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

慕容彥超爲什麼緊張,因爲老孔南下了!這孔府果然是有些名聲的,這郭威的聖旨上口口聲聲要找這什麼“文宣公孔仁玉”,可老孔已經走了,他慕容彥超本事再大,還能給郭威變出一個新的孔仁玉來嗎?變不出來,這事情就麻煩了。這麼有名望的一個人,到了金陵,這能不引起轟動嗎?

雖然說現在大楚和大周互相敵視,好感度極低,大楚罵大周是漢賊,大周罵大楚沽名釣譽、當婊子還想立牌坊。兩國邊境上說起來是互相封鎖,不允許百姓出入,可事實上除了淮河的壽州、楚州那塊因爲隔着條大河容易辦到,其餘的地方,想徐州、海州、宿州,兩國的官府還不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麼一來,孔仁玉到了金陵的消息,早晚要被郭威給知道了。

郭威一知道,而孔仁玉又是自己管轄下的臣民,他能不疑心自己嗎?雖然慕容彥超看郭威不爽,想造反,可是就算是想造反,慕容彥超還是希望郭威不知道,自己能夠出其不意,反他個一塌糊塗,而不是讓郭威時時刻刻的盯着自己。

慕容彥超難啊,這小子連夜跑到曲阜,讓老孔家由重新選了一個新族長,代表孔仁玉接受郭威的聖旨和封賞,而且,還下了閉口令,讓老孔家說孔仁玉這小子喜歡出遊,早就跑出去遊玩了。這理由其實挺差的,孔家卻是受朝廷的重視,可是,也因爲孔家的這個地位,老孔家的人都不怎麼出遊的,打着孔聖人的名義,拉幫結派這不是遭嫉嘛。

兗州離汴京多近啊,孔仁玉出遊的消息,很快就傳回了汴京。孔仁玉南下,是一個積極向上的,有利於社會和諧,有利於廣大人民羣主緊緊的團結在大楚皇帝馬雲周圍,這是一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動作,登時就被抄作成一個巨大的政治秀。

由於徐州、宿州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多了一些馬賊,治安狀況很差,馬楚zf擔心馬賊不讀書,誤傷了文宣公,在徐州、宿州就沒有做宣傳,過了淮河,立刻就是鳴鑼開道,彩旗飄飄,孔仁玉被召見不得不出行的行爲,被大楚官方定義爲孔仁玉有感於北方斯文掃地,基於民族大義,才南下宣傳儒教,重建華夏大防的一個重大的義舉,它代表着……它標誌着……它極大的促進了……(此處省略了若干字)

孔仁玉的南下,經過馬楚官方的這麼一宣傳,搞的盡人皆知,就連中原的宋州、許州等地,都有人在談論這事(面對着汴京的強力言論管制,在無數捕風房熱血青年倒在僞周的屠刀之下後,捕風房的工作重點不得不從汴京,轉移到汴京周圍的地區)。郭氏父子的耳報神雖然力量薄弱了一些,可是馬楚這麼大力度的宣傳,郭威怎麼可能不知道孔仁玉是跑了呢?

孔仁玉跑了,暗含着兩件事,第一是,在爭取士子之心的道路上,郭威慢了馬雲一拍。不過,跑了和尚跑不了廟,汴京城的有識之士還是很多的,李谷就直接上書郭威,請求郭威罷免孔仁玉的封號,另外冊封新的文宣公,同時順水推舟的對外公佈孔仁玉罪行,孔家不是解釋說:孔仁玉出去遊玩了嗎?

咱們朝廷自然就可以接替發揮,指責孔仁玉違背聖人教導,聖人不是說過:父母在,不遠遊嘛。孔仁玉的母親尚在,爲什麼自己去跑出去遊玩了呢?然後在把孔仁玉的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拿出來作文章,讓天下人都明白孔仁玉道德不過關,因此朝廷明察秋毫,將他給撤換掉了。這樣連帶着楚國宣傳孔仁玉南下都有點難堪了。

接着,李谷又建議,當年孔聖人有七十二個門徒,這些人比如顏回、子路等人也是赫赫有名的,陛下不如派人去尋找這些人的後裔,讓他們去做曲阜縣的主薄,這麼一來,不也是士林的一段佳話嗎?

郭威想了想,點點頭,同意了。既然楚國想接着孔子來擡高自己,我們大周就可以借孔府來壓你一頭,孔門七十二賢,有各種出身,這也表明咱們大周是不計較官員出身的,只要是人才,咱們大周就用!

這第二件事,孔仁玉早不跑晚不跑,偏偏在馬雲稱帝之後南下,這慕容彥超在裡面扮演的是什麼角色呢?郭威心裡按暗忖道:看來這位慕容弟弟沒有做到自己讓他做的事情:心懷坦蕩,無所顧慮。這慕容彥超絕對不是自己的同路人,得着手對付他了。

郭威暗暗思索着。這段日子,他過得一點都不舒心,每天都要考慮很多問題,劉崇、慕容彥超、馬雲是他想得最多的,而這裡面最容易和他發生衝突的應該是劉崇了,畢竟劉崇已經在太原稱帝,和自己誓不兩立了。

不過這太原的劉崇地盤太小,只有區區十二州,難以和自己相抗衡,這傢伙想必要學習前輩石敬瑭了。這人已經派人去契丹練習,拜契丹皇帝耶律述律(後改名耶律璟)爲叔父,希望借契丹叔父的力量“滅周興漢”,想石敬瑭那樣靠着契丹人的支持做中原的皇帝。

短期來看,太原是宿敵,長期來看,南方的楚國更是中原的大敵。不過,飯要一口一口吃。慕容彥超這個毒瘤不如就先把他給拔出來!郭威暗暗下定了主意。

他派遣王彥超在沂州做臨海節度使,加強沂州防禦。另外有調派親信將領高懷德的父親高行周做鄆州天平節度使。加強邊遠的沂州防禦,已經是對慕容彥超的一個警告了,而任用高懷德做距離兗州不足百里的鄆州節度使,更是對慕容彥超的威脅。

王彥超是小輩,一直官銜都很低,而高行周出名很早,是中原有名的將領,這個人和慕容彥超是死敵,在劉知遠當皇帝的時候,兩個人結下了死仇,慕容彥超多次陷害高行周,可幸好劉知遠明白自己弟弟是個什麼貨色,把兩個人一個放在東面,一個放在南面,讓他們離的遠遠的。

慕容彥超的小聰明很多,聽說高行周當了天平節度使,立刻就想出了一條對付高行周的妙計。

第7章 大火熊熊第206章 鳳翔第120章 歸程(上)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78章 南逃福州第32章 封州之戰(下)第84章 後蜀的由來第38章 夜襲(上)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15章 案發第95章 新軍情第103章 會戰(2)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8章 火中會師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6章 各有所謀第11章 典軍的麻煩第10章 歸州第一戰第77章 兩個吳越王25第18章 殺**個頭第28章 黎陽大戰第120章 歸程(上)第49章 爲你做主第1章 南平窘境第18章 謀臣(3)第87章 援兵3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135章 詩賊(2)第43章 激戰第15章 伏擊(一)第11章 周娥皇第48章 人事勝於天意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134章 詩賊(1)第72章 斬立決第60章 三成機會第69章 側翼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41章 一戰關中(2)第108章 臨江第122章 攻陷河中25第183章 發兵第30章 往事如煙(下)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20章 三分之二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98章 論戰第24章 名臣第43章 激戰第4章 敲詐勒索(2)第86章 南下第18章 光猛南下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73章 半渡而擊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211章 隴州第10章 歸州第一戰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83章 豫章行(六)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48章第66章 援軍?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181章 生意經第67章 疑兵第135章 詩賊(2)第134章 詩賊(1)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60章 跟我走一趟第45章 水攻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120章 我看行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52章 脫身之策第27章 限制党項(6)第84章 後蜀的由來第163章 調兵遣將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76章 出城第143章 等待第30章 攻克江陵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88章 親征河東第48章第95章 新軍情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52章 蕭縣大捷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36章 兵圍荊門第45章 神棍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99章 請人喝花酒
第7章 大火熊熊第206章 鳳翔第120章 歸程(上)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78章 南逃福州第32章 封州之戰(下)第84章 後蜀的由來第38章 夜襲(上)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15章 案發第95章 新軍情第103章 會戰(2)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8章 火中會師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6章 各有所謀第11章 典軍的麻煩第10章 歸州第一戰第77章 兩個吳越王25第18章 殺**個頭第28章 黎陽大戰第120章 歸程(上)第49章 爲你做主第1章 南平窘境第18章 謀臣(3)第87章 援兵3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135章 詩賊(2)第43章 激戰第15章 伏擊(一)第11章 周娥皇第48章 人事勝於天意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134章 詩賊(1)第72章 斬立決第60章 三成機會第69章 側翼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41章 一戰關中(2)第108章 臨江第122章 攻陷河中25第183章 發兵第30章 往事如煙(下)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20章 三分之二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98章 論戰第24章 名臣第43章 激戰第4章 敲詐勒索(2)第86章 南下第18章 光猛南下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73章 半渡而擊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211章 隴州第10章 歸州第一戰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83章 豫章行(六)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48章第66章 援軍?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181章 生意經第67章 疑兵第135章 詩賊(2)第134章 詩賊(1)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60章 跟我走一趟第45章 水攻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120章 我看行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52章 脫身之策第27章 限制党項(6)第84章 後蜀的由來第163章 調兵遣將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76章 出城第143章 等待第30章 攻克江陵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88章 親征河東第48章第95章 新軍情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52章 蕭縣大捷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36章 兵圍荊門第45章 神棍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99章 請人喝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