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正文 29

?大晉皇帝石重貴的年號是開運,可惜,他卻是一點也不走運……自他即位後,頗爲血性的改變了叔叔石敬塘賣國求榮、臣侍契丹的政策。大晉與契丹地雙邊關係就逐漸惡化起來,特別是在開運元年的戚城大戰之後,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不甘心失敗,緊緊過了半年就再次蠢蠢欲動起來。他集結兵力,在易州今河北易縣、定州河北定縣、代州山西代縣、滄州等地反覆偷襲、掠奪。朔州的旋失旋復,雖使他對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心存忌憚,但即便是劉知遠也僅僅是打下來就跑,卻不敢死守朔州,讓他對易、定等河北諸州地侵犯更加頻繁起來。?

開運二年正月裡,耶律德光和契丹南京今北京留守趙延壽帥契丹軍隊八萬人再次南下,圍困大晉順國節度使石重貴的姑父杜威即杜重威,避石重貴諱,改名杜威於恆州,並攻佔了附近地鼓城、篙城、高邑、昭慶、寧晉、蒲澤、樂城等縣,前鋒到達邢州今河北邢臺,河北諸州紛紛的告急文書雪片一般的飛往汴京。?

石重貴本想親征,可惜卻被重感冒給擊倒。無奈之下,只好命令張從恩、馬全節這些將領,帶兵前往邢州駐守防禦契丹人。沒有皇帝,這些人似乎覺得表現再好也沒有人關注,竟然走到相州今河南安陽就不再往前走了。過了七天之後,石重貴大病初癒,便迫不及待地御駕親征了。?

這個時候,耶律德光在邢州久攻不下,竟命令自己地乾兒子趙延壽繞過邢州,直撲相州而來。燕雲十六州失去後,華北地勢平坦,利於騎兵奔襲,外加無險可守,根本就不怕被晉軍斷了歸路。?

可這裡畢竟是大晉的地盤,石重貴雖然疑似沙陀族出身,可是他的中華認同感很強,再橫徵暴斂,也是打着爲國爲民地旗號,而且也很少殘殺中原地百姓。可契丹人不一樣,契丹人作戰信奉地是取糧於敵,這羣人就想一羣惡狼一樣,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打草谷,不僅搶老百姓的糧食,搶完之後還殺人放火。?

這樣就不免引起了河北諸州軍民同仇敵愾之情,趙延壽地軍隊剛剛走到相州境內時,石重貴地前軍主將皇甫遇就得到了消息,這人是員猛將,對耶律德光那頭惡狼還有些忌憚,對趙延壽這個漢奸,這個披着狼皮地羊,是一點也不怵,他也懶得想什麼計策,直接就在進攻相州地必經之地——安陽河畔地安陽橋,設陣待敵。?

趙延壽是後唐的盧龍節度使今河北唐山、秦皇島一帶,當年和石敬塘正着當耶律德光地兒子,可惜,石敬塘當年下的本錢大,割讓了燕雲十六州,耶律德光才立他當了兒皇帝。趙延壽心裡不服,皇帝夢還沒有破滅,還巴望着這次能立下大功,還讓耶律德光立他當皇帝。所以,當他看到晉軍在安陽橋已經設好陣勢之後,也沒含糊,揮令就讓手下這萬把騎兵,就衝了過來。?

皇甫遇的優勢在於,陣勢早已擺好,晉軍也曾經和契丹打過仗,還打贏過,心裡不怵,另外就是契丹人地暴行,讓這些人怒火沖天,看到契丹人衝過時,先是箭雨如蝗,其後又槍兵硬抗。?

雙方就在安陽河畔打仗了兩個時辰不分勝負,這個時候,前軍副將高懷德突生一計,他帶着自己地親兵衛隊,繞道契丹人的背後突擊,並且大喊:“晉軍全都到了。”?

兩個時辰打下來,砍人砍地胳膊都疼,只是在咬牙堅持着,希望對方先撐不住。這個時候,突然聽說晉兵的援軍到了。晉軍士氣大增,彷彿小宇宙突然爆發一樣,勁頭十足,契丹軍卻相顧失色。古時的戰場,又不象現在聯絡方便,軍官對軍隊地指揮裡相對較弱。契丹人打仗勇猛,可是軍紀並不怎麼好,這謠言一傳十,十傳百,契丹軍心就這麼動搖了,趙延壽想控制住軍隊都不行,於是,就這麼稀裡糊塗地敗了。?

二月初,石重貴到達滑州今河南滑縣,當天就渡過黃河去黎陽慰勞三軍,五日後,又在澶州檢閱三軍,並詔令天下:契丹未平,固難安寢,今當悉衆一戰,以救朔方生靈,若晏安遲疑,則大河以北,淪爲寇壤矣。“他當天就命令,北面行營副招討使馬全節,行營都監李守貞、右神武統軍張彥澤等率領前軍出發,第二天,又任命許州節度使符彥卿爲北面行營馬軍都指揮使,任命左神武軍統軍潘環爲北面行營步軍都指揮使,帥兵馬隨後北上。並下詔命令順國節度使、北面行營招討使杜威和馬全節部回合,一同進發。?

二月底,晉軍主力和契丹軍在頓丘今河北清豐相遇,耶律德光親自出馬壓陣。見到自己地幹爺爺如此玩命兒,石重貴也是勇敢地衝到了陣前,十幾萬人大戰三四個時辰,殺得天昏地暗,死傷慘重,仍是不分勝負。耶律德光好漢不吃眼前虧,命令大軍徐徐後退。晉軍筋疲力盡,也無力追趕。?

頓丘之戰,是一場不分勝負戰役。此戰過後,耶律德光退回了燕雲十六州,改變策略,不再於晉軍進行主力會戰,而是反客爲主的玩起了“堅壁清野”,仗着契丹弓馬純熟,派出若干小分隊,侵入大晉境內,見人就殺,見糧草就燒。在華北的易州等地玩起了“三光政策”。晉軍靠的就是人多和本土糧草豐富地優勢和契丹人打消耗戰,耶律德光的這一手,讓晉軍立刻變得困難重重。?

石重貴想打仗,又找不到契丹人的影子,退兵的話,契丹人說不定就馬上揮軍回來,到時候軍心動盪恐怕就要一敗塗地了。就在這進退兩難地時候,杜威出了個餿主意,要攻入燕雲十六州,給契丹人一個教訓,讓他們對大晉心生畏懼,再也不敢輕易南下。?

這個想法不錯,可惜一來石重貴指揮戰鬥經驗缺乏,他倒是經常出現在戰鬥第一線,可是很少用什麼計謀;二來,杜威想辦法出主意是有一套,可打仗來,終是有點含糊,有點犯糊塗。?

三月裡,杜威帶領李守貞、馬全節、安審琦、皇甫遇、符彥卿等人率領3萬大軍攻打被契丹佔領地泰州,還沒打兩下,泰州刺史晉庭謙獻城投降。杜威趁熱打鐵,繼續北進收復了滿城,抓獲契丹首領沒刺,不久,又收復了遂城。?

這個時候,耶律德光忍無可忍,率領五萬多契丹勁旅,再次南下,要和杜威決戰。沒有石重貴喊打喊衝的壓陣,關鍵時刻,杜威竟然有點怵了,他和李守貞商議道:“我軍存糧不多了,糧草地輸送又趕不上趟兒,現在大軍深入敵境,萬一契丹人全力而來,斷我歸路,到時候內無糧草,外無援軍,可是死路一條。不如暫時退還泰州,以觀契丹兵勢,辨其強弱而御之。可乎?”?

杜威倒了這個時候,竟然忘記了他此次出征初衷,竟然率領軍隊撤退了。一天後退到了滿城,兩天後又退到了泰州。再過兩天,契丹的前鋒已經趕到了泰州。杜威此時聽說是耶律德光親自帥大軍來了。他竟然犯憷了,第二天清晨,悄無聲息地帥兵棄泰州南逃。這四五萬大軍,再靜悄悄地也不可能避過遊騎四出的契丹軍。?

自唐亡之後,向來都是契丹人南下侵犯中原,從來沒有中原地軍隊膽敢入侵契丹的。晉軍的突然入侵,讓耶律德光心中猜忌不已,一時也弄不清楚這夥兒晉軍到底有多少人。他緊緊尾隨杜威地大軍,跟了一天之後,終於忍不住派遣契丹精銳鐵鷂軍出擊晉兵,試探試探晉軍的意圖和實力。?

在陽城附近地曠野裡,契丹騎兵橫排如牆壁一般向着晉兵直衝了過來。杜威立刻指揮正在南退地軍隊,以衛爲單位,組成方陣,左手持盾牌,右手拿大刀的盾牌兵在在外圍地第一圈,緊接着是長槍兵鐵槍高舉,方向朝外,弓箭兵在圈內,彎弓射箭,殺傷契丹兵。另外又抽調精銳騎兵在符彥卿地指揮下,從兩翼向契丹軍衝鋒。?

如此邊打邊退,糧草軍械丟失大半,一日方纔南行十餘里,撤退到陽城。無奈之下,杜威再次召集衆將,鼓舞士氣道:“現今契丹皇帝親來,堪稱我等之勁敵,如今若不血戰,吾輩恐怕再無南返之日了。”衆將鬨然稱是,各自約束軍隊,鼓舞士氣,準備尋機死戰。?

第二天,形勢更加惡化。耶律德光經過一天地試探之後,終於確定這股晉兵只是倉皇南返,並沒有什麼別的意圖。他卻也不立即發動戰爭,而是大發契丹騎兵,環繞晉兵而行,以疲兵之計,喊殺聲震天,以疲兵之計,輪番攻擊晉兵。?

杜威的伺機而戰,卻是指南逃途中找機會打仗,晉軍一路南逃又困又餓,終於來到了定州北面地白團衛村。而契丹軍也不再進攻,只是將晉兵團團圍住,準備最後地攻擊。

第90章 給契丹人拉活第37章 裁軍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20章 想我?像我?第21章 捕風房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57章 波瀾再起第116章 板上釘釘第25章 刺殺第108章 對策第54章 如此舉薦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107章 明詔第70章 血戰第69章 進攻潼關第11章 周娥皇第3章 敲詐勒索(1)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105章 會戰(4)第35章 拉攏第21章 捕風房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208章 咱也出兵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23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14章 威逼第21章 捕風房第108章 對策第81章 分兵第191章 被欺騙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24章 名臣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65章 搏命第110章 新策略第70章 一錯再錯(上)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6章 投石問路第88章 宴無好宴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26章 算盤啪啪響第93章 夜宿周府第22章 限制党項(1)第4章 美侍女第120章 我看行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68章 來了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69章 往事第54章 使者不斷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65章 搏命第58章 龍虎風雲會(一)第31章 定策(上)第80章 豫章行(三)第37章 聲東擊西(上)第172章 中計第21章 形勢逆轉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20章 洞庭密議第6章 軍事改革第210章 聊天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46章 撞車第112章 夜宴(三)第36章 稱王荊湖(下)第3章 突擊檢查第24章 名臣第204章 芙蓉花第58章 龍虎風雲會(一)第132章 刺殺第63章 皇帝樓上坐第67章 聯姻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8章 請君作詩第25章 限制党項(4)第69章 側翼第163章 調兵遣將第11章 典軍的麻煩第74章 兵進泉州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26章 算盤啪啪響第33章 定策(下)第57章 霹靂火彈第185章 追擊第48章 嶺南的對策第110章 夜宴(一)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117章 救人(下)第138章 隱士,不是那麼好當的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21章 形勢逆轉
第90章 給契丹人拉活第37章 裁軍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20章 想我?像我?第21章 捕風房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57章 波瀾再起第116章 板上釘釘第25章 刺殺第108章 對策第54章 如此舉薦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107章 明詔第70章 血戰第69章 進攻潼關第11章 周娥皇第3章 敲詐勒索(1)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105章 會戰(4)第35章 拉攏第21章 捕風房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208章 咱也出兵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23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14章 威逼第21章 捕風房第108章 對策第81章 分兵第191章 被欺騙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24章 名臣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65章 搏命第110章 新策略第70章 一錯再錯(上)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6章 投石問路第88章 宴無好宴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26章 算盤啪啪響第93章 夜宿周府第22章 限制党項(1)第4章 美侍女第120章 我看行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68章 來了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69章 往事第54章 使者不斷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65章 搏命第58章 龍虎風雲會(一)第31章 定策(上)第80章 豫章行(三)第37章 聲東擊西(上)第172章 中計第21章 形勢逆轉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20章 洞庭密議第6章 軍事改革第210章 聊天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46章 撞車第112章 夜宴(三)第36章 稱王荊湖(下)第3章 突擊檢查第24章 名臣第204章 芙蓉花第58章 龍虎風雲會(一)第132章 刺殺第63章 皇帝樓上坐第67章 聯姻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8章 請君作詩第25章 限制党項(4)第69章 側翼第163章 調兵遣將第11章 典軍的麻煩第74章 兵進泉州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26章 算盤啪啪響第33章 定策(下)第57章 霹靂火彈第185章 追擊第48章 嶺南的對策第110章 夜宴(一)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117章 救人(下)第138章 隱士,不是那麼好當的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21章 形勢逆轉