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

時間過的真快,馬雲還沒想好送什麼東西給雙兒呢?張順就到:“小王爺,到宮門前了。”

馬雲緩步走下轎子,擡頭一望,心裡忍不住罵道:“老馬,你也太奢侈了吧,這王宮建的也太大了吧,看你的個頭也就170,你怎麼把這個宮門建的又七八米高,就算是倆姚明從這過也不會碰着頭。”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啊。只見宮門口,左右兩個三米兩高的石獅子,令人奇怪的是,石獅子後面不遠還分別有兩條飛龍,難道這年頭流行“龍飛獅舞”。

馬雲心裡正在估計這玩意兒建起來要花多少人民幣的時候,一個死太監一臉諂笑的走過來到:“小王爺,您可來了,大王他們正等着您議事呢。”

聽這死太監的口氣,好像離了馬雲,這地球就不轉啦。馬雲心中不禁想到:還等我議事,真是個馬屁精,不過這大紅花轎人人擡的道理,咱還是明白的。

“有勞公公前面帶路”,然後順手塞給他一點賞錢。那太監似乎吃了一驚,忙道“謝謝王爺的賞。”

馬雲不動聲色的說道:“我們還是先進宮去吧。”

“是,是,王爺請跟奴婢來。”

不多會兒,就來到了議事大廳,聽聲音裡面還挺安靜的,不會是真的在等咱議事吧,馬雲快步走進去,跪下道:“父王在上,請恕兒臣遲到之罪。”在來之前,馬雲已經細細的問過了張順,宮中的禮儀。初來乍到,咱不是也怕在領導面前出醜嘛,雖然這個領導是自己便宜老爹。

果然,楚王看馬雲來了顯得挺高興的,笑道:“雲兒,快起來,賜坐。”接着,用眼掃了一下一個留着一縷山羊鬍的中年人——李皋。

李皋立馬說道:“今日大王召見我等,有兩件事相商,一是南漢主無道,橫徵暴斂,國中民怨沸騰,我國當採取何等策略,二是據商人言,皇上於去年賓天,我國爲大晉臣,王上欲遣使赴開封,一爲弔唁,二來慶賀新君登基。老臣以爲,****駐與粵多年,百姓多服之,現在雖橫徵暴斂,然粵德未失,不可圖也。”

李皋怪不得官這麼高,挺有眼裡勁的,假借這陳述意見,隨便還告訴了馬雲今天的主要議題。馬雲還以爲出了什麼大事呢?不就是北邊石敬塘死了,南漢的小朝廷玩火了,馬雲的這個老爹看別人熱火朝天的玩火,自己想渾水摸魚。馬雲暗想,趁你虛要你命,這本來應該是好事,不過再過了十幾年天下一統於宋,現在搞什麼都是給他人作嫁衣--------白忙活了。要我說,現在趁還在位子上,咱們爺們想吃啥就吃啥,想玩啥咱就玩啥,吃飽喝足、尋歡作樂之後,就等着投降唄。

李皋的話剛落,就有一個身材魁梧的武將出列道:“大王,李大人所言正是,漢與唐都是我們的宿敵,我們攻擊南漢,則其必求救於唐,而唐強我弱,久戰不下,內必生亂。。。而劉氏又佔大義,素得粵中人心,也不好打啊。”

緊接着又有一個胖胖的中年文臣跳出來,動情的說道:“大王名鑑,先王在世時,也曾遣將往攻南漢,結果大敗,前車之鑑,後世之師也,望大王三思而行。”

然後又有一個矮個子文臣,出班直接跪倒,大聲道:“大王,臣斗膽,敢問大王自問與先王比,恕賢?先王尚敗,大王以爲可以勝呼?”

接下來一個三角眼的武將道:“國家養兵,本爲戰爭,臣等不怕打仗,但是聖人曾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又道這個。。。廟算勝者勝,一旦與唐作戰,大王糧草備齊了嗎?大王廟算勝了嗎?”

又有一個光下巴的文臣(疑似太監)接着道:“大王,凡是出師要有名,今戰於唐,名不正而不言順也!臣請殿下三思。”

這個議事廳,登時就成了一個熱鬧的菜市場,這些傢伙們一個都不想出徵,看起來旁徵博引的,事實上說的都是些歪理。馬雲心道:奇怪啊,這應該是個擴大地盤的好機會啊,怎麼一個個都這樣“老誠謀國”啊,雖然馬雲是打定主意要降宋,不過肯定是地盤越大,到時候待遇越高撒。劉氏兄弟倆在廣東不僅橫徵暴斂,魚肉鄉里,還荒淫無道,濫殺士人,用21世紀的話說就是兩個人渣,就着還民心未失,這古代人民也太淳樸了吧?說是伐粵,直接就偷換概念到伐唐上了,南漢可不是大唐,最多就是有點關係,爲這點關係,大唐出不出兵還兩說呢。這個三角眼也比較可恨,自己僞造聖人言語不說,還把名言給說錯了,什麼叫廟算勝者勝,那還打什麼仗啊,直接派幾個賬房先生算算賬不就可以了?最可恨的是這幾個文臣,把老爹和爺爺比較,這老爹能說自己強爺勝祖嗎,還擺出一副“文死諫”的名臣派頭,大有你不同意我的意見,我就去跳樓之勢?另外怎麼沒有見拓跋恆啊?

不過更奇怪的是,這羣王八蛋出列進諫的時候,或者別人進諫完了以後,總是要瞄馬雲幾眼,難道彭雙這個丫頭,怪馬雲早上沒理她,給馬雲臉上弄了點什麼嗎?馬雲正尋思,要不要表現一下自己獵狗般的政治嗅覺和老鷹般的戰略眼光,把這些凡夫俗子給鎮一鎮的時候,突然發現,會議的中心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已經從第一個議題轉換到第二個議題上了,這是怎麼搞的,大家挺熱乎的說了半天,沒有什麼結果就開始談論下個議題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啥也別說了,一致通過”嗎?

跟着領導的思路走,這是馬雲的經驗,於是馬雲狐疑的看了下老爹,胖乎乎的老爹沒什麼面部表情,一臉平靜,不知道在想什麼。看來他城府還挺深的。那我要不要鼓吹鼓吹戰爭呢?如果要的話,我應該忽悠點什麼好呢?

馬雲正在考慮要不要說昨天夜裡,馬雲從未見過面的馬殷爺爺託夢給他,還緊緊的握着馬雲的手,千叮嚀萬囑咐的道:“孫子,你大膽的往南打啊,往南打,一定---贏-------”的時候,突然一句話引起了馬雲的注意。嘿嘿,這好事還有我的份呀?

第192章 真議和第110章 夜宴(一)第2章 整風運動第94章 再見陳傳第36章 稱王荊湖(下)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24章 議和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25章 小兵傳奇第3章 嶽州現狀第107章 明詔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50章 陰差陽錯第23章 設宴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19章 圈套29第185章 追擊第3章 英雄母親第66章 援軍?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112章 夜宴(三)第38章 馬踏南平(二)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65章 搏命第81章 豫章行(四)第181章 生意經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178章 糧草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19章 軍務政務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13章 突襲楚軍第20章 白衣如雪趙匡胤第55章 強弩之末?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19章 棄子第184章 奔襲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92章 試探26第64章 收編第55章 連番用計第31章 定策(上)第50章 家書第38章 家事第49章 爲你做主第48章 嶺南的對策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101章 雙管齊下第46章 撞車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194章 驚慌失措第8章 火中會師第58章 如墜霧中25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59章 出降(上)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52章 韶州鏖戰第33章 發行國債第16章 謀臣(1)第69章 進攻潼關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38章 夜襲(上)第174章 逼宮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34章 兵圍封州(上)第27章 限制党項(6)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30章 攻克江陵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66章 翻臉第116章 板上釘釘第38章 夜襲(中)第93章 兒女親家第30章 攻克江陵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87章 援兵3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68章 釋放第161章 裡通外國第23章 曹氏父子第63章 我冤!我冤!第96章 心理陰影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45章 水攻第2章 丫就一空城第96章 心理陰影第64章 收編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100章 戰高平2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176章 敵不動,我不動
第192章 真議和第110章 夜宴(一)第2章 整風運動第94章 再見陳傳第36章 稱王荊湖(下)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24章 議和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25章 小兵傳奇第3章 嶽州現狀第107章 明詔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50章 陰差陽錯第23章 設宴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19章 圈套29第185章 追擊第3章 英雄母親第66章 援軍?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112章 夜宴(三)第38章 馬踏南平(二)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65章 搏命第81章 豫章行(四)第181章 生意經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178章 糧草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19章 軍務政務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13章 突襲楚軍第20章 白衣如雪趙匡胤第55章 強弩之末?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19章 棄子第184章 奔襲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92章 試探26第64章 收編第55章 連番用計第31章 定策(上)第50章 家書第38章 家事第49章 爲你做主第48章 嶺南的對策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101章 雙管齊下第46章 撞車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194章 驚慌失措第8章 火中會師第58章 如墜霧中25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59章 出降(上)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52章 韶州鏖戰第33章 發行國債第16章 謀臣(1)第69章 進攻潼關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38章 夜襲(上)第174章 逼宮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34章 兵圍封州(上)第27章 限制党項(6)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30章 攻克江陵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66章 翻臉第116章 板上釘釘第38章 夜襲(中)第93章 兒女親家第30章 攻克江陵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87章 援兵3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68章 釋放第161章 裡通外國第23章 曹氏父子第63章 我冤!我冤!第96章 心理陰影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45章 水攻第2章 丫就一空城第96章 心理陰影第64章 收編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100章 戰高平2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176章 敵不動,我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