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懂事

大明的火槍已經是超越了這個時代的利器,這一點陳懋也無從反駁。

他很清楚大明與草原各族這些年的軍事力量對比,雖然過去大明一直站在上風,這是因爲大明用人數堆上去的優勢。

除了用人數堆,還因爲大明的國力遠遠超過了貧瘠的草原,這才能壓的草原各民族不敢南下。

雖然許多部落爲了生存,投靠了大明,但是真正繼承了北元大部分資源的勢力,一直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但是草原太大了,還有那無邊的戈壁灘跟沙漠擋住了去路,大明不能主動出擊,這樣耗費的成本是大明也承受不起的。

所以形成了一個短暫的平衡。

陳懋一開始也在擔憂,如今是因爲皇上重視,一直沒有少了軍備,才能形成這樣的平衡。

如果以後換了皇上,大明依舊無力征討遊牧部落,坐等他們勢力膨脹,那個時候,平衡就會被打破。

柳升最開始製造的火槍,笨重,裝填子彈麻煩,容易爆膛,下雨的時候還不能使用。

很多時候,這種火槍並不比弓箭好用。

可是,當大明新式火槍被普及以後,邊軍的優勢就變成了單兵優勢。

這個時候,陳懋的擔心徹底沒有了。

在防守中,裝備了新式火槍的大明軍隊,能夠輕易地抵擋超過大明人數五倍的騎兵。

他在寧夏直接面對草原個部落,這幾年,親眼目睹了大明的軍力因爲這種新式火槍而上升,士兵們的士氣,自信,都因爲這種新式火槍而達到了頂峰。

也因爲這樣,如今主動投誠的部落越來越多,就連西北的一些大型勢力。比如柳城、火州、吐魯番,如今都主動屈服……

這裡面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太孫殿下在十三年的時候,推行的棉花政策。

永樂十二年,陛下北征,殿下在北明山發現巨型銅礦。

依靠這個銅礦帶來的利益,大明完成了在漠北的駐軍,並且逐漸穩定下來。

永樂十三年,殿下在西北推行棉花政策,受到香料,茶葉等貿易的誘惑,西北各國,包括奕力把裡等國,都開始大量種植棉花。

棉花一旦開始種植,就如同星星之火迅速地普及開來。

西北各部落原本都只是以放牧爲生,除了牛羊,他們並沒有什麼是大明需要的。

相反,大明的鐵器,茶葉,絲綢,香料等等,都是草原上的人想要的。

這種貿易不平等,讓大明不願意跟他們進行貿易,而他們只能來大明搶。

大明勢力越來越大,他們不敢再來搶,一些部落只能屈服投靠。但是大型勢力不願意屈服,開始轉向西方,北方發展。

棉花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不管多少棉花,大明都願意要。而且通過棉花的種植,運輸,又能養活無數人。

只是一個小小的棉花,就徹底改變了西北各國與大明的敵對狀態。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終於有了共同的利益,並且形成了一個貿易紐帶。

在十二年,陳懋剛跟朱瞻基接觸的時候,還因爲朱瞻基身爲太孫,卻親自上陣殺敵,覺得他過於冒失。

但是這些年看下來,他已經徹底爲朱瞻基的能力而臣服。

不論是新式火槍,還是棉花,這可都是這位太孫的手筆。

而在大明境內,且不說大明與南洋的貿易越來越大,光是一個銀行的出現,就讓陳懋看到了銀行對整個大明的促進作用。

不管那些文臣們怎麼評價這位太孫,但是陳懋已經成爲了鐵桿的太孫黨。

“殿下的意思是,雖然有了新式火槍,但是老式的已經足夠用,所以暫時不拿出來。如果有人學會了我們的火槍的製造,然後再用更犀利的火槍來打敗他們?”

朱瞻基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說道:“你說對了一半。技術封鎖不僅僅是在火槍上,包括了各種先進技術,都應該控制在自己的手裡,只有等其他人追上來了,然後我們再拿出更先進的讓他們絕望。

其次,就是不讓其他人知道各個行業的正確發展方向,耗費他們的人力物力。爲此,我已經決定讓工部建造更大的銅炮,然後邀請各國使節來觀摩。

幼軍今後的任務,除了拱衛京城安全,然後就是對夾江工業區,工部的優秀技術人才進行保護。另外,幼軍要成立一支專門的精銳隊伍,人數不需要太多,三千人左右就可以了,對一些不遵守專利法的商戶,還有國家,進行懲罰性的打擊。”

陳懋楞了一下,沒有想到朱瞻基對這方面如此重視。他皺眉想了一下說道:“殿下,臣一直以爲建立一支戰鬥力更強的軍隊是可取的,但是爲何不把這些人用在平叛上面呢?”

朱瞻基笑着搖了搖頭說道:“因爲在我的眼裡,建立一個完善的經濟秩序,比叛亂更加重要。大明如今國力興盛,兵強馬壯,要是連小小的叛亂都解決不了,養這麼多軍隊不是都成了養廢物嗎?成國公……”

朱勇立刻抱拳道:“臣在。”

朱瞻基將手槍的保險關掉,然後放進了槍套。“你身爲中軍都督府的左都督,孤也要交給你一個任務。我要你從全國各地軍衛,抽調人手,成立一個反腐隊伍。這支隊伍要求全國各地的人都有,不一定需要身強力壯,但是一定要聰明伶俐。因爲他們不一定會上戰場,主要的目的就是進行執法行動。”

朱勇也有些不理解,問道:“殿下,這不是已經有了錦衣衛嗎?”

朱瞻基笑道:“我要求這支隊伍的所有人都會識字,因爲除了反腐,查賬。”

朱瞻基沒有說出來的是,他的主要目的其實不是爲了反腐,而是爲了收稅。

在後世,因爲執政黨的強盛,加上國有企業一開始佔據了國內經濟的主流,私營經濟長期受到不平等待遇,根本無法逃稅。

等到私營經濟發展起來,國家的稅收政策也越來越嚴密,讓人不敢逃稅。

但是大明現在的情況,跟後世大不一樣。除開內監不算,更加有些像後世的美國。

美國人一生有兩件事無法逃避,一是死亡,二是繳稅。

在美國,殺人了還有可能逃避懲罰,但是如果敢逃稅,等待他的就只有滅亡。

這是因爲美國一直都是以財團爲主的私營經濟爲主體,他們爲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枉顧國家利益。

所以美國政府爲了徵稅,成立一個堪比精銳部隊的稅警隊伍,並且專業性很強,讓人根本無機可乘。

如今的大明,撇開幫皇室控制經濟的內監不說,全部都是私營經濟。特別是官員和勳貴們,雖然沒有直接做生意,但是已經學會建立自己的代理人。

他們熟知朝廷的規則和制度,加上有免稅的福利,所以千方百計地挖國家的牆角。

要對付他們,就必須建立一個專業的稅警隊伍。他可不想過個幾百年,重現原本歷史中崇禎的窘境。

明朝的滅亡,百分之九十九的原因都是自己。滿清不過是抓住了那百分之一的機會,才入主中原。

這一世,如今火槍已經廣泛應用,並且形成了產業和利益鏈條,所以朱瞻基根本不擔心會出現那樣的意外。

如今騎兵已經不佔優勢了,即便他們有了火槍,光靠人數來堆,也能把其他民族堆死。

但是內部的問題還是要解決的,並且要未雨綢繆。

特權是大明存在的基礎,勳貴和官員們擁有特權是應該的,但是,這種特權絕對不能衍伸到稅收上來。

現在他還沒有坐上皇位,等他坐上皇位,首先要改變的就是大明士子和官員的免稅政策。

但是現在,三十稅一的商稅,要是有人敢逃稅,朱瞻基也會讓他痛不欲生。

這一切,都要建立在先要有一支專門的稅警隊伍。

如果朱瞻基直接說,成立一個稅警隊伍,不管是勳貴,還是官員們,肯定會執意反對。

所以,朱瞻基明面上只是說反腐隊伍。

只是爲了從錦衣衛的手裡爭權,降低錦衣衛的作用,勳貴和官員們也會支持朱瞻基的這個提議。

車隊到了聚寶門外,朱勇他們從馬車上下來,與朱瞻基告別。

朱瞻基望着那高聳的報恩寺塔,想的卻是等朱棣死了,一定要把報恩寺改成真理教的總部。

這個報恩寺塔就是一個很好的噱頭,將這座塔作爲科學技術的中心,聖地,遠比只是爲了紀念某人有意義的多。

何況,他也不想讓佛教太過嘚瑟。

“殿下,太子妃讓人來報,劉承徽剛生了一個小王爺,母子平安。”

聽到李亮的恭喜,朱瞻基卻有些頭疼起來了。

劉承徽這個女人很符合朱瞻基的愛好,她精明能幹,並且沒有底線,的確是他生活中的好幫手。

唯一不好的是,她太精明瞭,不是一個省油的燈。

這一點,她很像朱瞻基前世的老婆格拉西亞。格拉西亞把帕麗斯欺負的變成了一個小受,面對“正妻”顏芳青,她也毫不示弱。

雖然她知道無法跟顏芳青相爭,所以就自起爐竈,在南美和歐洲建立了龐大的勢力,藉此跟顏芳青別風頭。

在這個時代,等級觀念已經融入了所有人的血脈中,劉承徽上面還有好幾個等級,她當然不可能像格拉西亞那樣強勢。

但是在朱瞻基的那些異族女人心裡,她遠比太孫妃更加可怕,在她面前,遠比在孫嫺面前聽話。

以前沒有孩子,她還會安分一點,現在生了兒子,爲母則強,爲了兒子,她恐怕會爭的更多。

朱瞻基別的不怕,就怕她會帶壞後宮的風氣。

回到了皇宮,朱瞻基先去了劉承徽的寢宮,爲了迎接朱瞻基的到來,這裡已經被徹底清理了一遍,沒有了產房的腌臢氣味。

劉承徽一米八的個頭,自己懂醫術,身體保養的很好。她不像一般女人那麼柔弱,生個孩子也沒有傷到元氣,到現在都還精力十足地坐在牀上安排宮女們忙東忙西。

見到朱瞻基回來,她立刻開心地笑了起來。“殿下,妾身幸不辱命,給殿下生了一個兒子。”

朱瞻基笑了笑說道:“生兒生女都一樣,就我個人而言,我還更喜歡女兒一些。”

這一點劉承徽也是知道,朱瞻基很少跟兒子們親熱,對是對待幾個女兒,都親近的很。

劉承徽笑道:“那等妾身養好了身體,再給殿下生個女兒。快把小王爺抱過來讓殿下瞧瞧……”

一個身體健壯的宮女抱着剛出生的孩子過來,跪在了朱瞻基的面前,讓他能更清楚地看清她懷裡的孩子。

朱瞻基一看樂了。“這麼胖的小子,你受苦了。”

劉承徽滿足地笑道:“八斤一兩呢,爲了這個小傢伙,妾身痛了兩個時辰,不過一切都值得。殿下……”

朱瞻基從她的語氣聽出了她有話想說,問道:“有什麼話就直接說……”

“妾身從祖師那裡知道殿下讓他在研究牛痘,上個月,妾身見了祖師一面,聽說他將牛痘已經分解出來了。”

朱瞻基明白了她的意思,看着她的眼睛說道:“分解出來不代表就能給人種,現在還要經過試驗,只有等安全了,才能給孤的孩子們用。”

劉承徽笑道:“殿下不要忘記了,妾身也是學醫的,跟殿下在馬林的時候,殿下的話,妾身一直記在心上。”

實際上,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在面對各種病毒的時候,並不是毫無察覺,也不是沒有各種應對手段。

只不過,因爲缺乏研究,所有人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比如大明就有種痘法,不過種的不是牛痘,而是人痘。

只不過,人痘相當於是直接傳染,死的人比救的人多,這種方法根本沒有人敢再試驗了。

天花,鼠疫,流感,這都是制約這個時代人類繁衍的最大敵人。

在馬林,當地人對天花的抵抗力就遠比歐洲人要強得多。

一次兩次是這樣,幾百年都是這樣,歐洲人和馬林人就對這種情況進行了研究。

最後得出了結論,馬林人之所以抵抗天花比歐洲人強,主要是因爲馬林的牛多。

這是因爲,在英國也好,法國也好,凡是家裡養的有牛,得天花的機率就小。

特別是那些擠奶工家庭,大部分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只是他們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

而朱瞻基知道啊,因爲他們長期跟牛接觸,牛痘的病毒他們已經習慣,而又了牛痘病毒的抗體,就也對天花有了抗體。

所以在馬林的時候,朱瞻基就跟劉承徽就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回到大明以後,就讓中和子進行這方面的研究。

提取牛痘進行研究,對中和子這個醫術高深的老道來說,等於爲他開啓了一扇門。不過,如何進行病毒提取,他是一點經驗也沒有。

如果大明現在直接用牛痘的漿液來感染,是非常危險的,特別是小孩子。

劉承徽垂首說道:“看到如此可愛的孩子,妾身恨不得將一切都給他,但是卻又愛也不敢愛。一想到他可能沒等長大就出現意外,妾身就忍不住惶恐。”

朱瞻基看出她雖然是演習,但是未免沒有真情流露。只不過,她現在這樣說,更多的恐怕還是爲了試探。

朱瞻基用手逗了一下孩子的臉蛋,他閉着眼睛,小嘴動了動。

朱瞻基收回了目光,這才說道:“你恐怕是不解我爲何讓藍良娣參與進去,生怕藍良娣搶了你的祖師吧?”

劉承徽連忙坐直了身體,想要跪下來,卻又作勢腹疼,歪倒了下去。

雖然是作戲,但是朱瞻基還是一把拉住了她的手臂,對着那個宮女揮了揮手。“我跟承徽有話要說,你們都出去吧。”

所有人都立即悄無聲息的退了出去,只留下了李亮一人守在門口。

朱瞻基這才望着有些惶恐的劉承徽說道:“這話我今日只跟你說一次,今後你也不要在我面前演戲,孤的眼睛還能分辨黑白是非。

藍良娣跟你們不同,她是鬥姆娘娘轉世,得到鬥姆娘娘在醫術和相關方面的技術傳授,所以,孤才允許她在宮外行事。

但是因爲得到鬥姆娘娘的青睞,藍良娣也沒有爭位之想,一個太孫妃,一個皇后的位置,也不是她想要的。

你也跟我出過海,知道海外是什麼樣的。等孩子大了,海外的開發也有了基礎,封疆海外未必就比在國內差。

藍良娣就想的開,一個太子的位置,一個皇帝的位置,未必就是真的好,我希望你今後也要這麼想。

還有,我知道你有心在那些異域女子裡面建立勢力,其實這是非常愚蠢的做法。只要守規矩,孤就是你最大的靠山,也會一直是你最大的靠山。

如果失去了孤的信任與歡心,即便是皇后,也不是不能變的,何況是太子呢?你要想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不要一葉障目。”

朱瞻基掂着她的下巴,讓她不能躲避自己的眼神。“你是一個聰明的女人,有你在身邊,我能省心不少,也甚是喜歡你。但是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做出錯誤的事情來。”

劉承徽這纔不自在地說道:“妾身只是看藍良娣竟然能隨意出入宮門,這纔想的太多。請殿下相信妾身,妾身真的對太孫妃的位置不敢妄想。”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這樣就對了。藍良娣只是個開始,她對皇家醫院並沒有心思去管,等時機成熟,以後這皇家醫院,我可以交給你來打理,今後,也會給這個孩子分一片富足的江山。”

劉承徽伸手拉住了朱瞻基的衣袖,輕聲說道:“是妾身錯了,殿下就原諒妾身這一遭。”

朱瞻基笑着捏了捏她的臉蛋,說道:“我本就沒有責怪你,又何來原諒一說。你也是關心則亂,好好想想,爲何母妃與太孫妃就根本不在乎這件事呢?想明白了,你也就能想通了。你先好好歇着吧,等藍良娣弄出了合格的疫苗,我會先給孩子們用上的。”

教育了一番劉承徽,朱瞻基的心情很是愉悅。這個女人也是他的老婆裡面少有白骨精女人,他現在只會嫌這樣的女人太少,不會嫌太多。

只要不生出不該有的心思,扶持她們出來做事,遠比其他人更合適。

回到了興慶宮的主殿偏殿書房,桌面上又被放了一大疊已經彙總好的情報和奏摺。

劉萬帶着幾個小太監正在一本本地閱讀,然後彙總到一本冊子上面。

朱瞻基看了看李亮說道:“你現在是孤身邊最親近的人,也不能天天跟在孤的身邊做一些小太監都能做的事,更不能不學無術。從明天開始,劉萬跟在孤的身邊,你給孤跟在王彥身邊,好好學學如何管理俗務,處理公務。”

劉萬聞言,忍不住擡頭看了看喜形於色的李亮,露出了一絲羨慕。

朱瞻基的身邊人,最大的勢力當然是金闊一系,孫林,劉萬都是他的徒弟。

而金闊因爲是朱瞻基身邊最大的太監,所以他們這一系的勢力也就無人能擋。

李亮雖然是朱瞻基身邊最親近的太監,但是他完全是朱瞻基一直在保護着,不想身邊的人勢力失去平衡。

現在讓李亮去跟皇宮最大的太監學習處理公務,可不僅僅是給李亮一個學習的機會,更是將他作爲以後的司禮監太監總管在培養了。

朱瞻基坐下看是看公文,劉萬沒有了什麼事,就趁機來到了前殿,將這個消息告訴了乘涼的金闊。

金闊卻笑了笑問道:“你認爲殿下這樣安排是因爲什麼?”

劉萬不確定地問道:“平衡?”

金闊笑了笑說道:“我們一系的勢力太大,不是一件好事,就讓李亮去蹦躂吧。殿下高瞻遠矚,行事有度,我們只要做好份內事,就不會怕了他張狂。他要是真的得意忘形,那才正合我意了。”

“可是那王彥可是宮中第一大勢力啊!”

金闊笑道:“他再大的勢力,還不是要給殿下老老實實做事?不要計較這些,真要有我們的人逢迎他,就趁機踢出去,我們只要能踏踏實實做事的人。”

看到各地傳回來的關於秋闈的消息,朱瞻基忍不住在想,這一次的秋闈,不知道又能選出多少有用之才。

第六十章 新生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一百五十二章 勢成第一六七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十五章 局勢與大勢第二三零章 忌諱與機會第一七七章 躲藏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六十章 新生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三章 新生活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一五三章 戰場的變化第四十五章 直布羅陀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三十三章 查案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十四章 爵位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十二章 藉機第五十九章 一場婚禮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十三章 震撼第三十章 選擇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一五八章 謀劃第五十六章 拜見殿下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五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二十章 曙光第一二八章 西域使團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五十三章 風暴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三十三章 抵達南洲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一九八章 火第十一章 逆反第五十一章 絕不後退第一零七章 戰爭的紅利第四十九章 迎敵第二章 勳爵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一二九章 歸天第十章 囚禁第六十章 佈局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四十九章 迎敵第五章 隔閡第五十章 交戰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四十九章 風暴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四十九章 迎敵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二一八章 戰爭暴徒(八千字大章)第一四四章 重擔第一三四章 寧波第二二八章 輿論宣傳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二十五章 分工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五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二一二章 征服者第一九三章 頒旨第四章 蒲家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二十八章 野望
第六十章 新生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一百五十二章 勢成第一六七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十五章 局勢與大勢第二三零章 忌諱與機會第一七七章 躲藏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六十章 新生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三章 新生活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一五三章 戰場的變化第四十五章 直布羅陀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三十三章 查案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十四章 爵位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十二章 藉機第五十九章 一場婚禮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十三章 震撼第三十章 選擇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一五八章 謀劃第五十六章 拜見殿下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五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二十章 曙光第一二八章 西域使團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五十三章 風暴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三十三章 抵達南洲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一九八章 火第十一章 逆反第五十一章 絕不後退第一零七章 戰爭的紅利第四十九章 迎敵第二章 勳爵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一二九章 歸天第十章 囚禁第六十章 佈局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四十九章 迎敵第五章 隔閡第五十章 交戰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四十九章 風暴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四十九章 迎敵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二一八章 戰爭暴徒(八千字大章)第一四四章 重擔第一三四章 寧波第二二八章 輿論宣傳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二十五章 分工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五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二一二章 征服者第一九三章 頒旨第四章 蒲家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二十八章 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