國性間諜組織和調查機構。

接管錦衣衛,需要的不僅僅是武力夠強,心腸夠狠,更需要有超強的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

何況,楊章德到底能不能培養起來,現在誰也不確定。

從朱瞻基進入了酒樓,這裡就被羽林衛和太監們層層監督了起來。

特別是廚房裡面,有兩個對各種毒品經驗豐富的驗毒太監,從原材料到炒菜,每道菜的工序都盯的死死的。

“這個羊肉火候不要太老,太孫殿下喜歡吃嫩一點的。”

“陳奉御,禁言。太孫的愛好是隨便可以泄露的嗎?”

奉御不是名字,而是職位,比長隨低了一級,也算是個太監中層。聽到同伴的話,他哎喲了一聲,給了自己一個小嘴巴。“瞧我這破嘴,失言,失言,多謝楊奉御提醒。”

廚房裡的廚師原本把耳朵都豎了起來,現在聽到他們的話,一個個都又裝作沒有聽見了。

在太孫面前當差,是除了給皇上當差以外,宮裡最吃香的職位了,競爭性極強。

而且太孫手腳大方,制度雖然嚴厲,待人卻很寬厚,從來不會無緣無故打罵和處罰,在興慶宮做事安心。

如今金闊調回來了,卻升任了太監。餘先要調到寧波市舶司,太孫身邊就差了一個少監。

加上餘先已經決定把興慶宮的長隨謝全也帶走,又空了一個長隨的職位。所以他們這些太監之間明着不敢鬥,暗地裡競爭也很激烈。

陳奉御原本想要多表現一下,卻忘記了太孫的嗜好什麼的,是都不能外泄的。

他一邊懊悔,一邊想着該如何彌補這個錯失。

樓上的大包廂裡,坐在上席的朱瞻基姿態優雅,卻飛快地吃掉了一份又一份的飯菜。

一幫錦衣衛的人第一次見到他吃東西,都暗地裡吃驚,這哪裡像個太孫,簡直像個餓死鬼啊!

紀綱卻知道一點,因爲從小習武,太孫的飯量一直很大。除了飯量大,還天天都用名貴中草藥內服外泡,海量的銀子都花了去。

只是看着他依舊瘦削的身體,平坦的腹部,真不知道那如山的中藥都吃到哪裡去了。

不過這件事是絕對不能打聽的,否則的話就是居心叵測了。

自己一邊吃,一邊聽着四個錦衣衛的自我介紹。除了楊章德,另外三個人也都表演了一番拳腳功夫。

能夠被派到自己的身邊來,除了身家清白,當然都是有一些特長的好手。

楊章德就不用說了,心思狠辣,武藝高超。

另外三個也都不弱。

馮小年是四個人中年紀最大的,擅長勘察,辦案。

姜萬利卻是擅長情報分析,記憶力超羣。

最後一個叫褚鬆,幹過的部門最多,對朝堂內外的基本情況最熟悉,屬於是百事通一類的人物。

朱瞻基毫不掩飾楊章德已經是他的人了,吩咐說道:“你們四個自成一個小組,由楊章德管理。平日裡也接受李亮的調度。這次去北方,你們要多受一點苦,回來後我論功行賞。在我身邊做事,我只要求三點,忠誠,嘴緊,能幹。另外,不要仗着我的勢,做出欺壓良民的事情來。”

四人都單膝跪拜:“是!”

現在他的身邊,最開心的就要屬李亮了。金闊現在不直接管朱瞻基身邊的事,一直壓在他頭上的餘先又調走了,他也終於混成總管太監了。

他一直都是以王彥爲目標的,以後朱瞻基要是能得登大寶,他能混成司禮監太監,那就不負此生了。

“李少監。”

“奴才在。”

“跟他們四個好好說說宮裡的規矩,我的規矩。眼瞅着就要出發了,這幾天你們暫時不用到宮裡當差,去北平的時候,直接找李亮報道就好了。”

衆人紛紛躬身抱拳。“謝殿下恩典,微臣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大過年的,別動不動就死。在我身邊幹,只要守我的規矩,包你們榮華富貴,光宗耀祖。”

朱瞻基的聲音並不大,甚至還帶着一點不經意,一點調侃,但就是這樣的態度更讓人信服。

紀綱看着這個十六歲的年輕人以一種老練的態度掌控全場氛圍,真的有一種發自內心的佩服。

在朱棣的身上,他也能感受到這種自信,但是在太子和漢王的身上卻感受不到。

所以,他才毫不猶豫賭上一把。

當然,這也跟他想要擺脫現在的困局有關。

漢王那邊逼的越來越緊,但是他絕對不想摻和進漢王的陰謀裡面,成爲他手裡對付太子的刀。

那個時候,朱棣絕對是要第一個對付他。

以前他不知道該如何解決,但是從朱棣對太孫的維護,他纔想要借太孫來破局。

只是太孫卻又逼着他去跟朱棣坦誠,他也只能硬着頭皮跟着朱瞻基一起回了皇宮。

他不知道,朱瞻基這是在用他試探朱棣的底線。

以前,從來沒有接觸國政,朱瞻基扮演着一個稍微有點天才的太孫,討好朱棣就可以了。

但是現在,朱瞻基負責對外拓土,那麼肯定需要發展自己的勢力。

朱高熾當了十年太子了,仍然只能在朱棣畫的小圈子裡發展,稍微想要伸出爪牙,就會被剁掉。

朱瞻基可不想當一個這樣被遙控的木偶,他想看看,朱棣到底能給他多大的空間。

發展對外勢力,文官的作用很小,總不能讓文官用嘴巴,用文字去教化語言不通的異族。

最有效的武器,還是大明龐大的軍事隊伍,然後,利用錦衣衛組織一個信息網。

朱瞻基不知道紀綱是什麼時候被朱棣幹掉的,既然這個人才朱棣不想用了,那麼朱瞻基當然想要撿起來用。

但是皇帝的思想從來不能用一般的思維來衡量,哪怕是朱棣覺得食之無味的雞肋,也不是你想要就能要的到的。

在皇權面前,任何感情都要往後排。

朱瞻基從來沒有想過跟朱棣來爭權,但是,他也必須要有一個可以控制的利益團體,而不是隻是當一個傀儡。

謹身殿大堂裡,朱棣坐在高高的龍椅之上,距離他五步之遠的臺階下,跪着滿頭大汗的紀綱。

已經整整一炷香的時辰了,朱棣都沒有發出半點聲音。既沒有讓他起身,也沒有讓左右將他綁了下獄。

他不敢擡頭,只能等待朱棣的裁決。

朱棣一直很清楚紀綱是個什麼樣的人,有野心,善投機,心狠手辣,卻又手腕高明。

建文二年,朱棣率領大軍與建文帝五十萬大軍激戰於德州以北。建文帝的護國軍戰敗南逃,燕王攻破德州城。

五月,朱棣率領二十萬鐵騎路經臨邑,臨邑自古有宿安店。朱棣路過此地時,宿安人紀綱與同鄉穆肅結伴投軍,紀綱冒死扣住他的坐騎,請求自願跟隨燕王效命。

朱棣試過紀綱膽略過人,弓馬嫺熟,當即將他收爲帳下親兵。

從一開始,紀綱就是依靠投機手段入他門下。

短短十三年的時間,紀綱就用他高明的手腕從一個親兵到忠義衛千戶,一直做到錦衣衛指揮使。

朱棣自認這個人還是很好用啊,但是必須要有高明的手段才能控制住這個野心家。

基兒能控制住這個人嗎?這把刀會不會反過來傷到他自己?

但是旋即,朱棣意識到了,自己最擔心的竟然不是孫兒朱瞻基要跟他搶權,只是擔心他能不能控制紀綱。

這一瞬間,朱棣就明白了過來,自己的確是老了,到了該好好培養繼承人的時候了。

即使基兒手段略有不足,有自己幫着壓陣,這紀綱也翻不了天。

海外種族繁多,情況複雜,基兒也的確需要一個狠人來幫他清理障礙。

第十章 林家第二一二章 征服者第二十二章 糧食哪去了(汐牧羊人宗師加更)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二十六章 什麼是皇帝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六章 東洲第七十九章 暫不聲張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三十八章 柯枝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四章 蒲家第一三四章 寧波第一三零章 經濟控制(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二更)第七十章 工匠第八十一章 登聞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四十章 遠行第二十五章 星城第七十九章 暫不聲張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七章 遷都第一九三章 頒旨第六十二章 規則與分化第一零二章 傻妞第一五一章 登陸第十一章 各國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一八二章 備戰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第九章 手段與目的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一五九章 心機第五十六章 拜見殿下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二三零章 忌諱與機會第九十二章 華夏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二十二章 殺雞駭猴第二零九章 正道邪道第六十九章 開始要債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一五四章 天何不公?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四十五章 微服私訪第一三二章 安排與意外第二三六章 太孫下西洋第六十九章 開始要債第二十四章 震撼第三十七章 機遇第八十八章 過年第八十一章 登聞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五十九章 代理人第六十一章 問計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三章 新生活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十七章 師弟第七十章 工匠第四十章 遠行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三十六章 環境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十四章 爵位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十一章 各國第十五章 局勢與大勢第五章 隔閡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六章 東洲第二十五章 星城第六十一章 問計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七十章 工匠第一零一章 冒險
第十章 林家第二一二章 征服者第二十二章 糧食哪去了(汐牧羊人宗師加更)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二十六章 什麼是皇帝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六章 東洲第七十九章 暫不聲張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三十八章 柯枝第四十章 殺無赦(八千字大章)第四章 蒲家第一三四章 寧波第一三零章 經濟控制(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二更)第七十章 工匠第八十一章 登聞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四十章 遠行第二十五章 星城第七十九章 暫不聲張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七章 遷都第一九三章 頒旨第六十二章 規則與分化第一零二章 傻妞第一五一章 登陸第十一章 各國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一八二章 備戰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第九章 手段與目的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一五九章 心機第五十六章 拜見殿下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二三零章 忌諱與機會第九十二章 華夏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二十二章 殺雞駭猴第二零九章 正道邪道第六十九章 開始要債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一五四章 天何不公?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四十五章 微服私訪第一三二章 安排與意外第二三六章 太孫下西洋第六十九章 開始要債第二十四章 震撼第三十七章 機遇第八十八章 過年第八十一章 登聞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五十九章 代理人第六十一章 問計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三章 新生活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十七章 師弟第七十章 工匠第四十章 遠行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三十六章 環境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十四章 爵位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十一章 各國第十五章 局勢與大勢第五章 隔閡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六章 東洲第二十五章 星城第六十一章 問計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七十章 工匠第一零一章 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