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節 抓捕

林景見到周圍人的情緒已經被他調動了起來,心裡狂喜不已。

這種操縱他人情緒,使之變成自己傀儡,爲自己的目標去流血流汗的感覺真是太爽了!

“這纔是我想要的人生!”林景感覺,已經找到了自己未來的道路。

當他站起來,還想繼續鼓動的時候,忽然從兩側的人羣之中,猛然撲出兩個壯實的大漢,一前一後就夾住了林景的四肢,將他像抓小雞一樣的揪住,然後按倒在地。

“你們幹什麼?”林景忽然遇到這種變故,立刻就大叫起來:“來人,救命啊!有人想要害我!……”話還沒說完,他的嘴裡就被塞進了兩塊布團,只能發出嗚嗚的聲音。

事發突然,周圍人都沒反應過來,林景就已經被那兩個壯漢五花大綁了起來,嘴裡更是被塞進了布團,不能說話。

“諸位勿驚……”一個年輕的官員擠開人羣,走到場中道:“我乃是長安柳市市令張湯,有人狀告此人欠債不還,故此,特來拿其過堂聽案!”

張湯的眼睛掃了一眼在場的士子,一擺手,命令道:“帶走!”

立刻就有幾個全副武裝的士兵走進人羣中,架起那林景就走。

看到此情此景,一些本來還大着膽子準備質問一二的士子,立即就感到脖子一涼,頓時就什麼話都敢說了。

在場的沒幾個傻瓜,看到這陣仗,這架勢,人人都心知肚明,什麼被人狀告欠債不還?

分明就是一個幌子!

區區一個欠債不還的案子,需要動用軍隊,還是禁軍來抓人?

騙誰呢!

可在刀劍之下,強權之中,誰又敢質疑?

再聰明一點的人,想象力豐富一點的人,更是從之前這林景的語氣和話語裡揣測了起來。

這麼一揣測,許多人看林景的眼神都有了變化。

事實上,讀過書的人,想的東西就特別多。而且,沒幾個是真正的笨蛋,他們看到此情此景,哪裡還不明白,方纔他們差點就被林景蠱惑着要被捲入一場驚天的風暴之中。

想着剛剛林景鼓動的話語中所隱藏的殺機,許多人立刻就是冷汗直流。

他們……這些高高在上……向來自詡是天之驕子的讀書人,就在剛剛竟然被人當狗一樣的在耍!

這怎麼能忍?

當今之世,大復仇思想十分流行,在讀書人中更是蔚然成風。

因此,立即就有一個關東豪商家的弟子跳出來,對張湯道:“張市令,我也要上告,此人的父親和兄長欠着我家三十萬錢的債務,已經兩年多了,至今未還,請張市令幫我催討一二!”

張湯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本官必會秉公執法!”

本來不過是隨意找個罪名抓人而已,現在能有一個苦主站出來指證,那自然更好,因此也不管那人說的話是真是假了,先答應下來再說,反正,左右今天抓的這些人,沒一個能活下來!

“帶走!”張湯揮揮手,命令着士兵。

這時候,原本只在一個圈子裡相互討論的這些士子向周圍看去,他們這才發現,不知道在什麼時候,這公車署已經被兩三百名全副武裝的禁軍給圍了個水泄不通。

不時有人被五花大綁的拖出人羣。

片刻的功夫之中,就有二三十人被那些如狼似虎的禁軍給抓了起來,整個過程乾淨利落,顯然是早有計劃和準備,不是臨時起意的一次行動。

“朝廷裡有人要倒大黴了!”有人看着這場景嘆道。

毫無疑問,今天在這公車署發生的事情,在接下來的幾天會持續發酵,肯定會有幾個倒黴蛋要爲此負責,甚至就是爲此倒下一位九卿,也沒什麼不可能的。

……

但劉德卻沒有那些人那麼樂觀了。

他站在重重保衛的禁軍之中,看着那些被拖出來的犯人。

劉德的臉上始終掛着厚厚的一層寒霜。

他本不想如此快的下手的,以他最開始的想法,他是想着要放長線釣大魚,等那個幕後主使者露出狐狸尾巴出來,再將之一網打盡,永絕後患。

但形勢的發展逼迫他不得不提前動手。

那些人都鼓動着士子們要去扣闕,去哭靈了。

這種言論都出來,若是再拖下去,真的發生一場學、潮,幾千個各個階層的讀書人喊着‘漢家養士五十年,仗義死節就在今日’,在長安城裡大鬧一場,不管最後的結果是什麼,他的太子夢起碼是終結了!

甚至搞不好,小命都要丟掉!

沒辦法,只能提前動手了!

只是這樣一來,躲在背後的那個傢伙可能就能金蟬脫殼,逃過劉德打擊了。

只要一想到這裡,劉德就很不爽!

“劇卿!”劉德轉過身子,對劇孟道:“去幫我在長安城裡放個風,就說被抓的這些人,已經有人招供了,招出了幕後主使者的姓名……”

“諾!”劇孟點點頭,轉身就去吩咐手下,製造流言這種事情,他們遊俠最是拿手了,特別是長安的三教九流都跟遊俠有着說不清楚的聯繫。

劉德現在能做的也就只有這個了,寄希望與幕後的那人被流言刺激,忍不住自己暴露出來吧……

除此之外,劉德真沒什麼信心能揪出那個躲在背後的傢伙。

畢竟,混政壇的沒幾個傻瓜,特別是這種針對皇室成員的陰謀,但凡腦子正常的,都不可能真的親自出面來佈置這些,那些個被抓起來的士子,審都不用審,劉德就敢肯定,指使他們的最多不過是那人放出來的幾條狗,這事情一發生,劉德就敢肯定,那幾條狗現在已經是死狗了。

人都死了,自然死無對證。

……………

此事之後,田叔的講學照常進行,經此一事,士子們頓時就變得非常的守規矩了,在田叔講學的過程中,甚至沒有一個人敢私自議論、出聲,一個個都像是好孩子一般乖巧。

但許多人的心思,卻已都不在講學之上。

因而,剛一宣佈講學結束,這些人就立即四散而去。

這一日的長安,氣氛十分的詭異。

到了晚上,各種各樣的流言瞬間就充斥於長安各個階層的羣體之中。

……………

啊~~~~~~

今天怎麼回事啊~

我早上起來後就不想碼字~下午又昏昏欲睡~這**的難道是患上了碼字懶惰綜合徵了?

求點打賞、推薦刺激一下~~~~~~~~~

第1408節 裁決(2)第32節 入宮第1490節 皇室教育(2)第802節 入關第1176節 儒墨和解第208節 調查(2)第752節 遠航(1)第1598節 獎懲第390節 展示肌肉(3)第953節 黃老派的反應第1344節 武以止戈第865節 條件第1143節 團結(2)第52節 難題第820節 匈奴的絕望與漢軍的幸福第367節 新的時代(3)第873節 腦洞第1431節 統一大計(2)第1013節 衛道的法家(1)第482節 視察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641節 廟算(3)第556節 儒家的改變(1)第1450節 爲民做主(2)第176節 周陽由的恥辱日第1473節 在安東(4)第333節 滅亡(1)第410節 考舉(3)第1371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1)第1094節 天單于(2)第1011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1)第785節 洗腦(1)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772節 瘋狂的學區宅第1377節 任務第82節 關於五銖錢的構想第588節 新世界(4)第781節 魔鬼交易(1)第26節 官商勾結第202節 周陽由的末日(1)第267節 明悟第1283節 山寨(1)第655節 無奈第815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3)第1493節 手中的牌第404節 無題第328節 選秀(完)第1294節 帝國的毀滅(3)第732節 國情諮文(3)第173節 千萬不要做豪強第827節 十面埋伏(1)第328節 選秀(完)第147節 陽弋第1305節 問題第972節 材官不死第1339節 官僚的戰爭第358節 微服(1)第1059節 諸胡的暢想第435節 宣傳與衝突第291節 忽悠匈奴人(2)第1159節 連橫(1)第680節 主人翁意識第168節 祥瑞(1)第628節 溫言在口(3)第108節 衆生百態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1424節 使團(1)第1241節 入吾甕中(1)第867節 相同的抉擇第228節 第一次主持廷議第1307節 嬰兒潮第71節 早朝(完)第671節 磨礪表弟第1598節 獎懲第377節 朝覲的人們第851節 影響(1)第604節 魚海!魚海!(4)第1001節 資本、權貴與學派第619節 羣魔亂舞(2)第1526節 作戰方案(1)第1573節 流血的單于庭(1)第119節 送溫暖第435節 宣傳與衝突第1289節 上谷之戰(3)第686節 平律(1)第26節 官商勾結第800節 先鋒(1)第639節 廟算(1)第945節 自取滅亡第1148節 壞水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694節 制度(3)第1493節 手中的牌第669節 鮮卑人的算盤第950節 公羊學的野望(1)第971節 戰爭的腳步(2)第1491節 深海(1)第1389節 金融佈局第455節 坑第1440節 龍城大會(2)
第1408節 裁決(2)第32節 入宮第1490節 皇室教育(2)第802節 入關第1176節 儒墨和解第208節 調查(2)第752節 遠航(1)第1598節 獎懲第390節 展示肌肉(3)第953節 黃老派的反應第1344節 武以止戈第865節 條件第1143節 團結(2)第52節 難題第820節 匈奴的絕望與漢軍的幸福第367節 新的時代(3)第873節 腦洞第1431節 統一大計(2)第1013節 衛道的法家(1)第482節 視察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641節 廟算(3)第556節 儒家的改變(1)第1450節 爲民做主(2)第176節 周陽由的恥辱日第1473節 在安東(4)第333節 滅亡(1)第410節 考舉(3)第1371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1)第1094節 天單于(2)第1011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1)第785節 洗腦(1)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772節 瘋狂的學區宅第1377節 任務第82節 關於五銖錢的構想第588節 新世界(4)第781節 魔鬼交易(1)第26節 官商勾結第202節 周陽由的末日(1)第267節 明悟第1283節 山寨(1)第655節 無奈第815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3)第1493節 手中的牌第404節 無題第328節 選秀(完)第1294節 帝國的毀滅(3)第732節 國情諮文(3)第173節 千萬不要做豪強第827節 十面埋伏(1)第328節 選秀(完)第147節 陽弋第1305節 問題第972節 材官不死第1339節 官僚的戰爭第358節 微服(1)第1059節 諸胡的暢想第435節 宣傳與衝突第291節 忽悠匈奴人(2)第1159節 連橫(1)第680節 主人翁意識第168節 祥瑞(1)第628節 溫言在口(3)第108節 衆生百態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1424節 使團(1)第1241節 入吾甕中(1)第867節 相同的抉擇第228節 第一次主持廷議第1307節 嬰兒潮第71節 早朝(完)第671節 磨礪表弟第1598節 獎懲第377節 朝覲的人們第851節 影響(1)第604節 魚海!魚海!(4)第1001節 資本、權貴與學派第619節 羣魔亂舞(2)第1526節 作戰方案(1)第1573節 流血的單于庭(1)第119節 送溫暖第435節 宣傳與衝突第1289節 上谷之戰(3)第686節 平律(1)第26節 官商勾結第800節 先鋒(1)第639節 廟算(1)第945節 自取滅亡第1148節 壞水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694節 制度(3)第1493節 手中的牌第669節 鮮卑人的算盤第950節 公羊學的野望(1)第971節 戰爭的腳步(2)第1491節 深海(1)第1389節 金融佈局第455節 坑第1440節 龍城大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